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喜文弄墨腹有诗书_元稹诗传

喜文弄墨腹有诗书_元稹诗传

时间:2022-05-0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喜文弄墨腹有诗书_元稹诗传在守丧期间,年幼的元稹似乎懂得了命运的诡谲,家族的落败让他清醒了很多,没有绫罗绸缎,没有锦衣玉食,甚至都无法吃饱的元稹,却比以前更加懂事。元稹虽聪慧,却并未因此丢掉刻苦。因此,元稹的启蒙老师便是母亲郑氏。元稹发现母亲有些异常,便问其缘由。郑氏若有所思,她又一次试探着问起元稹想不想找一位教书先生。也正是从那时起,诗歌成了元稹最好的朋友。

喜文弄墨腹有诗书_元稹诗传

在守丧期间,年幼的元稹似乎懂得了命运的诡谲,家族的落败让他清醒了很多,没有绫罗绸缎,没有锦衣玉食,甚至都无法吃饱的元稹,却比以前更加懂事。每每看到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奔波,深夜时还得帮他缝缝补补,心里总是隐隐作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希望和母亲像从前那样生活,这并非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不再让母亲这般辛苦。

9岁的年纪,正是读书的时候,父亲在世时,曾经给他请过精通典籍的先生。可自从家里出事之后,先生便失去了踪影。元稹心里明白,依照家里现在的情况,是请不起教书先生的,所以他从来没有向母亲提出过读书的要求。

其实读书这件事,早已在郑氏心中百转千回。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知书达理、博学强知,像他父辈那样成为国之栋梁,谦谦君子。但怎奈家境贫寒,实在请不起教书先生。她曾经多次想向家中管家开口请求,可看到大家如此节衣缩食,便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她又不希望因此耽误了孩子,所以她想把自己为数不多的首饰衣裳全部卖掉,供元稹读书。

元稹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对读书,尤其是诗词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找来原先父亲收藏的诗集,请求家里识字的人念给他听,不到三遍,元稹便能烂熟于心,而且大致懂得诗中之意。那时他经常跑到邻居家借书,如果借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元稹便爱不释手,甚至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研读,仅仅读过一遍之后,就了解书中大致所表达的含义了。可见,他自幼天资聪颖,难怪后来白居易在评价他的时候,不惜用“粹灵”、“岐然”等溢美之词。(www.guayunfan.com)聪明的元稹不仅了解诗中的意思,还懂得如何应用。他与家人交谈时,不时会引用一些名家诗文,令人甚为惊叹,小小年纪却腹中有墨。

元稹虽聪慧,却并未因此丢掉刻苦。清晨天微亮之时,他便起床,手拿诗书坐于长廊上诵读,逐字研究、废寝忘食,几乎手不离卷;夕阳之下,他依然坐在大槐树下面刻苦攻读,天边的红霞一点点爬上他的面颊,山岚映照左右,遥遥望去,却像一位老者般风雅恬静。

元稹的一举一动,郑氏都看在眼里,她知道儿子对翰墨的喜爱之深,也懂得他不忍让自己太过为难,所以从不提入塾学习之事。但是作为母亲的郑氏,即便有再多的困难,她都不会让儿子的前途葬送在贫困的生活中。

郑氏年幼时,家里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开明的父母依旧让她读书识字,所以对诗文也略知一二。在看到元稹如此刻苦的学习后,她决定亲自执卷,教儿子读书。因此,元稹的启蒙老师便是母亲郑氏。

在学习之中,郑氏渐渐发现,元稹对诗文的悟性异于常人,他常常读过三遍,便能倒背如流,还能说出诗文的大体意境,且与原解相差无几,郑氏在旁欣喜万分。

在教儿子读书时,元稹越是发奋用功,郑氏的负罪感就越是强烈,她一面叹息这家族的落败使儿子没法好好读书,一面恨自己太过无能,不能凭一己之力让儿子完成读书的梦想。善良的母亲心如刀绞,却无可奈何。

在服丧结束之后,元家人便可以出去赚钱养家了,此时元稹的二哥元柜科举高中,凭着自己的学识,被朝廷授官,担任兴平、长安、晚年县的县尉,虽然为朝廷做事,但是每月的俸禄却十分微薄,此银两只够一两人所用,可是元柜要拿来养活整个元家,虽然如此,这样一笔收入,对当时的元家而言,已是一件幸事了。

此前,二哥元柜曾与元稹闲聊,说将来要拿出一部分俸禄,为他找位教书先生,但被元稹婉言拒绝了,元稹告诉二哥,现在家里这么困难,他怎能为一己之私而弃族人不顾,这万万不能。

懂事的元稹虽然拒绝了二哥的好意,但是心里不免有些遗憾,他的那些哥哥们曾经都有远近闻名的先生来教他们读书,可到自己的时候,命运却开了个偌大的玩笑。但是元稹心里也知晓,家庭的变故本是不可预计的,既然已经发生,自己也只好坦然接受了。

元稹虽然没有专门的先生来教,可是家中藏书丰富,自有一方天地供他遨游探索,加之母亲的循循善诱,自己的苦读不辍,少年元稹在学识的积累上并未落后于其他同伴,甚至凭借自己的灵性,他比同龄人似乎更有涵养,也更加谦逊。

9岁的元稹,已经能够出口成章,与长者进行交谈辩论,其锋芒毕露,不相上下,而且常常引经据典,佐证自己的观点,非但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和刻意,还非常恰如其分,让人不觉拍手称赞。每每看到此种场景时,郑氏心里都非常欣慰,他看到元稹不仅没有因为家族的败落而颓丧消沉,反倒更加努力和懂事。但是,对于儿子今后要走的路途,是郑氏心中最大的难题。如果在这个家里继续生活下去,恐怕会耽误元稹的前程;如果带着元稹离开,孤儿寡母将何以为生。每每想到这样,她心里都如生了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一日,元稹在屋里看书,郑氏悄悄坐在了元稹的旁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元稹发现母亲有些异常,便问其缘由。

郑氏若有所思,她又一次试探着问起元稹想不想找一位教书先生。

元稹猜透了母亲的心思,说有母亲的指导已经满足了,不需要再请先生了。

郑氏脸上流露出些许内疚的表情,她答应元稹,以后一定给他找个好先生,让他好好读书。

元稹没有说话,慢慢低下头,继续看书。

元稹何尝不想有个好先生来教自己,但是就目前情况看,这只是个空想,他也知道母亲刚才的内疚来自何处,但是他只能尽力地安抚母亲,因为他知道,现实很难改变。

此时的元稹,总喜欢自己静静思考,想想自己,想想诗歌,有时候会不禁从嘴里蹦出几句诗来,那不是出自他人之手,正是元稹有感而发,随性而吟的。

也正是从那时起,诗歌成了元稹最好的朋友。白天,他体味各位名家诗歌中的韵味;夜晚,他用诗歌抒发内心幽微的情感。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生活的惨淡,给元稹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的心早已高高飞起,而双脚却被禁锢在这日复一日的困顿之中。所谓“不平则鸣”,元稹的诗歌之路也正是从这“不平”开始……

那时元稹除了喜欢看书,也喜欢结交一些文人,每逢上街游玩之时,他都不禁在书肆边流连忘返,虽然买不起,但他会把那些书大体浏览一下。除此之外,元稹更喜欢听那些文人谈古论今,常常在大人交谈的时候,元稹或站在旁边,或蹲在角落里耐心听着,虽然冒着被店小二轰出门去的尴尬,但是元稹一点都不介意。

在元稹心中,世上所有好坏美丑事情,大抵都可以用文字描绘出来,似乎在他脑海中永远都有一张白纸,只要灵感一来,他便可以勾勒出美丽的画卷,里面不仅有山有水,还有人们细腻的情感。

生逢变故,过早成熟的元稹在情感方面特别敏感细腻,尤其是对于母亲。自从父亲去世之后,他突然感觉到母亲非常孤独、可怜,为了自己,母亲几乎倾尽所有,除去那些嫡系亲属之外,母子俩几乎无所依靠,所以她十分在意母亲的感受,平时只要母亲的情绪稍有波动,元稹便立即陪在她身边,生怕母亲会孤独和痛苦。

也正是这种细腻的体会,使元稹对于感情有着深刻而特殊的领悟,在失去亲人之后,他更加知道亲情的弥足珍贵,也害怕再一次失去亲人,尤其是母亲,所以他总是用一片赤子之心体察母亲的隐痛,希望母亲能从自己身上得到安慰。

也是因为这份细腻,使得元稹在诗歌学习与创作中,对情感有着异常的体会,他喜欢那种大气磅礴的诗歌,更喜欢心思细腻的作品,因为它能让元稹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共鸣,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元稹就已经开始对情诗产生兴趣了。

看到元稹对诗歌如痴如醉,郑氏痛下决心,要带儿子离开这个日渐颓丧的家。其实这个想法自元宽去世之后就有了,但是郑氏始终不敢面对。对于她这个弱女子来说,带着孩子离开家族,远走他乡,无所依靠,实在是困难,可这样下去,始终不是个办法,所以她一直在犹豫。

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还是元稹,她看到元稹对文学、对诗歌如此热爱,如果不想办法帮他找位先生,孩子的前程便在她手中葬送,依照目前元家的情况看,给元稹找位先生实在太难了,然而孩子的理想终究是不能被辜负的,离开也许就是一种新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