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攻齐之战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攻齐之战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时间:2022-04-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攻齐之战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五、攻齐之战上一讲,我们讲了长平之战前夕,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与命运为己任抱病进谏,但被赵孝成王拒谏而导致了赵国遭受惨败的历史事件。由此可见,赵惠文王破格提拔蔺相如,对蔺相如这样的人才是十分看好和重用的。作为一个大国之相,他的前任、后任都在《战国策》中有记载,而关于蔺相如却一个字都没有,即便是在诸侯王和各国将相的对话中也没有提到过他。

攻齐之战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五、攻齐之战

上一讲,我们讲了长平之战前夕,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与命运为己任抱病进谏,但被赵孝成王拒谏而导致了赵国遭受惨败的历史事件。有人说蔺相如是个文官,不像廉颇是个军事人才,他不懂军事,“蔺相如曾经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不会打仗,所以赵孝成王才不接受他的进谏,那么,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公元前283年,一介布衣之士蔺相如,因不辱君命完璧归赵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20年)渑池之会以后,赵惠文王又“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那么,当时在赵国,上卿是个是么样的官衔呢?蔺相如具体担任的又是什么样的职务呢?难道蔺相如仅仅是个文官而已吗?

战国时代,赵国最高的官职称为“相邦”,西汉司马迁写《史记》时,为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改“邦”为“国”,从此“相邦”称为“相国”,简称为“相”。《荀子·王霸》中说,相国是“百官之长”。在当时,相是整个官僚机构的首脑,是国王的辅弼,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www.guayunfan.com)卿是一种官衔,分上卿、中卿、下卿。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衔。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的时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卿,职务是将军,专门主持国家军务事宜。

前279年,蔺相如的官衔从上大夫提升到了上卿,并取代了当时在赵国已任期两年的魏冉之相国位,当了丞相。由于蔺相如是相国职位,上朝集会时,位置在廉颇的右边,而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当时蔺相如这个上卿是同时兼职将、相,故也可称蔺相如为将军。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得很清楚:

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你看,廉颇当时就称蔺相如为将军。这说明蔺相如不仅仅是个文官,是相国,而且是将军,他还掌管军务。直到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即位,赵太后干政临朝掌权,任平原君为相国。至此,蔺相如在为相14年后大权终于旁落。

除了从官职上分析以外,考古发现也是重要的实证。之前我们讲过,上世纪80年代吉林省就发现了“二十年(丞)蔺相如戈”,在戈上之援近阑处,刻“相帮”二字;这是赵惠文王在拜蔺相如为上卿后,下令铸造并亲赐给丞相蔺相如的至宝,它象征着蔺相如享有军事指挥权,并非一件普通兵器,是对蔺相如功勋的肯定和奖赏,也是其特殊地位与权力的象征。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将相很多,但像蔺相如这样能拥有国王亲赐刻有其姓名和职务的兵器则极为罕见。由此可见,赵惠文王破格提拔蔺相如,对蔺相如这样的人才是十分看好和重用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蔺相如是一位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的一代名相。

但是有学者称:读《史记·赵世家》可知,从赵惠文王拜蔺相如为相,到赵惠文王死后平原君复相的十四年里,关于记载蔺相如的事情,只有“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一条,除此之外,再找不到蔺相如担任将相后的相关记载。

另外,查阅《战国策》,也查不到关于他的一个字。作为一个大国之相,他的前任、后任都在《战国策》中有记载,而关于蔺相如却一个字都没有,即便是在诸侯王和各国将相的对话中也没有提到过他。那么,这到底是史学家的故意遗漏,还是原本就乏善可陈呢?

据此,这些学者认为蔺相如为相后,事业平平、政绩一般,历史上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查阅战国年表和各列国的大事记可知,在蔺相如为相辅佐赵惠文王的14年里,赵国的确是处在一个非常稳定、繁荣发展和比较兴盛的时期,赵国几乎没有发生什么难以处理或者说是棘手的事,因此也就不会引起史学家过多的关注,所以说未被记入史书并不能说明就是事业平平、政绩一般。

在此期间,赵国涉外的大事总共不过四起:伐魏、伐韩、伐齐、救韩,而作为一国之相,赵惠文王的辅弼,蔺相如是不可能不参与赵惠文王处理这些国政大事之决策过程的,何况赵惠文王又是从谏如流的一代贤明之君。

上述四件大事之一的伐齐,就是对蔺相如在军事上实战活动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赵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平邑即今河南南乐县),这个记载确实够简洁的,仅仅十几个字。也许大史学家司马迁他自己也未曾想到,他这略写的一笔,竟然给后人带来了两千年的争论或是误解,留下了一个千年未解的谜团。

有人认为:“这是蔺相如发动的一次并不成功的战争,是个败仗,‘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实在是个虎头蛇尾、让人气馁的记录,走到河南南乐(平邑)就断了,量了一下地图,这里离开邯郸仅90多公里,几乎刚出国境吧,没有完成深入齐境杀生略地的任务,蔺相如之不善打仗,固已甚矣。”

还有的认为平邑曾属赵国所有,蔺相如带兵到边界附近就半途而废了。

那么,蔺相如攻齐之战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呢?其结局到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能否揭开蒙在这十几个字上的神秘面纱,解开这个被尘封两千多年的历史之谜呢?

据《史记》记载,在蔺相如为相辅佐赵惠文王的十四年内,赵国与秦国之间,无论是在政治外交还是军事斗争上,赵国都有力地抑制了秦国,特别是公元前269年,赵国为救韩国在阏与(今山西和顺)与秦军开战,大败秦军,取得了重大胜利,除此之外,秦国与赵国之间再无战事发生。而在其他列国之间,情况就不同了:从公元前279年到公元前266年间,秦国就先后四次大举伐楚,三次伐魏,一次伐齐,而魏国、楚国和齐国都与燕国间有战事发生。由此可见,蔺相如为相14年的这个时期,是非常有利于赵国发展的一个相当良好的大环境。

而蔺相如将而攻齐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的公元前271年。非常有意思的是,前271年这一年,在战国其他各列国之间竟然是非常的风平浪静,完全是一派天下太平之象,因为各列国之间没有任何冲突或是战事发生。那么赵惠文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命蔺相如攻打齐国呢?

我们还是从赵国与齐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历史纠葛与争端说起吧。

赵武灵王曾经很感慨地认为:赵国其实在战国七雄中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很不利的,北有诸胡,南有韩魏,西有强秦,东有燕齐,赵国也是没有办法。赵国要生存,最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要使自己的领土不被他国瓜分,必须维护自己领土与疆域的完整,甚至还得扩张。

看了战国地图就会知道,赵国直接攻打秦国是不实际的,因为中间隔着韩国和魏国,距离太远;而魏国与韩国毕竟与赵国同属三晋,唇齿相依。那它只有与东方的邻国齐、燕相争。可是齐国也有称霸、统一天下的雄心,五国伐齐之前,齐国势力强大,经常攻打赵国,特别是齐国常常趁赵国被别国攻打时攻占赵国的疆域和领土,那就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的干法

《通鉴外纪》卷10载:“前417年(周威烈王九年),齐伐赵东鄙,围平邑。”也就是说,平邑城本来是属于赵国的,曾被齐国围攻。

《史记》记载,赵献侯十三年(前411年),“城平邑”。这也说明平邑城本来是属于赵国的。

以上记载,足以说明,平邑是属于赵国的版图,但被齐国侵占了。虽然赵惠文王时期,赵国与齐国有联姻的关系,可这对解决两国领土争端也是无济于事的。前289年(赵惠文王十年),赵惠文王曾经娶齐国齐愍王之女为妻,是为赵威后。之前,我们讲过,五国伐齐之战,赵国与齐国之间可谓是翁婿开战,连老丈人都被楚将斩杀了,但赵惠文王还是出于国家之大局的考虑,把仗打下去了;而非常巧合的是,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蔺相如之从女嫁于齐国齐愍王时期的相国陆发。不过这种联姻关系,也未能影响赵国上层收复失地、巩固疆域的决策。现在赵惠文王派蔺相如去解决赵、齐之间的领土纠纷——平邑问题,联姻也是没有用场的,蔺相如还是奉赵惠文王之命出征讨伐齐国,与亲家开战了。

但这里有个问题,很是蹊跷,蔺相如这次出征作战收复失地,国际大环境风平浪静,而且赵国那么多军事将领都闲着,然而赵惠文王却为何偏偏要派丞相蔺相如将而攻齐呢?

赵惠文王为何要这样安排呢?

客观上,我们只知道这次的作战对象齐国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东方霸主了,而是田单复国仅八年后的齐国,可能比较好对付。至于当初赵惠文王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赵惠文王一贯具有很高明的用人之道,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所以说,作为一国之贤君,赵惠文王这样安排,必有其特别的用心和用意的。

那么,蔺相如受命之后,这个仗是怎么打的呢?是否成功完成使命,做到了不辱君命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只讲了“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就这么十几个字,并未说明蔺相如到了平邑为何不再继续向齐国纵深进攻之缘由,而且也没有说就是打了败仗,只是说战争很快就结束了。看来,所谓“蔺相如打了败仗,不会打仗”,完全是无稽之谈,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从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作者司马迁也不可能在浓墨重笔地赞扬一个人物之后,突然来上一笔,说这人不行,他还打过一次败仗。

那么,按照常理推断,蔺相如指挥的赵军,一定是成功地拿下了平邑城,顺利地收复了被齐国占领的领土平邑,解决了领土争端。因为当时国际环境没问题,风平浪静,没有来自第三国的干预,而且国内也很安定,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其二,当时的齐国之综合实力根本就不是赵国的对手,拿下一个城池对赵军来说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只是小菜一碟。一天不行,那就两天,总是可以把这盘菜吃掉的啊。因此,所谓赵军攻城不克,半途而废,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当时的赵惠文王也丢不起这个脸面,也不会去丢这个脸面,张三不行,会派李四的,岂会半途而废?

那么,根据以上综合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推断:蔺相如在收复失地平邑的战役中,在赵国大军出动、兵临城下之后,首先对齐国进行了政治与外交攻势,阐明了赵国对收复自己领土的强硬态度和立场,晓之以理,向齐军发出了最后通牒。齐国自知理亏,面对蔺相如的政治与军事双管齐下的强大攻势,齐军根本没有一丝胜算之可能,于是参战双方都未损失一兵一卒,齐国就乖乖地退兵还城了,蔺相如真正实现了最高军事思想境界的理想追求,收到了兵法里“不战而屈他人之兵”的最佳效果,双方很快就言和了。根据蔺相如仕赵后的作为和他能以理折服强秦,及其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好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一贯表现来看,此人是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这也许正是当初赵惠文王为何不派其他军事将领而偏偏派丞相蔺相如将而攻齐的初衷吧。也许有一天,新的史料发现将会证实我们对司马迁留给后人这个谜团的破解是正确的。

那么,之后蔺相如为何要班师回朝而不再乘机掠地继续进攻了呢?

作为赵国盛世时期的上卿将相,作为大家都公认的政治家、外交家、抗秦的强硬派,蔺相如是不可能放弃收回被齐国侵占的国土而与对方妥协或是让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蔺相如更明白,正确处理好与齐国的领土争端以便能够应对西面的强秦才是大战略,所以蔺相如在收复失地平邑之后,便班师回朝而不乘机掠取他人之地。

评价一次战争是否成功,应着眼于其军事目的。蔺相如攻齐之战,实际上打的是一次收复国土的战争,国土收复就达到了战争的目的。因此可以说,蔺相如“至平邑而罢”,既不是无功而返,更不是半途而废,而是成功收复国土,凯旋而归。

蔺相如的攻齐之战可谓是有理、有度、有节的,无论当时蔺相如是有限度地讨伐了齐国,还是“不战而屈他人之兵”,对当时赵惠文王的后宫——恋齐情节极深的齐愍王之女赵威后来说,也应当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很好的交代吧,赵惠文王自然是非常满意的,因为蔺相如实现了赵惠文王的意图,不辱君命,否则定会怪罪的。由于蔺相如的攻齐之战具有正义性,对于后来赵国与齐国之间的关系发展以及对付强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历史已经证明确实是起了作用:

蔺相如攻齐之战五年之后,也就是前265年赵孝成王一登基,秦国就立即来攻,做军事试探。当时,国君幼小,太后临朝,大将赵奢又死了,对秦作战没有大将,蔺相如提出请齐国派救兵。需知,历史上齐与赵曾经隔阂很深,齐国态度怎么能松动呢?原来,蔺相如当初的攻齐之战,正是此次求救兵的基础。不过,齐国提出了一个惯例性的要求,要赵国派国君的小弟弟长安君去当人质。太后不同意蔺相如的建议,于是左师触龙去劝她同意,是为《触龙说赵太后》。齐国救兵一到,秦国本来就没准备决战,于是退兵。

从蔺相如的经历和一贯主张来看,他出生贫寒,幼年时,父亲死于赵国与秦国的一次战争中,之后便随母亲背井离乡从太行山西的蔺子坪村逃亡到了河南辉县的大山里。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两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希望利用自己的智慧阻止战争的思想,可以说他是厌倦战争、反对战争的。但是大家知道,在尔虞我诈、成者王败者寇的战国乱世中,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唐代诗人李为的诗作可知蔺相如在收复了失地凯旋之后,曾经咏《东山》一诗,以言其志。

唐代诗人李为在《蔺相如秦庭返璧赋》中写道:“有和氏兮旷代之珍,有蔺生兮非常之人。全重宝以藩赵,在轻生以抗秦。既获我心,信卓哉于千古;不辱君命,能使乎于四邻。相如于是咏《东山》之诗,考西郊之役。”由此可知,诗人在写《蔺相如秦庭返璧赋》一文时一定是读过蔺相如写的《东山》之诗。

李为诗的最后几句颇为重要:“能使乎于四邻”,就是说蔺相如在周边国家里的声望很高,说话是有分量的,而“相如于是咏《东山》之诗”一句实际上就是指蔺相如在国际上有声望而能“不战而屈他人之兵”的攻齐之战,若是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则诗意之前后不顺。

《东山》描写一人新婚不久就出外远征,多年未归的士兵胜利回家途中思念家乡的情景,表现了对战事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蔺相如以《东山》作为诗名,应是指代齐国,隐喻战胜齐国收复失地平邑的战争。

那么,蔺相如在伐齐凯旋后还做过哪些与赵国国防军事有关的事情呢?

李为诗歌的最后一句“考西郊之役”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与蔺相如军事活动相关的信息。所谓西郊之役,就是指长平之战以后,持续两年多的邯郸保卫战,那时,赵孝成王亦有所悔悟,复用了大将廉颇,而蔺相如因身体健康状况欠佳,赵孝成王就安排蔺相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对当初赵国与楚魏联军共同参与的邯郸保卫战进行战场督导、考察以及战后总结等。

其二,据《史记·赵世家》载:惠文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1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罢城北九门大城”。也就是说,蔺相如在完成对齐作战收复平邑的任务之后,立即率军北上至藁城休整,并加紧备战,修建了重要军事要塞九门城池(今河北藁城县)。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在介绍九门县时称:九门本战国时赵邑,“赵惠文王二十八年,蔺相如城九大城”。《史记》记载:“十七年赵武灵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九门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就必然为赵国所重视,赵武灵王正是基于战略考虑,才“出九门,登临野台”,东眺齐土,西望中山,运筹帷幄,决定作战方略。同样,蔺相如也是出于相同的战略考虑,受命修筑九门城。

由此可见,蔺相如在伐齐后,并未松懈,而是为防御外邦,修建九门城池,以加强赵国北疆边防军事重镇的构建。

以上,我们通过对“蔺相如伐齐的有关史志资料、考古发现的二十年丞蔺相如戈、蔺相如所咏《东山》之诗、蔺相如在伐齐凯旋后修建九门城池”等四个方面的离散史料的梳理、考证和分析,证明了“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是一场成功收复失地,实现“不战而屈他人之兵”最高军事境界,凯旋而归的正义之战,管窥了被历史尘封了两千年的蔺相如军事活动、军事思想乃至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战争观的一角,再联想到蔺相如识军事战略之大势、通兵家用将之道,在长平大战之前抱病进谏的那段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和根据去还原一个客观而真实的蔺相如:蔺相如不仅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而且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

从讲“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将相和、抱病进谏”再到今天的“蔺相如攻齐之战”,这五个片段,可谓是蔺相如生平中有史可考的的重大历史事件。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描写的人物不少,除廉、蔺二人,还有赵奢、李牧等五名大将,但我们注意到,在文章末尾加入评论的“太史公曰”中,凡67字,全部是评价蔺相如的,而对其余四人的功勋只字未提,唯独赞蔺相如一人,实属不易。也许在司马迁看来,任何赫赫战功都会随时光流逝而去,而唯有蔺相如这种为维护国家尊严一奋勇气威信敌国的无畏气概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磊落胸襟,方可“名重泰山”,流芳千古,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既是蔺相如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凭吊、缅怀他的原因所在吧!

那么,就是这样一位司马迁眼中的完美人物、人们心目中的一代名相,两千多年间还留给了世人什么样的传奇之说呢?请看下集:千古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