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顾祠建筑_顾炎武的事迹

顾祠建筑_顾炎武的事迹

时间:2022-08-0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顾祠建筑_顾炎武的事迹顾祠早期的规模,何绍基的记述是“祠宇十丈见方”[1],朱琦的《顾先生祠记》记载的建筑布局是“祠三楹,两庑各五,其北以庋《宋元学案》书版,南以备游宴。东南有小亭,下覆开成石井栏,庖湢具焉”[2]。顾祠经过数次重修。1934年,顾祠成为知行中学的校园,后来将顾祠遗物收回,交由顾祠保管委员会收存。今日的报国寺及顾祠是北京重要的文物交流市场。

顾祠建筑_顾炎武的事迹

顾祠早期的规模,何绍基的记述是“祠宇十丈见方”[1],朱琦的《顾先生祠记》记载的建筑布局是“祠三楹,两庑各五,其北以庋《宋元学案》书版,南以备游宴。东南有小亭,下覆开成石井栏,庖湢具焉”[2]。

顾祠经过数次重修。咸丰初年,顾祠逐渐破败,王拯的诗说“清晨偶来过,茂草怜停瞩。堂龛虽幸存,楹桷已如襮。颓垣角砺牛,坏壁粪堆鹆。”[3]咸丰六年,叶名澧、孔宪彝、汪暕等人集资重修,慈仁寺僧拿出何绍基当年所书顾祠规制,顾祠同人“爰如子贞书,与寺僧约,甃砖为垣,稍陿前制,其杧桷余材,悉推以与之,别藏《学案》于寺之侧室。”[4]重修后的顾祠比原来略狭。

庚子之乱中,慈仁寺因为义和团曾设坛其中,而为八国联军纵火焚毁,顾祠却巍然独存。清廷还都之后,张之洞将慈仁寺改为昭忠祠,顾祠依然破败不堪。民国初年,顾祠为陆军部第三材料库占用[5]。到1921年,方由王式通、张一麐等人创议重修,“易飨堂为南向,中龛奉先生神位,仍以石洲祔祀,缭以周廊。中门以外,筑室三楹,为游憩所,取李子德诗意,榜曰‘炊羹庐’,其旁为四柿亭,补植双松以存慈仁故迹”[6]。

1934年,顾祠成为知行中学的校园,后来将顾祠遗物收回,交由顾祠保管委员会收存。日伪日期,报国寺及顾祠被日军占为军需库,日本从军僧(真吉宗)在华北的基地高野山北平别院也设于此处。日本投降后,报国寺又成为河北田粮管理处所有的糖库。1949年以后,报国寺是粮食部所在地,1989年起归属商业部,报国寺及顾祠得到陆续修缮[7]。今日的报国寺及顾祠是北京重要的文物交流市场。(www.guayunfan.com)顾祠院落第一进

今日的报国寺及顾祠是北京重要的文物交流市场

1995—1997年,北京市宣武区建设委员会与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组织对宣南地区的遗迹进行调查测绘,编成《宣南鸿雪图志》,其中这样描述顾祠:

全祠共为三进院落,每组庭院由正房及西配房组成,自成一体。各进庭院之东由一条自南而北的游廊连接,贯穿各个院落。三座正房面阔三间,旁加耳房一间,一座正房面阔五间。各房进深为七檩或五檩加前廊硬山顶,过垄脊,柱头饰以苏式彩绘。两座西配房面阔三间,四檩硬山顶,合瓦屋面,进深很浅,门窗装修均为步步紧式。[8]

【注释】

[1]何绍基:《忆顾祠》,《何绍基诗文集》,第468页。

[2]朱琦:《顾先生祠记》,吴昌绶编:《顾祠小志》,第8—9页。

[3]王拯:《绣山属为王子梅鸿题顾祠听雨图书感》,《顾祠听雨图诗录》卷1,第6页。

[4]朱琦:《顾先生祠记》,吴昌绶编:《顾祠小志》,第8—9页。

[5]邓之诚:《五石斋小品》,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页。

[6]徐世昌:《重建顾亭林先生祠记》,吴昌绶编:《顾祠小志》,第10—11页。

[7]高文瑞:《京都志趣》,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115页。

[8]王世仁主编:《宣南鸿雪图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实测图见该书第228、2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