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太公笔端蔺相如_立传不吝赞美言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太公笔端蔺相如_立传不吝赞美言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时间:2022-04-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迁之所以对蔺相如如此不吝赞美,不仅因为蔺相如在历史上确有功绩,更深刻的原因在于蔺相如这一形象与司马迁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相契合。至于蔺相如,原是一寄食家臣,因和氏璧事件,主动请缨携璧赴秦。蔺相如可谓善死者,大义所在,不问生死。

太公笔端蔺相如_立传不吝赞美言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三十、太公笔端蔺相如——立传不吝赞美言

在二十四史中,《史记》堪称人物塑造方面的绝对翘楚,它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形象,如屈原、荆轲、管仲、廉颇、刘邦、项羽、李广、东方朔……莫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蔺相如可以说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个:他在秦庭之上大义凛然,厉声呵斥秦王,最终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不顾生死,迫使秦王击缶,保全赵国尊严;功成而不自傲,折节团结廉颇,促成将相和好。蔺相如才干超群,智勇兼备,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几乎达到了封建士大夫完美形象的极致。司马迁之所以对蔺相如如此不吝赞美,不仅因为蔺相如在历史上确有功绩,更深刻的原因在于蔺相如这一形象与司马迁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相契合。

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属于统治阶级下层,这使得他对于那些出身平平而又有所作为的人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司马迁曾自叹,其先代世为周代史官,父司马谈又任汉太史令,掌管文史星历,但在统治者眼里和乐工伶人一样下贱,甚至为世俗人所轻视。然而史官非精通典章、天文、历算、史事者不能充任,在当时属于顶尖的高级知识分子,文化地位的超拔和社会地位的低下,必然在司马迁胸中燃起郁勃不平之气。司马迁十岁即诵古文;二十岁起遍游天下,探幽访古;四十岁开始撰写《史记》,立志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然而在统治者眼里,史不过是政治的装饰品,无关宏旨之物。作为史官,终极意义的宏大与现实价值的微渺,必然带给司马迁深沉的文化思考和无尽的人生感喟。这是司马迁推崇那些出身低微而才能杰出、成就大业者的心理基础。

陈涉不过是一个佣耕之人,因揭竿大泽,首义反秦,即被司马迁列入《史记》中专记诸侯、王之事的“世家”,对之可谓推崇备至。至于蔺相如,原是一寄食家臣,因和氏璧事件,主动请缨携璧赴秦。秦是素无信义的无赖之国,一惯恃强凌弱,去和他们讲道理、办交涉,无异于羊投虎口,恐怕赵国君臣都以为蔺相如保住人头就难保和氏璧了。但蔺相如不仅完璧归赵,自己也安然无恙。渑池之会,赵王不敢不赴秦王之约,行前连后事都安排好了,三十天不回,即令太子即位。可见强秦之威,已经到了无人敢撄其锋的地步。会盟之际,赵王被逼当众鼓瑟,大损赵国体面。在赵王都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的时候,又是蔺相如挺身而出,以命相胁,逼得秦王当众击缶,挽回了赵国尊严。秦国的百万雄兵、不世声威,在蔺相如眼里简直如儿戏一般,不可一世的秦王,被蔺相如玩弄于股掌之间,呵斥如厮仆,蔺相如之大智大勇可谓冠绝当世。对于这些出身庙堂之外的寒素之士,司马迁抱着赞赏、鼓励的态度,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史记》草创未竟,司马迁即在47岁时因李陵事直言获罪,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这种极端残酷而侮辱人格的刑罚对司马迁思想和肉体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对司马迁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出狱后,司马迁被任命为通常由宦官担任的中书令,这对他更是奇耻大辱。在拒辱而死和生以有为的艰难抉择中,司马迁最终认识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也就是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所作为,要死有所值,为了这个大的目标,可以强忍其他方面的苦痛。反观蔺相如,于秦廷之上,持璧倚柱,怒发冲冠,甘愿就死而不以璧授秦;渑池之会,张目怒叱,大义凛然,欲以颈血溅秦王。蔺相如之勇,说到底是置生死于度外。秦王之忍气吞声,或为贪图外物,或为顾念安危,总之是有所羁恋,遂以王侯之尊,俯首辞谢于前,忍辱击缶于后,何其可笑可叹!司马迁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就是说死不是难事,怎样死得有价值才是难事。蔺相如可谓善死者,大义所在,不问生死。在生与死的考验下,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负重,生以有为,对蔺相如的视死如归,他同样是欣赏的。当生时隐忍百端,当死时慷慨以赴,这正是司马迁生死观的两个方面。

除此之外,司马迁对蔺相如的高度赞美还有其更深刻的原因。蔺相如出身于宦官门下,以世俗眼光而论,卑贱不过阉人,宦官家臣地位之低下可想而知。廉颇之所以对蔺相如官位高过自己不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蔺相如出身卑贱。司马迁怀不世之才,不幸身被腐刑,沦落宦官之位,与出身宦官门下的蔺相如恰好同病相怜。司马迁笔下的蔺相如,敢于同当世最有权威的大人物对抗,以大智大勇慑服对手,凭一己之力保全赵国的镇国宝物和外交尊严,从布衣之民一跃而为上大夫、上卿。面对廉颇的无理挑衅,蔺相如能泰然处之,以人格力量感化对方。无论在智谋、勇气、道德上,蔺相如俨然成为天下第一人,什么秦王、赵王、廉颇,这些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当世英豪,在他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在潜意识里,司马迁是把蔺相如作为自己的理想化身来加以赞美、膜拜的,通过蔺相如这一形象的塑造,司马迁也完成了自己积郁的宣泄。《史记》在后世获得了广泛称赞,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尤为中肯。《离骚》者,诗也。以诗比史,正是着眼于《史记》不囿于史实的单纯叙述,在文字背后还蕴涵着太史公的旷世悲愤。在完成对三千年历史的轮廓勾画和细部描绘后,太史公也超脱了个人命运与天道人伦的对抗,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大境界。《史记》成书不久,太史公悄然辞世,是寿终天年抑或自行弃世,无从查考。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时太史公之死,是重于泰山的。(www.guayunfa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