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好衣美食来何处,亦须惭愧桑弘羊_白居易诗传

好衣美食来何处,亦须惭愧桑弘羊_白居易诗传

时间:2022-05-0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好衣美食来何处,亦须惭愧桑弘羊_白居易诗传百姓疾苦,官场晦暗,白居易便想用诗的“剑锋”直指那些黑暗的统治者们,希望他们可以读懂他内心的呐喊,希望可以警醒他们,希望能有人拯救这个浮空的朝代。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柳宗元等也参与其中。白居易也是对此十分赞赏的,只是官位低微,未能参与其中。在闲暇之时,白居易便寄情与山水佛寺之中,为苦闷的心情寻求解脱。

好衣美食来何处,亦须惭愧桑弘羊_白居易诗传

百姓疾苦,官场晦暗,白居易便想用诗的“剑锋”直指那些黑暗的统治者们,希望他们可以读懂他内心的呐喊,希望可以警醒他们,希望能有人拯救这个浮空的朝代。

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墓中下涸二重泉,当时自以为深固。下流水银象江海,上缀珠光作乌兔。别为天地于其间,拟将富贵随身去。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可怜宝玉归人间,暂借泉中买身祸。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凭君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灞陵原。

———《草茫茫》

位于骊山北部的秦皇陵,山林葱郁,气势恢宏,北临渭水,南起骊山,高大的皇冢与山体融为一体。伟大的文学家司马迁就曾经感叹“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车马造型之准确,精美装饰之举世罕见,墓冢之大,耗时之久,用人之多,称其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是最为贴切不过的了。(www.guayunfan.com)繁华奢美,只其表象,透过壮美的皇陵,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是无边无际的劳工,挥汗如雨的疲乏,夜以继日地工作;是他们对家人的无尽相思;是他们对统治者的不满。

繁华的外面是巧夺天工的神作,繁华的里子却是繁重的徭役,民不聊生……

唐朝中晚期,唐朝正在逐渐衰败,辉煌逝去已成定局。白居易更担心唐朝步上秦朝的后尘,走上一去不复返的覆灭的道路,但是他又无力去改变这个将要没落的时代。他想拯救黎民于水火却又无力回天,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对着那骊山空空发呆,遥想着当年六王毕,四海一,不可一世的秦皇。

遥想秦朝在盛极之后的迅速消亡,遥想那烧了三个月的漫天大火。面对着历史的惊人相似,最初感觉到变化的人往往是最痛苦的,走在时代前端的人总是幸运却又不幸的,无力回天却又不甘心随着它一起消亡,明知不可却偏要为之。

与奢华的秦皇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文帝那朴实无华的墓,屹立千年,难道是他修建得比秦皇陵的更加坚固吗?难道是他修建得比秦皇陵的更加奢华吗?

都不是,只是由于他的朴实无华,当然后世的贼人也就没有惦记的道理,它当然可以伫立千百年不倒,过客一般地看着秦皇那伟岸的墓穴被一次又一次地洗劫。

简单地修建墓陵尚且如此,何况是治国,奢华焦躁是民不聊生原由之一,人民徭役、赋税沉重就是人们后背的千斤大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妇孺皆知,人们想要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吃饱穿暖,别无他求。为什么非要让原本生活得如此简单的人们背上如此沉重的负担?为什么非要让如此淳朴善良的人们走上对抗统治者的不归路?

白居易所有的情绪都不是空穴来风,现实的客观反映激起了他心中最真实的情感。社会风气的盛衰,人们生活的喜悲,无不牵动着他的心,这个世界上最柔软、最善良的心,看到这骊山想起那往日的不可一世,怎么能平静的下来。

唐代从繁荣走向衰退,他清楚地知道不是靠他一己之力就能挽回的,他只能用诗记录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记录中唐到晚唐的落败,记录一个人的无能为力,记录一个爱国人士的无能为力却又心有不甘。

他的诗词,为一个时代发声,却未能得到回应,时光依旧日复一日地书写着残酷的历史。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顺宗李诵即位,年号永贞。随后,政权动荡,革新派发动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永贞革新”,以夺回宦官专权。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柳宗元等也参与其中。白居易也是对此十分赞赏的,只是官位低微,未能参与其中。

在闲暇之时,白居易便寄情与山水佛寺之中,为苦闷的心情寻求解脱。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徘徊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

诗词,是他的精神笔记。他所经历的那些美好的与悲痛的,都被定格在了他的诗词中,成了永恒。

那一日,他走过宽宽窄窄的小路,小溪平静地越过一个个山涧,夜幕为整个世界披上了黑纱。四周开始慢慢地静了下来,只有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和远处游人阵阵的谈笑声。

淡淡的迎春花开遍的了山野,柳树上长满了嫩绿的新芽。暖暖的春风一过,柳条儿轻扭着身躯,燕儿们唱着欢快的歌从南方归来。嘈杂拥挤的街道透露着世俗的喧嚣,繁茂的树林包围远处的古刹,只有那里永远都是那么静谧。

慈恩寺香火繁盛,院中青烟袅袅。上香祈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人们都期盼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夕阳的余晖洒在铺满石子的小路上,顺着这条蜿蜒到了慈恩寺门口,却发现天色已晚,春色不再。

日暮黄昏,前来进香的人陆续离开了寺庙。这座古刹显得愈加安静,只有大殿里传出僧侣们诵经的声音。庙宇是神圣庄严的地方,又是收纳希望最多的地方。

夜晚,大地仿佛唤醒了的无数思绪,白居易一个人徘徊在慈恩寺外,思绪却已经回到了曾经与母亲一起玩耍的场面,那些美妙而欢愉的时光,也将成为他这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回忆。

爱如小溪,涓涓在心田中流淌,最终都要汇进湛蓝的大海。那如大海般博大的温柔就是母爱,她们曾经都是美丽动人的画中人,含苞待放,娇艳欲滴,只是岁月又赋予了她们生儿育女的责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看见母亲的笑脸,就会觉得天空依然晴朗。童年的一切总是和母亲联系在一起,到处都有她的味道、她的身影。

现在白居易已经成为一个男人,那个他曾经依恋的女人已经变成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人。但她美好的一切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慈恩寺是李治为纪念自己的亡母文德皇后而修建的庙宇,整个建筑庄重、肃穆,表达了李治对自己母亲的崇敬以及热爱。

回想当年,母亲饱含泪水送他离开家乡,期盼着自己的儿子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又是一年,她在十里之外等待着自己衣锦还乡的儿子,风沙也遮挡不住她喜悦的目光。

母亲带给他太多的温暖和回忆,此生他都要尽力成为令她骄傲的儿子。每当白居易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时候,他总会想到那个午后,那个灿烂的笑容,一种力量便油然而生。

月亮从天边慢慢地爬了上来,暮色苍茫,惹人遐思。

伴随着夜色,他将对母亲的思念放在心头,享受这份属于他的温暖和憧憬。春色并没有离去,而是独自渗进了夜晚的霜露之中,等待着太阳照耀的那一刻。绿叶、新芽、繁花都开始生长,他将所有的思念都蕴藏在这春色里,年复一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