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力主航空制胜论_关于山本五十六的事迹

力主航空制胜论_关于山本五十六的事迹

时间:2022-05-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力主航空制胜论_关于山本五十六的事迹两次伦敦裁军会议归来后,山本更加看清了飞机在未来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故而力主航空制胜论。航空制胜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朱利奥·杜黑将军。在杜黑和米切尔力主航空制胜论的同时,山本五十六也同样持有此观点。他是日本主张航空制胜论的第一人。山本对此造舰计划表示了强烈反对。他们反驳山本,迄今为止,没有一艘战列舰是被飞机击沉的。

力主航空制胜论_关于山本五十六的事迹

两次伦敦裁军会议归来后,山本更加看清了飞机在未来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故而力主航空制胜论。

航空制胜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朱利奥·杜黑将军。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被广泛应用,他意识到航空兵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909年,他在人们强调制海权的时候,撰文指出了制空权的重要性。在其努力下,意大利的航空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不久,杜黑被任命为意大利航空部部长。1921年,他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发表了《制空权》一书。他认为空军将成为未来战争中的主要的、决定性力量。飞机作为一种进攻性兵器具有无可比拟的潜在能力,利用强大的航空力量能夺取绝对的制空权,对敌人的地面防线进行轰炸和摧毁,可以较快取得战争的胜利。他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飞机的价值,主张大力发展航空兵以夺取制空权,进而赢得战争。

相对于系统阐述空军理论的杜黑而言,美国的陆军上校比利·米切尔则是一位在航空领域探索的行动家和实践家。他从自己做航空兵的实践中意识到飞机的巨大潜力,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海军航空作战的理论体系。他试图通过报刊和舆论宣传引发民众的关注。为了证明飞机的威力比战列舰更大,他获批进行了两次演习。1921年,马丁轰炸机一举炸沉了3艘停泊在切萨皮克湾的德国军舰,1923年又将退役的美国军舰炸沉。美国海军派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如果飞机轰炸的是有能力反击的战舰,其结果会截然不同的。因为有国会的支持,海军的观点占了上风,米切尔发表了许多过激的言论,一度被降职审判。1925年,他出版了《空中国防论》,他列举了一系列通过实验得出的数字,证明了不用鱼雷通过空袭能击沉所有的军舰这个结论,从而显示出飞机的巨大威力。1936年他不幸离世。在“二战”中,美国这才意识到米切尔所强调的飞机轰炸的重要性,1946年,美国授予米切尔“荣誉勋章”,并追认他为“航空兵的先驱”。后来美国国会追认他为“现代空军力量之父”,并将这位前陆军上校晋升为少将军衔

在杜黑和米切尔力主航空制胜论的同时,山本五十六也同样持有此观点。他是日本海军中公开提出海军的主力应从战列舰转向飞机的人。他认为在海军建设中,应重点发展海上的航空力量。他是日本主张航空制胜论的第一人。他早就断言:“只要看看飞机在过去10年间的迅速发展,就应该相信,飞机在未来的10年中一定会取得更惊人的发展。”(www.guayunfan.com)1919~1921年,山本赴美国考察期间,在对美国的石油生产状况和航空界进行细致的考察后,他敏锐地意识到,未来的海上作战将主要依靠飞机。而且,日本的海军实力无法与美国抗衡,如果日美间开战,飞机才是制胜的关键性武器。这种预见性的判断,比当时日本的其他人要早很多。回国后,他在海军大学任教官期间,宣传这种航空制胜论思想,但是在“舰炮主义”盛行的日本,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1924年,山本在赴欧美考察后,他自愿选择了对其来说陌生的航空领域,任霞浦航空队副队长兼教育长,任职期间推动了日本海军航空事业的发展。1925~1928年第二次赴美期间,他对美国的航空界发展予以更大的关注。他和助手山本亲雄、三和义勇搜集美国航空界的情报,注意美国航空界的发展动向。1927年,山本看到了米切尔的《空中国防论》,感触良多。美国人已经系统阐述了航空的国防理论,而且美国的航空业发展迅速。如果日本再不意识到此点,那么在航空领域将会被美国远远地抛在后面,同美国在未来战争中的实力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回国后,山本在海军航空部门担任了若干职务。1930年12月,任航空本部技术处处长。1933年,任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官。1935年12月,任海军航空本部部长。不管身居何种职务,他都竭力推行和宣传航空制胜论,即使并不被当局所认可。正如他所言:我甘愿永远任此职务,从事航空这一行。

由于巨舰大炮主义的影响,日本海军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制造大型的超级战列舰上。因为在日俄战争中,日本的战列舰显示出神威,一举击沉了俄国的多艘舰只。自此,日本信奉大炮巨舰主义,认为建设日本的联合舰队依然要以战列舰和大口径舰炮为中心,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只是辅助兵力,起到保护主力舰的作用。为了装备大口径舰炮,日本海军开始实施建造“大和”号、“武藏”号等巨型舰只的造舰计划。这种巨型战列舰的体积大、重量大,排水量达72000吨。

山本对此造舰计划表示了强烈反对。他认为,战列舰再大,也难免被击沉。在海上作战中,飞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远比战列舰要大得多。飞机将成为未来海战胜负的决定性力量,而战列舰在尚未发挥出作用之前,就有被飞机击沉的危险。所以,未来海战中,巨型战列舰将成为无用的庞然大物。所以,他希望将建造巨舰所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材料都用于海军的航空建设上。而当时支持山本的只有霞浦航空队的副队长兼教育长桑原虎雄及一些飞行教官。

主张建造战列舰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当时海军军政部长中村良三大将和末次新政大将。他们反驳山本,迄今为止,没有一艘战列舰是被飞机击沉的。虽然山本找不出实例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但他仍然坚持航空制胜思想。他曾来到负责“大和”号、“武藏”号的造船界专家福田启二的办公室,断言今后海军建设的重心将由军舰转向飞机,巨型军舰和大口径舰炮将成为过去。此言给福田泼了冷水,作为一个技术工作者,他正竭力建造出世界一流的大型军舰。他向山本解释,该舰甲板的内部结构是采用蜂巢型的,即使遭到来自高空的炸弹轰炸,也不容易穿透,覆盖在“大和”号、“武藏”号心脏部位锅炉室上的甲板,采用的都是厚38厘米带有180个直径为18厘米的孔洞的蜂巢钢板。山本一再反对无效,“大和”号、“武藏”号仍然进行了建造。以后,正如山本所预料的一样,这两艘战列舰还没有发挥其威力的时候,就被美国的飞机击沉了。

“大和”号战列舰

日本金刚级战列舰“榛名”号

战舰派还以潜水艇的实例来反驳山本。因为在潜水艇刚刚出现的时候,世界各国并不知悉这种新兵器的威力,甚至误认为其威力高于主力舰,建议废除主力舰。然而,潜水艇在反潜武器出现后,其威力顿减,根本不可能与主力舰相提并论。以此推断,飞机这个新式武器可能与潜水艇有同样的命运,不应该将之评价过高,飞机制胜论只是一家之言。山本认为,潜水艇和飞机这个新式武器可能与潜水艇有同样的命运,不应该将之评价过高,飞机制胜论只是一家之言。山本认为,潜水艇和飞机最大的区别在于速度,飞机速度快,军舰是不可比拟的。所以,飞机必然会在未来海战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山本出任航空本部技术处处长时,明确指出,飞机是未来海战的主要武器。在竭力呼吁的同时,他还积极进行着技术创新。以前,日本不能独立制造飞机,引进英法德等国的飞机,并拆卸其零部件进行模仿,被英法等国家讥讽为“猴子民族”。山本就任后,为促使日本航空事业的独立和发展,他提出的口号是“一切国产化”,改变日本从外国引进飞机的状况,自力更生,本国自主研制飞机。山本尽可能地在其职权范围内加强日本海军飞机的研制和改进。山本部下本多伊吉这样评价山本:

日本潜水艇艇员通过潜望镜进行侦察

大体说来,包括日本海军大学在内,为了赢得战争,他们虽然知道要使用先进武器,然而却很少有人想到如何去研制这些先进武器。这正如他们下将棋时,只知走棋子却不去想制造棋子的方法一样。而山本则不然,在他的头脑中,不但早就有国家总体战略思想,而且为使之付诸实践,还做出了不懈努力———为提高日本海军的战斗力而竭尽全力研制飞机。

在山本的支持下,1932年成立了集维修和制造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机构。他还经常访问日本的三菱和中岛飞机制造厂,鼓励他们多研发性能良好的飞机。1933年由三菱工业公司设计制造生产了“八式特种侦察机”[1],这种飞机经过改造后投入生产,1936年被称为“九六式”陆基轰炸机[2]。 这是一款航程远、性能优良的飞机。是一款双引擎活动式起落架飞机,有两台活塞式的发动机,机身细长,全金属蛋壳式结构。机身长16.45米,翼长25米,采用考究的全金属单壳式结构,重量8000公斤,舰程4000公里,最大时速788海里,机上最多可携带800公斤炸弹,并有机关炮一门和机枪4挺,机组7人。“九六式”陆基轰炸机的诞生,标志着日本的飞机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山本制造这种大型飞机,其战略目的是“逐步消耗敌方的实力”。美国海军实力与日本相比较,占有绝对的优势。假使美日开战,美国舰队横渡太平洋向西进击日本的话,日本海军可以用这种飞机到近海以外的上空去迎击敌人,削弱美国舰队的力量。如果使用航空母舰上的小型舰基机,就其索敌和四攻击半径而言,未必能取得对敌优势。日本占据的南洋各岛可以供这些陆基轰炸机起飞,必要时还可以将飞机从这一个岛屿的基地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岛上,以便达到攻击美国舰队之目的。

该飞机的第一次实战便用于中国的战场上,却遭到了惨败。

淞沪战役爆发后,为了配合日本陆军作战,日本海军军令部组成特设航空部第1联队。1937年8月14日,日本派出18架“九六式”陆基轰炸机分别从台北和高雄起飞,对杭州、广德、南昌、南京等中国空军飞机场进行大轰炸。其中9架飞临杭州笕桥机场上空实施轰炸。当时,中国空军的第4大队调防杭州笕桥机场刚着陆,即遭日机空袭。他们各个抱定誓死捍卫国家领空安全的决心和斗志,不顾飞机没有加油、油料缺少的现实,在大队长高志航的率领下,所属3个中队27架飞机紧急升空抗击。中国空军“四大金刚”[3]的高志航、李桂丹各驾驶着美制的“柯蒂斯·霍克3型”飞机,分别击落了1架日机。经过30分钟的激战,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以3∶0的光辉战绩击败日本的“九六式”陆基轰炸机,而中国空军第4大队仅有1架战斗机轻伤。此次空战史称“八一四空战”。此次空战是中国空军抗击日军空袭的第一次作战,以日本空军失败告终,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斗志。为纪念首次空战胜利,中国国民政府特别将8月14日这一天定为“空军节”。

虽然“九六式”陆基轰炸机首次实战没有获得胜利,但是在此后的空战中,逐渐显示出它的优势和威力。该飞机作为日军轰炸机的主力,对南京、南昌、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进行长期轰炸,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恶,中国民众死伤惨重。日本方面却对此大肆进行宣传。

各国航空专家极为震惊,没想到一直善于模仿其他国家飞机技术的日本,竟然在这么短时间内在航空技术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主研制生产了具有自动驾驶仪和无线电装置的先进飞机,并且能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往返飞行2000公里实施轰炸任务,这是不可思议的。毋庸置疑,这其中倾注了山本五十六的无数心血和汗水。从设计的第一张图纸开始,山本就经手参与,直至研制成功。投入空战后,山本一直予以关注。在遭到重创时,思考其原因,找出飞机的差距在哪里。在取得一系列“战果”后,他为其呐喊助威,促使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更加狂热地推崇战争。

为了将航空制胜论付诸实践,他为航空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山本升任航空本部部长后,为了满足日本海军的需要,他加速了制造飞机的进程。他思考制约日本航空业发展的因素,找出各种解决办法,并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三菱重工业公司是日本最大的飞机制造厂,山本每月至少去三菱重工业公司名古屋工厂访问一两次,询问各种生产情况,协助其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加速了其生产能力。他经常询问飞机的性能如何,飞行员驾驶的感觉怎样等,甚至还亲自开飞机试飞。据统计,“二战”期间由三菱重工业公司和中岛公司生产的“九六式”陆基轰炸机共有1048架之多。

由于山本坚持不懈地宣传航空制胜论,加之飞机已经在各国海军实战中显示出威力,使得日本各界逐渐认清了飞机在国防建设上的重要性。尤其是中日战争爆发后,飞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单靠三菱、中岛两家公司已满足不了战争需要了。山本准备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航空工业技术队伍,促使日本航空业迅猛发展。

他会晤了日本的三井、住友和日立三大公司的董事长,诚恳地表示日本目前急需飞机,希望他们能为了日本帝国的长远发展,与政府合作,帮助日本在战争中获胜。如果那样,他们将是日本帝国的功臣,为日本国民所敬仰。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山本还深深地鞠了一躬,这让他们深受感动。日立公司的董事长小平浪平当场表示愿意合作。但是顾虑到缺乏技术力量,希望山本想办法将被国家征用的技术人员悉数召回。山本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会晤后便兑现了诺言。日立公司开始筹建日立飞机制造公司,经政府同意,在千叶专门从事飞机的生产。到战争结束时,已经生产出无数的飞机发动机和机体。

在山本的支持下,日本的航空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日本的航空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飞机的数量一度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与山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关链接:

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日本“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建造的历史上最大的超级战列舰之一。1935年由福田启二大佐设计,1937年11月在吴港造船厂动工建造,1940年8 月8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竣工。

技术参数:

标准排水量63980吨,试航排水量6801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

舰体全长263米,水线长256米,垂线长244米;

舰宽38.9米,水线宽36.9米;

型深18.915米,平均吃水(试航)10.4米,满载平均吃水10.86米;

动力是4台蒸气涡轮引擎,12台锅炉,功率153000轴马力;

乘员:2200人;

航速:27节,续航力7200海里/16节,储油量6400吨;

武备:9门“九四”式460毫米/45倍口径主炮,3联装3座;12门155毫米副炮,3联装4座(改装中拆除了2座);12门“八九式”127毫米高炮,双连6座;24门“九六”式127毫米炮,双联装12座(改装中增加了6座);156门25毫米炮,3联装45座、单装21座,4挺13.2毫米机枪,双联装2座;舰载机7架;

装甲:装甲总重22895吨,主装甲带410毫米,水平装甲200毫米。

从技术参数来看,9门460毫米巨炮是当时口径最大的战列舰主炮,也是人类历史上投入实战最大口径舰炮。它在火力和防护方面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号称“不沉巨舰”。缺点是三联的155毫米副炮的防护能力弱,仅能抵抗炮弹碎片的袭击,而且为追求稳定性而设计成的粗短舰型使最大航速只能达到27节。

参战记录:

1.1942年5月29日作为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旗舰首次参加中途岛海战,但居于后方,没有参加实战。

2.1943年10月,“大和”号和“武藏”号、“长门”号从特鲁克群岛出发,寻机与美机动舰队决战,但未发现目标。12月25日,“大和”号在特鲁克以西180海里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伤。

3.1944年马里亚纳海战中,“大和”号被编入第一机动舰队掩护航母作战,但战果无几。

4.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被编入栗田舰队作战,在萨马岛海面与美军护航航母编队交战。

5.1945年4月7日“大和”号战列舰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

“大和”号战列舰虽然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大的战列舰。但是,其完工时恰逢战列舰主力地位被航空母舰取代之时,日本海军一直将其当作“大和”民族的一种象征,不到万不得已,不加以使用,致使“大和”号在建成后被当成联合舰队的水上豪华饭店使用,被批评为“大和旅馆”。对实力不足的日本国力和日本海军兵力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日本“九六式”陆基轰炸机

山本任航空部技术处长期间,三菱公司于1933年研制“八式特种侦察机”。1934年,这种飞机在加以改进后称为“九式中型陆攻机”。1936年,在山本任航空本部部长时,该机投入批量生产,被称为“九六式”陆基轰炸机(三菱G3M)。

这是日本第一种双发动机、起落架可收放飞机。总设计师是本庄季郎,此外还有久保富天、日下部信彦、尾田弘治、福永说二、高桥己治郎等。它的出现,标志着日本飞机制造技术在30年代中期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技术参数:

机身长16.45米;

翼长25米;

重量8000公斤,采用考究的全金属单壳式结构;

舰程4000公里;

最大时速788海里;

机上最多可携带800公斤炸弹,并有机关炮一门和机枪4挺;

机组7人。

【注释】

[1]昭和八年研制成功,故有此称呼。

[2]日本天皇纪年2596年制造,故有此称呼。

[3]中国空军四大金刚分别是高志航、李桂丹、乐以琴、刘粹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