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爱新觉罗・多尔衮_摄政王的功勋与冤屈_古代宰相故事

爱新觉罗・多尔衮_摄政王的功勋与冤屈_古代宰相故事

时间:2022-04-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爱新觉罗·多尔衮_摄政王的功勋与冤屈_古代宰相故事明朝晚期,政治腐败,阉祸严重,百孔千疮,内外交困。顺治帝即位时年仅六岁,由叔父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多尔衮颇像西周成王时的周公姬旦,实际上就是宰相。多尔衮因此获罪,被降为郡王。多尔衮在战役中表现出色,因功恢复了睿亲王的爵号。豪格和多尔衮均有强大的力量作后盾,剑拔弩张,各不相让。多尔衮筹划清政权定都北京事宜。

爱新觉罗·多尔衮_摄政王的功勋与冤屈_古代宰相故事

明朝晚期,政治腐败,阉祸严重,百孔千疮,内外交困。明神宗万历帝时,东北的女真族重新崛起,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祖)建立了后金政权。明熹宗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病死,其子皇太极(清太宗)继位,不久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国号为清,不断兴兵,力图入主中原。皇太极的夙愿未能实现,死后由儿子福临继位,是为清世祖,一称顺治皇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帝吊死在煤山(今北京景山),明朝灭亡。清军迅速驱兵南下,经山海关一战,李自成大败。随后,清军在明朝降将吴三桂、洪承畴的导引下,浩浩荡荡地开进北京。秋天,顺治帝也来到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就此诞生。顺治帝即位时年仅六岁,由叔父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多尔衮颇像西周成王时的周公姬旦,实际上就是宰相。

多尔衮(公元1612~1651年),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少年老成,英勇果敢,初封贝勒(亲王)。努尔哈赤看重这个儿子,死时曾有遗嘱,由他继承汗位。可是他当时年幼,汗位被其八哥皇太极夺了去。皇太极天聪年间,多尔衮统兵征战,攻锦州(今辽宁锦州),伐蒙古,破朝鲜,建立了一系列的功勋。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清后,多尔衮受封为睿亲王,多次率兵进攻明朝。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他任奉命大将军,越过长城,绕过北京,在保定大败明将卢象升,扰河北,下济南,攻下城池五十八座,掳掠人口四十六万。其后,围绕锦州及附近松山、杏山诸城,清军和明军对峙数年。多尔衮奉命在义州(今辽宁义县)筑城屯田,进而包围锦州、松山、杏山。期间,他曾将大本营后移三十里,遭到皇太极的斥责。皇太极说:“朕爱你甚过其他兄弟,赏赐独厚。今违命若此,其自议之。”多尔衮因此获罪,被降为郡王。

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爆发了著名的松锦之战。皇太极亲自指挥,打败了明将洪承畴的十三万兵马,洪承畴被俘后投降,锦州一带,尽归清政权所有。多尔衮在战役中表现出色,因功恢复了睿亲王的爵号。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病死,生前没立太子,皇家成员为新帝人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主要在豪格和多尔衮之间进行。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创立的八旗制度,构成这场争夺的背景。八旗中正黄、镶黄、正蓝是皇太极的嫡系,他的长子豪格为正蓝旗主,且封肃亲王,这三旗便拥护豪格为帝;而皇太极之弟多尔衮,功勋卓著,得到了正白、镶白二旗旗主的拥护。豪格和多尔衮均有强大的力量作后盾,剑拔弩张,各不相让。这时,皇太极宠爱的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小名大玉儿,即后来的孝庄太后),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她为了制止叔侄间的争斗,拉拢有权威的满洲贵族,取得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支持,迫使豪格退出竞争。豪格表示,自己可以不当皇帝,但多尔衮也不能当皇帝。这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作为矛盾双方的缓冲,庄妃的儿子福临,意外地被推上政治舞台,当了皇帝。鉴于皇帝年龄太小,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皇家诸王聚在一起,共同发誓说:“有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者,天地谴之。”郡王阿达礼和贝子硕托,鼓动多尔衮自立为帝。多尔衮受到八旗制度和誓言的制约,不敢贸然行事,反而将阿达礼和硕托斩首。

多尔衮没能当上皇帝,但野心仍在,很快变两人辅政为独自专权。他视侄儿豪格为最大政敌,削夺其爵号,而且把豪格的亲信费扬古处死。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三月,明朝灭亡。五月,多尔衮即驱兵南下,入关抢夺胜利果实。李自成没有料到多尔衮的行动如此迅速,对于明朝的官吏未及安抚和笼络。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为爱妾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愤而投降清军,“泣血乞师”。多尔衮立即给吴三桂回信,说:“我国欲与明修好,屡致书不一答。是以整师三入,盖示意于明,欲其熟筹通好。今则不复出此,惟底定中原,与民休息而已。闻流贼陷京都,崇祯帝惨亡,不胜发指,用率仁义之师,沉舟破釜,誓必灭贼,出民水火!将军思报主恩,与流贼不共戴天,诚忠臣之义,勿因过去守辽东与我为敌,尚复怀疑。昔管仲射(齐)桓公中钩,桓公用为仲父,以成霸业。将军若率师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国仇可报,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吴三桂降清后,在山海关西面的石河一带,决战李自成的二十万大军。战斗正酣,多尔衮指挥的清军猝然而至,李自成的军队大败,退回北京。多尔衮遂在军前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拨付马步军各一万人,命他乘胜追击李自成。多尔衮特别申明军纪,与诸将誓约说:“此行除暴救民,灭贼以安天下。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他的“三勿”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谕下,凡百姓逃窜山谷者,莫不大悦,各还乡里。”(www.guayunfan.com)李自成匆匆撤离北京。多尔衮统领的清军接踵而至,受到亡明官吏的欢迎。多尔衮再下命令:“将士皆乘城,毋入民舍。”“军兵之出入民家者,论以斩律。”为了安抚和笼络人心,他进入北京做的第一件事,是为明崇祯帝发丧三日,并用皇帝礼仪,葬于思陵(今北京十三陵)。亡明的降官降吏,一律保留原职,继续任事。接着,他调兵遣将,追击李自成的起义军。同时宣布减免赋税,招抚流亡,劝课农桑,奖励垦荒。其时,亡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权,以马士英、史可法、高弘图为大学士,主持内阁,还以史可法为兵部尚书。这个政权极端仇视农民起义军,认为清军进入北京,赶走李自成,是为他们报了“君父之仇”,立刻派出“北使”,携带大量金银绢米,酬谢清军,晋封吴三桂,并以割山海关外土地和岁币十万两为条件,向清求和。多尔衮断然拒绝,特地写了一封长信给史可法,严加斥责,命朱由崧去掉帝号,仍称藩王,“共同讨贼”,否则便“转旆东征”。史可法受阶级利益的局限,复信答应“合师进讨,问罪秦中”,表现出满、汉地主阶级对付农民起义军的一致性。

多尔衮筹划清政权定都北京事宜。可是,北京城内,谣言四起,有说清军将回东北的,有说清军将杀死所有男人的。多尔衮为稳定民心,宣谕说:“民乃国之本,尔曹既诚心归服,复以何罪而戮之?”九月,他把顺治帝迎至北京。顺治帝即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赐予貂蟒朝衣。十月,顺治帝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从一个地方政权的皇帝,一跃而为统治全国的皇帝。

多尔衮作为摄政王,为顺治帝规划一切,功不可没。军事上,他利用汉族官僚地主和满洲族骄兵悍将,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各地抗清义军,李自成和张献忠相继败死。史可法转而改变态度,镇守扬州,积极抗清。多尔衮命其弟豫亲王多铎进攻扬州。史可法坚守孤城十余日,最后城破被俘,慷慨就义。多铎残酷地屠杀了扬州数十万军民,史称“扬州十日”。政治上,多尔衮主持制定了清朝入关后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制定了《大清律》,维护和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地位。

顺治年间,满洲族人正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过程当中,多尔衮身上仍有许多奴隶主的色彩。他一方面重用汉族官吏,一方面又强调满洲族人的优越感,因此做出两件违背历史潮流的蠢事:一件是下“薙发令”,强迫汉人改变习俗,剃去头发,违者严厉处治,时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时间,留发、剃发成为民族矛盾的焦点,“头个断,发不可剃”,成为江南人民开展反清斗争的有力口号。再一件是发起圈地运动,允许满洲贵族把大片土地圈为己有,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奴隶。这是用落后的生产关系取代先进的生产关系,遭到汉人的强烈反抗。这两件事,直到顺治帝亲政后,才有所松动,异常尖锐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顺治帝颁诏说:“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宜加殊礼,以崇功德,尊为皇父摄政王。凡诏疏皆书之。”顺治帝为什么要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呢?其中别有隐情。

原来,多尔衮摄政期间,独断专行,权势熏灼,根本不把年少的顺治帝放在眼里。顺治帝大权旁落,却是敢怒而不敢言。最操心的还是顺治帝的生母庄妃,庄妃已是皇太后,唯恐摄政王夺了顺治帝的皇位。为了儿子的前程,她不得不降尊纡卑,改嫁多尔衮,以身相许,目的在于阻止多尔衮恃权篡位。关于这位太后是否屈嫁多尔衮,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不过,据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皇帝发的一篇诏书看,应当说确有其事。诏书说:“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其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有司预办。”这篇诏书原载于《顺治实录》,充满人情味。当时,顺治帝不满十岁,断然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显然是别人代笔。到了清高宗朝,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纪昀(纪晓岚)看到此诏书,认为是暴露家丑,断不可传示后代,所以奏请乾隆帝,将其从《顺治实录》里删去。因此,后世典籍里见不到这段记述,太后是否屈嫁多尔衮,也就成了一件悬案。

多尔衮成了顺治帝的继父,自然就是“皇父摄政王”了。可是,多尔衮生性渔色,既爱权势,又爱美人。他的侄儿豪格恢复了爵号,平定四川,立了军功。多尔衮担心这个政敌东山再起,胡乱捏个罪名,便将其幽禁致死。豪格的福晋年轻貌美。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尔衮将这个侄媳占为己有。接着,又偷偷地娶了两名朝鲜女子。就在他穷奢极欲、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想发生了意外。这年底,他出塞射猎,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竟至猝死,年仅三十九岁。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得以亲政。他先是称赞多尔衮“至德丰功,千古无二”,按照帝王礼仪予以安葬,尊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其实,他和他的母亲早就痛恨多尔衮了。两个月后,大臣苏克萨哈等,揭发了多尔衮的许多罪行,主要是“独擅威权”,“妄自尊大”,“仪仗、音乐、侍从、府第,僭拟至尊”,“谋篡大位”,诬杀豪格,殓服僭用黄袍等。顺治帝据此,征得太后的同意,毫不客气地宣布多尔衮“逆迹皆实”,公布其罪行,削夺所有的尊号,抄没家产,而且毁墓破棺,斩首暴尸。多尔衮的弟弟及党羽等,或被贬黜,或被处死。

从实而论,多尔衮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正是他的辅佐和谋划,少年顺治帝才能定鼎北京,坐稳皇位。顺治帝在他死后所采取的措施,固然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更重要的是杀鸡给猴看,警告皇家诸王:你们必须放老实,否则不会有好下场!清高宗时,乾隆帝实事求是,为多尔衮平反昭雪,恢复其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配享太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