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赴燕京,激荡心弦_关于辛弃疾事迹

赴燕京,激荡心弦_关于辛弃疾事迹

时间:2022-05-0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赴燕京,激荡心弦_关于辛弃疾事迹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底,辛弃疾在刘瞻那里学习已经快满一年了。一路上,这样的情境不止一次出现,让辛弃疾感到心情沉重。抬头望着高耸的城门,辛弃疾思绪起伏,浮想联翩。之所以会有这个举动,显然是打算完成统治中心的南移,好进一步控制原来属于大宋的黄河地区。辛弃疾和党怀英都挥毫疾书,顺利交卷。出了考场,辛弃疾和党怀英谈论着诗文的题目宗旨,有说有笑。

赴燕京,激荡心弦_关于辛弃疾事迹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年底,辛弃疾在刘瞻那里学习已经快满一年了。岁末时节,刘瞻将他和党怀英叫到面前,同他们谈论起科举的事情来。

刘瞻说:“这里学生虽多,但此次科考,最应该北上应试的,莫过于你们两个。说起北朝的科举,早在30年前便已经开始,原先是采用南北不同的科选,还有经义、词赋的科目,后来朝廷又下令诸色人等在一起科考。前两年,南北科选已经合二为一,并且不再用经义、策论,只是用词赋取士。想要考到进士、举人,需要通过乡试、府试、会试、殿试四关,才算作及第,授予官职。”

看两人听得认真,刘瞻又继续说道:“你们二人去年已经通过了济南府和东平府的府试,今年开春,就应当同赴燕京,参加正月二十日的会试了吧。”

党怀英连忙说道:“先生明鉴,我已经早做准备,打算即日就要出发的。”(www.guayunfan.com)辛弃疾却多少有点不以为然:“先生,我并不打算在北朝为官,要考这个会试又有何用?”

刘瞻早就明白辛弃疾的心思,但他希望帮助这位爱徒换一个角度来看待科考,于是循循善诱道:“弃疾,你愿意在北朝为官也罢,不愿意也罢,终是要对北朝情形了解透彻才能做下一步定夺。你不妨仔细想想其中的道理。”

辛弃疾听老师这么说,沉默不语,忽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立刻转变了态度:“党兄,我们不妨结伴而行。”

党怀英高兴地说:“能有贤弟相伴赴京赶考,真是一大乐事。不过贤弟为何这么快就想通透了?”

辛弃疾笑道:“我明白老师的意思了——考得上,自然是不会去做官;考不上,正好当作侦探虚实!”

党怀英吓得直摇头,说:“贤弟,怎能这样想?我们是去科考为官,不是要去造反啊!”

刘瞻看看面前这两个年轻人,笑眯眯地说:“人各有志,人各有志啊!”听见老师这样说,党怀英便也不再多说,只是用狐疑的眼神看看辛弃疾,而辛弃疾的思绪却已经飞到了遥远的燕京。

数天之后,正是十二月中旬,两人从亳州出发,先回到济南,然后带上家仆,乘坐马匹,向北而去,目标是金中都燕京。

随着路程向北延伸,天气变得越发寒冷,举目所及,树木凋零,田园也不复夏时的葱绿,倒让人生出萧瑟荒芜的感触来。在广袤的平原上,零落的村庄之间,常常看到一些衣不蔽体的村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前行。天空中,时常有鸦群集散而过,又有秃鹫、老鹰呼啸盘旋,不时发出凄凉尖厉的叫声,让闻者悚然。

忽然,两个跟随的家仆异口同声地叫起来:“那是什么?”

辛弃疾和党怀英顺着他们俩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群乌鸦正贪婪地围着一堆东西埋首撕咬着。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具无名尸体,大约是冻饿而死的,此时早已面目全非、骨肉模糊,看上去令人触目惊心。

辛弃疾看了看早已呆了的党怀英,冷冷地说道:“党兄,不知道你若中了举,且要如何为北朝治理地方,给百姓们一点希冀呢?”

党怀英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调转马头,继续向北。

一路上,这样的情境不止一次出现,让辛弃疾感到心情沉重。他想到自从神州沦陷后,到今天已有20多年,父老乡亲们在铁蹄下生存不易,日夜盼望南宋朝廷能够派兵北上,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然而,这样的希望却一次次落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始终看不到北上的王师,看不到旧时的生机勃勃。

奔波一路,两人好不容易来到个集镇,在这里找到家旅馆住下。两人安顿完毕,出去用饭,刚在桌旁坐定,却见身旁的桌边有位喝醉的老书生,正愤恨地念着诗句。

两人仔细聆听,原来老书生念叨的是这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看到有年轻人望向自己,老书生也不掩饰,眯缝着醉眼哈哈一乐,说:“小伙子,我念的是南边传来的一首诗,好诗啊,好诗!那个糊涂的赵构,那些无用的官僚!骂得痛快!哈哈哈……”

老书生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身体也逐渐瘫软下去,趴在桌上昏睡过去。

党怀英摇摇头说:“贤弟,南北分裂,你我只是一介书生,焉能只手补天?再者南朝暗弱,已经众人皆知,读书人只有知天命、尽人事,走这条科举的道路,才能拯救百姓,以待将来。所以我是一定要博取功名,为官一方的。至于贤弟你,就算不想做官,也不妨经此长长见识,观察形势。”

辛弃疾说:“仁兄说的倒恰中我的心事。希望仁兄这次能高中,对百姓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是夜无话,第二日,一行人又匆匆踏上北上之路。

1154年的正月,他们终于来到了燕京城下。抬头望着高耸的城门,辛弃疾思绪起伏,浮想联翩。

燕京,在历史上是辽国陪都,当时又叫作南京。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兴起的金军攻辽,夺下燕京,将之改名为燕山府。一直到三年前(1151年),金国统治者决定迁都燕京,正是在燕山府的基础上,仿照当年北宋都城汴京城的规格,动用民力,建造新都。听说,由于工程浩大,总共在华北征调了工匠、民夫共百万人,直到1153年才宣布正式竣工。

现在,呈现于一行人面前的,就是这座巍峨雄伟的金国新都。

整个新都分为大城、皇城和宫城三重,大城呈正方形,四面各开三座城门,共12座城门拱卫四方。也正是1153年竣工之后,金主完颜亮率领文武大臣,从原来的上京会宁府正式迁都到燕京。之所以会有这个举动,显然是打算完成统治中心的南移,好进一步控制原来属于大宋的黄河地区。

在此时的辛弃疾和党怀英眼中,燕京城的气派和规模的确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绝不是曾经游历过的那些寻常城市可以相比的。这个城市一扫他们多日来路途上的阴暗情绪,而是用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的面貌,欢迎着他们的到来。

两人找到一家还算安静的邸店住了下来,这里的伙计也显然比乡野小店的伙计殷勤了许多,忙前忙后地端茶倒水。眼看夜幕降临,城墙上远远传来沉重的鼓声,伙计们解释说,那是关闭城门的信号,整个都城很快就要进入宁静的夜晚了。

“看来,北朝的都城虽然宏大,繁华上还是远不及当年的汴京城啊。”党怀英找着话题。

辛弃疾说:“那是自然,经过连年战乱,又有哪座城市能比得上汴京?”

谈话陷入尴尬的沉默中,两人从行囊中拿出书籍,开始温习。

经过数天的准备,他们满怀信心走进了会试的考场。考题是一首五言律诗、一篇辞赋,对于熟悉诗词歌赋的他们而言,这样的考题并不算难。辛弃疾和党怀英都挥毫疾书,顺利交卷。

出了考场,辛弃疾和党怀英谈论着诗文的题目宗旨,有说有笑。辛弃疾发现,自己和这位好友至少在文学上还是保持着充足的共同语言,从来未曾走远。两人一路上谈天说地,并肩而行。中都城中此时虽然阳光普照,但依然寒气逼人,街道上走着各色各样的行人,穿着打扮、语言行动皆不同。他们有的行色匆匆地赶路,有的则互相尝试着在攀谈生意。看起来,至少在这座城市内,民族之间开始相处得融洽起来。辛弃疾在这样的景象中行走,欣赏着城市的风情,似乎对金国的情势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