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爱国主义之赞歌_关于屈原的故事

爱国主义之赞歌_关于屈原的故事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爱国主义之赞歌_关于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所以在他所作的那些祭歌中,自然也少不了歌颂爱国情怀的赞歌,《国殇》就是其中一个。从整个诗篇来看,屈原将其分为了两个部分。屈原是想要用敌我力量悬殊来衬托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因此,屈原创作这首爱国主义赞歌,除了悼念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外,也想借此鼓舞楚国军民的士气。

爱国主义之赞歌_关于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所以在他所作的那些祭歌中,自然也少不了歌颂爱国情怀的赞歌,《国殇》就是其中一个。所谓“国殇”,就是指悼念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在屈原看来,为国牺牲的英勇将士同天神、地祇一样,值得人们尊重和膜拜,值得人们去纪念去歌颂。

屈原入朝为官之前,就曾目睹楚国士兵为保卫百姓而浴血奋战。屈原很钦佩这些战士,很以他们为荣,尤其是那些牺牲者,更是让屈原赞叹不已。当然,这赞叹中还带着些许悲哀与同情。如今他已入朝为官,对朝中战事了解得越多,对士兵的伤亡和牺牲也就更加痛心疾首。所以,他就一直寻思着为这些楚国英魂写作几首祭歌以表敬意。于是,《国殇》便在此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屈原在写《国殇》的时候,一直犹豫不决要采用哪种写作形式才能充分表现诗文的中心思想。于是他苦思冥想,认真品读以往那些哀悼阵亡战士的诗歌。最后,他终于确定采用讲故事的叙事形式来描写。然后便是酝酿思路,思路定,全诗便一气呵成,毫不拖沓,让人读起来胸腔中热血沸腾。《国殇》全诗内容如下: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www.guayunfan.com)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从整个诗篇来看,屈原将其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叙写士兵们同敌人浴血奋战以及壮烈牺牲的整个过程。首句便直接点题,“操吴戈兮被犀甲”,叙写战士们拿着吴国制造的最锋利的兵器,身披铠甲,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迎战。然后紧接着便写起了战争的场面,“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写的均是初战时的场景,意思是说战争开始了,敌人兵力众多,旌旗遮天蔽日,是我军兵力的数倍之多,他们如黑云压境一般朝我方奔涌而来。屈原是想要用敌我力量悬殊来衬托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同时,也用“昏天暗地”的场面描写给全诗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接着,屈原便写起了两军兵戎相见的场面:尽管敌人来势汹汹,楚国将士仍然身先士卒,冒着毫无间歇的箭雨奋勇迎敌,与敌人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搏斗。在写这些的时候,屈原仿佛听见了两军战车相撞的沉闷声音,还有兵戈相击的刺耳声,以及战士们歇斯底里的呐喊声。

写到这里,屈原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因为眼看着敌我力量悬殊,战士们渐渐开始体力不支了。然后,屈原想象着士兵们都是保家卫国的好男儿,怎会轻易投敌认输。于是,他便描写了战士们与敌人展开最后的殊死搏斗,直至英勇牺牲的场面:军队的布阵被打乱了,士兵们散乱地坚守着,战马也奄奄一息地倒在了满是鲜血的土地上。可是,尽管如此,战士们也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他们把残存战车的轮子埋入土中,再把车前的战马绑在一起,用这种最古老的“方马埋轮”的车马战术来表示他们血战到底的决心。

这时,楚军的将领也用尽全力击响了最后的战鼓。在这震天撼地的鼓声的激励下,楚国将士更加英勇无畏,奋力杀敌……但是最后他们还是败在了敌军的强势之下,“严杀尽兮弃原野”——将士们全部牺牲在荒野之中了!但此时“天时怼兮威灵怒”,战场上狂风怒吼,飞沙走石,仿佛天神在为楚国将士的壮烈牺牲而悲怆怒号……

描写完战争的经过及将士们牺牲的过程,屈原又叙写了第二部分,主要来抒发自己对牺牲将士的哀悼与钦佩之情。“出不入兮往不反”等余下诗句,表达了屈原对“严杀尽兮弃原野”的将士们无比沉痛的悼念。这最后一部分,屈原一开腔便描写了满怀信心的楚国将士,踏上征途后便一去不复返的事实:他们被敌军抛尸荒野,但是因为尽力杀敌也算是死得其所,可以安息了。不过,屈原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哀伤之情,而是用“出不入”和“往不反”这两个意义相反的字眼作对比,衬托出了将士们义无反顾的英雄形象,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味。而“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则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战死沙场的将士们英勇的战斗雄姿,更渲染了诗歌的悲壮色彩。

《国殇》的最后四句诗,是屈原对楚国阵亡将士们最真诚的颂扬,颂扬他们生前的勇武刚强,颂扬他们死后的凌然英魂。这既是对死者的祭悼,更是对生者的激励。所以说,《国殇》是一首名副其实的祭歌,更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的赞歌。

因为屈原是一个“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志士,所以写出“首身离兮心不惩”、“终刚强兮不可凌”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全是发自肺腑。况且在当时,楚国正面临着由盛而衰的惨状:君王缺乏信心,朝臣国事懈怠,百姓生活无望……是当时楚国最真切的写照。因此,屈原创作这首爱国主义赞歌,除了悼念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外,也想借此鼓舞楚国军民的士气。

屈原在写《国殇》之时,本着不计个人荣辱,一心为国为民的心思,在全诗中极尽所能地表达了对牺牲将士的崇敬与赞扬,所以不似其他悼歌那般呜呜咽咽、凄凄惨惨。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殇》才是千古祭文之绝调的《九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