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鞠躬尽瘁_大宋名相

鞠躬尽瘁_大宋名相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鞠躬尽瘁_大宋名相范仲淹在杭州知府任上期满后,原本打算退职回洛阳养老,朝廷批复的公文都已经下发到了他的手上。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命令,就是拿出青州各地驻守部队的军粮赈济百姓。消息传出后,整个华夏大地为之肃穆,赵祯下诏停朝一天,以表示对范仲淹的怀念和敬意。范仲淹的子女秉承了父亲的意愿,只求得到朝廷允许,尽快把范仲淹的遗体运回洛阳安葬,立即得到了赵祯的同意。

鞠躬尽瘁_大宋名相

范仲淹在杭州知府任上期满后,原本打算退职回洛阳养老,朝廷批复的公文都已经下发到了他的手上。但是就在这一年,也就是宋皇祐三年(1051),青州(今山东青州)忽然发生严重旱灾,百姓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当中。这个时候,虽然范仲淹的病情恶化已经非常严重,但是在接到朝廷的任命后,他还是不假思索地出发了。

此去青州,范仲淹路过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长山,拜访了自己儿时的相亲朋友。一别数十年,乡亲父老又极为热情,范仲淹的心情可谓此起彼伏,感叹良多。当时,正值春花烂漫时节,乡亲们扶老携幼迎出数十里,吹吹打打的队伍一直把范仲淹送到老宅。在经过当年读书地方时,范仲淹忍不住入园参观,物是人非间感慨颇深。接下来,范仲淹又在亲朋好友的带领下参观了长山的各处景观,虽然当年的玩伴此时都已两鬓斑白,但是那种恍然隔世的感觉,还是让范仲淹兴奋不已,以至于他在长山一连停留了数日之久。

当然,不管范仲淹如何留恋长山,赴青州上任才是他的紧要任务。因此,在拜别乡亲父老之后,范仲淹终于赶到了目的地青州。朝廷非要派范仲淹到青州,这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此地灾情的严重性,范仲淹到任之后也不敢怠慢,立即着手开展救灾事宜。这一次,范仲淹面临的情况比在杭州时更加棘手,因为当时的青州是整个灾区受灾最轻的地方,为此每天都会涌入大量难民。前任青州知府只知开仓放粮,不仅没有解决青州的问题,反而招致了更多的难民,以至于青州从受灾最轻的地方瞬时成为受灾最重的地方。

范仲淹接手救灾事宜后,首先还是解决粮食问题,他全面利用自己的职权和人脉,向最近和最有可能提供帮助的地区借粮,同时派遣心腹干吏前往朝廷周旋。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地百姓每天都有人饿死,并且有明显的恶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命令,就是拿出青州各地驻守部队的军粮赈济百姓。动用军粮,在当时乃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因为军队是一方局势的“定海神针”,如果连军队都乱了,那么这个地方的局势必然面临危机。因此,范仲淹动用军粮的做法,显然具有很大风险,一旦出现差池没人能负得起责任。(www.guayunfan.com)不过,在范仲淹看来,当前最紧要的事情是救济百姓。于是,他派人把申请批准的奏疏送往朝廷后,不等回复便果断开放军粮赈济百姓。与此同时,范仲淹还下令减免各地百姓的赋税和欠账,并且允许商人以合理的价格向百姓出售粮食。由于范仲淹具有足够强大的威信,无论是军人还是百姓,也无论面对如何艰难的处境,整个青州都没有出现暴乱迹象。就这样,范仲淹带领灾区人民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当朝廷批复同意和救灾钱粮终于送达青州时,范仲淹已经因为连日操劳而病重卧床。

消息传到朝廷,赵祯立即派出使臣带着封赏和御医前往青州。但范仲淹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他只能勉强支撑着接受封赏,对于御医的嘘寒问暖根本无力应答。最后,当使者离开青州的时候,已经知道这是与范仲淹相见的最后一面,因而问他还有什么事情交代,自己会帮他转告赵祯。范仲淹随即命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名单,交给使臣带回朝廷,那是他到任青州之后,新近发掘的一批青年官员,范仲淹希望这些官员可以得到朝廷的关注和提拔。与此同时,范仲淹还递交了一封奏疏,他想回到定居地洛阳,见自己的亲人最后一面。

很快,朝廷批复同意的诏书下发到范仲淹手中。他强打精神,在仆人的搀扶下登上马车,在万千百姓的送别声中,终于踏上了遥遥回家路。然而,病体沉重的范仲淹已经禁不起路途颠簸,在途经徐州(今江苏徐州)时,他的病情陡然加重,因而只能暂时留在徐州将养。这个时候,范仲淹在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迷状态,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利用少有的清醒时间,写了一封《遗表》,对当时的天下大势作出分析,同时附上自己的治国方略,为国为民贡献了最后一丝余热。

在《遗表》的内容当中,范仲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为自己的变法申诉,他仍然坚持自己当初的立场,希望赵祯能够选用得力大臣,努力推行新法,哪怕只是部分推行也好。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变法失败之后,欧阳修和韩琦等人都曾上书辩护,但是作为变法主要负责人的范仲淹,却始终一言不发,甚至主动请求调任西北。这是因为范仲淹心里很清楚,变法之所以会失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赵祯的不坚定,而这种不坚定显然是来自对他的不信任。如今,自己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被赵祯怀疑的必要,所以他才做出最后一次努力,希望改革能够在自己身后实现。

宋皇祐四年(1052)五月二十日,病重不治的范仲淹在徐州辞世,享年64岁。消息传出后,整个华夏大地为之肃穆,赵祯下诏停朝一天,以表示对范仲淹的怀念和敬意。全国各地自发悼念范仲淹的行为,更是数不胜数,就连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追悼范仲淹。很快,赵祯的诏书传到范仲淹的子女手上,他想知道自己还能为范仲淹做点什么。范仲淹的子女秉承了父亲的意愿,只求得到朝廷允许,尽快把范仲淹的遗体运回洛阳安葬,立即得到了赵祯的同意。于是,范仲淹最终被安葬在洛阳万安山下的家族陵园,欧阳修、王安石和司马光等,都有祭文送上,后世作文追悼者更是数不胜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