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杨国忠_暴发显贵,祸国殃民_古代宰相故事

杨国忠_暴发显贵,祸国殃民_古代宰相故事

时间:2022-04-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杨国忠_暴发显贵,祸国殃民_古代宰相故事天宝十一年,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任命杨国忠为宰相。杨国忠原名杨钊。期间,恶习不改,犯了军规,军屯长官鄙视其为人,处以笞刑,赶出军营。杨国忠效法李林甫,决定培植已任剑南节度使的鲜于仲通。不过,杨国忠仍在长安,这些新职务只能“遥领”。于是,唐玄宗召见杨国忠,命他即刻动身。杨国忠收拾行装,择日起程。此人认准李林甫,忠贞不贰,因而被李林甫视为第一心腹。

杨国忠_暴发显贵,祸国殃民_古代宰相故事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任命杨国忠为宰相。此举进一步加深了唐朝社会危机,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行将终结了。

杨国忠原名杨钊。严格说来,此人并非杨家血脉,而是女皇武则天面首张易之的儿子。张柬之发动宫廷政变,杀了张易之等。张易之有一小妾,受到牵连,怀着身孕,改嫁宣州司士参军杨珣。小妾生下儿子,便是杨钊。杨钊长大,不学无术,吃喝嫖赌,诸毒俱全,因此不为族人所齿,外出参加军屯。期间,恶习不改,犯了军规,军屯长官鄙视其为人,处以笞刑,赶出军营。杨钊辗转到蜀州(后改为蜀郡)鬼混,结识了杨玉环父亲杨玄琰。叙起家谱,杨玄琰和杨珣是堂兄弟。因此,杨钊就是杨玉环姐妹的远房堂兄。杨玉环十岁的那年,父母双亡,被二叔杨玄珪接到洛阳居住,蜀州的房产和地产委托给杨钊看护。杨玉环有三个姐姐,其中二姐生性放荡,暗里与杨钊勾搭成奸。杨钊仍爱赌博,没多久便将杨家的家产输得精光。当地富豪鲜于仲通,看出杨钊是个精明人,给予资助,并给他娶妻成家。

杨玉环在洛阳长大,色艺出众,嫁给唐玄宗之子李瑁,成为寿王妃。后来被唐玄宗看中,占为己有,宠冠后宫。杨玉环被封为贵妃,三个姐姐跟着沾光,到了长安,分别被封为韩、虢、秦国夫人。杨钊也想到长安捞取荣华富贵,可惜没有门路。恰巧,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久未升官,很想攀附杨贵妃这个高枝,准备了价值数百万缗的蜀锦和春绨,托鲜于仲通进贡朝廷,打通关节。鲜于仲通转而推荐杨钊。章仇兼琼见杨钊口齿伶俐,能说会道,且是杨贵妃的堂兄,立即命他为推官,携带资货,到长安活动。这对杨钊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了馅饼,用鲜于仲通的贡物兼为自己谋利,乐意效力。杨钊到了长安,通过情妇虢国夫人等,很快见到了唐玄宗。唐玄宗询问蜀郡的情况。杨钊逐一回答,知道的说,不知道的编,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唐玄宗一下子对他产生了好感,以为是个人才。当天便授他一个官职:金吾兵曹参军兼闲厩判官。

杨钊以皇亲身份,经常出入皇宫。一天,唐玄宗和人樗蒲。杨钊是赌博高手,主动给皇帝当帮手并记账,计算精确,锱铢无误。唐玄宗龙颜大悦,说:“你是做度支郎的好材料嘛!”于是,提拔他为监察御史。杨钊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一方面通过杨氏姐妹,逢迎皇上;一方面低声下气巴结两个人:宰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李林甫欣赏杨钊“怙宠”、“搏鸷”的特点,高力士看重杨钊的贿赂,二人皆说杨钊的好话。李林甫专断朝政,数兴大狱,打击和迫害异己。杨钊充当政治打手,格外卖力。史书上说他“惨文诮诋,逮系连年,诬蔑被诛者百余族……乘以为奸,肆意无所惮”,足见其凶恶!杨贵妃和虢国夫人等,希望杨家出个人物,光宗耀祖。因此,杨钊官运亨通,很快升任度支员外郎,同时兼任十五项以上的职务。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又被擢为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知太府卿事。杨钊极善敛财,专为唐玄宗设了一个私库,私库里金银绢帛堆积如山,任由皇帝挥霍。这样,杨钊在唐玄宗的心目中,成了天字第一号能人,大红大紫。杨钊非常乖巧,一天对唐玄宗说:“臣的名字‘钊’,左边是‘金’,右边带‘刀’。这个‘刀’太过凶险,所以恳请皇上另赐个名字。”唐玄宗大喜,说:“好啊!你是国家忠臣,朕就赐名‘国忠’,怎样?”杨钊叩头谢恩,说:“臣一定忠心耿耿,报效国家,报效皇上!”从此,这位国舅大人便叫杨国忠,穿戴御赐的紫服和金鱼,神气得不得了。(www.guayunfan.com)杨国忠的崛起,引起了李林甫的高度警觉。当时,李林甫拉拢安禄山作为援手,使安禄山一身兼任三镇节度使,并封东平郡王。杨国忠效法李林甫,决定培植已任剑南节度使的鲜于仲通。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南诏王(一称云南王)阁罗凤不满唐朝边将的民族歧视政策,发兵杀死云南郡都督张虔陀,并攻占了云南郡。杨国忠兼任兵部侍郎,奏请明皇,命鲜于仲通攻击南诏,收复失地。他希望鲜于仲通能有所作为,借以扩张自己的势力。鲜于仲通率兵六万,进攻南诏,结果事与愿违,一败涂地。杨国忠为了推卸责任,谎报军情,反而说鲜于仲通打了胜仗。鲜于仲通辞去节度使一职。唐玄宗竟然任命杨国忠为剑南节度使,再加剑南道、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等。不过,杨国忠仍在长安,这些新职务只能“遥领”。这叫李林甫抓住把柄,他连忙报告唐玄宗说:“据臣所知,南方战事相当糟糕,阁罗凤已经归附吐蕃,蛮虏势力更加强大。皇上既然任命杨国舅为剑南节度使,就该让他到剑南去,亲临前线,指挥作战。‘遥领’之说,难以服众。”唐玄宗也觉得“遥领”有些荒唐,说:“那好,就让国忠去剑南吧!”李林甫窃窃自喜,以为杨国忠去了剑南,再想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杨国忠可不想离开权力中心,忙命虢国夫人等进宫,央求贵妃,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唐玄宗拗不过杨氏姐妹,答应让杨国忠去剑南,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于是,唐玄宗召见杨国忠,命他即刻动身。杨国忠跪地叩头,流着泪说:“臣为皇上效忠,万死不辞。只是这次去剑南,实是宰相李大人别有用心,意在排挤臣和打击臣,还请皇上明察。”唐玄宗说:“卿先上路,朕再将卿召还就是了。”

杨国忠收拾行装,择日起程。路上游山玩水,逍遥自在。李林甫好不欢喜,得意地说:“杨国忠啊杨国忠!你不是想取代我当宰相吗?这回,就让你死在剑南,尸首喂狗去!”出乎李林甫意料的是,半个月后,杨国忠又大摇大摆地出现在朝堂上,还故意抱拳说:“李相大人,别来无恙乎!”李林甫目瞪口呆,知道皇上是受了杨家那几个女人的鼓弄,又将杨国忠召回京城。他万没想到杨国忠有这样大的能耐,一时火气攻心,浑身麻木,险些跌倒在地上。

杨国忠痛恨李林甫,并要扳倒李林甫。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当上宰相。李林甫为相多年,党羽众多,核心成员主要是王鉷和吉温二人。杨国忠以利相诱,首先把吉温拉到自己一边,然后共同对付王鉷。王鉷为人险刻,曾是杨国忠的上司,任户部侍郎和御史中丞,为朝廷搜刮了大量财富。此人认准李林甫,忠贞不贰,因而被李林甫视为第一心腹。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升任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同时兼任二十余项重要职务,成为朝官中实权仅次于李林甫的二号人物。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王鉷弟弟王銲组织地痞无赖,冲击皇家禁军驻地,构成谋反大罪。杨国忠据此大做文章,查出王鉷曾请术士相面,术士称其有“帝王之相”,事后,王鉷为灭口实,硬将术士杀了。王鉷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登门拜访卧病在床的李林甫,跪地磕头,说:“事到如今,恳请李相救我。”李林甫有心相救,却是力不从心,摇头说:“晚啦!犯在杨国忠的手里,他能饶过你吗?”王鉷痛哭流涕,绝望地说:“杨国忠是一条狼,我们喂养了它,真是咎由自取啊!”圣旨很快下达:王鉷赐死,家属流放,家产抄没充公。这一案,共有四五百人遭殃,命丧黄泉。

杨国忠取代王鉷,升任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官阶正三品,原先职衔照样兼任。他骤然成了朝廷中的二号人物,继续睁大眼睛,瞄准李林甫。李林甫大有一种独木难支的感觉,加上疾病,计无所出。当年十月,唐玄宗带领杨氏兄妹,驾幸华清宫。李林甫抱病随行。唐玄宗牵挂宰相,御赐医药,还派杨国忠登门看望。杨国忠见李林甫骨瘦如柴,气息奄奄,心中一阵欣喜,嘴上却说:“李相保重,皇上和本官都惦念着你哪!”李林甫眨了眨干涩的眼睛,嗫嚅着说:“我死后,杨公必为宰相,凡事多请关照。”这明显是托付后事的意思。杨国忠听了,又喜又惧,素知李林甫的奸诈,脊背上不禁流出汗来,说:“哪能呢?李相还是保重要紧。”他匆匆离开,心里热热的乐乐的,直想放开喉咙高喊:“喂!宰相之位,舍我其谁?”

十一月,李林甫一命呜呼。四天后,杨国忠被任命为宰相兼吏部尚书、集贤院大学士、监修国史、崇贤馆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封卫国公。这个杨国忠,依靠贵妃的裙带关系和自己的虚伪智慧,在短短的七年中,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宰相宝座,成为群臣领袖。接着,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指使吉温引诱安禄山,买通李林甫女婿杨齐宣,硬给李林甫安了个“有异谋”的罪名。唐玄宗大怒,削夺了李林甫的官爵,并毁墓破棺,给予一个死人以严厉的处治。

杨国忠为相,上蒙明皇,下压群僚,重用亲信,迫害异己,做法和李林甫如出一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和李林甫不同的是,议事决事,更加轻浮和草率,完全凭着个人的好恶,明目张胆,恣意妄为。他一身兼领四十余职,无一职精通。他践踏实行了多年的官员任免制度,让人事先拟定名单,到时候念一遍便算通过。他无视宰相需在衙署办公的规定,或在自家府第,或在虢国夫人府第,随心所欲地断决朝廷大事,驱使郎官、御史之类的官员,就像驱使小吏。他和虢国夫人通奸,“居同第,出并骑,相调笑,施施若禽兽然,不以为羞,道路为耻骇”,百姓送他一个绰号:雄狐。那个鲜于仲通,重新被起用,出任京兆尹。鲜于仲通感激涕零,收罗一帮人为杨国忠歌功颂德,奏请为其刻“颂德碑”,立于中书省门前。唐玄宗还亲笔将碑文改动数字。鲜于仲通特将皇帝改正的几个字,涂以金粉,使之光彩熠熠。

杨国忠意欲自我表现,盲目命剑南节度留后李宓,率兵十余万,进攻南诏,又是全军覆没。事后,他却奏告唐玄宗说:“战事大捷。”是年秋天,阴雨成灾,粮食减产,关中大饥。唐玄宗询问灾情。杨国忠不知从什么地方寻来几株硕大的谷穗,说:“雨不为灾。皇上请看,这谷穗多大呀!”扶风太守房琯如实汇报灾情。杨国忠即派御史追究房琯的责任。因此,各地官吏虽忧天灾,更惧人祸,再也不敢如实汇报灾情了。唐玄宗放心不下,问宦官高力士说:“灾情果如国忠所言吗?”高力士说:“自从陛下授权宰相,赏罚无章,阴阳无度,臣何敢言!”唐玄宗听出高力士话里有话,默然无语。

权势总是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杨国忠既然拥有显赫的权势,必然谋取最大的利益。他的府中建有一座四香阁,所用木料全是沉香木和檀香木,墙壁涂以麝香、乳香掺土和成的细泥;阁前栽植皇帝赐予的木芍药花,花栏上用珍珠、翡翠、玛瑙等装饰,称“百宝栏”。每当木芍药花盛开之时,杨国忠必邀宾客前来赏花,喜形于色地说:“各位请看,本相的四香阁,不亚于兴庆宫的沉香亭吧!”冬天寒冷,杨国忠取暖烧的木炭,必须和上蜂蜜,而且要制作成双凤的模样,毫不含糊。有时,他还从婢妾中,挑选出身体肥胖者,围他而立,抵御寒气,称之为“肉阵”。有其父必有其子。杨国忠共有四个儿子:杨暄、杨昢(昢,读作配)、杨晓、杨晞。其中,杨暄尚延和公主,杨昢尚万春公主,同是明皇的女婿。杨暄疏于才学,参加科举考试,成绩很差,不应录取。礼部侍郎达奚珣不敢发榜,请示宰相。杨国忠愤怒地训斥说:“我的儿子还怕没有富贵吗?岂能因一名次而受鼠辈羞辱?”达奚珣哪敢得罪宰相?乖乖地将杨暄录取,而且将其名次列进前六。不久,杨暄升任太常卿,再为户部侍郎。杨暄兄弟依仗皇亲和父亲的权势,骄奢放纵,挥金如土。春天,他们派人四处寻找奇花异树,移栽到一个木底的槛车里,装上轮子,命令奴仆拉着巡游,称作“移春槛”。有时又用彩绸锦帛,在大车上装饰成楼,载着几十名妖冶的女伎,奏乐起舞,招摇过市。夏季暑热,杨氏兄弟又玩出新花样。他们命工匠采来硕大的冰块,雕刻成冰山形状,举行宴会时,置于周围,用以降温。同时还命工匠,将冰块雕刻成凤凰、孔雀、老虎、狮子等,饰以金环彩带,分送有名望的王公大臣,以邀人心。

杨国忠父子恃宠怙势,有人羡慕,有人鄙夷。时有一位进士叫张缘,很有志气。别人劝他投靠杨国忠,以求显达。张缘冷笑,说:“尔辈以谓杨公之势,倚靠如泰山,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必误人前程。”杨国忠呢?大概也自知好景不常,说:“我本出身寒微,凭着贵妃和几位国夫人,才得到今天的地位,至于皇上的恩典,更是报答不尽。然而,像我这样的人终究难有好下场,为什么不抓紧眼前时机,尽情享受荣华富贵呢?”这个暴发户,活脱脱的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嘴脸!

杨国忠为相时,安禄山早生觊觎大唐江山之心。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玄宗曾想召安禄山入朝为相。杨国忠不愿让别人分享权力,百般阻挠,说:“安禄山虽有军功,但目不识丁,岂可为相?他若为相,恐怕四夷都要轻视我朝廷了。”他出于一种本能,意识到安禄山军权过重,日后必反。因此屡屡进言,建议唐玄宗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唐玄宗根本不信,宠信安禄山如故。杨国忠为了证明自己“正确”,故意激化矛盾,建议唐玄宗召安禄山赴京朝见,说:“他若心怀鬼胎,必不敢来!”没料想安禄山识破了杨国忠的阴谋,大胆地前来长安。杨国忠气急败坏,派人中途刺杀安禄山。刺杀未果。安禄山拜见唐玄宗,反告了杨国忠一状,说:“臣本蕃人,不识文字,幸赖皇上器重,擢将封王,怎奈杨国忠必欲杀臣,方才甘心。”唐玄宗为了安抚安禄山,又给他加了个职衔:尚书左仆射。事后又怕杨国忠心理不平衡,所以又拜杨国忠为司空。唐制,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官阶正一品,历来由皇家成员担任。唐玄宗倚重杨国忠,也把他当做皇家成员看待了。

安禄山回归范阳。杨国忠自作聪明,又采取了一系列过激行动,刺激安禄山。他发现御史中丞吉温投靠安禄山,递送机密情报,遂将他驱逐出朝廷,贬为澧阳太守。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将娶唐玄宗侄孙女荣义郡主,前来长安。杨国忠派人严密监视,防止向安禄山通报消息。因此,安禄山对杨国忠恨得要死,发誓说:“本王非要将此人千刀万剐不可!”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杨国忠改变手法,一改原先反对安禄山入朝为相的态度,假意鼓动明皇,召安禄山入朝为相,改由吕知诲、贾循、杨光翙分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意在剥夺安禄山的军权。四月,杨国忠又寻衅生事,命人搜查东平王府,捕杀了安禄山派往京城的密探李超、安岱、李方来、王珉等人。安禄山大怒,立刻上书,揭发杨国忠二十余条罪状。唐玄宗不想把事情弄僵,继续安抚安禄山。六月,唐玄宗命安庆宗与荣义郡主成婚,亲笔御书,召安禄山到京城参加婚礼。安禄山声称生病,拒不应召,而且表示,愿意献马三千匹,骑士六千人,分乘三百辆军车,直入长安。唐玄宗和朝臣一听吓坏了,那么多骑士到长安,还不把京城踩平了?唐玄宗赶紧又亲笔御书,说:“献马之事,免。朕为卿别治一汤,可会十月,朕待卿于华清宫。”然后,派宦官冯神威前去范阳,宣达圣命。安禄山根本不予理会,命将冯神威扣押。冯神威侥幸逃跑,狼狈地回到长安,向唐玄宗哭诉说:“奴才九死一生,险些见不到皇上了!”

安禄山的反相已露。而唐玄宗却未作任何防范,十月依然带着杨贵妃等,驾幸华清宫,陶醉在虚幻的升平景象之中。十一月,安禄山准备就绪,伙同副将史思明,乘坐铁甲兵车,率领精锐步兵和骑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向中原进军。车马奔驰,烟尘滚滚,旌旗翻卷,戈戟鲜明,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爆发了。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玄宗七天后方才接到警报,惊慌失措。杨国忠暗暗高兴,因为他早就说过安禄山必反,这不是应验了?他故作镇静,说:“皇上放心,真正造反的,只是安禄山一人,广大将士还是忠于朝廷的。臣想,不出十天半个月,就会有人将安禄山的人头,送到华清宫来!”结果却不是这样,安史叛军攻城陷地,势如破竹。唐玄宗临时派了封常清,自行招募士兵,守卫洛阳。唐玄宗回到长安,再以皇子荣王李琬为东讨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紧急募兵五万人,号称“天武军”,驻守陕郡(今河南陕县),以为关中屏障。杨国忠担心封常清、高仙芝建功立业,会损害自己的宰相地位,所以鼓动唐玄宗,非要在天武军中安插宦官边令诚为“监军”。此举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为唐朝中期和后期宦官掌握军权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安史叛军顺利渡过黄河,打败封常清,攻占洛阳。封常清败退陕郡,会合高仙芝,退守险要之地潼关。监军边令诚忙把情况报告朝廷。唐玄宗以为这是畏敌怯战,命将封常清、高仙芝斩于军中。李琬也莫名其妙地被人刺杀。唐玄宗一时生出雄心,表示要御驾亲征,由太子李亨监国。杨国忠惊恐万状,因为他素来倾轧和排挤李亨,彼此间存在着深刻的仇恨,李亨监国,掌握权力,意味着他及杨氏外戚末日的来临。他回归府第,召来虢国夫人等,流着泪说:“太子监国,吾属诛矣!”他让她们火速进宫,说服杨贵妃,阻止皇上亲征。杨贵妃考虑的当然是杨家的私利,披头散发,口含黄土,泪流满面,恳请皇上不要亲征。面对贵妃,唐玄宗仅有的一点英气荡然无存,打消了亲征的念头。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做起了大燕皇帝。杨国忠荐举偏瘫的胡将哥舒翰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临时招募士兵,加上潼关的士兵,共十五六万人,号称二十万,扼守潼关。可是,杨国忠同样担心哥舒翰建立功勋,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又以护卫京师为由,再招募一支私人军队,驻守灞上,以防哥舒翰。哥舒翰大骂说:“好你个杨国忠!本帅在前方打仗,而你却在本帅的背后设防,可恶可恨!”他略施小计,便将灞上的军队调往潼关,归于自己管辖。杨国忠吃了哑巴亏,大惊失色,跌足说:“吾命休矣!”

杨国忠气得要死,恨得要死,又想出一法:逼哥舒翰出关作战。这是一箭双雕之计。哥舒翰如果胜了,那么首倡出关作战者,是他杨国忠,功不可没;哥舒翰如果败了,那么说明哥舒翰无能,元帅自然就当不成了,或伤或死,最好。唐玄宗昏头昏脑,错误估计形势,置郭子仪、李光弼关于“师出潼关,变生京师,天下怠矣”的忠告于不顾,完全听信杨国忠的,催促哥舒翰,出关作战,收复陕郡和洛阳。圣命难违,军令如山。六月四日,哥舒翰硬着头皮,麾军出关,摆出七十里长的战线,迎战叛军。一位病夫统领一帮乌合之众,结果可想而知,一触即溃,全军覆没。叛军占领潼关,哥舒翰也被部下挟持,投降了安禄山。

唐玄宗傻眼了,社稷存亡时刻,只想到一个字:逃。逃向哪里?杨国忠提议“幸蜀”,因为他兼领着剑南节度使的职务,皇帝到了蜀郡,就等于到了他的地盘,有利于他继续专权。十三日,唐玄宗谎称“亲征”,带领杨贵妃、杨国忠、李亨、高力士等,由数千名禁军护卫,抛弃长安,悄然西行。途中的狼狈和混乱自不必说,当夜抵达马嵬驿休息。

次日中午,杨国忠依然神气活现,指挥逃亡队伍,准备继续前进。然而,疲惫不堪的士兵无法忍受酷暑和饥渴,在大将军陈玄礼的率领下,忽然发动兵变,把全部愤恨发泄到杨国忠身上。恰有几名吐蕃使者,围着杨国忠,抱怨诉苦。一位将领大喊说:“杨国忠伙同蕃人,阴谋造反!”这一喊,恰似在沸油锅里泼了一瓢凉水,激起仇恨的油花。士兵们一边呐喊着,一边逼近杨国忠。杨国忠见势不妙,骑上马企图逃跑。一名士兵“嗖”的一箭,射中杨国忠的鼻梁。杨国忠翻身落马。士兵们蜂拥向前,刀剑齐下,立刻把杨国忠剁成肉泥,并砍了他的脑袋,挑在枪尖上,立于驿站门外高悬示众。他的儿子杨暄等,也被当场杀死。兵变士兵再包围驿馆,请诛祸根杨贵妃,呼声震天,刀兵砉然(砉,读作花)。唐玄宗尽管宠爱他的“解语之花”和“被底鸳鸯”,但此时此刻,也救她不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只能忍痛割爱,命将杨贵妃缢杀。

杨国忠为相不满四年,暴发显贵,祸国殃民,罪恶滔天。他的发迹和死亡,反映了唐玄宗的荒淫和昏聩。唐玄宗为此付出了代价,既丢了江山,又丢了美人。经过“安史之乱”,大唐王朝风光不再,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