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_关于屈原的故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_关于屈原的故事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先天下之忧而忧_关于屈原的故事生逢乱世,想要过安稳的日子,对屈原来说是一种奢望。公元前321年,屈原19岁,已有能力组织起抗秦民众,并很快成为乐平里的抗秦领袖之一。因而,他认为带领民众进行强硬的反击是明智之举,也是强楚之策,更是统一天下的预备战。屈原的父亲伯庸,得知儿子即将被楚王重用,显得尤为激动。第二天,屈原带着简单的行囊出发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_关于屈原的故事

生逢乱世,想要过安稳的日子,对屈原来说是一种奢望。天下七分,人人懂得弱肉强食的道理,因而各国不断掀起攫财掠地的战乱。就拿秦国与楚国来说,秦强楚弱,秦兵便不时到楚国边境滋扰生事,弄得楚国百姓终日人心惶惶。

屈原的家乡乐平里距归州约八十里,西通巴蜀,北连雍州,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正因如此,这样常发生战乱,更是会祸及周围的百姓。而秦国士兵及流寇是骚扰乐平里的常客,他们一到便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抢粮食、劫财物、赶牲畜、捉壮丁、虐妇女、杀老幼,简直狠如豺狼,恶如虎豹,被袭的村落一时间天昏地暗,哭声震天,血流满地,让人惨不忍睹……

不过,压迫越深反抗就越激烈,楚地的百姓从未间断过对暴秦的抵抗。一开始,受欺压的百姓还希望政府能为他们出头,惩治行凶的秦兵恶贼,但是国君昏庸,官员无能,根本就不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后来,被逼无奈的百姓只能揭竿而起,自发组织抗秦队伍。

公元前321年,屈原19岁,已有能力组织起抗秦民众,并很快成为乐平里的抗秦领袖之一。屈原平时爱读兵书,对《孙子兵法》中的计谋了然于胸,在抵抗侵略时常常将秦兵打得落花流水。除了读书之外,屈原还十分热爱习武,他膂力过人,年纪轻轻便练就了一手好剑法。这样的文武全才,自然深受大家的拥戴。(www.guayunfan.com)在抗击秦兵时,屈原主张迎头痛击,不躲闪,不退让,给秦兵以致命打击。在他组织的队伍里,不收胆小的人,不收老弱残兵,不收家中独子,只要那些年轻精干,敢打敢拼,心无牵挂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敌得过如狼似虎的秦兵,才能真正保护妻儿老小不受侵害。

屈原常想,当年楚国也曾在楚庄王的努力下称霸天下,也曾谱写过光辉灿烂的历史,可如今为什么会积贫积弱,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呢?说到底,还是官员贪污腐败,蛊惑君王,君王不思进取,糊弄百姓所致。所以,只要君王能够励精图治,官员能够为民请命,那么楚国重振雄风便指日可待。

他还分析出,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而从目前的形式来看,秦国兵力最强,齐国民众最富,楚国疆土最大,三国都有统一天下的条件。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作为以黄帝后裔身份为自豪的楚国贵族,屈原自然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因而,他认为带领民众进行强硬的反击是明智之举,也是强楚之策,更是统一天下的预备战。

带着这样的梦想,屈原领导他的队伍打了几场漂亮仗,给了无恶不作的秦兵以沉痛的打击,也让这些年对秦兵骚扰无可奈何的楚国国君及官吏注意到了这个颇有能力的年轻人。于是,在百姓极力拥戴的呼声中,楚怀王颁下诏书召屈原进京为官,并许诺委以要职。

接到诏书后,屈原并没有和大家一起把酒庆祝,而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查阅相关的历史典籍,他要重新温习一下商鞅、李悝、吴起等人的变法经验,为明日进京朝见君王做准备。从小便忧国忧民的屈原,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入朝为官后要重整朝纲,改善官员腐败,君王懒理朝政的习气。因而,他每天读完那些记录治国之道的书籍后,都会伏案总结到深夜。如今,这些努力成果终于要有用武之地了,屈原自然要赶紧拿出来温习温习。

屈原的父亲伯庸,得知儿子即将被楚王重用,显得尤为激动。当即便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儿啊,我们屈氏一族为国君本家,皆属黄帝后裔,你今被楚王看中,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丢屈家的脸。”屈原听后,拼命地点点头。

伯庸又接着说道:“为父知道你性格耿直,但也要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凡事不能硬来,既要懂得直言进谏,更要顾及君王的颜面。你一定要以你的先祖们为榜样,做一个对朝廷尽忠,为百姓谋福的好官!”

听到这里,屈原已经满含热泪,不是因为即将离开他最敬爱的父亲,而是父亲的一席话,句句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果然知子莫若父,他的性格,他的抱负,他的坚持,即使不向父亲说起,父亲也都知道。屈原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父亲磕了三个响头,一是感谢父亲的养育教诲之恩,二是感谢父亲的理解之意,三是惭愧今后不能为屈家分忧。磕完头之后,父子二人便热泪盈眶,相拥话别。

进京的前一天晚上,那些平日受过屈原恩惠,敬佩屈原为人的乡亲都来到了屈府与他道别。乐平里的乡亲们是热情朴实的,他们个个都不空手送别,有的为屈原带来了路上吃的食物,有的为屈原赶制了一两套御寒的衣服,有的还投其所好地将家中的藏书赠予屈原……看到乡亲们的一片真心,屈原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感谢。

看屈原如此难以自已,一个乡亲就说道:“好了好了,屈少爷是要进京为官,又不是去上街讨饭,大家高兴点……我问问屈少爷,你这次进京,都为君王准备了什么奇珍异宝做见面礼啊?”

听了问话,屈原努力控制了一下情绪,回答道:“大家都知道我们屈府是败落贵族,哪有什么奇珍异宝要献给君王啊?我带的礼物就是我满腹的学识,还有这一腔报国的热血。”说着屈原自豪地拍拍胸脯。

大家一听,连忙起手鼓掌,连声称赞。这样一来,屈原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心想可别被大家认为骄傲自大了……其实,大家并没有认为屈原骄傲自大,反而觉得他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是未来楚国振兴的希望所在。

第二天,屈原带着简单的行囊出发了。如同那次香溪游历一样,他独自一人乘着香溪小船,没有带一个家仆随行。他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习惯了一个人在旅途中思考问题,习惯了一个人平复内心的紧张情绪。此去京都,一切都是未知数,屈原不想对前途抱有太大的奢望,他只想尽力而为,早日实现他振兴楚国,福及百姓的抱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