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周静书:永恒的蝴蝶_鄞地乡土文化

周静书:永恒的蝴蝶_鄞地乡土文化

时间:2022-03-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周静书:永恒的蝴蝶_鄞地乡土文化周静书:永恒的蝴蝶周静书,笔名堇水,鄞州区塘溪镇上周村人,1954年11月生,1981年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周静书集30年研究成果,与施孝峰联袂推出《梁祝文化论》,这是全国第一部关于梁祝文化的专著理论。并筹划鄞州区成功申报“中国梁祝文化之乡”。

周静书:永恒的蝴蝶_鄞地乡土文化

周静书:永恒的蝴蝶

周静书,笔名堇水,鄞州区塘溪镇上周村人,1954年11月生,1981年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长期从事教育、文化、行政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与和主持它山堰、南宋石刻等文保单位的整修保护,策划创建周尧昆虫博物馆、梁祝文化公园、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及中国梁祝爱情节等。业余致力于文艺创作和民间文学的整理研究,搜集整理梁祝故事、歌谣资料达500余万字。主编《梁祝文化大观》《梁祝文库》等。

1600多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只美丽的蝴蝶一直蹁跹在人们心里,那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最浪漫的诠释。蝴蝶的翅膀掠过各个时代的文艺领域,诗词、戏剧、曲艺、小说、音乐、舞蹈、影视……梁祝艺术之花万紫千红,璀璨芬芳。蝴蝶的踪迹遍及天涯海角,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广西、甘肃、台湾……都有传说歌谣。全国有梁祝读书处6处以上,梁祝墓10多处,还有众多的祝家、梁村、马乡等。蝴蝶文化的影响力在古代就扩展到境外,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越南、缅甸、日本等地都有广泛的流传。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放映,“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深深打动了海外观众。喜剧大师卓别林观之泪流满面,高度赞誉。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俞丽拿首奏由陈刚、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该曲立刻风靡大江南北,后成为国际经典乐曲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选用它作为人类向太空试发的语言信号之一。

梁祝文化是如此绚丽多姿,其延展的时空是如此辽阔,以至于近代梁祝研究的先驱钱南扬先生曾面对梁祝感叹:“一部二十四史,叫我从何说起?现在实在没有研究这个大题目的力量和时机,所以如今只在这个大题目中挑出一部分来说。”(www.guayunfan.com)50年后,趁改革开放、文化大发展的良好时机,宁波的文化学者周静书担当起突破这一“大题目”的重任。因为,他的家乡就是梁祝故事最早的发源地鄞州。宁波和鄞州,在梁祝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他和他的同仁们,30多年来锲而不舍,让宁波的梁祝文化研究在全国占领了制高点。

1993年,他和白石坚主编出版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第一本专集《梁祝故事集》。书中收录了各地的梁祝故事100多篇,虽然主要情节大致相同,但细节各有特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细微处中渗透了自己的民俗风情、乡土风物和审美意趣。在江浙版本中,祝英台为大家闺秀,知书识礼;在贵州布依族地区的故事中,祝英台成了山里女子;在西双版纳傣族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芭蕉树下自由谈起恋爱来;在宁波一带,更有《开仓分粮济百姓》《梁山伯治水》《阴兵助康王》等传说,这大概是与梁山伯做过鄞县令有关。故事折射出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心态,读之让人兴味盎然。很快,这本书销售一空。2001年又增删重版为《梁祝的传说》。1997年,周静书主持编撰了一部系统的《梁祝文化大观》,共四卷,分别是“故事歌谣卷”、“曲艺小说卷”、“戏剧影视卷”、“学术论文卷”,200余万字,由中华书局出版,首次将历代梁祝的文化精品汇聚一炉。在浩如烟海的历代文艺作品中收集、整理梁祝文化资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许多作品是民间口头流传的,要逐一寻访、采集,个中甘苦,一言难尽。当年,96岁高龄的现代民间文艺学开创者、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在作的序中称赞,“其内容之丰富,资料之周全,蔚为大观。本书充分展示了梁祝文化的绚丽多彩,反映了梁祝文化整理和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抢救和保护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研究和开发利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梁祝文化大观》集千年梁祝文化之大成,体现了一种全面、整体对待与梁祝有关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态度,引起了学术界尤其是民间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并推动了新世纪梁祝文化研究的热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图书馆都收藏了这套书,并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全国首次非物质遗产成果展中予以展示。

自2007年始,宁波开始编纂规模恢宏的《梁祝文库》,周静书任主编。《梁祝文库》计划10卷以上,包括《民间歌谣卷》(上、下卷)《越剧艺术卷》《戏剧艺术卷》(上、中、下卷)《理论研究卷》《曲艺艺术卷》《国外文艺卷》(上、下卷),陆续在中华书局出版。书中收录了梁祝文化抢救和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与《梁祝文化大观》相衔接,无一处重复,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的优秀成果。长期以来,人们对梁祝发源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理论研究卷》中将各种不同的观点悉数收入,体现出一种融合的姿态。尤为珍贵的是,这套书还收录了流传于朝鲜、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地丰富多彩的梁祝文艺作品。

2010年,周静书集30年研究成果,与施孝峰联袂推出《梁祝文化论》,这是全国第一部关于梁祝文化的专著理论。如果说,这之前他一直在做梁祝文化的挖掘、抢救工作,那么在这本书中,他吸收了历代研究成果,对前期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全面评述。梁祝文化的溯源、民间流传状况、诸多与之有关的文化生态、文化现象以及当代传播形式都纳入了整体的学术视野。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珍贵图片,直观、生动地解说了梁祝文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所长向云驹称其“展开了一个民族文化基因变裂的壮阔图景;描述与呈现了梁祝文化的《清明上河图》”。

10多年来,周静书与同行们还共同策划建设了全国第一个爱情主题公园——梁祝文化公园,抢救性地发掘了梁祝古墓;1997年梁祝公园落成时还举办了第一次梁祝文化节;1999年开始,他又参与策划了历届中国梁祝爱情节。并筹划鄞州区成功申报“中国梁祝文化之乡”。

因为梁祝,他两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学术界称他为“中国梁祝文化研究第一人”。

殷殷“梁祝”情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说,她一直只当周静书是一位作家,因为,他的《世间克隆第一个人》曾获中国年度最佳报告文学。可是,因撰写长篇纪实文学《蝶变》深入鄞州采访后,她得出结论:“周静书先生,首先是一个学者,长期从事宁波地域文化研究,中国梁祝文化学科的首倡者,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多么了不起的研究会会长啊。他把梁祝这个民间传说,精心地演绎成为一种文化,又从一种文化,积极地推进到一项充满广阔前景的文化产业。”

周静书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大学里他研究的课题是“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比较”。当时,他已经开始参加一些省里的学术活动,毕业论文《李白的诗歌与神话》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并在大学的学报上发表。大学毕业后,他当了一名高中教师。从普通教师、教研组组长到副校长,他一干就是8年,一直是全县先进教师。他白天教书,晚上备课结束后再研究文学。他业余研究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尤其是梁祝,沉迷其中,不知倦怠。常常是停下笔来,抬头已是东方欲晓。

是什么支撑他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坚持梁祝研究?“梁祝文化发源于鄞州,我作为鄞州人,与梁祝文化有缘!挖掘源于故乡的这么优秀的文化,作为一个鄞州人,一个当代人,义不容辞。”他说。

至今能见的最早的梁祝故事,是唐代张读的《宣室志》,文中记载了梁山伯为鄞令,祝英台奠墓并殉情,后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为“义妇冢”等情节。后北宋李茂诚《义忠王庙记》和南宋《四明图经》以及宁波、鄞县元明清10余部地方志,均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梁祝传说。当地有谚语“如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人们把梁祝看成婚姻幸福的守护神。每有节庆,青年男女会成双结对去梁山伯庙烧香许愿。所以,梁祝在宁波不仅是故事、传说,已经渗透到了习俗、信仰的方方面面。早在20世纪初叶,鄞州“一门五马”中的老三马准,与钱南扬、顾颉刚、冯贞群等专家就深入实地,采集梁祝资料,考察梁祝古迹。钱南扬写出了著名的《宁波梁山伯庙墓的现状》田野调查报告,详尽记述了宁波梁祝古迹。这一切,激励着周静书循着前人的足迹去发掘。

1987年苏浙沪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宁波市文联联手举办了首次全国性梁祝学术研讨会,这是梁祝文化第一次进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周静书携带了学术论文《论梁祝化蝶的成因及其社会意义》参加研讨会。在会上他深受鼓舞,他感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决心重点主攻梁祝这个专题。

虽说,梁祝故事的起源在宁波鄞州,但梁祝化蝶的故事太美了,以至于流传广泛,在流传的过程中嬗变、异化,形成了很多传说圈,于是,引发了梁祝发源地之争。对此情况,周静书不囿于狭窄的地方观念,他和全国梁祝研究者一起,从全国、全世界的范围,从几十个民族、几十种文化现象的角度来研究梁祝文化。他提出,各地的梁祝文化遗迹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这恰恰印证了梁祝文化的流传史实,推动了梁祝文化的广泛发展。“梁祝文化发展到今天,它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地方了,梁祝文化的繁荣是各地各族人民和艺术家共同创造的,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奇葩。”他说。

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和宁波市共同举办首届“梁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作为国内梁祝文化主要遗存地的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广西五省七市的专家济济一堂,坦诚交流。会议期间,大家实地考察了宁波梁祝墓、庙等古遗址,观摩了第二届中国梁祝婚俗节。大家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今后要共同合作、协力推进梁祝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同时,由中国民协批准成立的梁祝文化研究会花落宁波,周静书任会长,全国各地5名学者任副会长。“作为梁祝文化最丰富的传承地,他们所做的工作是非常具有学术水准和学术意义的。”钟敬文先生曾这样高度称赞他们。

拳拳“非遗”心

周静书的人生,注定和那些文化遗产关联。

1997年,他调到鄞县文化局任局长。任职期间,他全程组织或参与了唐代它山堰、宋代百梁桥、明代范钦墓和东钱湖南宋石刻群以及塘溪名人故居群的修复和保护。1999年,他当选为宁波市文联副主席,仍一如既往为保护文化遗产而呼吁。“可以说,我到了文化和文艺工作岗位后,很大的精力用在了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上,既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他感慨地说。

近10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用心搜集梁祝文化资料。有的通过网络,有的是通过社会各界的专家、朋友。一些朋友,只要有关于梁祝的东西过手就打电话给他。

1996年,原北京图书馆研究员、梁祝专家路工,想到自己年岁已高,特地把自己珍藏的一些梁祝资料无偿献给家乡的档案馆。但是,档案馆挑了一部分,其余的看着破破烂烂的就退还给他。他很伤心地回去了。周静书一听说,就赶到北京,看到资料如获至宝,全部接过来保存,并且整理出版了一部分。老人非常感动,写信给周静书说,他手上还有一批珍贵文物要交给鄞县保管,其中有中国最大的甲骨文、汉代玉器、唐代的试金石等。可是,第二年,老人的女儿突然打电话给周静书,说老人一个月前已经过世了,感谢宁波的朋友对老人生前的关心。周静书说起了老人的那封信,老人的女儿很遗憾地说,父亲走得突然,她不知情,老人生前的东西,都让亲友们给拿走了,只剩下一些旧书资料。于是,周静书马上飞过去,把剩余资料带了回来。否则,这些资料就要落到破烂王的手里。现在,梁祝古籍、图片、民间工艺品、唱片、音像制品琳琅满目。周静书平时很少出去应酬,经常在灯下整理、研究这些梁祝文化资料。“宁波目前是国内收藏梁祝资料最丰富的地方了,没有一个地方、一个图书馆、博物馆有如此丰厚的梁祝收藏。”周静书兴奋地说。现在,他已积累了数以千计的梁祝文化实物和古籍资料。他说,他很想在宁波建立一个规模相当的高品位的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

2006年,通过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的积极协调,浙江省宁波市等四省六地联合申报,“梁祝传说”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文化部又将其列入申报联合国人类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有关地区的政府相继承诺履行保护传承梁祝文化的基本义务。

《梁祝文化论》将“梁祝文化抢救保护与传承”单独列了一章,展现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思维模式。那就是:系统收集整理资料,保护梁祝文化空间,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推行庙会、节庆、旅游以及发展梁祝创意产业等。

宁波的梁祝文化研究之所以在全国占领了制高点,正是因为周静书带领的研究团队抢救、保护、守望梁祝文化的拳拳之心。

漫漫求索路

自从事梁祝文化研究以来,周静书亲自整理的文字已经有1000余万字,主持编撰出版的达700余万字,每种出版文字反复校对4次以上。除了梁祝文化研究,他做的远不止这些!他是宁波市文联副主席,长期深入基层与文艺家交朋友,共同探讨创作主题,切磋创作技巧。近10年来,宁波市文联麾下的宁波民间文艺团队,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10项,居全国城市前列。他是否该歇歇了?可是,梁祝文化的研究是无止境的,梁祝文化的前景广阔。

最近,他搜集发现了藏文版、俄文版的梁祝,在先前的梁祝文化传播的资料中,还没有显示这一点。而这些新发现背后还有大量的考察研究工作等待着梁祝文化研究者。

最近又有研究表明,在五代十国至宋代时期,浙江余杭籍唐代著名诗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传入高丽王国。《蛱蝶》诗“俗说义妻衣化状,书称敖吏梦彰名”,说的就是梁祝故事。这一诗句就把梁祝传说在国外流传的时间提前到了南宋以前,而且很有可能是从当时明州海上之路传送过去的。

一次,周静书去山东考察,在山东潍坊杨家埠木刻年画作坊中,意外发现了清代木刻中国版图,图中在宁波(鄞县)城西处把“梁山伯祝英台冢”作为重要古迹清楚地标上,可见当时的山东人也已经知道梁祝墓在宁波及大体方位。这个意外发现让他惊喜不已。

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研究成果!而且,梁祝的文化交流在不断拓展,梁祝的文化产业在不断开发与提升。所以,梁祝文化研究是持续的,求索之路漫无止境。

周静书始终认为,宁波这样的城市,要走在前列,必须有一批高端的具有全国印象、世界印象的品牌,无论是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构筑梁祝文化高地,正是宁波打造文化强市的“世界印象”标志之一。

永恒的梁祝,永远的蝴蝶!只要人类追求自由、平等和美好爱情的情怀不变,梁祝这对蝴蝶就永远美丽着、青春着!

我们还不能忘记的,是那些把蝴蝶的美展示给我们的人。

(赵淑萍撰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