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有天赋发现“蓝海”的人_关于扎克伯格的事迹

有天赋发现“蓝海”的人_关于扎克伯格的事迹

时间:2022-04-2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有天赋发现“蓝海”的人_关于扎克伯格的事迹对于Facebook的创建,卡梅隆兄弟等人在网站构架等方面对扎克伯格带来了很好的启发,同时对这件事情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的还有马克的同学爱德华多·萨维林。网站发展速度的迅猛完全出乎了扎克伯格的意料。

有天赋发现“蓝海”的人_关于扎克伯格的事迹

对于Facebook的创建,卡梅隆兄弟等人在网站构架等方面对扎克伯格带来了很好的启发,同时对这件事情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的还有马克的同学爱德华多·萨维林。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爱德华多·萨维林有着过人的商业头脑。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两人是在犹太学生联谊会上认识的,那时他们都刚刚加入这个团体不久,萨维林非常赞同扎克伯格建立Facebook的想法。他就对扎克伯格说,如果网站能够成功运作,肯定能带来巨额利润。扎克伯格这时正好也需要资金,两人一拍即合。

萨维林给扎克伯格提供了他所需要的1000美元的初始资金。马克对萨维林说:“我们可以对公司的利润进行七三分成,我七你三,你可以做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萨维林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这个交易。他们有一个叫乔·格林的同学也非常想给扎克伯格投资,但却因为他父亲非常不喜欢扎克伯格在哈佛的黑客行径而放弃了对扎克伯格的投资。乔·格林后来一直为自己错过了“数十亿美元”感到非常遗憾。

2004年2月4日下午,扎克伯格轻轻地点击了一下自己在Manage. com的账户链接,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时刻,因为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一个崭新的“电子花名册”——Facebook正式启动了。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的主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Facebook是一个在线目录,它可以把学校里面所有的人联系起来。我们在哈佛大学内掀起了广受追捧的Facebook风潮,大家可以在Facebook上搜寻自己学院的同学、自己班级的同学、自己朋友的友人,还可以在这里勾画出属于你自己的社交圈子。”(www.guayunfan.com)网站上1号到4号的账户都是扎克伯格自己申请的,前面3个用来做测试,第四个才是用来记录他的个人信息的。5号是他的室友休斯,6号是莫斯科维茨,7号是萨维林。扎克伯格的朋友安德鲁·麦克科伦从网上找来著名影星阿尔·帕西诺的头像,用来作为蓝本,把数字1和0覆盖在上面,设计出了一个标志,这就成为了数字媒体的基本构成部分。

因为扎克伯格是红绿色盲,他能看得最清楚的就是蓝色,所以Facebook的主色调采用了蓝色。后来扎克伯格在《纽约客》杂志上说:“对我而言,蓝色是最丰富的,我可以看清楚所有的蓝色。”

是的,扎克伯格的确是一个有天赋发现“蓝海”的人,然而,在Facebook创建的初期,他们也没有什么独特的营销思维,他们所能想出来的办法也就是发动柯克兰宿舍楼里的“邻居”,让他们给自己的朋友发邮件、邀请对方加入并互相加为好友。

为了便利,有人提出了给柯克兰宿舍邮件名单上的所有学生群发邮件的建议,这个建议非常有效,很快,上线没多久,Facebook就有了几十名注册用户。之后,Facebook一直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增长着。

网站上线的第四天,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过了900人。到第五天,就已经超过1200人了。Facebook一下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受到大家的高度欢迎,他们都把它视为能帮助大家结交更多新朋友的新途径。

上线一周后,哈佛就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注册Facebook了。到2月底,就已经有3/4的本科生注册成为会员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注册并上传照片的众多人里不仅仅有哈佛的学生,还有很多这里的校友和教职员工。这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小抱怨,这些人认为不应该让教员加入进来。3周以后,Facebook的用户突破了6000人。

对于Facebook创建初期的发展,《哈佛深红报》为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刊登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来报道这个网站,可以说是给它做了大量的免费广告,甚至还引用扎克伯格有关网站的讲话,连他的照片也印到上面去了。

Facebook最大的功效就是它的及时性。在网上点击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搜索出所有选择这门课程的人,就如“课程搭配”一样。网站推出的时候正好是同学们选择下一个学期选修课程的时候,也正好是哈佛的“采购周”。哈佛学生决定自己该选修某一门课程的重要依据是看看都有谁要和自己一起选修。这时,Facebook的这个功能正是大家所需要的,这正是扎克伯格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网站的原因之一,也是网站能如此迅速地被传播开的原因之一。

虽然Facebook才上线运行没多久,但它已经渗入了哈佛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地改变了哈佛人的生活。学生们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习惯性地先去查看自己的Facebook账号,看看都有哪些人又加了自己作为朋友,自己发出的那些邀请到底是被接受了还是被拒绝了。在家里,他们也会在Facebook上搜索自己喜欢的某个漂亮女孩或是英俊小生,向他们发出好友邀请,有的还会附上一些简介,说明自己是怎么关注到对方,或者告诉对方他们在兴趣爱好上有着怎样的共同点,等等。大家完全沉浸到Facebook的互动中来了。

网站发展速度的迅猛完全出乎了扎克伯格的意料。用户们不是一次性地访问这个网站,而是每天都会过来访问,然后在上面添加自己的信息、更改自己的照片和更新自己的朋友列表等。有了它,哈佛大学生活的大多数内容都被搬到了网上,它使哈佛人的社交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Facebook需要哈佛邮箱才能登录,但这并不能阻止外校学生的热情。就在网站运行第二周的时候,就已经有外校的学生发邮件给扎克伯格,询问扎克伯格,他们能否成为Facebook的用户。扎克伯格希望Facebook走出哈佛,他在网站主页上也曾暗示了这点——“一个在大学社交圈内交朋结友的在线目录是“大学而不仅仅是哈佛。”

为了让发邮件的Facebook走出哈佛,扎克伯格找了好朋友莫斯科维茨来帮忙,莫斯科维茨也确实为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了更好地添加某个学校的用户,莫斯科维茨要先想办法弄清这个学校的学生、教员和校友的电子邮件都是怎么设置的,然后还要获取他们的课程和宿舍的清单,然后建立校报的链接。正是因为有了莫斯科维茨的这些前期工作的铺垫,Facebook以很快的速度顺利地扩展到了其他学校。

2004年2月25日,Facebook向哥伦比亚大学开放。次日,又对斯坦福大学开放。29日,耶鲁大学也加入进来。Facebook在哥伦比亚大学启动获批的进展缓慢,而斯坦福大学很快。一个星期后,《斯坦福校刊》就刊登了题为《Facebook旋风席卷校园》的报道,报道上说已经有2981名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注册成为Facebook的会员了。

马克之所以选择哥伦比亚、斯坦福和耶鲁,这3所学校是有目的的。因为在这之前,这3所学校就都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社交网站,如果Facebook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能获得成功,那就说明Facebook在其他学校必将可以所向披靡。

竞争下的Facebook的蹿红速度很是惊人,它一走进斯坦福,那里的校内社交网Nexus就被淘汰了,斯坦福的学生认为Facebook正是他们期待的平台,一名学生甚至认为这无须解释。

Facebook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前,“CU社区”在拥有6700名本科生的哥伦比亚大学里拥有1900名用户,同时“CU社区”还扩展到了其他学校。Facebook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超越“CU社区”。耶鲁大学有个名叫“YaleStation”的约会网站和在线相册也已经有2/3的耶鲁学生注册了。尽管对手都是如此地强劲,扎克伯格还是相信Facebook有足够立足的资本。

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成功之后,扎克伯格在3月7日把达特茅斯学院和康奈尔大学确立为服务对象。达特茅斯学院的学生会在当天晚上10点帮忙发布了推广信息,就在第二天晚上,这个拥有4000名本科生的学院就已经有1700名注册成为Facebook的用户了。Facebook在达特茅斯学院的膨胀让扎克伯格很是兴奋,在接受《达特茅斯报》采访时,他说:“大家真的登录了网站,让我感动。”

Facebook上线一个月后就已经拥有了1万名活跃用户,还有很多人发邮件要求马克把Facebook带到其他学校去。很快,扎克伯格就把网站又推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到3月中旬,网站的用户就已经突破2万了。3月底,活跃用户就已经超过3万人了。哥伦比亚的“CU社区”和耶鲁的“YaleStation”也都相继被击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