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国破・满目疮痍的大清_关于慈禧的故事

国破・满目疮痍的大清_关于慈禧的故事

时间:2022-04-0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国破·满目疮痍的大清_关于慈禧的故事彼时,前线上,太平军已经完全被摆平了,后宫里,正宫皇太后慈安也殡天了,坐在龙椅上的光绪皇帝,也从来都不敢与慈禧太后意见相左,唯一还敢对慈禧太后说出不字的,也就只剩下恭亲王奕訢了。对于主张议和的臣子们的奏折,光绪皇帝不许可,并严旨切责,字字严厉。随即下旨给中方使节,表示上意已决定主战。慈禧太后雷霆震怒,认为恭亲王作为军机处的领头人,一拖再拖,导致贻误了战机。

国破·满目疮痍的大清_关于慈禧的故事

彼时,前线上,太平军已经完全被摆平了,后宫里,正宫皇太后慈安也殡天了,坐在龙椅上的光绪皇帝,也从来都不敢与慈禧太后意见相左,唯一还敢对慈禧太后说出不字的,也就只剩下恭亲王奕訢了。

在对太平军和各地农民起义的镇压上,慈禧太后确实是做得有谋略有手腕,她善于用人敢于用人,提拔了一大批汉人将领,在摆平了大清江山的忧患之后,又及时解除了他们的武装,让满洲贵族们都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整日担忧大清的江山被汉人夺去了。这一段时间,大清帝国的总体局势发展良好,人心思定,各地争办洋务,开矿建厂,中外相安,国内一时间欣欣向荣,在战乱频繁的晚清,也确实算得上是一个人心安和的时代了。所以这段时期被称为“同治中兴”,是对慈禧治国能力的一个肯定。

但即便如此,有些敏感的人还是可以隐隐约约感觉到,在这种平静和安和之中,还是夹带着丝丝缕缕不安的况味,好像什么大事马上就要发生了一样。

这一时期,俄国打着“为中国守土”这样冠冕堂皇的旗号,出兵攻占伊犁。曾国藩在世的时候提拔的左宗棠在镇压了陕甘回之乱之后,直接出兵伊犁,再加上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的谋略与努力,迫使俄国不得不就伊犁问题同大清当面谈判,终于还是收回了被侵占的大部分领土。(www.guayunfan.com)边境不宁,国内也不甚安定。各地上呈朝廷的奏报中,水灾、旱灾、虫灾连年不绝。史官这样记述说:

荒旱成灾,粮价日增,流民遍野……啼饥者远连数郡,求食者动辄数千。户少炊烟,农失恒业。实耳不忍闻!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虽然外国列强没有前来攻打中国,但是与中国接壤的各个小国却屡遭侵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法国出兵越南,强制越南与其签订《西贡条约》,强迫越南开放港口与法国通商,并且将南部的三个省份割让给法国。自《西贡条约》签订开始,越南日渐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所谓唇亡齿寒,对于这样的情况,作为君国的大清当然不应该坐视不理,何况在侵占越南之后,法国在第二年又控制了柬埔寨,将整个湄公河下游都收入囊中。接着,他们又折回越南,再次逼迫越南政府割让了三个省份,这就相当于他们把整个南越南全部据为己有了。法国人还真是这么想的,他们无耻地把南越南更名为“交趾支那”,并且设立了法国的总督,对这片土地进行掌控和治理。朝廷上,但凡聪明一点的大臣都能看出来,法国一再如此行事,本意是希望能够打开中国西南地区的门户。

越南被欺负得忍无可忍了,向君国中国求救。当时光绪皇帝还是十三岁的少年,他热爱读书学习,他如饥似渴地渴求着各种新知识,阅读能够找到的所有书籍,特别是有关西洋方面的著作。也像初即位的咸丰帝一样,摩拳擦掌,很想能够有一番作为,成为一代明君。面对这样的边境局势和藩属国的遭遇,当时的朝廷重臣李鸿章则主张议和,帝师翁同龢却不积极表态,问来问去,他还是中立。

恭亲王等许多大臣则认为,越南作为藩属国,对君国大清并没有忠孝之心,所以现在大清也可以不管它,任凭它自生自灭算了。李鸿章等人附议,认为只要洋人不侵犯中国边境,任他怎么收拾越南,大清都不用操心。

在这样的境况下,清廷派李鸿章与法国使节议和。但法国居然无耻地要求,大清必须同意法国拥有对越南的“保护权”,与法国一同出兵,共同消灭刘永福之黑旗军,并且还要同意在中国云南开辟通商口岸。

慈禧太后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召见军机大臣,共同商讨,究竟应该战还是应该和。

当时十三岁的皇帝义愤填膺热血沸腾,坚决主战;而李鸿章仍然主和。最后慈禧选择无视皇上的意思,派曾国荃作为使臣去与法国人议和。在谈判场上,法国人再次提出无耻的要求:因为中国是越南的君国,所以应该对法越的这次战争负责,中国必须赔款给法国,必须赔给法国军费白银50万两,或者其他更好的便宜条件。

光绪皇帝被气得浑身哆嗦,他怒吼道:“连仗都没打呢,赔什么款?”

对于主张议和的臣子们的奏折,光绪皇帝不许可,并严旨切责,字字严厉。随即下旨给中方使节,表示上意已决定主战。若不赔偿即撤兵,可谈,否则就开战吧!

此次清廷一反之前对待洋人的消极态度,甚至在指派李鸿章为使臣去谈判的时候,就派出军队,守镇南关,明确表示了如果议和不成,则决一死战。

这段时期,慈禧太后身体状况不佳,在朝政上,也没有对付太平军时那么高涨的心劲儿了。一个究竟是战是和的问题,在廷议上被一拖再拖,战机也不断被贻误。终于,法国人认为时机到了,在中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悍然出兵侵入中国台湾,并派出兵舰攻击福建马尾军港,虽然经过苦战,但由于全无准备,马尾军港中左宗棠苦心编练的福建海军还是全军覆没了。

败绩传来,举国大震,朝野震惊,举国哗然。

慈禧太后雷霆震怒,认为恭亲王作为军机处的领头人,一拖再拖,导致贻误了战机。问罪的理由很充分:苟且因循,麻木不仁。

恭亲王辩无可辩,因为他确实是一再主和的。这次战争失败,他是既得罪了太后,又得罪了皇帝。所以他只有灰心丧气地请太后和皇上治罪。慈禧保留了他的虚职,彻底架空了他的实权。此后,他虽然继续主持军机处,但是对任何大事,都再没有发言权了。

被削去了职权的恭王,知道慈禧真的是震怒了,他希望能想一个法子补救。刚刚好不久之后的十月初十就是慈禧太后万寿节了,他想,太后四十大寿的时候痛失爱子,根本就没有过好,那不如自己借着这个机会将功补过?

想好了,奕訢就拟订了一份计划,去见慈禧并且请旨办理。他跪在地上,详详细细地叙述了一个多小时,慈禧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看着下面这个已经不复当年英气的男人,听他说完,然后挑起眉毛反问道:“现在这个状况,哪里有心情研究这个?你说是不是呢,恭王?”

奕訢跪了那么久,说了那么多,就换来慈禧这样一句话。他感到自己如同掉进了冰窟之中,通身都是冰凉冰凉的。

翁同龢在日记中也记载了此事:

恭邸述醇邸语,请旨,则十月中进献事也(祝寿事)。极琐细,不得体。

慈(慈禧)谕谓:本不可进献,何用请旨?且边事如是,尚顾此耶?意在责备!而邸(恭王)犹刺刺不已。竟跪六刻,几不能起。

过了两日,恭亲王再次求见慈禧,解释自己对太后、对皇上、对大清的一片忠心。但慈禧很不以为然。对此,翁同龢也有记载:

今日入对时,太后谕:边方不靖,疆臣因循,国用空虚,海防粉饰,不可以上对祖宗!

接着,慈禧太后就下了懿旨,问恭亲王的罪,顺便把他主持的军机处相关的大臣们也都给收拾了:

钦奉慈禧皇太后懿旨:

现值国家元气未充,时艰犹巨,政多丛脞,民未敉安,内外事务,必须得人而理。而军机处实为内外用人行政之枢纽,恭亲王奕訢等始尚小心匡弼,继则委蛇保荣,近年爵禄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屡经言者论列,或目为壅蔽,或劾其萎靡,或谓惩簠簋不饰,或谓昧于知人。

本朝家法甚严,若谓其如前代之窃权乱政,不惟居心所不敢,亦实法律所不容。只以上数端,贻误已非浅鲜!若不图改,专务姑息,何以仰副列圣之伟业?贻谋将来皇帝亲政,又安能臻诸上理?若竟照弹章,一一宣示,即不能复议亲贵,亦不能曲全耆旧,是岂宽大之政所忍为哉?言念及此,良用恻然!

恭亲王奕訢,大学士宝鋆,入值最久,责备宜严。故念一系多病,一系年老,兹特录其前劳,全其末路。奕訢著加恩仍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开去一切差使,并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宝鋆著原品休致。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内廷当差有年,祗为囿于才识,遂致办事竭蹶;兵部尚书景廉只能循分供职,经济非其所长,均著开去一切差使,降二级调用。工部尚书翁同龢,甫值枢廷,适当多事,惟既别无建白,亦有应得之咎,著加恩革职留任,仍在毓庆宫行走,以示区别。

朝廷于该王大臣之居心办事,默察已久,知其决难振作,诚恐贻误愈深,则获咎愈重,是以曲示矜全,从轻予谴,初不因寻常一眚之微,小臣一疏之劾,遽将亲藩大臣投闲降级也!

嗣后内外臣工,务当痛戒因循,各虑忠悃,建言者秉公献替,务期远大,朝廷但察其心,不责其迹,苟于国事有补,无不虚衷嘉纳。倘有门户之弊,标榜之风,假公济私,倾轧攻讦,甚至品行卑鄙,为人驱使,就中受贿,必当立抉其隐,按法惩治不贷!将此通谕知之。

不得不说,慈禧的手腕确实凌厉,从她掌权以来,她三次问恭亲王的罪,直到此次马尾港之战后,昔日那个受道光皇帝遗命辅政、雄心勃勃的奕訢仿佛被她抽走了心魂,从此遇事一哼二哈三不知,再也没有力气参政议政了。

随后,慈禧又撤换了整个军机处,军机处新的主持者是礼亲王世铎,新任的军机大臣有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工部侍郎孙毓汶等人。在这一年,军机处从上到下都被撤换了一番,因为这一年是甲申年,所以也被称为甲申易枢。

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毕竟恭亲王还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而礼亲王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世故之人,他不会实干,只会耍手段。对此,年轻的光绪皇帝忧心忡忡,但他又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左右皇太后的决定。他烦躁不安,动辄发火。帝师翁同龢记载道:

天心如此,令人战栗!

转眼到了慈禧五十岁的万寿节。虽然她当初对恭王说无心操办,但事实上她还是很有心的,毕竟是那样一个沉迷于奢侈享受的女人。万寿节期间,前线的军报每天如雪片一样飞往朝廷,路上的驿马一匹接一匹的被累死,可慈禧仍然在宫中歌舞宴饮,通宵达旦。一连二十多天,天天演戏,大红灯笼,火树银花,才没心思管其他的呢。

而光绪皇帝忧心国难,无心玩乐。在慈禧太后万寿节的靡靡之音中,他每天发奋读书,还对师傅翁同龢说:“连日喧聒,颇觉疲倦。最疲烦者,就是头痛。朕只想在后殿,抽闲弄笔墨,不想听钟鼓之音!”

听戏之余,慈禧也想起了光绪皇帝,于是就派人将光绪书案上的东西取来过目,所看见的,全部都是他的读书心得和为政心得。

看了皇帝写的东西,连慈禧都不得不赞叹光绪“有尧舜之相”。皇帝是这样写的:

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诚尽敬以致之。

用人之道,不拘资格,唯其贤而已矣!其人贤,即少年新进,亦不妨拔举之。其人不贤,即阅历已久,安得不除去之。此朝廷用人之权衡也!人臣之事君也,忠莫忠于推贤让能,奸莫奸于妨贤误国!

可是再往下看,慈禧就不赞叹了。因为下面,她发现皇帝在论述人君和权利的关系,这些文字深深刺痛了她的眼睛。

皇帝这样写道:

权者,人君所执,以治天下者也。人君无权,则天下不可得而治之。然使权尽归于人君,而其臣皆无权,则天下亦不可得而治。

光绪皇帝确实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倘若他真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笔者以为,清朝不会那么容易就灭亡。可惜,也许那个时候清朝的气数注定即将尽了,所以慈禧牢牢地握着国玺,光绪不过是个傀儡,纵使才华满腹抱负满身,也不过是一纸空谈而已。

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光绪十二年(1886年)。光绪皇帝已经长到十七岁了。此时他已经具备了一代明君的所有条件,皇帝的学业、品行、气质、风度,在朝廷内外,都让大家赞不绝口。

最初立光绪皇帝的时候,慈禧承诺过,俟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

如今的光绪皇帝在学业上,比当年的同治皇帝要出色得多。当年六月初十,慈禧太后召见诸王公宗亲和军机大臣,宣布次年正月,将归政皇帝。

对此,醇亲王等人觉得很意外,在高兴之余,他认为有必要谦虚一下。于是就上折子说,臣愚以为,归政后,必须永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

这当然符合慈禧的心意。她才不管醇亲王是不是真心的呢,立刻批复说:

念自皇帝冲龄嗣统,抚育训诲深衷,十余年如一日,即亲政后,亦必随时调护,遇事提撕,此责不容卸,此念亦不容释。著即照所请行。

这一下,醇亲王懵了。他不过是觉得应该谦虚一下,结果太后却顺水推舟应许了下来。那这亲政与没有亲政又有何差别?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纵是醇王等人想集结群臣联名反对,慈禧也不给他们机会。她马上就发下了懿旨:

皇帝初亲大政,决疑定策,实不能不遇事提撕,期臻周妥。既据该王大臣等再三厉恳,何敢固执一己守经之义?致违天下众论之公也!

勉允所请,于皇帝亲政后再行训政数年。

这下大臣们彻底灰心丧气了。什么叫再行训政数年?数年到底是多少年?是不是就意味着光绪皇帝永远都只能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了?

此旨一下,最失望最痛苦的,莫过于年轻的皇帝了。他本来以为,自己亲政以后,可以大展宏图,有所作为,清除朝政中的污泥浊水,整顿吏治,加强国防,让古老和沉重的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可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大臣如此惧怕皇太后,这个关头纷纷出来捣乱。

帝师翁同龢也没有办法,只有劝诫皇帝顺着太后的意思,上奏折请求太后训政。毕竟事已至此,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了,那就至少不要违逆慈禧的心意吧。

可是皇帝坚决不干。他认为自己亲政有名无实本来就很失望了,还让他违心去请求太后训政?

可是慈禧太后认为,皇帝不请求也没有关系,她索性当作皇帝请求过了,就这样下发了一道懿旨,向天下宣称:

数日以来,皇帝宫中定省,时时以多聆慈训,俾有禀承。再四恳求,情词纯挚。

皇帝真是哭笑不得。慈禧太后到底是什么材料做的?怎么什么话都能说得出来?还再三恳求,真是荒唐。

慈禧才不管皇帝怎么想,她又迅速地让礼亲王等人拟定了一个《训政细则》,条款如下:

一、凡召见、引见,皇太后升座训政,拟照礼臣会议,暂设纱屏为障;

二、中外臣工呈递皇太后、皇上安折,应请恭照现式预备,奏折亦恭照现式书写;

三、乡、会试及各项考试题目,向例恭候钦命者,拟请循照旧制。臣等进书恭候慈览,择定篇页,请皇上钦定题目,仍进呈慈览发下,毋庸奏请派员拟题……

四、内外臣工折奏应行批示者,拟照旧制,均请朱笔批示,恭呈慈览发下……

这样一来,皇帝只是名义上亲政,事实上还是一点实权都没有。而慈禧太后除了把“垂帘听政”改为“训政”之外,依旧一手遮天,无视皇帝。

可是亲政大典还是要冠冕堂皇地举行。这一天,光绪皇帝换上全套的朝服,挂上朝珠,率领文武百官,先去拜见了列祖列宗,然后去拜见慈禧太后。接着又到太和殿升宝座,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仪式是弄完了,可是事情还是那么回事。光绪皇帝非常郁闷,每天深居简出。

就在光绪皇帝亲政的这一年,京师、直隶大旱,农业歉收。河南黄河决口,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汪洋。对此,皇帝忧心如焚,而依旧训政、掌握大权的慈禧太后,只是大量拨款加紧修复三海和颐和园,还特派李莲英视察南海工程,吩咐加快工程进程。至于天灾,她根本不予理会。

按照历朝定例,皇帝亲政和大婚是一前一后的事儿。如今光绪皇帝既然已经亲政了,那筹办皇帝大婚,迫在眉睫。

光绪十四年六月十九日(1888年7月27日),慈禧颁发了给光绪帝举行大婚和亲政的懿旨:

前因皇帝甫经亲政,决疑定策,不能不遇事提撕,勉允臣工之请,训政数年。两年以来,皇帝几于典学,益臻精进。于军国大小事务,均能随时剖决,措置合宜,本宫甚为欣慰。

明年正月,大婚礼成,应即亲裁大政,以慰天下臣民之望。

但大臣们都已经麻木了,不晓得皇太后又在玩什么花样。她彻底归政,怎么可能?不过虽然这样想,但年轻皇帝的心中还是怀着一线希望,努力争取。这次光绪皇帝学乖了,对太后的懿旨,他特地发布一道上谕,表示自己敬仰太后,不敢不遵慈训。

按照计划,当然要先筹备大婚。全国满蒙汉三旗,经过层层筛选,最后中选即将成为光绪皇帝妃嫔的秀女,一共有五名:副都统桂祥的女儿、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和礼部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

桂祥是慈禧太后的胞弟,他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慈禧的亲侄女。她中选的时候比光绪皇帝大三岁,时年21岁,已经超过了清宫选秀女的年龄,但是慈禧最中意她,依旧让她中选。

而江西巡抚德馨的一双女儿和礼部侍郎长叙家的一双女儿,都温柔美貌,光绪皇帝都很喜欢。

选后妃的当日,皇帝和太后亲临体和殿,慈禧高高地坐在上面,光绪只能在下面侍立。当时象征皇后身份的玉如意抓在慈禧手里,慈禧对光绪皇帝说:

“皇帝!这五名秀女,你自己选吧,谁适合做你的皇后,想必皇帝心中已经有数。皇帝最喜欢哪个,就把玉如意递给她。”

光绪谦逊道:“此等大事,应该由亲爸爸做主!儿臣不敢擅自决定!”

慈禧笑了一下:“叶赫那拉氏端庄,有国母之姿。不过这是皇帝自己娶皇后,你还是自己选吧。”

于是皇帝不再犹豫,拿起玉如意打算把它授给自己最中意的德馨的小女儿。他刚向那边迈了一步,只听见慈禧在身后冷冷地说:“皇帝!”

光绪只能停下来,慈禧再次强调说:“那拉氏端淑,有国母之姿!”

一边说一边紧紧盯着皇帝,用眼神示意他一定要把玉如意授给那拉氏。

皇帝不敢不从,他呆呆地像个木头人一样,折过身去把玉如意交给了桂祥的女儿。

接着慈禧太后命令荣寿长公主把选妃的荷包交给礼部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妃嫔的人选也就这样定下来了。她知道皇帝中意德馨的两个女儿,于是不许他选德馨的女儿。

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初五日,慈禧太后正式颁布懿旨,宣布太后亲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立为皇后,礼部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封为嫔,姐姐为瑾嫔,妹妹为珍嫔。

大婚之后,依照慈禧自己的承诺,她将彻底归政于皇帝。在归政的前一日,慈禧来到上书房,与皇帝约法三章。慈禧坐着,皇帝跪着。

慈禧看着皇帝说:“皇帝,如今你正式亲政了。我有三个要求,第一,你不能更改祖宗章程。”

皇帝凛然说:“断不改!”

“第二,不可改变祖宗制度。”

“断不变!”

“第三,遇到重大事件必须提前禀奏,不可擅作主张。”

这第三条,皇帝沉吟了,翁同龢急得在后面捅了一把皇帝,皇帝这才回过神来,依旧答道:“断不自作主张。”

此时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从这一年开始,慈禧太后虽然表面上彻底放权退居宁寿宫了,但实际上她始终在暗中把持着朝政的一切大事。

史官对此作了这样的记载:

是时,太后初归政,方借园居娱老。上春秋盛,每事不欲自专,必秉命而行,常时辄一月数问起居!

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婚后,慈禧再次名义上放权,光绪皇帝正式亲政。可是慈禧没有选择退到历代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养老,而是煞费心机地选择了退居宁寿宫养老。这大抵是因为,当初乾隆皇帝禅位给嘉庆皇帝之后,就一直居住在宁寿宫,并且这样说过:

朕寿跻八十开五,精神康健,不至倦勤,天下臣民以及蒙古王公、外藩属国,实皆不愿朕即归政……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理?仍当躬亲指教。

朝廷大臣们都听懂了太上皇的意思,于是纷纷上书恳请太上皇一定要为了家国不辞辛劳,到百岁之后,再彻底归政给嘉庆皇帝。

乾隆皇帝成为太上皇之后还说:

“若为大清亿万斯年,我子孙仰膺天眷,亦能如朕之享图日久,寿届期颐,则宁寿宫仍作太上皇之居。”

意思就是他相信大清一定可以流传国祚直到千秋万代,如果我以后的子孙皇帝们可以像我一样仰赖上天的眷顾,得有高寿,可以长久地享受生活,那么在他们退位给新君之后,这个宁寿宫仍然可以作为后代的太上皇的居所。

但实际上,乾隆是大清朝唯一的一个太上皇。他的后世子孙,既没有他那样的高寿,也没有他那样大的福报,可以慢慢享受人生到八十多岁。

想来慈禧归政光绪皇帝之后选择居住在这里,这是这样的意思了。

宁寿宫,是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大兴土木建造的,坐落在紫禁城东北部,但乾隆一生中却没怎么住过,只是在退位称太上皇之后的那几年住在这里。宁寿宫建于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增建和修葺,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时候才完成。

在清朝,太后太妃们一般都居住在慈宁宫一带养老,住在宁寿宫的,大概也就只有慈禧太后一个人了。慈禧在退居宁寿宫养老之前,曾经对这座宫殿进行大规模的修葺,并且后来一直在这里居住了十九年之久。

宁寿宫作为寝宫使用的乐寿堂中,悬挂着当年乾隆皇帝题写的匾额“与气和游”,两侧还有对联:座右图书娱画景,庭前松树蕴春风。

在慈禧为自己庆祝六十大寿的时候,她还特地从战争的军费里拨款白银数百万两,用于庆典工程。

在修复颐和园和圆明园三海的时候,慈禧是通过醇亲王,动用了组建海军的军费,才弄出了修园的这一大笔钱。她唯恐自己退位放权之后没有好地方养老,所以即使动用军费也要修园。与此同时,在日本,明治维新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为了发展日本舰队,明治天皇从自己的衣食中俭省,连天皇的母亲都捐出了自己仅有的几件珠宝首饰。日本民众心中感动,于是努力发展生产,推动经济,以资军用。可是中国的皇帝及臣民,却只能把一切都压在心里,不敢怒也不敢言。

光绪二十年(1894年)是慈禧的六十岁万寿节。对于此等大事,光绪这位儿皇帝当然不敢怠慢,他提前两年就发布上谕,为太后的万寿节做准备,并且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为太后万寿节服务。

按照慈禧的想法,她是想给自己办一个像乾隆皇帝六十万寿那么风光的万寿节,但她的福报显然不如乾隆皇帝。这一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的君主请求君国中国支援。

因为朝鲜一向是忠诚的藩属国,中国没有不伸出援手之理,于是派军队进驻朝鲜半岛,代其平乱。但此时,日本也心怀鬼胎,打着保护朝鲜王朝的旗号,也大量派兵进入朝鲜,军队的数量甚至比中国的还要多。

此后不久,在朝鲜国君的招抚之下,起义的风波基本平定了。于是朝鲜照会中国和日本,请他们撤军。中国立即就撤军了,可是日本还是不想走,他们心里打的算盘是趁机占领朝鲜。可是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中国势必不能允许,因此中日的大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可避免了。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袭击并击沉清朝运兵的商船“高升号”,船上七百余人全部遇难。

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9月17日,日本海军与北洋舰队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遭遇,双方展开生死决战,最终,北洋舰队折损5艘战舰,日本舰队重伤5艘,虽然胜负难分,但不得不承认北洋舰队吃亏不小,已遭受重创。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局势下,慈禧太后还是力排众议,要挪用军费,好好地办自己的六十万寿。但也不得不在规模上有所缩减,比如同意从内廷拨300万两银子作为军费、庆典由颐和园举行改为在宫中举行和计划要马上修复的一切景点全部停工,等等。

慈禧心里非常不爽:几十年来,一直想给自己好好办一场万寿节,结果始终不能如愿。四十大寿的时候,亲生儿子染了梅毒一命呜呼;五十大寿的时候,中国和法国开战还败得一塌糊涂;如今六十大寿,日本却又出了问题,导致再起战火。

十月初十,是慈禧万寿的正日子。按照她的命令,不论外面是什么情况,太后万寿节仍然要尽最大可能有声有色地办好。

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历十月十日,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大寿。为了这一天,阖宫上下已经准备了数月之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初一日,太后在宁寿宫皇极殿举行了盛大的庆寿宴会。

先是,光绪皇帝身穿龙袍,率领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为慈禧太后敬酒、拜寿。

再是,隆裕皇后身穿华丽的礼服,率领后宫嫔妃们和进宫朝贺的贵族命妇、福晋、公主,和皇帝一样,恭恭敬敬地为太后敬酒和拜寿。

后来在皇极殿内举行了隆重盛大的朝觐典礼。这一天,光绪皇帝候立在宁寿门外,而王公大臣们伫立在宁寿门下,慈禧太后郑重其事地在皇极殿的大殿升宝座,然后,光绪皇帝捧着祝寿表文,恭敬地步行进入宁寿门,将表文授给内侍。然后皇帝再退回到宁寿门外,率领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向慈禧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而这仅仅是慈禧万寿庆典上朝贺的一部分。慈禧希望自己的万寿节能和乾隆皇帝一样,办的奢华热闹,有声有色,她在各方面都要求严格,仅仅是宴饮吃饭一项,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和想象——慈禧太后饮食之奢侈,花样之繁多,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这也是晚清宫廷之中最大的消费内容之一。她的每餐饭都要有数百道菜,花样繁多,经由李莲英、崔玉贵的手,一道一道地传上膳桌。皇宫的御膳房中,专门为她一人准备膳食的寿膳房,就多达三百余人。一共一百多个炉灶,每天专门为慈禧太后服务,每个炉灶三个人负责,菜肴的分类上,也分为五种:分为五局:荤局、素局、点心局、饭局、百和局。

慈禧太后每天膳食的制作、传送、摆放、进膳以及周围女官、宫女和内侍人员的服侍,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矩和严厉的惩罚措施。并且,按照清朝皇室的规矩,任何一道菜,就是再爱吃,也不能超过三口。这样做的目的有二,第一是不能让任何人猜测到她的喜好,以免有人从中做手脚。第二是预防食物中下毒,少吃也许可以免于危及生命。

各种庆典活动一直持续了十几天。这十几天里,慈禧在皇极殿接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朝贺,紫禁城里,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可是进进出出的官员们,一个个都神色紧张,表情痛苦。因为他们刚得知,这一天,日军占领了大连湾,海军陆军兵败如山倒。慈禧期盼已久的万寿节,就是在这隆隆的炮声和如雪片一般的军报中过完的。

而皇帝大婚之后又如何呢?慈禧强制皇帝立了自己的亲侄女那拉氏做皇后,可是皇帝根本不喜欢这个比自己年长三岁的女人,对她自然也就没有激情。在帝后大婚的当夜,光绪皇帝无心同皇后行周公之礼。可是皇后因为年长,对这等男女之事颇为了解,她生气之下,仗着自己有皇太后撑腰,就去数落皇帝,讥讽他不行。皇帝当然生气了,于是就彻底冷落了皇后。即使是召幸了,也不做什么,两人常常相对无言。

而珍嫔和瑾嫔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努力去笼络皇帝的心,尤其是年纪小一些的珍嫔,她美貌又娇柔,把皇帝迷得不能自拔。在床笫之间,珍嫔还向皇帝举荐了自家的兄弟志锐和以前的蒙师文廷式,希望他们可以为皇帝在朝中效力。

暗中监视的人把这些情况汇报给了慈禧太后,慈禧觉得这个珍嫔简直就是自己年轻时候的翻版。她觉得不能任由她这样下去。于是没过多久,就找了个罪名,说珍嫔瑾嫔卖官鬻爵,将珍嫔降为珍贵人,瑾嫔也降为瑾贵人。

慈禧对珍嫔姐妹的打击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她坚决不会允许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有把持朝政之心,第二是自己永远是皇帝背后那个握有最高权力的独裁者。

1895年正月,中国的北洋舰队在日本海军的打击下,全军覆灭。而在陆地上,清军也是连连败绩,所有的优势都被日本人占去了。清廷此时只有议和这一条路可以走。

三月十四日,清廷派出李鸿章作为使臣,与日本使节伊藤博文谈判,并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内容如下:

一、中国承认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

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三、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臣民可在各口岸自由通商设厂。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甲午海战的全面、彻底失败。

消息公布后,群情激奋,举国哗然。翰林院八十三人和内阁官员上百人联名上奏反对和约,前线的宋庆、李秉衡等人也纷纷上书要求拒约再战。此时北京正在举行会试,各省举人也大为激愤,他们公推康有为上万言书,这就是历史上的“公车上书”。

但此时败绩已定,马上再战有害无利。所以虽然是在万般焦躁之下,光绪皇帝也只能同意在《马关条约》上钤印。

举人们做了一副对子来讽刺慈禧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坚持大办六十万寿的行为: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如同十年前中法战争大败,慈禧加罪于恭亲王奕訢一样,这一次,慈禧把罪过全部推在了李鸿章头上。李鸿章在日记里写道:

十年以来,文娱武嬉,酝成此变。平日讲求武备,辄以铺张靡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舰悬为厉禁。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敌而淆于群哄,轻于一掷,遂至一发不可复收。

实际上李鸿章的这句话,也正是慈禧执政这三十余年的真实状况。她生性奢靡,哪怕挪用军费,也要满足自己的享受欲望。大清在这样的治理之下,焉有不覆亡的可能。

再用李鸿章的话说——老夫办了一辈子的事情,一是练兵,二是海军。如今看来,都是些纸糊的老虎,何尝能真正放手办理,不过勉强凃饰,虚有其表。若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