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千古祭文之绝唱_关于屈原的故事

千古祭文之绝唱_关于屈原的故事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千古祭文之绝唱_关于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个爱读书,喜欢寄情山水赋诗写作的人,哪怕是在变法的繁忙时期,也不曾将诗歌丢弃。屈原所作的这些诗歌,偶尔被家仆传入民间,不几日便会家喻户晓,成为当地祭祀时所用的诗歌。于是乎,在众大臣的强烈要求下,怀王决定命屈原为楚国的祭祀写祭歌。而屈原也因此名声大噪,一时间他的风头比最初实施改革时还要强劲。

千古祭文之绝唱_关于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一个爱读书喜欢寄情山水赋诗写作的人,哪怕是在变法的繁忙时期,也不曾将诗歌丢弃。而楚怀王又深知屈原的才华,不仅有治国的才能,还有赋诗的文采,因而对屈原闲暇时偶尔做些诗歌,也是很支持的。

自进京以来,屈原零零散散作过许多诗歌,这段时间他正忙于写作有关祭祀的诗歌,他给这个诗歌集取名叫《九歌》。其实“九歌”这个名字自古便有,是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字,被屈原拿来做了诗集的名称。当然,《九歌》并不是屈原凭空想象、毫无根据的,而是屈原深入民间,根据民间的众多祭神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一共有十一篇,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九歌》可以说是屈原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它包罗万象,题材十分广泛,囊括了各式各样的内容,其中有对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的歌颂,有对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的赞美,有对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演绎,还有对自己理想和抱负的重申,可以称得上是千古祭文之绝调……在这些诗中,屈原时而表现得忧伤难抑,时而表现得欣喜若狂,时而映射现实,时而又神游太虚。有时,下人见了他作诗时的这般模样,便会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称他是个“诗痴”。

闲暇时,屈原很喜欢到楚国的一些小村落,看看各地的风俗,搜集各地的民歌资料。这是屈原从小养成的习惯,以至于到了郢都,再繁忙也要抽出时间做这些。屈原很喜欢观看一些祭祀活动,因为祭祀活动非常热闹,热闹的场面必然载歌载舞,也必然能让他在探寻出一个故事的同时,想象出另一个故事。然后,他再将所想的故事,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是在祭祀时所获得的灵感,所以诗歌也必然带有一些祭文的意味。(www.guayunfan.com)有时候,屈原一个人深入名山大川,也会突然有感而发,作出一些以山中精灵、鬼神、神兽为主角的诗歌。他虽不曾见过这些主角,但是却把他们人性化,写成人们可以在现实中找出参照的故事。屈原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在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民众有迷信鬼神的风俗。而且还常常做些祭祀,祭祀时则必作诗歌、演歌舞,以悦诸神。

不过,屈原读那些祭祀的诗歌时,总觉得太过于死板,虽然文风优美,但是没什么新意。所以,屈原自己在写祭祀诗歌时便改变了以往的形式。在《九歌》中,他常常使用男巫女巫相互唱和的形式,使人听起来就好像是在听故事一样。而且,屈原还改变了以往祭文中那些死板的记事形式,而是将那些神鬼传说搬到实实在在的人身上。即让那些男女神巫,在宗教仪式、人神关系的纱幕下,演绎着人世间男女的悲欢离合。

对这些男女故事,屈原设想了许多情节,有些情节甚至就是他身边的朋友、家仆或者自己的故事,因而情节可谓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是写求神不至的思慕之情;有的写待神不来的猜疑之情;有的写为与神相会的欢快之情;还有的写为与神相别的悲痛与哀思。在诗歌意境上,这些诗歌均颇有独到之处。

不过,男女之情只是《九歌》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作为祭文,它还是有其特定的祭拜对象的。如《东皇太一》祭拜的是当时屈原心中的天帝,他写得相当肃穆;还有《少司命》,它的灵感来源则是得益于屈原早年香溪游历的经历,主要是为赞美孩童守护神所作;而《国殇》则是一首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也是一支发扬蹈厉、鼓舞士气的战歌,更是一首血泪交织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这些诗歌,有些是屈原有感而发所作,有的则是他改编于自己所摘录的那些民歌,还有些就是据其早年游历时的所见所闻而后期回想所作。

屈原写作《九歌》期间,就好像置身于一项浩大的工程,十分专注,万分投入,比拟写变法改革的条文还要谨慎入微。屈原所作的这些诗歌,偶尔被家仆传入民间,不几日便会家喻户晓,成为当地祭祀时所用的诗歌。每当这时,屈原就会假装嗔怒地责备家仆大意,可是他的心里却是高兴的。毕竟自己新作的诗歌能够替代那些被传唱已久的民歌,证明了他所作的诗歌确实不错。更可喜的是,这些祭文还深受怀王与众大臣的喜爱,常常被拿来在朝堂上品读分享。

有了这别具一格的祭祀诗歌,怀王和朝中贵族大臣们自然在祭祀时,也都以采用屈原所作的诗歌为傲。于是乎,在众大臣的强烈要求下,怀王决定命屈原为楚国的祭祀写祭歌。怀王对屈原讲道:“屈原啊,寡人知道你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且口才了得,虽然也读过你年少时所作的那篇表心迹的《橘颂》,可是却不知道你写起祭歌来竟如此文采斐然,更重要的是,你还不拘一格,独创了一些新的祭歌形式,真是令寡人敬佩不已啊……”

听怀王如此夸赞自己,屈原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谦虚地说道:“大王谬赞了,写诗歌不过是臣的一个业余爱好,臣知道变法改革是楚国当前的重中之重,臣一定将两者兼顾好,不辜负大王的厚爱。”

怀王笑着说道:“爱卿不要误会,寡人是希望你将变法改革主持好,但是也非常赞成你多多赋诗写作,况且为楚国祭祀作祭歌,也是在为楚国做贡献。所以寡人就把为楚国做祭歌的事情交给你了,你看怎么样?”

屈原一听,自是对怀王感激不已,因而也更加卖力地到各地搜集祭祀诗歌,采集民间故事,以汲取新鲜题材。然后,他再将这些努力得来的资料进行汇总,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美妙的祭祀诗歌。如此寒来暑去,终于集成了拥有十一篇之多的诗歌集,因其与帝启时的《九招》相似,屈原遂将它定名为《九歌》。

因屈原为楚国写祭祀诗歌是怀王批准的,所以民间那些祭祀活动自然也很支持他作的祭歌。慢慢地,这些祭祀诗歌逐渐由原来的一小部分人喜爱并在祭祀活动期间采用,发展到了几乎每个地方的祭祀活动都能接受的程度。而屈原也因此名声大噪,一时间他的风头比最初实施改革时还要强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