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文治之功_关于乾隆的事迹

文治之功_关于乾隆的事迹

时间:2022-04-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文治之功_关于乾隆的事迹自满清入关,满洲人统治中国以后,清朝的历代皇帝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消除满人“异族”的尴尬身份。文治最显著的表现方法是,举办科举考试笼络汉族读书人。这个时候,乾隆的重点开始发生了变化。乾隆的思想只是一个引子,它引导着大清王朝这艘大船的航行方向。除此之外,乾隆在各地巡幸时,偶然选择的人才更多,总数超过了一百二十人。为了更好地实现“文治”,乾隆可谓用心良苦。

文治之功_关于乾隆的事迹

自满清入关,满洲人统治中国以后,清朝的历代皇帝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消除满人“异族”的尴尬身份。在绝大部分汉人眼中,满清人始终是篡夺中原江山的“靼子”。

所以,满清的历代皇帝们都明白,要统治众多的汉人,不能单靠武力解决,而是要想办法统治汉人们的心。那么,如何才能统治汉人们的心?两个字,文治。

从清太宗皇太极开始,到顺治帝、康熙帝,以及雍正帝,都推行崇儒尊孔的国策。清朝初年时,即便是战事吃紧,他们也不放松“以文治国”的策略。文治最显著的表现方法是,举办科举考试笼络汉族读书人。事实上,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清朝就是以此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统治。

乾隆自然知道这一国策的重要性,因此他在即位之后,先否定了道佛与祥瑞迷信的思想,然后把重点继续放在崇儒重儒上面。雍正皇帝很迷信,道佛与祥瑞的迷信思想,正是他用来统治百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乾隆却从心里反对这些,他认为治国应“为儒学之宗主,接尧、舜为心传”,而不是应该以迷信迷惑人心。(www.guayunfan.com)不过,他虽然崇儒重文,但是重点却在不断变化。

乾隆初年的时候,他强调的是祖父康熙推崇的程朱理学,自己也喜诵读理学之书。当然了,他也不忘叫大臣们“研精宋儒之书,以上溯六经之阃奥”,以便达到“治心修身,以端教化之本”的目的。在他的倡导下,程朱理学之风狠刮了一段时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理学的流弊也开始日渐凸显。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少学者“托于道德性命之说,欺世盗名,渐启标榜门户之害”。这个时候,乾隆的重点开始发生了变化。在他的影响下,理学的地位逐渐下滑,而汉学则慢慢成了显学。

乾隆的思想只是一个引子,它引导着大清王朝这艘大船的航行方向。无论他的思想如何转变,始终都没有脱离“以文治国”的范畴。乾隆比谁都清楚,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有多大,文人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重要。因此,他重文,更加看重文人。他一方面拉拢文人为己所用,一方面兴办学校培养文人。顺治曾经说过:“帝王敷治,文教是先。”康熙也说过:“兴学校以端士习。”在乾隆看来,只有从小教授孩子学问的时候,加入“尊君亲上”的思想,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不得不说,他的这种思想有些“自私”,想要培养出“顺民”式的人才。但是,他的做法却使大清朝的士风、学风日盛。

乾隆是一位宽仁和厚的贤君,他的这种性格,无疑来自于知识的潜移默化。在学习中,他体会到了“仁政”的内涵,明晓了成为明君的方法。因此,他认为一个书生如果做了官,一定会“行宽和惠爱之政,任一邑则一邑受其福,莅一郡则一郡蒙其休”。他曾对诸大臣说:“至于书气二字,尤可宝贵,果能读书,沉浸酝酿而有书气,更集义以充之,便是浩然之气。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矣。是书气正宜从容涵养,以善培之,安可劝之使除,而反以未除者为病乎。”从他的这些话,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士风、文风的重视。为了能让更多的读书人从书中读出“浩然之气”,为国效力,乾隆给予学馆私塾极大的优待。尤其是教师,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免除杂差、增加俸银的待遇,还能读到朝廷供应的经史资料。可以说,从大清朝立国到乾隆年间,尤以乾隆年间士风、学风最盛。

当然了,乾隆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为大清国引入更多的可用之才。所以,除了通过正常的科举选拔方式外,他还仿照祖父康熙的做法,亲自下诏求贤,要大家举荐人才。乾隆年间,乾隆先后开设过博学鸿儒科、孝廉方正、经学科等科目,就是为了更多地寻找人才。据《清高宗记录》记载,乾隆元年(1736)诏开的博学鸿儒科,共取刘纶等十五人,第二次又取四人;乾隆十四年(1749)诏开的经学科,共取吴鼎等四人。除此之外,乾隆在各地巡幸时,偶然选择的人才更多,总数超过了一百二十人。他的这种举措,堪称历史之最,为大清朝引入了大量的可用之才。

乾隆另外一种倡导文治的方法,就是搜集资料与编辑图书。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充分调动全国文人的积极性,激起求知热潮。

其实这种方法,早在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就已经使用过了。康熙当时以“稽古崇文”为名,说古帝要致治隆文必具备典籍,用来“广见闻而资掌故”。因此,他命令地方官员想尽一切办法,或借本抄写,或出钱购买,把一些搜集到的好书送到京城。乾隆即位之后,向祖父学习,也曾三次下诏采访遗书,以便丰富内廷的图书收藏。据清史料记载,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下谕展开了一次规模空前巨大的搜书、征书活动。

据统计,这次搜书、征书活动,历时将近七年,一共征集了一万多种宫廷里没有的书,极大地丰富了大清朝宫廷的图书收藏。当时征书活动进行得并不顺利,因为其时文字狱大兴,人人自危,害怕家中藏书会惹祸上身,故此没有人愿意交书。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善本来之不易,藏书者害怕书籍交上去会有去无回,所以也不愿意合作。乾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下了一道谕旨,指明书中若有忌讳文字,也是前人偏见,与收藏者无涉。他保证:“至书中既有忌讳文字,并无干涉,必不以此加罪。”同时他还一再强调,如果进书者送来的确实是精醇善本,那么他会亲自为这些书咏评题识,并将这些书尽快抄录后发还给原收藏人。当然了,只是这些还不够,对于那些进呈书籍踊跃且进呈书籍种类较多者,他还给予一定的奖励。因为他的开明,才使得这项规模浩大的搜书、征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那么,征上来的这么多书,都有什么用?难道只是为了让皇家图书收藏量更加丰富?自然不是!乾隆征书,主要有两层用意:第一,以这些资料为基础,编辑出大众图书,让全国读书人参考阅览;第二,趁机检查书中的文字,如果发现有反清的文字或者言论,可以马上销毁,以免“流毒”继续扩散。为了更好地实现“文治”,乾隆可谓用心良苦。

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也是“文治”的一部分。乾隆经常不遗余力地提倡一些文化活动,更是躬亲参与,以身作则。他喜欢写诗。作为一国之君,他整日要处理军国大事,十分忙碌,可是无论多忙他从来不忘写诗,几乎每天都写。据清史料统计,他一生中写成了上万多首诗,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诗人。有意思的是,他还喜欢用诗检查大臣们的学问,《啸亭杂录》中记载,“每一诗出,令儒臣注释,不得原委者,许归家涉猎。然多有翻撷万卷,莫能解者。尝于《塞中雨猎》诗内用‘制’字,众皆莫晓。高宗笑曰:卿等一代巨儒,尚未尽读《左传》耶?盖用陈成子杖制以行也。”这其中或许有“作秀”的成分,但是毫无疑问,乾隆的这种做法,必然会大大刺激朝中大臣,让他们专心读书。如此延伸下去,天下读书人学习的劲头也将更甚。

历史学家指出,乾隆盛世的“盛”,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文治上。既定的文化国策,雄厚的财力,安定的学术环境,加上皇帝的大力倡导与亲身参与,营造出了一种博大恢宏的文治气象。大清王朝因为文治,而变得绚丽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