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三步走”,“微不足道”起宏图_关于邓小平的故事

“三步走”,“微不足道”起宏图_关于邓小平的故事

时间:2022-03-2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三步走”,“微不足道”起宏图_关于邓小平的故事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设计了不少伟大的作品,“三步走”就是其中最能反映其实事求是精神同时又最有魄力,最有影响,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三步走”到目前已经基本上走完了两步,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绩。三步走战略,首要特点仍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实事求是。10年翻一番,并不是邓小平的首创。

“三步走”,“微不足道”起宏图_关于邓小平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设计了不少伟大的作品,“三步走”就是其中最能反映其实事求是精神同时又最有魄力,最有影响,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三步走”是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确立的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最终目标的经济建设战略部署。最初称为两步走,后来把第一步分解成两步,以1980年为基点,每步10年,每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分别达到温饱和小康水平。第三步原定为30~50年,后定为50年,在前二十年翻两番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用数据表达,这三步所要达到的人均产值分别为500美元、1000美元和4000美元。这些具体数据有过一些调整,但温饱、小康、中等发达这三个总体目标一直没变。“三步走”到目前已经基本上走完了两步,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绩。第三步即将起步,其前10年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及整个第三步的总体构想2000年10月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已经提出建议,随即很不寻常地发动全国人民进行修改。这清楚地表明,三步走战略已经为中共第三代领导人与今日中国人民所继承,并将自觉地、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对一位离任而且已故多年的领导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最令其欣慰的成功。

任何人要取得一定的成就,都要有一定的目标,都要通过一定的步骤来实施这些目标。如何确定目标和步骤是一个很基本、很重要,同时也很复杂的问题。因此,三步走战略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对任何一个追求成功的人都是有启示意义的。

三步走战略,首要特点仍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实事求是。(www.guayunfan.com)20世纪50年代,意气奋发、斗志昂扬,以为自己走在大路上的中国人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大跃进,15年内超过英国,赶上美国。同这种超英赶美的响亮口号相比,温饱、小康、中等发达的三大战略目标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超英赶美之类的响亮口号,没搞几年就搞得人们没饭吃,而看来“微不足道”的三步走,则使中国人按预期的设想,首先是解决了温饱问题,随之日子好过起来了。

那么,这种实事求是,是否就是单纯的稳妥、单纯的“目标不高”、“微不足道”呢?绝对不是!它同样包含着胆量,魄力,远见卓识,而且是非常的惊人。用邓小平的话说,它既是“目标不高”,“微不足道”,又是一种“雄心壮志”,一个“宏伟目标”。

三步走中的前两步,特别是第一步,看来最为“微不足道”,但对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来说,却意味着每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这对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持续高速发展。

10年翻一番,并不是邓小平的首创。1960年,日本首相池田勇人提出了一个10年倍增计划,也就是10年翻一番。这个10年倍增计划后来用7年时间完成,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倍增计划也因此而名声大盛,为一些国家所借鉴。但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非常困难的,1973年后,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的平均10%的年增长率下降为4~5%,再降为1979年后的3%左右,此后跌宕起伏,这样,10年倍增计划在日本也就只提出并执行了一次。

中国经济基数小,但基数小并不等于就可以发展快。毛泽东曾经认为,中国一穷二白,也是一件好事,那就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实践证明,这种观点不能成立。除了忽视必要的物质基础外,还因为中国并不是“一张白纸”。落后的经济总是同众多其他落后的东西紧密相联,中国不但底子薄,而且不知存在多少与现代化相排斥、相冲突、相抵制、相制约和不相适应的复杂问题。如现代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国家是法治国家,但人们都知道,在中国健全法制,谈何容易!再如,现代经济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这对中国来说,同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文革”中,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确有不正确的看法,但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则有复杂的社会背景。毛泽东并不赞成把知识分子搞臭,还说了“老九不能走”这句安慰和鼓舞了很多人的话。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被人们比喻是“上了天”的一个阶层,但事实上,“体脑倒挂”现象仍延续了很长一段时期。因此,新中国成立30多年,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这虽然有工作失误问题,但与很多根深蒂固的、复杂的问题有深刻的联系。一些从深层次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问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得到解决。从世界范围看,当前的东方国家、南方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很多国家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还有不少国家长期处于战乱、混乱之中,连生命安全也没有保障。目前世界总的发展趋势仍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世界富国与穷国的人均收入,40年前为30:1,目前为74:1。全球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贫困人口在过去50年中约增加了2亿。因此,中国即使是现在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同样也不是很奇怪。1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0年翻两番,初步进入小康社会,反而让人觉得有点奇怪。有些人记性不太好,眼睛的趋光性又太强,只盯着发达国家看,因而喜欢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说三道四,以表明自己很了不起。笔者认为,温饱、小康这两大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虽然的确是“微不足道”,但也的确是中国人民的幸运。

三步走战略,第二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国际标准。

人们注意到,邓小平在设计这个战略时,用的计量单位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币。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三步走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人心高,喜欢以老大自居。过去已经挨打了,还在那里以“天朝上国”自居。后来“一穷二白”,却认为自己是蒸蒸日上,他人是气息奄奄,垂死挣扎。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与外国的国际交流也比较正常化、普遍化、日常化,不少中国人又骄傲起来,认为还是自己最聪明,发达国家的人则愚蠢得要命,还有很多的其他优越感。因此,翻两番后还要再用50年时间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对很多人来说,不但是“微不足道”,而且简直是令人泄气、令人生气。

再用50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的确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目标,但同时又是一个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具有严峻考验意义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更需要有雄心壮志,更需要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从发展速度上说。当前,一些中国学者根据新的形势对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出了一个指标体系,其中的两项是:人均GNP9000美元,人均收入42000元人民币。这些指标,都是今日现实指标的好几倍以上,也就是说,要比再翻两番的原定指标还要多翻一番多。依据类似的测算,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纲要》规定,2010的国民生产总值要在2000年的基数上再翻一番。2000年的基数为1980年的4倍,再翻一番,难啊!再过一二十年,要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GNP和人均收入这样的指标肯定还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因此,已有专门研究小组认为,21世纪中叶只能达到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年均增长率必须达到前10年9.3%,第二个10年8%,第三个10年7%这样的高速水平。要达到同期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到21世纪末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形势也相当严峻。但是,近10余年来,部分中国人出现了严重的自满情绪或畏难情绪,富而奢,富而淫,“小富即安”,“不富也安”。事实上,这些“富”,用国际标准衡量,根本就不够格,根本就是微不足道。这些现象表明,用国际标准来制定我们的战略目标,非常有必要。在封闭状态下,弄个一官半职,有个“腰缠万贯”,就可以称王称霸,作威作福;而一进行国际比较,一进行国际竞争,即使是国家元首,世界首富,也不敢稍有懈怠。

“三步走”,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第三步。因为只有走完这一步,中国才能在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等方面,从“第三世界”进入“第二世界”。

邓小平曾经说:“现在(1985年9月23日)人们说中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对一些外宾说,这只是小变化。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如果达到了这一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真正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要看第三步,现在(时为1987年4月30日)还吹不起这个牛。”

这些思想,是一位大政治家、大战略家、大设计师留给我们的一个珍贵启示——决胜才能定局。

确定三步走战略时,邓小平已78岁。三步走战略实施的时间,最初为50~70年,后来确定为70年。一位78岁的老人为什么要设计一个实施总时间长达70年的发展战略?根本原因在于邓小平认为,要走完第三步,中国才是真正地有了“大变化”,社会主义在中国也才真正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战略设计的要求说,也就是只有包括这一步,设计才完整,即决胜才能定局。

决胜定局是一个基本的,但同时又具有重大意义和普遍意义的战略设计思想。它看来“微不足道”,并渗透到了各种竞赛、游戏规则之中,如一场球赛要多少分或打满多少时间或几局、几轮才能羸,但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容易被忽视或难以把握,因为这些活动太复杂,其过程和标准都不会像打球已得几分,还要得几分才能最后决定胜负那么清晰。正因为这样,有没有这种意识,这种意识强不强、得不得当,往往也就成为一个人、一个政党成败的一个根本点。

例如,决胜意识及什么样的决胜意识是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与作为的基本标准。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群雄四起,但有的安于占山为王,有的只图保住自己的一个“土围子”,有的力图控制一方,有的则只想浑水摸鱼,混碗饭吃,如此等等。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取得全国政权这一目标的战略,并坚定不移地为此而努力,在只剩下“星星之火”时也要以此为目标,那么,中国共产党也会成为一个“山大王”。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如果没有以实现中国现代化为目标的战略,而只求温饱或自己日子好过,也就不是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党,也就不能坚持自己的领导地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犯错误,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自1954年提出来之后,虽有中断,却从未放弃。这可以说是中共经文革而领导地位并未动摇的一个奥秘,也可以说是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的一个奥秘。因为这个目标在1975年的重新提出和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切实实施,分别是在邓小平主持和领导下进行的。因此,邓小平明知自己不能亲眼看到第三步的实现,但出于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负责,也出于一个大政治家的习惯,还是亲自主持制定了三步走这个战略,从而把现代化建设这一目标确立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础上和切实可行的战略步骤上。

对三步走本身而言,中国如果没走完第三步,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进步再大,也只是在“第三世界”的档次上发展,进入不了“第二世界”,中国在世界上也就不能真正算一个有分量的大角色。今天,很多外国人很不了解中国,以为中国仍然像古装旧装电影电视剧中描写的那样,对此,不少中国人感到很愤怒。其实,这也并不特别奇怪,我们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当熟悉,但对那些没有发生过什么引人注目的大事的落后国家,我们又知道多少呢?2000年11月,一个西亚城市击败香港,取得2006年亚运会申办权,港人大惊,因为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城市——多哈的名字。毛泽东曾经说,如果中国老是落后,就要被开除“球籍”。如果中国在现代化的经济文化成就方面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只有那些古旧奇异的东西才略微让外人所知,这个“球籍”也可说是有名无实。

对第三步的重要性,邓小平还特别强调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真正证明”的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就将重新陷于混乱、分裂、倒退和黑暗,中国人民就将失去一切希望”。所以,只有走好第三步,中国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不但自己能够民富国强,而且也能真正对人类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