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应义植:蜜岩千古情_鄞地乡土文化

应义植:蜜岩千古情_鄞地乡土文化

时间:2022-03-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应义植:蜜岩千古情_鄞地乡土文化应义植:蜜岩千古情应义植,1937年出生,1950年参军。久居蜜岩村的人们对身边的景物早已习以为常,出门在外的游子对乡土文化不甚了解。应姓是蜜岩村的大姓。应义植的老家在蜜岩村下田屋。应义植觉得作为一个蜜岩人,自己退休以后身体健康、收入稳定,有义务为村里做点事情,把这些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出来,并进行抢救性保护很有意义。

应义植:蜜岩千古情_鄞地乡土文化

应义植:蜜岩千古情

应义植,1937年出生,1950年参军。1983年从空军某师副师长岗位转业到地方,历任鄞县交通局副局长、科委副主任,1997年退休。退休以后,致力于家乡章水镇蜜岩古村以及应氏史料的收集与研究,先后自费出版《蜜岩娃的情与梦》、《蜜岩千古情》两本史志类书籍。

2005年,宁波市推出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村,章水镇蜜岩村名列其中。深居鄞西双韭咽喉的小村庄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旅游踏青、访古探幽的市民纷至沓来。人们好生奇怪,这个看似普通的小村庄何以在众多的古村中胜出?村子里到底蕴藏着什么胜景和故事?

久居蜜岩村的人们对身边的景物早已习以为常,出门在外的游子对乡土文化不甚了解。但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应义植,却有一番别样的乡土情结。彼时,他对蜜岩村的考古工作已经开展多年,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人们介绍这个美丽小村庄的前世今生,并着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找到的关于蜜岩的人脉、地脉、血脉、文脉、情脉的点点滴滴整理编写成书籍,自费出版。

应姓是蜜岩村的大姓。应义植的老家在蜜岩村下田屋。小时候,他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听长辈们讲述乡土故事,这些故事有真实的,也有传说,他为自己家乡有如此丰富瑰丽的历史文化积累感到自豪。真实的历史需要传承,民间传说源于生活,那里面包含了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值得记录流传。应义植觉得作为一个蜜岩人,自己退休以后身体健康、收入稳定,有义务为村里做点事情,把这些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出来,并进行抢救性保护很有意义。(www.guayunfan.com)但真正要付诸行动谈何容易。应义植小学未毕业就去参军了,到部队后,虽然有机会到航空学院深造,但读的是飞机工程机械专业,与文史写作搭不上边。但是对乡土的眷恋和热爱激励着他,虽然年逾古稀,但老当益壮,白天走村入户听百岁老人讲述前尘往事,晚上回家学习电脑打字、图片处理,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一张图一张图地发送。为搜集资料,他还学会了上网开博客。那段日子里,应义植随身携带的除了纸和笔以外,还有一架数码相机。起初,应义植并没有想过要编写一本书,他只是把自己搜集到的文字材料写成一篇篇长短不一的文章并配上图片发到博客上。没想到这个名为“我爱红豆杉”的博客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点击量与日飙升,特别是一些在外地的蜜岩人纷纷留言,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乡情。网络世界给他打开了一片无限广阔的天地,使他得以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应氏后人联络,共同续写宗族历史。一位河南平顶山市的姬姓官员浏览了应义植的博客后与他联系,告诉他自己这些年来对河南古应国文化研究的一些情况。追根溯源,应姓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在蜜岩村委会的档案室里,静静地躺着一部千年古书,这是一部由理宗皇帝敕封的《蜜岩显爵应氏宗谱》,也是宁波地区唯一一部完整的应氏宗谱,宋明清以至民国时期都有修整,现藏本为1947年精修,屈指一算,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村民们都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在动乱年代也有村民冒险全力保护它,但很少有人研究它翻阅它。告老还乡后的应义植看到后如获至宝,他一页页翻阅,一字字研究。有一回,应义植在与一位外地的应氏后人网上交流时得知,有人从故宫博物院影印来上下册的《应氏人物家传资料和朱卷》,便想方设法联络上该人,通过资料交流获得《应氏人物家传资料和朱卷》。该书系清代科举应氏人物家传资料和朱卷选集,对研究应氏历史、人物、源流、迁徙、官职、功绩很有价值,书中的十二位应姓人氏中有三位是四明应氏。应义植如获至宝,通过对这本和保存在蜜岩村档案室里的《蜜岩显爵应氏宗谱》的对比研究,他发现明州应氏的始祖是应彪。这是宁波文史界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

应彪为唐长庆年间明州刺史,现在蜜岩村边的蜜岩庙就是专门为他而建的。在宁波城乡,大大小小的庙宇很多,但是单单为一位父母官而建的庙堂却不多见。应彪在明州为官期间,做过很多造福百姓的实事工程,在宁波人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座桥。公元823年,应彪下令组织工匠在奉化江近三江口处,连舟16艘,用篾索联结,上铺木板,架起了奉化江上的第一座浮桥,也就是灵桥最初的状态。有人还专门写过一首《灵桥赞》的诗:“东津桥板跨江浮,一字平盛十六舟。千载人驰车马过,可知遗泽是应彪。”应义植在对应氏文化的研究中了解到自己的先祖如此劳苦功高,很是自豪,为了让这位先祖的光辉形象流泽后世,他从自己的退休工资中拿出四万多元钱,请人用香樟树雕刻了两尊塑像,一尊是0.9米高的应彪,另一尊是0.8米高的应高(应高是蜜岩村的始祖。)应彪塑像的参考图片就是河南平顶山市那位姬姓宗亲特意从古应国历史博物馆里帮他找来的。

没有人叫他出钱出力,没有人叫他四处奔波,但他乐此不疲,辛苦着,忙碌着,奔波着。应义植说,这些年,为了搜集应氏资料,他北上南下,先后到访了四川、山西、河南以及省内的永康、义乌等地,市内的应氏后裔聚居地慈城、东钱湖、下应、慈溪就更不用说了,他用相机捕捉着行将消失的历史痕迹,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片言只语,至于枯燥的方志古书,更是一遍遍细细咀嚼,努力做到不遗漏精彩细节,《山海经》、《四明丛书》、《四明谈助》、《鄞县通志》等史书成了他案头常用常新的工具书,至于蜜岩村里的古井、老屋、小巷、里弄,他闭上眼睛都能历数。就这样,在历史的瓶瓶罐罐,在故乡的老桥古宅,在山间的墓道小径中,他寻寻觅觅,量量测测,沿着历史的长河溯流而上,挖掘着搜寻者。

在与越来越多的应氏后人的交流和共享中,应义植的资料积累越来越丰厚。一次,他从网上了解到慈溪有位方志收藏者手里有一本1936年版的《鄞县应氏宗谱》,比蜜岩村的那本要早十来年,应义植记下地址兴冲冲地找上门去,却发现是一家商场,悻悻然空手而回,途中还被小偷割破衣袋偷去了钱,但他无怨无悔,天天记挂着那本宗谱,后来在文史部门朋友的陪同下再次前往,终于看到了那本宗谱,他想以高价买下来,无奈对方不肯出手,只同意拍照。应义植耐心地把一页页发黄的宗谱小心地拍下,回来后做成影印本,尽管如此,他已经很满足了。

太过遥远的史迹大都难以追寻,但发生在近现代的事情还是有迹可循的。蜜岩村后的茅洋山上有一个天竺庵,走山路有十余里,作为一处出家人的修行养生之地,天竺庵没有太多值得描述之处,它的亮点是在20世纪70年代办起了一所大学,名叫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虽然学校规模很小,只有牧医、林业两个专业,办学时间也就两三年,但这所简陋的大学毕竟存在过,在蜜岩村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如今,“共大”原址还相对完整地保留着。从村民们的口述中,应义植对共大的了解已经足够,但他还是想亲自上山一探风貌。从蜜岩村到天竺庵,十余里的路程不算太长,问题是这些年很少有山民上山砍柴割草,原有的官道、民道、禅道早已被荒草荆棘淹没。路是靠人走出来的,没人走的路也就不成路了。2008年夏天,为了搜集到第一手资料,年逾七旬的应义植拿着柴刀一路披荆斩棘向茅洋山进发,赤日炎炎大汗淋漓这都不算什么。一边开路一边走,衣服被柴刺勾破了,皮肤也被茅草划开了口子,就这样走了半天时间,终于见到了淹没于杂树杂草丛中的破落的校舍,他顾不得辛劳,沿着不大的校园走一圈,数一数教室有几间,篮球架有几个,并拍下了一组珍贵的照片。在图文并茂的《密岩千古情》一书中,关于“共大”的图片有两张,一张是“古时禅道”,另一张是“校舍一角”,看上去并不夺目抢眼,一般人翻阅这本书时可能也就瞟一眼翻过去了,但应义植却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与汗水。新中国成立前后任《宁波晨报》社长兼总编的应斐章的墓地也是在村后的深山里,为了拍摄到应斐章的墓地照片,抄录碑文,应义植前后两次穿越荆棘前往。衣服割破了,鞋子磕坏了,他都毫不在意。《密岩千古情》这本书,一共收录了两百来张图片,很多图片的背后都有令人回味的故事。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些年,应义植在专注于应氏文化的研究传承时,与全国各地的宗亲保持着经常性联系。2012年,他以个人的名义邀请省内杭州、义乌、永康的18位应氏后人前来蜜岩参观交流,为了筹办这项活动,应义植前前后后忙碌了好几天,单是招待费就花掉两万多元,但是他觉得能与各地应氏宗亲交流很有意义。

自从蜜岩村被列入宁波市历史文化古村以来,前来参观访问的外来客很多,有些人得知应义植先生对这个村庄有研究,就直接与他联系,请他当向导作讲解,比如宁波老年大学摄影班学员采风团、鄞州科技局退休干部参观团、杭州应氏兄弟寻亲团等等。应义植总是不厌其烦地带着他们走村串巷,穿越历史,介绍这个文化古村的美丽与深厚,他为自己能够向外来客人传播应氏文化感到高兴。

2011年,经过几年呕心沥血的搜集写作,20余万字的《蜜岩千古情》出版了,应义植自费5万元印刷3000册,分送给亲朋好友以及对应氏文化有兴趣的游客们,他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很多看过这本书的读者说,这是一部系统、完整的村史村志,写人有血有肉,叙事有情有景,可读可信。

(崔海波撰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