首页 名人故事 乍被举荐_关于吴梅村的事迹

乍被举荐_关于吴梅村的事迹

时间:2022-05-0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乍被举荐_关于吴梅村的事迹顺治九年四五月间,吴伟业忧心多时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统辖江南、江西两省的总督马国柱“遵旨举地方品行著闻及才学优长者”,向朝廷上疏推荐了他。两江总督马国柱举荐吴伟业,既是奉旨而行,以向朝廷交差,亦不排除得到陈名夏、陈之遴的授意。吴伟业被举荐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士人中激溅起种种的反映与议论。

乍被举荐_关于吴梅村的事迹

顺治九年四五月间,吴伟业忧心多时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统辖江南、江西两省的总督马国柱“遵旨举地方品行著闻及才学优长者”,向朝廷上疏推荐了他。[1]随即,总兵黄某特地修书一封,将此事通知给他。

上文说过,此事的发生可以说势在必行改朝换代以后,吴伟业“身隐而道弥彰”,[2]成为前朝遗臣的代表,成为汉族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当清朝统治者的政治策略开始转变,由侧重武力征服变为越来越注意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时候,他便成了首选的目标,成了统治者眼中能够吸引带动大批汉族士人“入我彀中”的“头羊”。精明的满族统治者是不会放弃这个具有象征性和号召力的人物的,必要的时候,软硬兼施,也要迫使其就范。

早已仕清的汉族大臣们也想促使吴伟业出山,他们不愿让他“独高节全名”,[3]以形自己的名节有亏。拉他下水,从此彼此彼此,大哥莫笑二哥。

一些汉族大臣促使吴伟业出山,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出于党派斗争的需要。顺治时代,汉族大臣间依然存在着激烈的党争,这一党争实际上是明朝末年党争的延续,其代表人物为冯铨与陈名夏。冯铨,字振鹭,顺天涿州(今河北涿县)人。万历进士,天启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他与魏忠贤相勾结,参与杀害杨涟、熊廷弼等,成为阉党骨干。崇祯初遭到废黜。清兵入关,被征用,顺治二年起任弘文院大学士。陈名夏,字百史,江南溧阳(今属江苏)人。崇祯进士。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他投降大顺朝。顺治二年降清,八年,升弘文院大学士。陈名夏是东林后裔,复社成员。我们知道,东林、复社与阉党的矛盾根深蒂固、水火不容。这一矛盾被带到了顺治朝,冯铨所举荐援引的多是魏党的余孽,陈名夏所举荐援引的多系东林子孙、复社人士。因此,以冯铨和陈名夏为核心,形成了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的两个党派,因冯铨是北方人,陈名夏是南方人,有人把这两派归为北派与南派。[4]陈名夏与吴伟业既是昔日的社友,入清后又有一定的私交。陈名夏曾致书吴伟业,请求为自己的文集作序,吴伟业虽然没有马上答应,但当着别人的面曾经表示过对其文章的欣赏,[5]可见两人的关系是不错的。故在吴伟业出仕的问题上,陈名夏大力推毂,十分积极。他想借重吴伟业在汉族士人中的地位与声望,以加强自己一派的实力。(www.guayunfan.com)还有一个人物对于敦促吴伟业出仕表现出格外的热情,此人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陈之遴。他字彦升,浙江海宁人。明崇祯进士。顺治二年降清,八年授礼部尚书,九年升弘文院大学士。他受到过陈名夏的引荐,属南派中坚。另外他和吴伟业还多了一层亲戚关系。崇祯十年,两人同在翰林院任职时,曾为刚刚出生的儿女订婚,成了姻家。顺治九年,他们的儿女都已长大,成婚之事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有了这一层关系,再加上党派利益,他自然要力促吴伟业出山了。

两江总督马国柱举荐吴伟业,既是奉旨而行,以向朝廷交差,亦不排除得到陈名夏、陈之遴的授意。可以说,从内阁要臣到地方大吏,组成了一股合力,要把吴伟业往仕清的道路上推。

对于这一动向,吴伟业虽然早有预感,但是当他收到黄总兵来信的时候,当迫使他仕清的压力真的施加到身上的时候,他还是深深地感到恐惧、愁闷与烦忧。基于当时的道德观念,他深知,只要迈出仕清这一步,从此就“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了“身事二姓”的“两截人”,成了被时人和后人唾骂嘲笑的降臣,心灵上就沾染上了永远也洗刷不掉的污点,有了永远也摆脱不了的负罪感,永久地背上了道德的耻辱牌,永久地失去了坦然与安宁。但是出于对形势的明彻了解,他也深知,来自清朝统治阶级各个方面的压力是很难抗拒的,没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就难以经受住这一关系到生死的考验。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为了所尊奉的道德准则就有可能舍弃生命,而保全生命就只能舍弃道德准则,忍受人格尊严被践踏的痛苦,二者无法两全。处在这样一种艰难的境地,吴伟业的内心充满了由于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如火如汤,寝食不宁,终于病倒。他马上分别上书给马国柱和黄总兵,恳请体谅他的病情,免予让他出仕。让我们来看看其《上马制府书》(《梅村家藏稿》卷五十四)的片断,以了解他此时的思想与心境:

恭维老公祖望重枢衡,功高戡定,经纶南土……伟业窃伏草茅,久叨覆庇,仰望仁风,匪朝伊夕。顾未有咫尺之书、一日之雅以见于左右,而祖台列之荐牍。知己之感,所当铭之终身,不敢有忘者也。但才力必须自量,而官职非可滥叨。伟业少年咯血,久治不痊。今夏旧患弥增,支离床褥,腰脚挛肿,胸腹膨胀,饮食难进,骨瘦形枯,发言喉喘,起立足僵,困劣之状,难以言悉。岂有如此疾苦尚堪居官效力,趋跄执事者耶……伏乞祖台即于确查之中将伟业患病缘由详列到部……为此恳陈,万祈垂鉴,得余生未填沟壑。俟病痊之日,九顿台阶以谢祖台生成之谊耳。

书信中关于病情可能有夸张的成分,可是不会是无中生有。他身体素弱,加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愁肠百结,很容易“抱病困劣”。他天真地希望当局“垂鉴”,为此而放过他。他的想法是最好既能顺遂心意而又不得罪当权者,故话说得可怜巴巴而又小心翼翼。

吴伟业被举荐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士人中激溅起种种的反映与议论。已经仕清或准备仕清的人大概都希望他成为同道,以“损议分谤”,转移或者减轻自己身上的舆论压力。但是更多的汉族士人却不愿意看到他也倒向新朝,特别是那些真正关心他的友人对他进行了谆谆告诫,侯方域就是一例。侯方域,字朝宗,商丘(今属河南)人。明末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的父亲侯恂和叔父侯恪都是东林党人。他少年时曾师事名臣倪元璐。其性情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复社张溥、几社陈子龙都推重方域,海内名士也都争与之相交。吴伟业与他的交往从崇祯七年就开始了,到顺治九年他们的友谊已经持续了将近二十年。[6]上一年,侯方域顶不住压力,违心地参加了清朝的乡试,中式副榜。他为此愧疚不已。现在朋友也面临这种压力与选择,他闻讯后,便寄来了书信,劝说吴伟业千万不可失足。他剖析了三点不可出仕和两点不必出仕的理由,大意说吴伟业在前朝的功名科第和宦途都已达到顶点,并且蒙受过天子殊遇,人世的荣华富贵,都已享有,如果再仕,不可能超过前朝也未必能够得到新朝当政者的信用。况且做了贰臣后,又怎么对得起先朝先君呢?这些“了然易见”的理由,以“不事二姓”的道德观念为依据,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他知道,这些都会在吴伟业的思考之中。但他深恐朋友因一念之差,铸成终生遗憾,故此他不避啰嗦,仍将这些理由絮絮道出。在信的末尾,他语重心长地说:

十年以还,海内典刑沦没殆尽,万代瞻仰,仅有学士。而昔时交游能稍稍开口者亦惟域尚在,故再四踟蹰,卒不敢以不言。万一有持达节之说陈于左右者,愿学士审其出处之义各有不同,坚塞两耳,幸甚。[7]

事实正像侯方域所说,前朝最有声望的人物,在入清以后的十来年间,有些殉了国难,有些遁世出家,有些归附了新朝,“海内典刑沦没殆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复社仅存的领袖和当时文坛宗主,吴伟业的出处去就已经不纯然只是关系个人名节的问题了,“万代瞻仰,仅有学士”,广大汉族士人都在看着他,他成了一种理念和信仰的象征。说得更明确一点,他的出处去就关系到了汉族士人复明意志的张扬与销铄。因而侯方域对于吴伟业的出仕就极为关注并且看得非常严重了,他的劝阻实际上代表了多数汉族士人的思想,表达了他们不希望看到吴伟业倒向新朝的心情。

寄信的同时,侯方域还寄来了一首七律:

曾忆挂冠吴市去,此风千载号梅村。好酬社日田家酒,莫负瓜时郭外园。海泛东来云漫漫,江枫晚落叶翻翻。少年学士今白首,珍重侯嬴赠一言。[8]

同样写得情辞恳切,语重心长。

吴伟业收到侯方域的来信和诗歌以后,非常感动,马上回复了一封信。侯方域的同乡友人贾开宗见过吴伟业的复信,他说:“余见学士复侯子书,尤慷慨,自矢云:‘必不负良友。’其后当事敦迫,卒坚卧不出。斯人斯文,并足千古矣。”这段话附于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三《与吴骏公书》之后。吴伟业的复信今已佚失,赖贾开宗的话我们略知其内容,这对于了解此际吴伟业的思想以及士人对他的看法大有帮助。据任元祥《侯朝宗遗稿序》,《壮悔堂文集》编成于癸巳(顺治十年)春,贾开宗的话当即讲于癸巳春之前不久。那时,吴伟业已经开始受到“当事敦迫”,而他仍在抗命,在实践着“必不负良友”的诺言,所以贾开宗说他“卒坚卧不出”,并因此而断定“斯人斯文,并足千古矣”。可惜的是,吴伟业的抗拒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顺治十年秋,在当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时候,他便坚持不住,屈节出仕了。真不知贾开宗得悉这一消息后又该怎样评说了,“斯文”姑且不论,“斯人”呢?大概在其心目中要一落千丈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