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哀而不怨爱国心_关于屈原的故事

哀而不怨爱国心_关于屈原的故事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哀而不怨爱国心_关于屈原的故事但凡历史上的名人,人们对他的评价都不会仅局限在某一方面,屈原也是如此,他是诗人、政治家,更是一个爱国者。而屈原也没有令楚怀王失望,楚国的国力很快得到增强。为免受秦国的残害,屈原亲赴各国进行游说,鼓励各诸侯国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就这样,屈原依旧怀揣着滚烫的爱国心,站在旁人无法理解的高度,继续抒发着关心祖国人民的感情。

哀而不怨爱国心_关于屈原的故事

但凡历史上的名人,人们对他的评价都不会仅局限在某一方面,屈原也是如此,他是诗人、政治家,更是一个爱国者。他的爱国思想,流露在诗歌中,展现在事迹上,而源头却与其他爱国诗人的“眼观心想”不同,而是取决于其家族背景,及其从政经历。

那一年,有着屈原最难忘的时光。他意气风发,跃跃欲试地想要穷尽胸中所有治国良策,施展自己酝酿已久的才华,为君分忧,为民请命。他主张章明法度,对内举贤任能,对外联齐抗秦,改革政治,提倡“美政”。那时候,楚怀王对他还是信任的,放手给这个年轻人施展抱负的平台。而屈原也没有令楚怀王失望,楚国的国力很快得到增强。

当时,还是战国七雄的天下,而西方的秦国最为强大,时常挑衅六国。为免受秦国的残害,屈原亲赴各国进行游说,鼓励各诸侯国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楚怀王十一年(前318),屈原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楚、齐、燕、韩、赵、魏六国君王齐聚楚国的国都郢都,结成联盟,并推举楚怀王成为联盟领袖。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保障了各国利益,屈原功不可没。由此屈原更加得到怀王的重用,被赋予了更多的处理内政和外交的权力。

然而,好景不长。因屈原为人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时,得罪了许多权贵,尤其是以楚怀王儿子,时任令尹的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很是忌妒屈原,时常在怀王面前说他的坏话。说他独断专行,连楚王也不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楚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后来,公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楚怀王宠妃郑袖等人,又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愿楚怀王接受屈原的政见,就极尽谗言使其疏远了屈原。(www.guayunfan.com)公元前305年,屈原因坚决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向秦国“投怀送抱”的黄棘之盟,被恼羞成怒的怀王逐出了郢都。屈原非常痛心,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楚国未来的命运担忧,他徘徊在宫门外面久久不愿离开,盼着楚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可是楚怀王始终没有回心转意。至此,屈原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涯,而楚怀王也在子兰等人的哄骗之下被囚于秦国,至死方归。君臣隔阂的悲哀,家国命运的惨淡,使屈原满含热情的胸腔千疮百孔,哀痛不已。

楚顷襄王即位后,屈原仍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此时的屈原已不似意气风发的当年,而是空有报国心而无处施展。好在内心悲哀的屈原还没有绝望,他不怒不怨,想要用仅存的一点力量,唤醒迷失的楚国上层,给仍在挣扎中的楚国民众寄去些许希望,于是他的又一爱国寄托——诗歌,出现了。

屈原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寄托自己流放后的满腹忧愁哀痛,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思想,表达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报国决心。就这样,江边多了一位衣衫落魄却目光炯炯的诗人,他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掩面悲泣,引得鱼儿雀跃、路人叹息。于是他有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有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揪心,有了“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的畅想……

他在无奈什么?揪心什么?畅想什么?无非是为楚国的命运奔走呼号,为国人愚昧懵懂敲响警钟,他把“爱国”二字深深刻在心头,时时落实在行动上,就像孝顺的孩子担心年迈的老母亲不忌嘴乱吃东西、爱逞强劳心劳力,以致病入膏肓,随时会撒手人寰一般。

后来,屈原的担忧应验了,楚国的处境越来越糟,而这位伟大的诗人也终于“美人迟暮”般地慢慢苍老了。但是他复兴楚国的希望之火,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每个关于楚国的消息传来都令他坐立不安。虽然自己被楚怀王疏远流放,可是一想起怀王是因拒绝割让黔中才死在秦国的,他便决意到黔中郡看看,随后还在溆浦(今湖南省怀化市辖县)安顿下来。因心里燃烧着爱国的火焰,可又对国家危亡无能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边湖旁焦急地踱着残碎的步子,将所感所想付诸诗歌。

屈原的诗歌,篇篇都流露着爱国之情,篇篇都倾诉着哀而不怨,可屈原随诗散发的一片爱国之心却并不被统治者接受,也不被众人理解,他哀痛至极,终日愁容满面。有人劝他说:“既然楚国用不着你,你何不到别国去,同样也可以施展才能啊!”

屈原不假思索地答道:“我热爱楚国,为它的前途担忧,为楚国百姓的苦难心伤,虽然我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容乐观,可还是舍不得离开我的故土,我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它效力。”说这些话的时候,屈原显得有些激动,但他知道自己心中所坚持的事情已随着这番话的道出而变得更加明朗起来。

就这样,屈原依旧怀揣着滚烫的爱国心,站在旁人无法理解的高度,继续抒发着关心祖国人民的感情。是悲也好,是喜也罢,他都坚守着,长路漫漫,屈原追求真理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始终梦想着自己的“美政”思想可以在楚国开花结果。

可是,这最后的寄托也没能维持多久。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当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毁坏楚国的宗庙和陵墓,楚国将要灭亡的消息传来时,屈原仅存的一点爱国寄托被炸成了一具空壳……“是的,是该结束的时候了,国将不国、家将不复,我已无力回天,这世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屈原想。于是,屈原怀揣着没有实现的理想和对楚国百姓命运的迷茫,昏昏沉沉地走到了汨罗江边,根本来不及思索自己此生的遭遇值得或者不值得,就本能地纵身一跃……

江水飞溅,万民悲痛。屈原的爱国之心虽然随身沉入江中,可他的爱国之情被历史和人们所铭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