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画价与处境_王憨山的事迹

画价与处境_王憨山的事迹

时间:2022-07-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画价与处境_王憨山的事迹天真后躲着机巧,单纯后藏着智慧,满足后躺着无奈,幸福后站着悲哀。1997年,王憨山七十三岁。下面厘清王憨山的画境与画价,虽然稍带一点专业性质,但对了解王憨山的处境大有帮助,而且,我尽量写得通俗点。王憨山符合上述因素的不多。第三个问题,是王憨山自己的问题。第二天,他竟然接到了王憨山的电话,叫他去取画。王憨山也不言语,落笔就画,而且画的是一只母虎。

画价与处境_王憨山的事迹

天真后躲着机巧,单纯后藏着智慧,满足后躺着无奈,幸福后站着悲哀。

1997年,王憨山七十三岁。他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屋造好了,有了一个安居之所;二是南下广州、深圳、台湾搞了画展。

这也是他1991年在北京画展之后,一次新的冲锋,特别是深圳画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按说,他可安心画画了。

但此时他仍然缺钱。(www.guayunfan.com)为什么?

因为建画屋欠了很多钱。搞展览也是要成本,装裱费、运输费、食宿费、场租费、交通费……他又不是公费,一切得自己出。前文已提到,仅去深圳画展,就贷了十万。

总之,他是赚了一些钱,但赚的钱不够开支,这就是1997年这个年岁,王憨山的真实写照。

欠钱算什么?画画啊,你的画不是能卖钱了吗?

说这话的人,豪壮倒是豪壮,但不了解实际。

下面厘清王憨山的画境与画价,虽然稍带一点专业性质,但对了解王憨山的处境大有帮助,而且,我尽量写得通俗点。

确实,从1987年到1996年,这十年王憨山一路走来,年年在进步,长沙初展,北京再展,深圳三展,展展成功。

专家说好,名人说好,地位也有了,名声也有了。画作应该大行其市,金钱应该滚滚而来。

不过,只是似乎而已。

喜看稚子竞攀高

这就好像你有一件好古董,品相确实好,但识货的人没有钱,有钱的不识货。

这才是真实的。

先来叙述一下所谓画价。

画价是种综合因素的产物。比如,你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跟徐悲鸿、潘天寿混在一起了。跟他们学没学过什么没关系,主要是一起吃过几顿饭,照过几张相。到二十世纪末,你就是大师了。你资格老啊。

又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你资格老也没办法,人家出不起价,你一张画几块钱,甚至白送也没人要,到了八十年代,人家还想着饱肚子,就算你名声大,资格老,人家最多出几千上万。但到了二十一世纪,有钱人多了,他出个百万千万来买,不怕吓到你,就怕你想不到。

综上所述,画价决定于多个因素:一、有资历,越老越好。二、大家手上有不有钱。三、你确实画得好,业界公认。四……五……

四和五指说不清的原因。

王憨山符合上述因素的不多。一是他年龄是老了,但在这个行当算不上资格老,只能算个名人里的“新兵”,没有几十年沉淀的名声,也就没有这个业界的所谓资格,所以,别人观望犹豫是对的。二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家不是特别有钱。有钱人先把房子车子搞掂再说,没钱人先弄个家庭全电器化外加摩托车之类时髦玩意再说。三……四……

三和四,也叫说不清楚。

但我有一种好奇的心理,我一定想搞清楚。

为什么名人专家都说好,他的画价并没有像现在的一些画家一样,一出手就是论几万一平尺呢?是不是那些专家名人看走了眼呢?

没有人告诉我,我只能自己瞎猜。

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通读《中国历代画家史》。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我终于明白,不是说着玩的。

读了这些书,我就有点泄气,我发现:历代画家,除了宫廷画师之外,没几个生前有钱。大多贫困潦倒,画价都是后来抬起的,历史上凡是在世画价高得不得了的画家,真是少之又少。

此外,我又发现了一个不成文的秘密:画价不在于生前高低。有些人活着,画价很高;死了,画就不值钱了。有些人生前画价不高,死了就很值钱了。

王憨山的画价大约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王憨山从1987年湖南师大画展后,渐渐有了些名气。有人开始花钱收藏或者零星购买其画作。价格在50~200元一幅,依尺寸大小而定。

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画展以后,画价在200~500元一幅。

1996年,深圳和台湾画展归来后,从画家本人手中收购,画价在1000~3000元一幅。

199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他的画作之后,画价升至大约2000元一平尺。也就是说,一幅四尺整张需要一万多元(到深圳等发达地区卖画价格不同,是依其生活水准而定的)。

但这只是价格,真买的人不多。

原因如下:按照我们一般的行文方式,这首先还是个“认识问题”。

王憨山起于乡闾,虽然评价很高,但活动范围不像徐霞客,走遍全国各地名山大川。加上起步太晚,没弄得人人皆知的地步。收藏者收一张画,是投资,如果你拿出画,一报名字,人人皆知,则变现升值很快。所以,一般的收藏者,对这个没有最终定论的画家,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王憨山居住小城,小城里的人转上五层关系,人人都是亲戚,沾亲带故的,问你要一张画,你不给,你要不要生存环境?如果你住在北京,差不多都是生人,要画可以,出钱就行,那才说得过去。在这儿,既然能索要到手,就不买,或者象征性地打个红包给你,算客气了。所以,收藏家一来,原来你的画在当地不值多少钱啊,我何必出大价钱?

你万一不肯卖,我向当地人买。

第三个问题,是王憨山自己的问题。

他也知道知识产权要受保护,但保护不了。别人登门来要张画,睹面三分义气,不给不行。小儿子要读书,女儿要安排工作,秀才人情半张纸,要送画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慷慨。

我发现慷慨的人,就画家来说,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因为你一张画,不管值多少钱,一万也好,十万也好,一百万也好。别人认为,你不就是画几笔吗?

确实只是画几笔,但只要你慷慨,以一己之力,应无数之索要,就是忙死也过不过来。

1999年初冬,王憨山下榻长沙某酒店,在电梯里,他和随行的人交谈,正好被一位酒店工作人员听出了双峰口音。

真是太巧了。这位小伙子也是双峰人,晚上就去拜访王老。

拜访的细节就不叙述了,小伙子最后斗胆向王憨山求画。王憨山答应了。因为来人太多,小伙子就走了,心想,王老不一定会画。

第二天,他竟然接到了王憨山的电话,叫他去取画。而且还画了好几张,让他挑。

而另一个故事则显得他大方又风趣。

有一天,朱剑宇、罗德培正在王憨山画室中看他画虎。正在作画当中,来了一位女孩子。女孩子慕名而来,因为快结婚了,想请王憨山画一幅画。说明来意之后,王憨山道:“等等,等我画完这张,再给你画。”

一副虎图画完,王憨山铺纸提笔,问:“画什么为好,妹子?”

女孩子说:“您刚才画的老虎太好了,就给我画一幅虎吧。”

朱剑宇说:“还是画年年有余之类喜庆的吧,你是结婚呢。”

女孩说:“我就喜欢虎,好看。”

王憨山也不言语,落笔就画,而且画的是一只母虎。约摸半小时,画已成,只见画面上,一只母虎转头望着草丛之外。众人都叫好,只是觉得和结婚这样的主题有些不搭界。

这时,只见王憨山濡墨挥毫,写下一句:

且看她,凝波回眸的那一瞬。

朱剑宇和罗德培兴奋得连翘大拇指。连称憨伯真是才思敏捷,此话出自《西厢记》,状莺莺等张生之状,一只母虎,与女孩的爱情竟然切合得如此恰当。女孩不懂深意,听了朱罗二人的解释,脸都红了,连声道谢。

王憨山虽然也需要钱,但他的慷慨,非一般名人可比。他下榻的宾馆服务员,住院的医生护士,接送他的有关单位司机,这些人手中都或多或少收藏了王憨山的“赠作”。

他的这种大方,也使许多人抱有“要一张”的心理,而并不急于花钱去收藏。

在金钱与面子之间,王憨山选择了面子。

也是选择了平和,选择了温暖,选择了亲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