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商鞅_改革家的功业和悲剧_古代宰相故事

商鞅_改革家的功业和悲剧_古代宰相故事

时间:2022-04-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商鞅_改革家的功业和悲剧_古代宰相故事战国时期,主要是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争雄的局面。卫国乃姬姓,所以商鞅的姓名应叫姬鞅。为了公布法令和取信于民,商鞅采取了一项出奇的举动。商鞅兑现承诺,立即将五十两黄金赏给壮汉。商鞅推行新法,触动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上层贵族人物鼓动年轻的太子嬴驷,公开诽谤和抵制新法。大良造亦称大上造,是秦国最高的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实际上就是宰相。

商鞅_改革家的功业和悲剧_古代宰相故事

战国时期,主要是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争雄的局面。公元前361年,21岁的嬴渠梁当上了秦国的国君,就是秦孝公。秦孝公为了富国强兵,特下令求贤,公开宣布说:凡能出“奇计”使秦国强大起来的人,都可以得到官爵和赏赐。此令一出,著名改革家商鞅来到了秦国。

商鞅(公元前390~前338年)是卫国的公族,名鞅。卫国乃姬姓,所以商鞅的姓名应叫姬鞅。春秋时,国君的孙子辈通常称公孙,姬鞅也称公孙鞅。姬鞅先在魏国,后到秦国,秦国人称他为卫鞅。后来,秦孝公封卫鞅于商(今陕西商州),故称他商鞅,尊称商君。商鞅博学多识,满腹经纶,思想倾向于法家,具有革新的意识。他青年时代,在魏国国相公孙痤(痤,读作挫)手下任中庶子,负责王家公族事宜。公孙痤临死时,郑重向魏惠王推荐,说:“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陛下用为国相;若不任用,请杀之,无令出境。”魏惠王嘴上答应公孙痤,实际上不以为然。公孙痤先公后私,然后又把自己的话如实告诉公孙鞅,劝他“疾去”。公孙鞅镇定地说:“魏王既不能用先生之言,委我以重任,又怎会用先生之言,无端杀我呢?”果然,魏惠王对人说:“公孙痤真是病糊涂了,居然劝寡人用公孙鞅为国相,岂不悖哉?”他既没有重用公孙鞅,也没有杀害公孙鞅。

商鞅在魏国很不得志,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所以西向秦国,寻求实现宏大志向的途径。商鞅到了秦国,人地生疏,空有抱负才能,没有施展的机会。他打听到秦孝公有个嬖臣宦官叫景监,于是便登门拜访,毛遂自荐,说自己能使秦国强大起来。通过景监的引荐,他两次进见秦孝公。

第一次,商鞅四平八稳,侃侃而谈“帝道”,并不急于阐述自己的法家思想。秦孝公对于“帝道”不感兴趣,听着听着直打瞌睡。事后,秦孝公怒责景监说:“你荐举的什么贤才?寡人看来,不过是个庸人,大讲什么‘帝道’,迂腐不堪,毫无新鲜之处,凭那一套能使秦国强盛吗?”(www.guayunfan.com)第二次,商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大讲“王道”,无非是以仁义治天下云云。秦孝公对此同样不感兴趣,不等商鞅讲完,就礼貌地将他谢退了。事后,秦孝公又大发脾气,斥责景监说:“看你荐举的贤才,不仅是个庸人,而且是个俗人,贩卖老掉牙的‘王道’,不合时宜,听了真让人倒胃口!”

商鞅碰了两次钉子,坚持要求再见秦孝公一次。景监可不愿再挨国君的训斥,推诿说:“先生两次进言,两拂我家主公,我还敢饶舌惹他发怒吗?”

商鞅说:“实不相瞒,前两次我不摸主公的心思,讲说‘帝道’和‘王道’,只是试探性质。现在,我知道他想什么了,再见他,陈说一种新的方略,保证成功。”

商鞅等候多日,不见动静,心甚怏怏,只好收拾行装,准备离开秦国,另谋出路。景监很有头脑,相信商鞅具有使秦国强盛起来的才干,所以请商鞅宽待几日,他要冒死进言,说服秦孝公再次接见商鞅。

通过景监的努力,商鞅得以第三次进见秦孝公。这一次,他慷慨陈词,大讲“霸道”,系统地阐述了实行改革的强国方略和变法思想,充满真知灼见。秦孝公听着听着,不由得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地将座位朝商鞅跟前挪了又挪,连谈数日,丝毫不觉得困倦。

秦孝公决心采纳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富国强兵。景监不解地问商鞅说:“先生是怎么说动主公的?瞧他那高兴劲儿,还从来没有见过。”商鞅回答说:“我原先以‘帝道’和‘王道’说服主公,不想他说:‘那种方略遥不可及,远水难解近渴。贤明的君王急于创建功业,扬名天下,怎能碌碌无为地等上数十年或上百年?’所以,我改用‘霸道’说服主公,着力阐述法家思想。这种思想适应当前时代潮流,主公完全接受了。”

秦孝公举行朝会,讨论变法问题。商鞅首先强调变法的重要性,说:“疑行无成,疑事无功。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但是,以甘龙、杜挚为首的大臣,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坚决反对改变旧制度。甘龙说:“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杜挚说:“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痛斥他们的观点是“世俗之言”,旗帜鲜明地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朝会上的争论针锋相对,非常激烈。商鞅由于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所以变法主张占了上风。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拜商鞅为客卿,三年后任命商鞅为左庶长,由他主持,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共有两次,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废除奴隶制井田制;二,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四,普遍推行县制;五,建立什伍(户籍)连坐制;六,统一度量衡。这些内容的中心思想是提倡耕、战和加强法制。

为了公布法令和取信于民,商鞅采取了一项出奇的举动。他命人在秦都栎阳(今西安阎良武家屯附近)的南门,立一根长约三丈的木头,宣布说:“谁能将木头扛到北门,赏赐十两黄金。”围观的民众不摸底细,光发议论,无人行动。商鞅又宣布说:“谁能将木头扛到北门,重赏五十两黄金!”有一壮汉大胆站出来,将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商鞅兑现承诺,立即将五十两黄金赏给壮汉。他用这一举动向百姓证明:朝廷说话算数,发布的法令一定兑现。

商鞅推行新法,触动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上层贵族人物鼓动年轻的太子嬴驷,公开诽谤和抵制新法。商鞅对此采取了坚决而又有节制的措施,一面指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即使太子犯法,也应处治;一面又指出:太子是国家储君,不便施刑,但太子的老师难逃其咎。因此,他下令,将嬴驷的老师公孙虔、公孙贾分别处以劓刑(割鼻)和黥刑(脸上刺字并涂墨),以示惩戒。这件事震动很大,谁也不敢以身试法了。

商鞅变法,取得明显成效,“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公元前352年,商鞅升任大良造。大良造亦称大上造,是秦国最高的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实际上就是宰相。它同时也是爵位名称,在秦国二十个等级爵位中列第十六位。

商鞅在变法中还新建了一座咸阳城(今陕西咸阳东)。公元前350年,秦国把国都从栎阳迁至咸阳。此举意义重大,为秦国大力向东方扩张提供了条件。

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蓬勃发展,封建化进程大大加快,出现了“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的兴盛局面。同时,秦国对东方诸侯国家发动多次战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特别是打败了魏国,收复了河西(今陕西东部、黄河以西地区)土地。魏国被迫把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魏惠王当初没有重用商鞅,因此付出了代价,无奈地感叹说:“寡人恨不用公孙痤之言也!”

秦国迅速强大,也给商鞅造成空前的地位和权势。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受封于商,拥有十五个乡邑封地。然而,秦国的宗室贵戚,因为种种特权被剥夺,心生怨望,极端仇视商鞅。他们推举一个叫赵良的人,面见商鞅,劝说商鞅让位,放弃“峻刑”,进而威胁说:“君之危若朝露,尚将延年益寿乎?”商鞅深深地感受到了威胁,为防范遭人暗算,每次出行,都“从车载甲”,“后车数十”,配备全副武装的侍卫,“旁车而趋”,否则便不敢出门。

公元前338年,一贯支持商鞅的秦孝公病死,太子嬴驷继位,是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的老师,受过商鞅处刑的公孙虔、公孙贾等,立刻大肆造谣,诬陷商鞅将要谋反。秦惠文王也怀恨商鞅,下令逮捕他。商鞅无计可施,仓皇逃亡。夜间,他投宿于客舍。商鞅新法规定,凡投宿的客人必须持有凭证。商鞅出逃,身上未带任何凭证。因此,客舍主人不敢收留,说:“这是商鞅规定的法令,小人不敢违犯。”商鞅万没想到自己定的法令居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喟然叹息说:“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他逃至魏国,魏国人视他为仇敌,将他赶回秦国。商鞅走投无路,跑回自己的封地,组织邑兵抵抗。官军兵马打败邑兵,捉住商鞅,押解咸阳。秦惠文王下令,将他处以车裂(俗称五马分尸)的极刑,并灭族。

商鞅作为杰出的改革家,变法二十余年,为秦国创建了功业,而他本人却落了个悲剧的结局,可悲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