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高欢、宇文泰_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

高欢、宇文泰_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

时间:2022-04-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高欢、宇文泰_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_古代宰相故事东晋与十六国之后,中国还经历了一个南北大分裂时期。祖上原是汉族,因长期居住在鲜卑人控制的塞北地区,“故习其俗,遂同鲜卑”。也就是说,高欢是一个鲜卑化了的汉人。流民的成分相当复杂,既有汉族人,也有鲜卑族人和其他各族人。众人异口同声,表示同意。尔朱兆责备高欢忘恩负义,高欢斥责尔朱兆专权祸国,双方展开大战。高欢的权势达到顶点。

高欢、宇文泰_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_古代宰相故事

东晋与十六国之后,中国还经历了一个南北大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到589年,南方以建康为中心,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替,称南朝;北方以洛阳、长安为中心,北魏统一,继分裂为东魏、西魏,再分别为北齐、北周所取代,称北朝。南朝和北朝相对峙,合称南北朝。北魏后期出现两位宰相高欢和宇文泰,权势熏灼,随心所欲地废立皇帝,对于整个北方形势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高欢(公元495~547年),字贺六浑,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县;蓨,读作条),徙居怀朔(今内蒙古包头东北)。祖上原是汉族,因长期居住在鲜卑人控制的塞北地区,“故习其俗,遂同鲜卑”。也就是说,高欢是一个鲜卑化了的汉人。他成人后,娶了鲜卑女子为妻子,轻财重士,结交豪侠,曾为官府的信使。一次送信到洛阳,受到凌辱,因而参加了葛荣领导的起义军。葛荣失败,他投奔鲜卑秀容部首领尔朱荣,以其智谋和勇敢被重用,升任将军,有了自己的一支兵马,出任晋州刺史。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杀了专权霸道的尔朱荣,高欢成了其弟尔朱兆的部下。高欢看到尔朱兆无德无能,一心想离开,谋取自立。恰好,有二十多万参加过葛荣起义的流民,流落在并州一带,无人管束,为非作歹。尔朱兆认为是个麻烦,问计于高欢。高欢说:“这些流民,不可尽杀。最好的办法是派一能干的心腹,去统领他们,不闹事就行。万一闹事,只罪其帅,用不着杀太多的人。”尔朱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说:“善!谁可行也?”将军贺跋允在座,插话说:“高将军就很合适。”高欢求之不得,但却假装生气,大声说:“你胡说什么?我们都是大王的鹰犬,这样大的事情,只有大王才能做主,何必你来多嘴?”说着,抡起拳头,朝贺跋允打去,打落对方一颗牙齿。高欢自比“鹰犬”,使尔朱兆大为感动。他当下决定,就由高欢前去统领那些流民。高欢欢喜不尽,担心尔朱兆后悔变卦,赶紧率兵离开。

高欢到了并州,按照军队的建制,组编流民。流民的成分相当复杂,既有汉族人,也有鲜卑族人和其他各族人。高欢比较圆滑,在鲜卑人面前,自称鲜卑人,讲鲜卑语,说:“汉人是你们的奴婢,男人为你们耕田,女人为你们纺织。他们送给驽马粟帛,使你们温饱,你们不应当欺侮他们。”在汉人面前,自称汉人,讲汉语,说:“鲜卑人是你们的雇客,接受你们的粟帛,替你们打仗。他们出生入死,使你们安居乐业,你们不应当仇恨他们。”他两面讨好,得到流民的拥护,势力一下子壮大起来。

开始,高欢对尔朱兆继续表示忠诚。尔朱兆绝对相信高欢,二人杀马为盟,誓为兄弟。高欢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展地盘,注重军纪,禁止掠夺,百姓归心。他被封为渤海王,有了更大的号召力。北魏长广王元晔时,以尔朱兆、尔朱隆为代表的鲜卑人在朝廷里闹起内讧。高欢部下鼓动起兵,讨伐尔朱兆。高欢说:“起兵可以,须推一人为主。”众人说:“你就是我们的头儿。”高欢说:“不行不行!你们这些人,骄横散漫惯了,难以管理。不见葛荣吗?他的手下,号称百万之众,因为纪律松弛,赏罚不明,所以被人家打得稀里哗啦。现在,你们推我当头儿,得有规矩。一,不能欺侮汉人;二,凡事须听我的号令。这两条,你们同意,我就干;不然,我就不干。”众人异口同声,表示同意。于是,高欢杀牛飨士,宣布起兵,讨伐尔朱兆。他说:“讨贼,大顺也;拯时,大业也,吾虽不武,以死继之,何敢让焉。”为了师出有名,他临时立了渤海太守元朗为皇帝,自任丞相、大将军。高欢的军队很能打仗,三下五除二,便攻占了邺城。元朗大喜,提升高欢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www.guayunfan.com)尔朱兆气坏了,调动各路兵马二十万,征剿高欢。高欢率领三万步兵、二千骑兵,在邺城附近的韩陵山布阵迎战。临战时,高欢命把运输物资的牛和驴,拴在一起,赶到刚才走过来的路上。这样,归途被堵死,士兵们想退都退不回去,只能拼死向前,奋勇作战。尔朱兆责备高欢忘恩负义,高欢斥责尔朱兆专权祸国,双方展开大战。这一仗,尔朱兆居然惨败,溃不成军,逃回晋阳。高欢乘胜进军洛阳。洛阳城里,一些大臣趁机起来,杀了尔朱隆,迎接高欢。高欢大军进了洛阳,把正统皇帝元恭和自己立的皇帝元朗全废了,另立一个元修为皇帝,就是北魏孝武帝。元修上台,高欢把持了军政大权,其食邑高达十五万户。他再统兵讨伐并杀死尔朱兆,尔朱氏家族的势力彻底完蛋。

高欢的权势达到顶点。元修感觉到了权臣专权的危险,于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准备发兵除掉高欢。高欢及时发现了元修的企图,火速从晋阳赶回洛阳,兴师问罪。元修吓得要死,三十六计走为上,带领几位朝臣,逃往长安,投靠宇文泰去了。他这一逃,标志着北魏的灭亡。

洛阳没了皇帝。高欢干脆再立一个,就是元善见,迁都邺城。元修投靠宇文泰,反被宇文泰毒死。宇文泰也立了个皇帝,就是元宝炬,定都长安。元善见和元宝炬均以“魏”为国号,这样就同时存在两个魏国。为示区别,史家通常称邺城之魏为东魏,长安之魏为西魏。两魏之间唱起了对台戏。

宇文泰(公元505~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鲜卑族人。他的经历与高欢类似,青年时代为下级军官,参加过葛荣起义军,转而在尔朱荣麾下效力,后来随尔朱荣部将贺拔岳入关,镇压万俟丑奴(万俟,读作莫奇)的起义。贺拔岳死后,宇文泰出任主帅,占有关陇地区,其头衔是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兼尚书左仆射、关西大行台。如果说高欢是个鲜卑化了的汉人,那么宇文泰则是个汉化了的鲜卑人。宇文泰鄙视高欢,曾骂他是“一介鹰犬”。元修投靠宇文泰,原指望得到庇护,不想却被毒死。宇文泰立了元宝炬为帝,自己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继任相国、柱国大将军,把持了西魏的军政大权。

东魏和西魏对峙,东魏强而西魏弱。高欢升任相国,专断东魏朝政,屡屡兵伐西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高欢在沙苑(今陕西大荔南)打了败仗,“弃器甲十有八万”。元象元年(公元538年),高欢在河阴(今河南孟津东北)打了胜仗,“俘获数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欢实行鲜卑化政策,宇文泰实行汉化政策,情况发生了变化。

宇文泰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知人善任使,从谏如顺流,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恩信被物,能驾驭英豪,一见之者,咸思用命”。他辅佐元宝炬,抓紧治理内政,发展经济,壮大国家实力。特别是他发现并起用了汉族英才苏绰,苏绰提出一篇施政纲要,主要内容是“先洗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讼狱,均赋役”。宇文泰非常重视这篇施政纲要,不仅置于自己座右,而且命令各级官吏学习,并以诏令形式颁布,全国执行,史称“六条诏书”。此外,宇文泰还下令改革财政,裁减冗员,普查人口,推行均田制等。这样做的结果,使西魏在与东魏的抗衡中,先处下风,后占上风。接着,宇文泰又改革军事体制,建立府兵制,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西魏的力量完全压倒了东魏。

武定五年(公元547年),高欢病死,被追赠为齐王,谥号献武王。他的儿子高澄、高洋相继袭封专权。四年后,高洋逼迫元善见禅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北齐时,高欢升格为皇帝,庙号高祖,谥号神武皇帝。

宇文泰进位太师,东面对抗北齐,西面进攻吐谷浑,巩固了西魏的统治。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元宝炬病死,太子元钦继位,是为西魏废帝。这时,南方萧梁发生内乱,宇文泰趁机发兵,攻取梁朝的成都和江陵,并在江陵扶植萧詧(詧,读作察)政权,作为附庸,使西魏的势力扩展到江汉流域。元钦在位两年,自不量力,企图除去宇文泰。宇文泰大怒,先发制人,废黜并毒杀元钦,改立元廓(拓拔廓)为帝,即西魏恭帝。恭帝三年(公元558年),宇文泰病死,谥曰文公。宇文泰的侄儿宇文护,儿子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等,官高爵显,不甘臣服他人。于是,宇文护主持,废黜元廓,拥立宇文觉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北周时,宇文泰也升格为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文皇帝。

高欢和宇文泰分别是北齐和北周的奠基人。他们的儿孙秉承他们的方略,前者执行汉人鲜卑化的政策,后者执行鲜卑人汉化的政策。结果,北周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