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临沧诗社志・概述》_李景煜诗文选

《临沧诗社志・概述》_李景煜诗文选

时间:2022-07-1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临沧诗社志·概述》_李景煜诗文选(一)要了解临沧的中华传统诗词源流,不能不先把临沧这个祖国西南极边的边防重镇的历史搞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隶大理专区,1954年改称凤庆县,1956年划归临沧专区。1954年4月30日改称临沧县。同年12月恢复建制。11月11日撤临沧地区设临沧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归保山专区。直到1950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耿马城。

临沧诗社志·概述》_李景煜诗文选

(一)

要了解临沧的中华传统诗词源流,不能不先把临沧这个祖国西南极边的边防重镇的历史搞清楚。

虽然是在秦汉之际就已把云南的开发列为国家大计之一,但其着力点还只在从保山大理、楚雄、思茅到文山这条线以内的滇中及滇东北地区。延及唐、宋两代,南诏、大理国相继雄长云南五百年,其所统治的西南范围,也只及于景东的开南、银生两节度,以外被视作丢荒之地。到了元代,蒙古人在与南宋的较量中,忽必烈于1252年率轻骑越天险,以革囊渡金沙江先灭了大理国,段氏归服为云南总管。在1279年灭南宋前,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先后设镇康路、大理、金齿等处军民使司,遥控麓川、平缅等地。而当时及以后对于今天临沧市所属的一区七县范围内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分述如下:

对临沧市历史最具影响的首推顺宁府,即今之凤庆县。元末,来自孟高棉语族的濮部猛氏为顺宁土府。天顺元年(1328年)置宝通州庆甸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定云南,降为州,十七年(1384年)复为府,领大侯。至明万历前后,已深受汉文化熏陶,家蓄金银百万,猛寅购入经史子集各类图书,曾建聚书楼一座,藏书万卷,广延文士,咏唱不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土司猛廷瑞为仇者构陷谋反,巡抚陈用宾发兵捕杀,并改土归流,隶于金腾道,下辖广邑州,孟缅长官司。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知府米璁创设育贤书院。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增设耿马、孟连、勐勐土司地。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学宫,同治十三年(1874年),孔庙大成殿建成。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书院为高等学堂,创办府立中学,改儒学署为劝学所。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县隶南道,后改隶西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隶大理专区,1954年改称凤庆县,1956年划归临沧专区。(www.guayunfan.com)临翔区:元为景东府所辖的勐缅(临沧坝)、勐梳(勐托槽、勐准、腊东一带)。至顺间(1330—1332年)景东府奏:“所辖勐缅、勐梳二寨僻远,乞并勐梳于勐缅,设长官司。”因当时已天下大乱,此事被搁置一百年,到明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才重理旧案,设立勐缅长官司,先隶于景东府,后隶于勐卯宣抚司。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降为土巡检,改隶顺宁府,二十七年(1599年)复长官司。清顺治四年(1647年)升宣抚司,十七年(1660年)复为长官司。雍正十年(1732年)石屏儒者邱恺凡游学入缅,延入司署设童蒙馆。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土归流,设缅宁抚彝厅。嘉庆五年(1800年)通判江青建文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张燮宽建文昌书院,设义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书院设学堂、劝学所。民国二年(1913年)改称缅宁县,属普洱道(南道)。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缅宁设立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属大理专区。1952年10月14日设缅宁专区。1954年4月30日改称临沧县。1959年1月15日与双江县合并,称临双县。同年12月恢复建制。2004年10月18日撤县设临翔区。11月11日撤临沧地区设临沧市。

双江县:元明之际,傣族、佤族、布朗族、拉祜族均已先后进入本区,开发勐勐、勐库。明清已设土司,时隶耿马,时隶勐缅。进入清代,受到缅宁厅和镇边厅的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驻那赛营盘的原殖边管带彭锟为首的绅民呈准上峰,以缅宁县的四排山县佐和镇边直隶厅的上改心土巡检地加勐勐、勐库土司地合设双江县,时隶保山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双江简易师范。1940年设缅宁学区,改省立缅云师范移缅宁,并改隶蒙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12月成立双江县人民政府。1952年划归缅宁专区。1959年合并于临沧,称临双县,同年12月撤销,恢复原两县名称建制。1985年6月11日,改称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云县:元称大侯。中统二年(1261年)内附,属麓川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设大侯长官司。宣德三年(1428年)设大侯御夷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改隶顺宁府,二十六年(1598年)改土归流,改称云州,三十四年(1606年)建文庙。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设儒学训导。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瞻云书院。光绪三十年(1904年)庆云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11所义学裁并为4所蒙养学堂,创办女子小学1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立劝学所。民国二年(1913年)7月17日改称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大理专区。1956年8月1日划归临沧专区。

镇康、永德:镇康历史悠久,古名石赕。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内附永昌郡。唐时南诏在此建拓南城。宋大理改名隶赕镇康城。元设镇康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镇康府,十七年(1384年)改名镇康御夷州,旋裁,划归湾甸管辖。永乐七年(1409年)复称镇康御夷州。正统间(1441—1448年)授土官刀闷光世袭土知州,传20代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土归流。宣统元年(1909年),迁治所于德党。二年(1910年)改名永康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名镇康县,隶于迤西道,第一殖边督办。先后隶第五区、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归保山专区。1950年4月5日成立镇康县人民政府。1953年划归临沧地区。1964年划出西部边境地区保持镇康县名称,而将靠内地的主要部分按永康、德党两大地名之首字取名永德县。镇康县城先在凤尾坝。2004年后移南伞。

耿马: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孟定路军民总管府,后改设谋粘路。至正八年(1348年)属麓川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孟定土府。万历十三年(1585年)由孟定土府析出置耿马安抚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升宣抚司。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改属顺宁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脱离顺宁县,改称耿马设治局,但难以推行新政。1948年仍由土司官兼任局长。直到1950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耿马城。1952年1月才成立耿马各族人民联合政府,隶于保山专区,年底改隶缅宁专区。1955年3月22日改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沧源:元明先后属勐定、孟连、耿马土司地。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镇边直隶厅,十七年(1891年)班洪王胡玉山受封为土都司,勐角董土司罕荣高受封为世袭土千总。民国元年(1912年)设沧源行政委员会,二年(1913年)属澜沧县,隶于思普区南道管理。历史上又属耿马土司分辖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置沧源设治局。1949年4月,边纵成立沧源县临时人民政府。1952年划归缅宁专区。1954年3月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批准沧源设治局改名沧源县。1964年2月成立沧源佤族自治县。

由以上叙述归纳起来,可以看出,今天的临沧市是由解放初期的大理专区所辖的缅宁、凤庆、云县和保山专区所辖的镇康、永德、双江、耿马与思茅专区所辖的沧源合成的。初以缅、沧、耿、双四县于1952年成立缅宁专区。1953年又将凤庆、云县列入,合为7县。1964年由镇康分出永德县,总数为8县。到2004年10月撤临沧县改称临翔区,11月11日撤临沧地区设临沧市,辖1区7县。

(二)

临沧市是一个迄今在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地级市。虽由三个周边相邻的地区拼凑合成,但其文化重心仍是以历史上的顺宁府地——顺云缅小文化圈为核心。其中又以顺宁内府、设治、改流、设教最早,土司接受汉文化传播最先。早在明嘉靖末(1563年),土知府猛寅就亲手编修《顺宁府志》一书,惜佚。到万历元年(1573年)建聚书楼(又称万卷楼)一座,将他家历代收藏及他购入的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存放于上,供好学者阅览,是本区历史上空前的大图书馆,可惜毁于兵燹。而缅宁则因自清中叶以后,边耗不断,国家多次兴师动众,督抚大员不得安宁,由乾隆十八年到三十三年的十五年间(1753—1768年)由建土城改为建砖城,常驻正规军由1200名加到1796名,驻军最高官员为副将,下辖都司10员,千总4员,把总9员,外委13员、额外16名;在靠西边一线设汛塘数十处,驻军把守。终清之世,名为缅宁抚彝厅,由督抚直接指挥提调军政大事。缅宁城实际上成为守卫祖国西线边防的重镇之一。因其在军事上的重要,在清代派来的官员都是经过慎选的有能力又有文才的饱学之士。他们十分重视设教兴学培养文风等问题。早在乾隆时代就有石屏儒者邱恺凡游学来缅设馆教读,很快形成顺云缅文化圈。清末由缅宁遴选充当普防镇边第二营管带的彭锟,尽忠职守,连家口迁到四排山那赛营盘驻守隘口,播散了汉文化的种子,扩大了这个文化圈。在西北方的耿马,土司因对外联系上下交道之需,早就重金聘请内地汉人有文才者去当师爷,处理公文,逐步发展到教子弟读汉字汉书,到罕华基时已经是一个很有文采的土司官了,他每年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到缅宁顺宁访友谈诗论文,也逐渐加入顺云缅这个文化圈了。镇康的设治历史虽然悠久,但它一直是土司为主,独立于顺宁府之外行事,土司的权力较早衰落而又残存不振,直到光绪年间改流。在民国之前,汉文化的传播没有如顺宁府之普及,虽有过几任外来的县官也只是廉政爱民,任期届满就走,于文化建树之功不显。故言本区文才与汉文化的传播,在民国以前只有顺云缅可得而谈。

如前所述,凤庆在本区是开发最早,改流最先,中原文化传播领先之地。明代中叶之后,随中央官员的派遣,政教的推动,学宫的建立,文风渐盛,文人入仕者渐多,以明末的龚彝为最显著,其人品气节至今英气逼人,惜其诗文传世不多。清代经过康雍乾盛世的休养生息,更是人才辈出。但因主客观条件限制,也多有名无文,更无文化组织,至今所知者,道光末年(1849年前后)有袁慎夫、刘滋圃邀约同好,组成吟秋诗社;光绪二十六七年间(1900—1901年)蒙自人黄谦到顺宁主学宫,其子黄次鹏随侍至顺,倡立海棠诗社;民国七年(1918年)春,邑人李步云、杨联芳、杨香池、杨午亭、郑仕翘等在白塔小学成立“诗文讨论社”,辑有诗文各一卷;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杨香池、宗佑民、赵资人、王介三等组建“文艺月刊社”,出版《文艺月刊》七期(杨香池主编);同时,城区中、小学校先后创办《春潮》《晨曦》《民众周刊》等刊物。因客观条件限制,明清时代许多文人的作品传世者不多,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有杜宗甫《可塘诗文稿》四卷,袁昶《晴轩诗草》《浮生纪略》各一卷,袁谨《江兰集》《春椿集》各一卷。罗一鹏《溟南吟草》一卷。民国成绩辉煌,以杨香池作品最多,计有《偷闲庐集言》及诗话、文集、诗集、联话、随笔、信稿、异闻、小说等共十余卷,杨元昌有《键公吟草》《治生文集》各一卷,胡作霖有《书法要略》《忆梅花馆诗文稿》等三卷,杨联芳《醉月轩诗草》一卷,毛键《蜢濮山人遗诗选刊》一卷,胡作霖、李步云《顺宁乡先正诗文丛录》一卷,杨汝炎《旅缅见闻录》一卷,赵资人《春晖集》一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强华以罗稷南、尊阁为笔名翻译出版的英、苏、德、意、俄、丹等国的世界名著共20部,不但在云南就以全国的翻译界而论,也是名列前茅的。

顺宁之后要数缅宁。缅宁自清乾隆改土归流前后,有石屏儒者邱恺凡的定居设教及道光间彭彰浩教读40多年,光绪间长龙门书院16年的李岧等的耕耘,又加改流后先后派来的45任通判之中多有政绩,其中尤以张燮宽亲身主讲文昌书院,继之以黄膺、萧泽春热心文教事业,使文风大振,人才辈出,以文学创作而言,有邱恺凡《养正篇》《训学篇》《修斋条约》各一卷,邱士范《宗正篇》一卷,邱炳文《月村诗文残稿》一卷,彭铸《缅宁山水考》一卷,邱灏《魁公实录》《朱伯庐先生治家格言详解》《思诚居士诗文稿》《梅花野屋吟稿》《缅宁邱氏家谱》《三族慈传》等各一卷,丘廷和《云南通志·缅宁征集志》《缅宁县志稿》《悟庄诗文杂著》《向道吟》《偷闲吟》《双梅花馆吟稿》各一卷,何自然、王汝奇《乙亥闱途中联咏》一卷,彭应聪《泰恒山房诗文集》《莘华山房诗文集》各一卷,彭肇纪《算学指南》一卷,萧文彦《医方歌括》《脉诀》各一卷,彭正荣《吟梅花屋残稿》一卷,彭肇纲《彭耀南先生年谱》一卷,何士林《缅宁历代大事记》《缅宁地理概况》《双江地理概况》各一卷,李景森《葫芦王地概况》一卷。彭桂萼为抗日救亡运动而呼号,成绩最大,作品最多,有《西南边城缅宁》《边地之边地》《怎样研究国文》《怎样阅读读物》《震声》《怒江的风啸》《澜沧江畔的歌声》《边塞的军笳》《后方的岗位》《边城》《收回双江勐勐教堂运动》《云南双江勐勐英国浸信会教堂租借经过报告》《天海歌声》《双江一瞥》《彭桂萼诗文选集》《沧怒风暴》《缅宁旅省学生同乡会会刊》《双江简师丛书》《警钟》期刊等。彭桂蕊编《满园桃李》《走向边疆》《拓荒的园丁》《绿云下的缅宁》等。刘御有《刘御教育文集》《小青蛙》《红山茶》《绿莺歌》《鸟兽草木儿歌一百首》《要吃果果把树栽》《幸存集》等。在学术组织方面,乾隆后期至嘉庆四年(1790—1799年)即有地方耆老组设耆老会兼设洞经会,先后结坛于东南二城楼。参与者有邱士范、周氏瑞、杨龙章、邱文星、彭映斗、钱开甲等先生,咸同兵燹之后,至光绪三年(1877年)谈经祈福,主事者有盛安、丁鸿深、蒙安吉、周庆安、邱灏、邱德凤、王国恩、俸应科、余应忠诸先生。到民国后,又有彭伯常、邱华堂、周懋侯、杨黾修、杨润之、杨陶斋、蒙会三、周耀文、丁石城、丘悟庄、何士林、傅颖之等先后加入,但只有洞经定期集会,长于此道者活动较多,而真正作诗论文的雅会,初时有月旦评诗之议,不能坚持,只有偶尔由某人相约在他家集会唱和,会后也无人做收藏整理,故耆老会没有留下痕迹。

云州处于顺宁府与缅宁之间,因地处炎热多疫病区,州城居民比较少,于文化发展制约甚大。但从清中叶以后,也有不少知名人士,如杨国翰、刘有培、孙伟望、张鸣凤、孙传庚、王丕明、宋遇春、赵伟、杨钰华、赵之壁、张世卿、谢君谟、张渡、叶荃、胡瑛、卢光华、石治鲁、张季良等,群众文化组织有过洞经会、约梅吟社、云学会、鸣琴学会等。民国二十年旅省学生兴办过《云县旅省学生会刊》和《云鹤》。其中刘有培著有《来青书屋诗钞》一卷,石治鲁有《达信斋诗文集》一卷,杨国翰作品甚多,惜无专集,今人杨宝康辑有《杨国翰诗文集》一卷,魏学芳辑有《卢光华诗文集》一卷。至于诗教及理论上的阐发当以邱灏、杨香池、彭桂萼的贡献尤大。

以上对顺云缅文化圈的介绍,仅能说是一个粗线条的叙述,由于资料不多,难免挂一漏万。此外,镇康、永德、沧源,除镇康在清末改流以后有几位县官及外地文人(如清末的昆明人谢宇俊、施甸的蒋世芳、湖南沅陵人唐德诠、蒙化人纳汝珍、顺宁人赵志远)留下极少的诗文轶事外,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与全区各县齐足并驰了。

(三)

中华传统诗词源远流长,至少在西周之际(公元前1000年)就已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才为西周专设采风之官,收集民间诗歌创造了前提。诗歌起自民间,抒发个人感情,表达个人的希望与观点,“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治理社会的一面镜子。《周官》采诗之设,就是为治理社会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在西周时代,诗已经成为外交使节朝聘中互相寒暄时必须诵念的表示意念的开场白。孔子删定“六经”时,有诗3000多篇,经过孔子的鉴定、订正、筛选,最后留下的是今天的305篇。孔子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司马迁也说过:“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诗经》作者是人民。其范围,涵盖今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一带。时间自商殷起至春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北方民间诗歌的总集。在《诗经》之后,南方的楚国兴起,以屈原为首的一批诗人唐勒、宋玉、景差等创立了体现南方特点的诗歌形式骚体,因成书后以《离骚》为首篇,又称《离骚经》。《诗经》以四言句为主,而加以“兮”字为语助词;《离骚》也以四言句为主,多用“些”字作语助词,也有用“兮”字的。《诗经》和《楚辞》的形式自由,内容广泛,词句优美,旨义深远,读来音韵铿锵,朗朗上口,易记易背,潜移默化,影响中华民族高风雅量两千年不衰,故谓之诗教。及后融《诗经》《楚辞》之美而产生气魄宏大的汉赋,体现了大汉的威力。汉乐府囊括了民间的诗歌,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是以各周边民族带着各自的文明来丰富华夏文明绽放新的花朵而告终的。隋唐重新大一统,大唐盛世把诗歌推上了又一个高峰。宋代增加了词,元代增加了曲,终明清之世,各种诗歌形式长盛不衰。随着封建帝制在中国大地的终结,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出现了打倒孔家店的“五四”文化运动。中国诗坛的传统诗词一时万马齐喑。几年之后,痛定思痛,由那些高喊过打倒旧体诗词的文人实践着恢复旧体诗的行动。薪火仍一脉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对于传统诗词,仍免不去一个“旧”字,“旧”不止是古老,而且有“反动”的含义,以至连大诗人郭沫若先生在这时期所作的新诗也了无诗意,而是政治口号、政治术语的堆积。幸而有毛泽东主席的一些在马背上哼成、窑洞里写就的传统诗词经臧克家先生主编的《诗刊》加上毛主席亲笔写下的“不宜在青年学生中提倡”的按语之后发表了,以后又发表了朱德、董必武、谢觉哉、陈毅、赵朴初等几位老人的诗作,传统诗词就是“落后”甚至“反动”的同义语的概念在文化界逐渐得到淡化纠正,在国家研究领域中沉寂多年的老学者和新成长起来的文史系大学生的作品也屡见报刊。一股研究、学习、出版古典文学的和煦春风掠过华夏大地。曾几何时,“反右派”“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接踵而来。十多年中,历史倒退,指鹿为马,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正反错位,美丑易观。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惶惶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避死求生而不得,谁还敢吟诗作赋。中华文明在“反四旧”中彻底破坏无遗,大步走向世界上最愚昧落后的社会,不知伊于胡底,所幸炎黄之灵不泯,华夏文明不该灭,以“四人帮”的被粉碎为标识而结束了愚昧的“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国人起死回生,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各不同年龄阶段的老中青少年各得其所,沐浴在温馨的阳光之中,全国各地有一批离退休的老年知识分子,纷纷用中华传统诗词的形式写出四言八句的古风绝律来抒发自己胸中对历史的回忆和各种事物的感慨,见诸报端,而且越来越多,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真可谓百废俱兴,万马奔腾。老年组织工作的开展,老年报刊的举办,一些县市出现了诗社和诗词书画协(学)会的组织,现代工业的发达,为这些学术社团的活动提供了出书的方便,这些诗社学会不定期的至少每年要出一本诗集,不几年间,自下而上的推动着省市和全国性的诗词、楹联、书画协(学)会的建立,中央在1987年6月初在北京召开了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有各省区市代表200余人出席参加。1987年7月,云南省由老领导薛波、学者张文勋、赵浩如等牵头宣告云南省诗词学会成立。此后,各地州市协(学)会组织先后纷纷成立,开展了正常活动,使这项工作成为老年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组成部分。不但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好去处,而且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估计全国以县为基础的诗社不下三四千个(文化发达的县市至少有四五个),会员以千万计。诗作,多为古风,直抒胸臆,符合格律要求者不多,被大家叫做“老干体”。老干体是中国传统诗词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里程碑,就其规模而言,是中华诗词发展历程中参与人数最多、作品最多、普及面最广的一次前无古人的大检阅。展望前途,它还要发展,不会永远停滞在现在这一阶段上。但如何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除了在作品质量上必须提高外,决定性的还在找到一种既不囿于格律的束缚,又保持中国方块汉字音韵特点构成的内在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易学易懂的形式。

临沧诗社在前述的大形势下,由杨士纬、周天祥、周士林、萧其祚、王儒昌等五人为核心,得到赵发彦、王平、盛镛、黄文蔚、赵开明、徐绍康、高国泰、丁维道等诗词爱好者的赞同,乃于1989年初向中共临沧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写了请求成立临沧诗社的报告。6月13日文化局转发县委宣传部临县新复字〔1989〕1号文件批复同意成立临沧诗社。6月23日晚8时在萧其祚家集会宣告临沧诗社成立,并订于7月13日在杨士纬家召开首次部分社员会议,商议选举杨士纬为社长,王儒昌为副社长兼编辑,周士林为秘书长。确定萧其祚、赵发彦、丁维道、王平为理事,周天祥、李景煜、姚泰成为顾问。出版物定名《凤翔诗词》。在诗社没有固定社址前,暂在杨萧两家活动。诗社的成立,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关注,离退休人员纷纷报名参加,大家积极性很高,在当月底就编成了《凤翔诗词》第一辑。于9月见书,大家捐款945元,印书580本,在首次发书之时,补办社员入社手续,健全制度,规定每月的第一、第三星期日上午在杨社长家集会活动两次,为庆祝国庆40周年,诗社编印了庆祝专刊一集,载诗22首,由姚泰成用蜡纸刻版,县委宣传部陶其林用油印机印刷100册,10月3日下午在县图书馆召集社员到会首发,县文化局局长李晓明到会讲话,并决定诗社暂在图书馆活动,给诗社同仁很大鼓舞。11月召开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到会人数24人,追认7月部分会员确定的人选,增加顾问李聪,副秘书长丁维道及部分理事。年底,与电力公司达成协议,诗社代编一本明年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的《繁星集》,公司出资3500元作为印费及赞助诗社准备编印《临沧人文简编》的费用。诗社成立后的半年中,就编了两本书,有了活动的地点,在社会上已有一个鲜明的形象。1990年初,县图书馆要用诗社占用房子作对外开放的阅览室,经县文化局协调,诗社改在凤翔镇政府内活动。随着影响扩大,继之凤庆、云县陆续有几位同好申请加入本社。4月29日,经理事会讨论,《凤翔诗词》的范围太小,不能适应发展情况,从第三集起,改名《临沧诗词》。1992年4月26日,县民政局发给“云南社会团体登记证”,挂靠在县文化馆。县文化馆拨给一间办公室挂上牌子,由杨士纬、周士林、萧其祚、王儒昌、丁维道、赵开明6人轮流值班。社员活动改为星期日上午9:00至11:30集体在大会议室学习政治时事及业务。当年又按国务院体改办规定重新登记,要交3万元注册资金,如无资金,即作自行倒闭。杨社长苦于无奈,长吁短叹,有孙媳杨捷得知,借出存款,解决了登记之危,社员感激不已。没有固定经费是诗社活动的最大困难,出一本书就得几千元,除了一些机关单位要求帮助合编出书给予一部分资助外,诗社的固定经费就靠社员的会费(每年每人交20元),不够的就由社长带头,大家乐捐来解决。为此,杨士纬、周士林、萧其祚三位老同志,曾于1994年5月,自费到云县、凤庆募捐出书费用,发扬了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6月23日,诗社举行了成立五周年纪念暨换届社员大会,到会的社员有163人,地县有关文化机关派来代表致词祝贺,收到省内外贺诗200余首,中华诗词学会、省诗词学会领导及广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新疆、江苏、福建、江西、成都与省内昆明、大理、思茅、巍山、剑川等各地诗词楹联会社赠送祝贺诗画数十幅,可谓盛况空前,会议选出社长杨士纬,副社长王儒昌、萧其祚,秘书长周士林,副秘书长丁维道、李发相,编辑萧其祚、张光富。增加了杨国粹等为理事,有关诗文载于《临沧诗词》第八集。1999年12月,开展庆祝诗社成立十周年第三次社员大会,到会人数151人,各有关机关领导应邀到会讲话,诗社领导做了各方面的总结报告。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会,人事调整为社长杨士纬,副社长周士林(常务)、王儒昌、萧其祚、苏汉高、赵发彦、张光富、杨渡,秘书长丁维道,副秘书长鲁效信、李发相,聘请杨显文、杨绍显为名誉社长,李景煜、姚泰成、余光、杨明义为顾问。《临沧诗词》设编辑部,主编杨士纬,副主编王儒昌。本次活动,编辑出版了《十载耕耘》诗文集一书。2003年诗社办了两件大事,一件是11月14~16日,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及换届会议,到会会员100多人。诗社鉴于领导班子年事已高,几位社长都年过八旬,多次提出换届要求,经过选举产生新班子为社长李景煜,副社长黄代(常务)、李发相、羊瑞棋(后增补苏汉高),秘书长鲁效信(后为杨开明),副秘书长封贵银。《临沧诗词》主编李景煜,副主编临时选定。聘请杨士纬、杨绍显为名誉会长,马跃华、王儒昌、周士林、萧其祚、姚泰成、苏汉高、赵发彦、张光富、杨渡为顾问。会议邀请了地区老干局局长王怀英、原广电局局长马跃华、县人大副主任王叶富、政协副主席李燕、县委宣传部长唐国良、文化局长杨绍祥、老干局长李玉芹及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印刷厂等有关领导出席讲话。第二件事是成立洞经会。洞经是中国古典宫廷音乐中的一个流派,起于唐宋,盛于明清,先是道教讽诵经典时的一些固定腔调,逐渐形成与各地方民间音乐结合的一种幽雅音乐,得到城乡士庶喜闻乐见的一项文化活动,到民国时期,不仅城区盛行,还在博尚斗阁等地有了组织活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经过“假暴动案”中无故的牵连,顿使洞经音乐哑然失声,无人敢以之为乐。沉寂了3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南人余光先生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临沧文化馆当馆长,查访周资,得悉曾有过洞经音乐的历史,乃发动搜求,曾朝芳将保有20世纪40年代由余朝俊、蒙会三、杨陶斋用简谱录下来的22支《洞经曲谱》一本贡献出来,又经钱功宝稍做整理后油印了几十本发给爱好者,诗社洞经戏曲音乐组成员定期到文化馆活动时演奏。到2003年,李景煜从省志办结束省志的出版工作后返回临沧定居,参加了洞经组活动,发觉洞经有曲无词,故难以发展,乃约同蒋光明等七人写了一个振兴缅宁洞经古乐的报告给文体局,请求给予经费及活动地点的安排,并由李景煜、周士林创作了几十首诗歌谱入曲中演唱,得到局长杨绍祥的大力支持,先后拨给了两三万元经费,置办了乐器,做了统一服装,并提供西门公园小舞台活动,于2006年元月13日宣告挂牌成立“临沧市临翔区洞经古乐协会”。

临沧诗社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传统诗词理论的学习。1990年初,为提高对格律诗的认识要求及写作技巧,决定由姚泰成编纂印成《诗词浅谈》单行小册子一本发给社员,在此基础上由社长杨士纬在当年10月主讲“格律诗的写作”讲座。并从此把业务学习列作每次集会的重心。1991年翻印《中华诗词格律常识》小册子发给社员,并安排周士林主持根据《现代诗韵汇集》一书编印了收入620个入声字的《入声字表》小册子,于12月发给社员以解决大家在创作中对判定入声字的疑难问题。1995年春,改进了每周日上午集会的活动内容,初由社长指定一位水平较高的社友主持集体改诗。将社员的诗写在黑板上,大家发言评论分析,从诗题、意境、用字、对仗、平仄、韵脚各个方面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或改定,或提供作者去最后决定。这个办法,对社友的提高很大,特别是对格律诗的平仄粘对规律方面。2003年由李景煜托人在昆明代购《诗韵新编》一书50册分发订购者,诗社安排赵发彦主讲《诗韵新编》的内容及使用方法。2004年6月《中华诗词》第五期发表《中华诗词·新韵(十四韵表)》,诗社组织大家学习,要求大家以后用新韵写作,并决定翻印600册分发社员人手一册推行新韵。在年内安排了赵发彦、王顺义主讲了有关律诗、绝句和汉语拼音与新声韵应用等四课讲座;李景煜主讲了“传统诗词中古风歌行体的特点与在史诗中的重要地位”一课。2005年内又安排了中国诗歌文学史的五个专题讲座:周彩尧讲“诗歌起源——歌谣、《诗经》《楚辞》”;李景煜讲“汉赋——汉魏六朝乐府、古诗”;姚泰成讲“唐诗、宋词”;王顺义讲“元明清戏曲”;王建宁讲“五四运动——新诗”。以上这些印买韵书及多次安排讲座对社友的认识和写作水平均有很大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老的社友逐渐减员和缺席,又不断地增加了新社友。2008年趁协会成立的添员之势,5月起又安排了姚泰成主讲“格律诗的写作”,赵发彦主讲“绝句的写作”,周彩尧讲“楹联知识”,王顺义讲“词曲知识”。10月又应临翔区老年大学之邀,派出姚泰成、赵发彦、周彩尧主讲诗歌创作有关知识四课,诗协会员也有一部分参加听课。随着社会新形势的发展,一切上层建筑的东西也不断适应社会进步和变化更新,诗歌在形式、内容、技巧、词汇等一切方面也在变化中,理论的学习要适应这一要求而与时俱进。

诗歌朗诵会是推动和扩大影响的宣传手段之一。2001年10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诗社与县文体局联合编辑出版《光辉岁月》诗集首发式,在临沧行署大礼堂举行有200余人参加的地县各机关群众团体代表、沧江合唱团、老教师合唱团部分成员参加的诗歌朗诵会,副县长徐冯林作主题讲话。诗社社员朗诵了创作的诗词及演唱了自编的滇戏、歌曲、演奏了洞经音乐及舞蹈。这次诗歌朗诵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临沧的首例,影响深远,给社会一种新的视点活力。此后2003年10月上旬又在行署礼堂举行了“欢庆党的十六大诗歌朗诵会”,有地县党政军42个单位的代表应邀出席参加。诗社社友登台朗诵和演唱了自编自演的诗词节目,老年大学、沧江合唱团、老教师合唱团应邀演出祝贺节目。《临沧日报》《南汀河》《芳草》杂志社等做了报道,地区广电局播放了朗诵会的盛况。2004年8月22日,诗社召开了“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诗歌朗诵会”,发送《丰碑》一书,应邀到会的地县嘉宾有潘忠宇、马跃华、萧德虎、刘承禄、李双强、常鸿、杨文义、李明富、蔡微、杨绍祥、钱立华等,县广电局胡燕采访报道,社友朗诵诗歌富有感情,听者为之动容。9月26日又在诗社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诗歌朗诵会,会员朗诵了自创诗词作品,洞经音乐组演奏了《步步高》《梅花三弄》及洞经曲。2007年10月7日诗协与洞经协会联合举办“喜迎十七大欢庆重阳节”诗歌朗诵会,为14位80岁以上的老年社友戴大红花,有54人朗诵了祝贺诗110多首,老年大学的歌手雷芳唱歌,社友唱戏,还有书法爱好者举行了书法现场笔会。2008年6月30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与诗协又联合举办了“庆七一·迎奥运诗歌朗诵会”,有60多位社员朗诵了100多首诗词。通过这些诗歌朗诵会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大家对国家大事的关怀和诗歌创作的激情。

从1999年第十二届中华诗词研讨会提出“中华诗词走进大学校园”和2000年第十三届中研会号召“中华诗词走进中小学校园”后,全国先进城市的诗歌组织均已行动起来,纷纷向大中小学校园进军。临沧诗社也在2003年冬天与教育学院联系,先后由社长李景煜到院作了“中华诗词走进校园的若干问题”报告,王顺义作了“中华传统诗词的写作”专题讲座。当时教育学院有20多名学生参加诗社,指定中文系陶江、杨玉二人负责组织工作。2004年初有大批同学报名参加诗社共计145人。3月17日统计临沧诗社有社员450人(男421人,女29人),经常务理事会决定配合诗词进校园活动,办一个不定期的《临沧诗词》副刊名《新苗》,每期定刊32开16页活页报型,内容以刊登教育学院同学作品为主,也刊登一点理论短文,由李景煜、王永康、李文、罗永洪组成审核小组,每期印300份,此举得到文体局长杨绍祥的大力支持,从云峰现代城拉来赞助3000元作为印刷费。5月30日创刊号出版。到2005年7月中,刊出第七期,两年中,由学生社员在下午组织过两次大型演唱会活动。学生社员以演唱现代歌曲为主,也朗诵诗词;诗社社员演奏洞经古乐,清唱滇戏,朗诵诗词。双方均有领导出席参加讲话,会议开得活跃热烈。校方也很支持,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专门办公室,给予报销一定费用。为宣传诗教工作,在《新苗》上刊登过赵发彦:《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张光富:《传统诗的起承转合》,周彩尧:《词律漫谈》,王建宁:《浅谈传统格律诗的继承与发展》,王顺义:《律诗的声韵杂谈》,魏学芳:《关于中华新韵(十四韵)的想法》,周士林:《学写格律诗的体会》,李文:《简述律诗对仗》,李景煜:《新苗》发刊词、《中国的诗教》、《略谈诗教的继承与中华诗词的发展》等论文。在2005年秋季开学后,原有的学生社员骨干毕业分配散了,诗社主要领导成员忙于编辑《临沧古今诗书画集》的工作而放松了与院方的联系,使这个工作停顿下来。此外,诗教进校园一事也存在深层次的问题:一是学生绝大多数对于格律诗太生疏,感到困难很大,束缚思想,也不愿下大工夫去学,习惯于写新诗、朦胧诗不费力;二是社会潮流——商品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会写古诗卖不成钱,诗歌与我何干;三是社会风气带来的影响,过去硬考进大学苦读四年毕业,打好学位基础,到工作岗位再苦干一下,凭硬功夫考得职称,现在考不起大学可以出钱买读,毕业论文可以出钱买,还有电大混个文凭,就可以升级,甚至也可以买文凭,买官当,钱可通神,有钱可使鬼推磨,使很多学生特别是纨绔子弟把心思放在吃喝玩乐上,不管学业功课。这些虽只是冰山一角,却值得教育机关及决策者深思。

总而观之,诗词协会、书画协会、棋牌协会、花鸟协会、老年合唱团、老年歌舞团、打歌队等等,都是老年人怡情养性的好去处,是老年人按各自的喜好选择参加锻炼、消闲,安度晚年的老年之家,是老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以老年人为主的社会组织,必须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做好这些工作,对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文明,以至一个国家的形象都至关重要。何况一些协会组织,还有传承文明、潜移默化青年的教化作用。

回顾诗社白手起家,靠几个老同志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走过了20个年头,真不容易。除了每年一集《临沧诗词》已出到第20辑外,还应社会机关之需,合作编写了自《繁星集》起到《红盾风采》止的20多本诗文集;与老年书协合作举办书画展览和自行举办诗社的节日书画及个人收藏书画展多次,不但使诗社与群众拉近距离,让群众知道有诗社在“为人民服务”做实事,还带动了书协、图书馆等文化单位也跟着为群众做起好事来;在杨士纬的《夕晖集》问世之后,个人诗文集如雨后春笋,至今已出版80集以上;许多人从不会写诗到会写诗,出专集,这样一个提高的过程,难道不是因诗社成立之所致。凡此种种,汇成丰碑,闪闪发光,熠熠生辉,照耀后生,遗芳百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