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天子的眼泪_关于乾隆的事迹

天子的眼泪_关于乾隆的事迹

时间:2022-04-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天子的眼泪_关于乾隆的事迹可以说,乾隆盛世的发展,与乾隆皇帝的性格不无关系。其实,乾隆性格中的狠辣,只是针对某些官员而言。有意思的是,雍正担心的乾隆的“仁柔”,不仅没有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还反而使国运更加昌隆。据清史料记载,乾隆一生曾多次为灾情而流泪。虽然阿思哈此举确实可以为国家减少一笔开支,但却会因此耽误救济灾民,这是乾隆所不能允许的。

天子的眼泪_关于乾隆的事迹

可以说,乾隆盛世的发展,与乾隆皇帝的性格不无关系。

乾隆的性格,宽仁、善良、睿智、稳重,其中间或带着些狠辣,像春雨时刮起了寒风,把大清王朝的文武百官治理得服服帖帖。因为他的这些性格,清廷官员基本上不敢玩弄什么权术手段,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其实,乾隆性格中的狠辣,只是针对某些官员而言。对于百姓,他一直十分仁慈。当然了,他的仁慈同历史上那些以“仁”收揽民心的君王不同,他是天性善良。

雍正在遗诏中称乾隆“秉性仁慈”,并非虚言。作为父亲,他很清楚儿子的性格,因为从小,这个孩子“仁”的性格就表露无余。比如说,宫中有小动物死亡了,小弘历经常会流泪不止;有太监欺负宫女了,如果被小弘历发现,他也会出言制止。这种性格出现在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皇子身上,显然极为罕见。但是,这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以至于雍正不得不担心,这个性格过于“仁柔”的儿子,能否真正担起祖宗的基业。(www.guayunfan.com)但是很显然,雍正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乾隆不仅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是将国家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至少在中国的历史上,乾隆比他老爹雍正更加出色。有意思的是,雍正担心的乾隆的“仁柔”,不仅没有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还反而使国运更加昌隆。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已经说过,这是因为,乾隆将“仁”用在了百姓身上。自古以来,那些心中装有百姓的君主,总能够推动国家走向辉煌。从小时候起,乾隆就把书中“重农”、“悯农”的思想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十分喜爱读书,从书中他慢慢了解到了农民生计之艰辛,也懂得了农民乃国之根本。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他就已经立下决心,将来如果成为皇帝,一定要好好对待老百姓。这个理想,一直藏在他内心深处,从不敢跟人提起,尤其是严苛的父亲。

有一年,他随父亲外出谒陵打猎,看到农民正在地里秋收,挥汗如雨。那是他第一次真正见识到农民的辛苦,以至于内心颤抖,遂写下一首诗,以抒情怀:“吾闻四民中,惟农苦莫若。有年谷价低,歉年委沟壑。即年丰稔收,租重主人索。益信为政者,仁民最先著。”对于一个锦衣玉食的少年来说,能够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实在是难能可贵。他的这种悯农重农,心系百姓的思想,一直伴随着他的政治之路,始终如一。

乾隆年间,经常发生一些自然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每次有地方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乾隆都十分关注,除了派出得力官员赈济灾民外,他也愿意亲力亲为。据清史料记载,乾隆一生曾多次为灾情而流泪。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有一年,安徽太湖县受灾,乾隆忧心如焚。他虽然派遣朝廷官员前去赈灾,但却无法顾及所有灾民。后来,灾民们在野外挖掘野菜,采得一种“黑米”,数量甚大,掺在其他粮食中,可以用来充饥。乾隆得知后,立即命令地方官员呈上来一些“黑米”,自己亲口尝试。在尝试过“黑米”后,他流泪了。随后,他特发上谕,并亲为《御制安徽巡抚书麟奏呈乡民挖蕨得米诗以志事》一首,全诗如下:

草根与树皮,穷民御灾计。敢信赈衈周,遂乃无其事。兹接安抚奏,灾黎荷天赐。挖蕨聊糊口,得米出不意。磨粉掺以粟,煮食充饥致。得千余石多,而非村居地。县令分给民,不无少接济。并呈其米样,煮食亲尝试。嗟我民食兹,我食先堕泪。乾坤德好生,既感既滋愧。愧感之不胜,遑忍称为瑞。邮寄诸皇子,令皆知此味。孙曾元永识,爱民悉予志。

他把这些“黑米”分别寄给几位皇子,让他们也了解民间疾苦。在这首诗里,我们不能不为乾隆“心怀百姓”的诚心所感动。

乾隆虽然爱民,但他却并不是老百姓的直接领导,在老百姓的上面,有一层层的各级官吏。所以乾隆很清楚,要想使老百姓少受些苦,就要管好官吏。说起来,这也是他对有些官吏特别严苛的原因之一。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诫朝中高官,说救灾是“国家第一要务”,而“赈恤一事,乃地方大吏第一要务”。什么意思呢?他很明白地告诉官员们,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要以“救灾”和“赈灾”为头等大事。因为灾害无情,一旦发生灾害,首当其冲的是老百姓。正因为此,他对那些隐匿灾情不报、延误救灾进程,或者贪污救灾款项的行为十分痛恨,一经查出,绝不轻饶。

乾隆十七年(1752),山西部分地区受灾,巡抚阿思哈舍不得动用国库银两,就劝富户出钱救灾。阿思哈本想拍皇上的马屁,以此显示自己处处为国家着想,但却马屁拍到了马脚上。乾隆接到奏报,十分生气地说:“此奏实在卑鄙错谬之至,朕实骇闻。”随后便罢了阿思哈的官。虽然阿思哈此举确实可以为国家减少一笔开支,但却会因此耽误救济灾民,这是乾隆所不能允许的。

据清史料里记载,乾隆年间每每发生灾情,乾隆总是不遗余力地抗灾救灾,从来不吝惜银两。这倒不是说他有挥霍浪费的习惯,只是在他看来,百姓的生命安全比银两重要得多。乾隆七年(1742),皖北大水,灾民达二百二十万。为了最大限度地救济灾民,乾隆大笔一挥,直接拿出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即白银二百九十万两,粮食二百二十万石救济。这么一大笔银粮,会让任何一位国君感到肉痛,但是乾隆却没有丝毫心疼。

《清高宗实录》中还记载了一件事:乾隆十八年(1753),户部把乾隆即位以来用于救灾的钱和前任皇帝(雍正)做了对比。随后,户部官员向乾隆奏报:“雍正十三年之间,各地赈灾款项,共花费一百四十余万两白银,粮食两百多万石。而乾隆元年到乾隆十八年,各地赈灾款项共花费二千四百八十余万两白银,粮食两千多万石。”虽然在统计中乾隆多占了五年的优势,但他用在灾民身上的粮食,却比雍正多了十倍有余。他曾经说过:“朕遇到天灾,即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怀,不能自已,也想不到运用了这么漕粮。”由此可见,乾隆不惜钱粮大规模赈济灾民,确实是出于本心。

他是这样做的,故而对于那些也能够这样做的官员,往往十分厚爱。

乾隆二十六年(1761),山东德州发生水灾。大雨一连下了七天七夜,引发了滔天大水,淹没了德州城里一些低矮的民房。老百姓没有地方可躲,便纷纷扶老携幼,登上了德州城的城楼。虽然暂时避开了大水,但城墙上没有粮食,城中也缺粮,百姓饥困,哭声震天。

偏偏这个节骨眼儿上,德州城中的最高官员、山东督粮道颜希深在省城办事,城中没有主事之人。这导致城中官仓里虽然有粮食,但却无人敢放。要知道,按照大清律例,私自开放官粮,那是抄家的重罪。

百姓的哭声终于惊动了一个人,那是颜希深70多岁的老母。她在官署中听到了百姓的啼哭之声,询问家人后得知实情,便问署中人员为什么不开仓放粮。有署员回答说:“放粮乃是国家大政,必须要等到颜道员回来,先行奏请上级批准,然后才能开仓放粮。否则处罚极严,不仅要丢官,还需要补赔。”

老太太一听勃然大怒:“此何时也!犹拘泥于常法乎?况德州距离省城甚远,如果等我儿回来,再经详奏核复,那么数十万灾民都将成饿殍矣!你们无须忧虑,只管开仓放赈,以解倒悬。如果将来朝廷怪罪下来,一切由我儿承担。如果要赔偿,我愿尽吾家所有,查封以抵偿。”这番话义正词严,震慑了署中所有官员。在老太太的催促之下,他们终于开仓放粮,使得城中百姓得以全活。

这件事终于被上级官员知道。山东巡抚闻听此事后,震怒异常:这还了得,竟然敢擅动国家粮仓,这还有王法吗?这位巡抚大人气势汹汹地写了一道奏折,向皇帝参奏了此事。不过谁也料想不到,乾隆接到奏章后,居然痛斥了山东巡抚一通,愤然批道:“如此的贤良母亲和好官,权宜变通,为国为民,何罪之有?反倒是巡抚,身为上司,不但不举荐这样的人才,反而上奏弹劾,是何居心?”山东巡抚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认罪,此事才算揭过。

后来,乾隆降下谕旨,已经动用的粮食,准许作为正式开销,无须补赔。这样一来,颜氏母子自然也就无罪了。当然了,还需要奖励他们才对。乾隆感念颜希深母亲通晓大义,特封其为三品诰命。在乾隆的刻意提拔下,颜希深自此也是官运亨通。

可以说,乾隆年间是清时百姓生活最为安逸的年代。虽然,其间不乏天灾人祸,但相对于其他朝代,显然要强得多。正是因为乾隆的这种性格,使得大清盛世愈加兴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