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笔一支,纸一卷_关于李煜事迹

笔一支,纸一卷_关于李煜事迹

时间:2022-05-0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笔一支,纸一卷_关于李煜事迹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坐于一个小小的庭院,翻开一卷久经尘埃的书。其实,行走在旧忆里的李煜是清醒的。可见,在这方面,李煜绝对是有资格交上一份完美答卷的。同时还有恋爱之作,这是李煜写得最好的词作之一。亡国后的作品分为亡国时和在北宋沦为阶下囚两个时期,前者不仅是李煜作品中字字珠玑的作品,亦是研究其心理和当时历史的重要作品。

笔一支,纸一卷_关于李煜事迹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李煜·《虞美人》

坐于一个小小的庭院,翻开一卷久经尘埃的书。整座小院幽静无声,如同碧水中沉淀已久的清梦。没有袅袅茶香,没有紫砂的茶具,不过一杯凉水被阳光浸得温软,墙上藤蔓悠然徐行,末端偶然开出一两朵俏生生的粉痕,一直盛开到墨绿的秋千架边,而后街角上孩童的嬉耍声如同银铃声声而来。这样温柔,如此静谧,总归是一人独好。(www.guayunfan.com)是的,热闹固然极好,可一切繁华都会烟消云散,清静时才能回忆起清静的安好。这份清静并不需要谁来打扰,纵使是属于自己的记忆。有时,品味孤寂静默并非是一件伤感的事情。人生总要尝过酸甜苦辣,总要以千姿百态去行走。这种自我的清静,在偌大的词库里,李煜总是独占鳌头。

这首《虞美人》,亦是如此。某年某月,年轻的君王推开记忆的重重心门,忽然之间发觉,这座曾歌舞酒醉的院落不知何时生了蔓蔓的青芜。春风拂面,一如往昔冬残春回,旧日的风华依稀在侧,窗棂深处,仿佛还有丝竹声动人心魂,带着淡淡的相知之意。其实,行走在旧忆里的李煜是清醒的。花落了,还有花开,春去了,还有春回。人走了,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他追思,他留恋,他悔恨莫及,是落花流水的徒然无功。

他总是能够用最深的情抓住最细微的感触,哪怕不过是心上一瞬掠过的孤影,转瞬倏忽。能抓住这样的感触,才能写出这样动人心弦的词句。所以,才有了他的不思量,自难忘;他的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他的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他的诗词是一坛历尽千年的酒,沉醉了漫长的时光,迷醉了多少后来人,亦是迷醉了他自己。

后人评说李煜的词清新脱俗,雅俗共赏。能够这样为人评价,盛名之下,绝然无虚。当时,他的词流传大江南北,被万人传唱。李煜的词除了音韵并重、容易背诵之外,更多的还是其中有着别的词人无法触及或描摹的感触,总是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一首佳作,不外乎是以情动人的,然而如何捕捉这种感情,然后淋漓尽致地将其描写出来,是很考验诗人功底的。可见,在这方面,李煜绝对是有资格交上一份完美答卷的。

多年后,时光沉淀而去,有一位名叫白朴的文人,为李煜写了这样一首词:

南郊旧坛在,北渡昔人空。残阳澹澹无语,零落故王宫。前日雕阑玉砌,今日遗台老树,尚想霸图雄。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慨悲歌,怀故国,又东风。不堪往事多少,回首梦魂同。借问春花秋月,几换朱颜绿鬓,荏苒岁华终。莫上小楼上,愁满月明中。

———白朴·《水调歌头·感南唐故宫隐括后主词》

白朴用的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体,叫作“櫽 括体”。这种词体的特征是按照词牌的特定韵律,对前人的诗文辞赋进行剪裁或改写,从而创制别开生面的新作。雕栏玉砌,春花秋月,都出自李煜的《虞美人》,用李煜自己的词来形容他的一生,是再恰当不过的。白朴对李煜的概括,亦是十分精准的。

李煜在写下那首如泣如诉的《虞美人》时,已经是北宋的阶下囚。曾经的一国之君沦为人身自由都无法掌控的囚徒,这种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因此,可想而知的是,他的孤独失落,都远远超乎常人所能够想象的。他在纸上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从修辞的角度而言,他用了“夸张”的手法,但实际上,他的忧愁悲哀也并不比东流的春水要少上多少。一夜华发生,一夜韶华去。作为一个生命体,在他短暂的数十年生命里,得到的、失去的、承受的责任压力和源于生命本体的沉重仿佛超过了人生所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然而,不管前路如何艰巨,不管自尊如何被践踏,李煜依旧接受了属于他的宿命。

人前,他是高高在上的南唐六皇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登上了那个金光熠熠的宝座,成为南唐万人之上的君王。最后,他告别一身荣华,成为北宋皇帝席间被炫耀的资本,失去所有的尊荣。可他看上去一如当初那个风轻云淡的少年人,不惊不怒,荣辱自得。只是人后,他默然地承受了一切折辱伤害,将一切都付诸笔墨。很难想象,如若没有笔墨的拯救,这个苍白柔弱的少年是否在故事的最初就已经成为某个模糊的魂魄,一如他早逝的兄长,最终连姓氏都为人遗忘。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专情地投身的诗词文学世界,最终成为他遮风挡雨的盾,刀山火海里,烽火硝烟中,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又是那样的傲然屹立。那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亦是自我拯救的一种途径。

他将他所有的悲伤痛苦,人生里的风风雨雨,都自笔中倾泻流淌。从温柔少年直至风雨飘摇的穷途末年,都在他的文字中黯然折射。人们所谓之感动和牵念的亦是他的一片真情,一份赤诚之心。

以亡国前后为分界线,他的词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亡国之前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又可以分为宫廷宴乐之作,譬如《一斛珠》,这些作品大多软艳生香、浪漫风流,其中不乏他与后宫众多妃子的风流韵事。

同时还有恋爱之作,这是李煜写得最好的词作之一。他是一位执手笔墨世界的文人,当他坠入爱河时,也不忘记以文字记录,代表作有记录他和小周后恋情细节的《菩萨蛮》三首等。

此外能够和前两者平分秋色的还有他的悼亡词,那是大周后逝世后的追思作品,代表作有《梅花诗》、《病中感怀》等,字字哀切动人,如泣如诉。除却这三大类作品之外,剩下一些无分主题的作品,大约是李煜在无意中写下的,或者只是练笔之作,比如《秋莺》、《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等。

亡国后的作品分为亡国时和在北宋沦为阶下囚两个时期,前者不仅是李煜作品中字字珠玑的作品,亦是研究其心理和当时历史的重要作品。其中得以流传的是《渡中江望石城泣下》、《临江仙》等。

等到北宋南下的战船将李煜送回汴梁,李煜真正成为亡国之君、阶下之囚,这一时期也是李煜人生中最灰暗残酷的时期。亡国的事实令他忽然从十年繁华梦中惊醒,伤痛追悔,可是他已无能为力。此时的诗词,不免带上了沉重的宿命感,以及浓重的悲哀色彩。该时期,他的词作主要分为反映自己当时生活状况和追思故国的作品,都是他词作中大放异彩的部分。前者以《虞美人》、《清平乐》等为代表作,深刻地反映了他尴尬凄凉的处境;后者中则有《浪淘沙令》、《忆江南》等作品,回首前尘如同黄粱一梦,梦醒之后,只剩下两侧清冷,未免又是一晚辗转难眠。

《西清词话》里云:“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含思凄婉,未几下世。”来到汴梁的李煜生活虽然比不上在南唐时奢华,但北宋的帝王也并未在生活待遇上苛待于他,衣食住行,总归是不低的规格。然而,李煜并不是只求一夕苟且偷生之辈,尽管他生性温柔怯弱,文人的骨气却始终深藏在他的心底。如果他希望苟且偷生,安然而终,他是不会因此郁郁寡欢的,正因为他残存着几分骨气,想要挽回自己毁于一旦的尊严,所以他才会感到痛苦、寂寞、凄凉,以致郁郁伤怀。

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

此时,他已经是背弃了三千河山的亡国之君,在宿敌的一念之仁里偷生。他夜半披衣而出,月色如钩,鸦声如墨,周围的空气依稀清冷,并不像是春日的季候。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或许这个时节里已是江花如火。他并不适合北地的气候,如同南归的鸟被滞留,无论如何,他总是这里毫无归属感的客人。说好听了是客人,可是有谁人不知,他不过是战俘和囚徒,客人总归有家可归,他却不得自由行。所有的繁华灿烂都已经落幕,如同他爱过恨过的一切,也终究烟消云散。一切都已经离他远去,他的身侧唯有笔一支、纸一卷,不离不弃。他所剩下的也不过是这些什物了。月色里,白衣的中年人沧桑一笑,将所有悲欢付之一炬。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然而,他始终是一个合格且出众的文人。能够如此,亦是李煜不圆满的一生中唯一的圆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