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离歌自古最销魂_小山词传

离歌自古最销魂_小山词传

时间:2022-05-0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离歌自古最销魂_小山词传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梁州令·莫唱阳关曲》最怕听到离别的曲子,离歌本就黯然销魂,让人衣衫尽湿,何况自己现在身处这么个孤苦无依的境地。在交通不便、地域间缺乏沟通的古人看来,西域远在天边,是一片寸土不生、飞沙走石的蛮荒之地。小山一生定是经历了太多的离别。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离歌自古最销魂_小山词传

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梁州令·莫唱阳关曲》

最怕听到离别的曲子,离歌本就黯然销魂,让人衣衫尽湿,何况自己现在身处这么个孤苦无依的境地。阳关曲、折柳词成了让离人和思妇闻之断肠的音符。对于现在的自己,它们也是万万要不得的揪心毒药。(www.guayunfan.com)阳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的西南,因地处玉门关南而得名,与玉门关一样同是进入西域的重要关隘。自汉朝建立西域都护以来,中央和西域的联系加强,越来越多的人经由这条丝绸之路穿行在中原和西域之间。在交通不便、地域间缺乏沟通的古人看来,西域远在天边,是一片寸土不生、飞沙走石的蛮荒之地。而蛮夷阴险、战事仍频,一去西域就不知能否安然归来。所以,送别的诗歌中一旦联系到这两个地方,送别的不舍便多了些许苍凉和悲壮,思念的诗歌中若带有这些地点,也平添了几分苦涩。

而阳关和玉门作为送别思念诗中不得不提的地方,在中国文学史上则大放异彩。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西出阳关无人再识,所以还是珍惜眼前,畅饮手中朋友送上的美酒,然后带着这满满的勇气和牵挂走上那一条艰险的路程。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九曲回肠,蜿蜒直上到白云深处,而离人所在的孤城就掩映于万仞高山之中,渺小而孤独,那儿是被春风遗忘的角落,所以根本不必吹起羌笛感慨春日迟迟不至。

古代征人戍边,亲朋好友多在灞桥相送,并从茂盛的柳树上折下一截柳枝,插在离人肩上。“柳”意味着“留”,多表达送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所以,柳枝轻荡,荡出了多少人们的缠绵相思。所以,“杨柳岸,晓风残月”是送别时看到的断肠风景;“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更是直接说出希望少一些青葱绿树,这样就可以少一点婉转相思;《赠柳》中的“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也是写出了送别时的情深。可是既然南楼的杨柳能够勾起那么多离情别绪,为什么不能把行人留住,以避免这一场离别和相思?人心如飞絮般飘摇,春风一吹就不知吹向何处,哪里又能恪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

小山一生定是经历了太多的离别。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家财散尽,自己辗转奔波于颍昌府、乾宁、开封赴任小官时;自己锒铛入狱时;自己的歌楼知己或嫁人从良,或伶仃零落,或不知所踪时,他都面临着一次次的离别。而每一次的离别对于重情重义的他而言都是一场考验,都是一场绞尽心力的较量。

小山生性敏感多情,对离别的体悟和情感反应自然比别人强烈,而他的父亲晏殊的离愁则是另一番风景。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祖席离歌》

宴会意味着欢聚,但有时也意味着分离。这次的家庭宴会设在长亭边上的酒肆里,是不是也在暗示着这样方便宴会后的送别呢?别时已到,而送者和行人都是一幅不舍情景,行人本应该随波前行,可是木棹翻转,总是不舍得离开家乡的柔波;送者本应调转马头回家,而萧萧马鸣却不断在林中回旋。几个时辰前,两人还在相谈甚欢、把酒问月,可是现在奔流的波浪就要把行人带往遥远的天边。

终是放不下这个越来越远的身影,送者登楼眺望,目送芳尘慢慢远去,消失在海天相间处。目之所及,都是滚滚碧涛、迢迢行路,一直绵延天边。而自己的离愁也随着它们弥漫到了广袤天边的每个角落。相比于小晏的离愁,晏殊的离愁取景更加广阔疏朗,意境也少了一份愁苦,多了一份大气。当然,这与他出身显贵和“富贵优渥五十年”的命运是分不开的。

也还记得晏殊更为出名的《蝶恋花》,写的也是关于离愁。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为离愁折磨的人眼里看到的景色是萧索孤寂的。新秋的清晨,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兰花上也沾有露珠,本是极为普通的秋日景象在晏殊眼里却成了和自己一样愁苦万分的人物形象。清秋渐寒,双飞的燕子也衬托得自己更加形单影只。最可恶的是,那一轮清月,明明自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还一路把彻骨寒冷的月光洒入自己的绿窗美梦里,酿成一夜夜的遗憾和痛楚。可是,晏殊毕竟是成熟稳重、冷静自持之人,并不允许自己沉溺在过多的伤感愁苦之中。所以西风凋零之际,他独上高楼,遥望到广阔的天地。虽然天高地远,不知佳人何在,但“天涯何处无芳草”,眼界放广阔了,心情自然就舒缓开来。

“诗到沧桑话乃工”,小山的一生比其父更加坎坷波折,所以面对离情才会有更沉郁的情感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