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_宋应星的小故事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_宋应星的小故事

时间:2022-01-1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宋应星和《天工开物》_宋应星的小故事在徐霞客出世的第二年,即万历十五年,又诞生了一位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宋应星。随着他的光辉著作《天工开物》的流传,他的名字也早已驰名世界。不过,宋应星这一支并不景气。宋应星的妈妈姓魏,是宋国霖的第二房妻子。这年宋应星已经29岁了。在宋应星的所有著作中,除《野议》反映了他在政治上要求改革的进步思想之外,最有名和最有影响的就是《天工开物》这部科技巨著。难怪《天工开物》出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_宋应星的小故事

徐霞客出世的第二年,即万历十五年(1587年),又诞生了一位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宋应星。随着他的光辉著作《天工开物》的流传,他的名字也早已驰名世界。

宋应星也叫宋长庚,是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北乡人。据说他的祖上本姓熊,因为元末天下大乱,逃到会新隐姓埋名,便改姓为宋。后来子孙繁衍,世代相承,成了一个大家族,到明朝中叶还先后出了几个当官的,因此在当地也就算是望族了。不过,宋应星这一支并不景气。他的祖父死得早,独子单传,不仅家道衰落,人丁也不兴旺。父亲宋国霖是个平平庸庸的人,虽然念书,却一辈子没出过家门。

宋国霖自幼体弱,30岁了还没有儿子,偏偏家里又遭了一场大火,把一份不大的家业又折损了大半,日子过得渐渐清苦起来。宋应星的妈妈虽说是个大家闺秀,据说也得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她省吃俭用,自己连蔬菜也很少吃。宋应星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

宋应星的妈妈姓魏,是宋国霖的第二房妻子。封建社会人们被落后思想束缚,讲究“不孝有三,无后(即儿子)为大”。宋应星的父亲因为30岁还没有儿子才续娶了魏氏。魏氏来到宋家第二年就生下来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因此受到婆婆另眼看待。巧得很,宋国霖的原配甘氏在魏氏生了儿子之后也生了个儿子,所以宋应星是宋国霖的第三个儿子,排行老三。

宋应星小时候非常聪颖,记忆力特别强。他和胞兄宋应升以及几个叔伯兄弟同在叔父宋国祚的家塾里读书。那时候学生学的都是经史和诗文,作业就是作诗作文章。据说宋应星七八岁的诗文,常使大人看了惊叹不已。

老师十分严格,作业有时候也留得很多,弄得孩子们经常起早贪黑地读呀写呀,没有个完。有一次,老师规定,第二天早晨每个孩子要熟读七篇新文章。宋应星年幼贪睡,早早就睡了。他的哥哥晚上读得很晚,早晨又起得很早,一遍一遍地朗读。到学校之后,老师问大家读熟了没有,大家都回答读熟了。

老师不放心,抽查了几个孩子。宋应星年纪小,老师对他本来没和大孩子一样要求,但是听说他睡得早起得晚时,便责怪了他几句。谁知宋应星撅着嘴不服气,说:“我读会了。”老师以为他怕丢脸,说瞎话,便当场提问。哪知问到什么地方,他就接着背诵出下面的文句来。这使老师感到十分惊奇,便问:“你不是睡得早起得晚吗?什么时候读的?”宋应星告诉老师说:“哥哥早晚朗读的时候,我听几遍就记住了。”从此老师对宋应星便另眼看待,认为他聪明过人,指导他学习了很多基础知识。

宋应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懂得勤学的可贵,对学问孜孜不倦。他兴趣广泛,哲学、地理、数学、技艺等等,无所不读,而且读书认真,钻研起问题来十分细心,这些都为他后来取得出色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封建时代,读书的人家都望子成龙,总期望子孙读书能博取个功名,混上一官半职,否则总觉得不光彩。宋应星的父亲当了一辈子的诸生(即秀才),当然希望孩子们能改换一下门庭,便催他们去参加科举考试。万历四十三年(农历乙卯年),正值本省乡试,宋国霖打发宋应升、宋应星兄弟同去南昌应考,结果兄弟两人双双得中,成为乙卯科南昌乡试的举人。宋应星在录取的109人当中,考了个第三名,他哥哥名列第六。因为亲哥俩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时传为佳话,被人称为“奉新二宋”。这年宋应星已经29岁了。

但是宋应星的志趣并不在于作八股文。他和徐光启一样早已留心实用之学,凡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关系的学问,他都认真观察和研究。他的注意力早已转移到哲学和科技上去了。那时候,人们的思想长期受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把科学技术认为是雕虫小技,总是瞧不起,甚至把一些科技发明叫做“奇巧淫技”,认为读书人最高尚的就是科举做官。www.guayunfan.com

在父兄的压力下,宋应星被迫先后五次进京会考,都没有考中进士。按明代的科举制度,三年一试,从万历四十七年,经天启一直到崇祯四年,其间消磨了十多年的时光。就是说宋应星从29岁一直考到45岁还没有考上进士,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这对一个钻研科学的人来说是多大的损失啊!

宋应星深感时间宝贵,当哥哥宋应升要他第六次(崇祯七年)同去会考的时候,他断然地拒绝了。哥哥这次总算考取了进士,可已经是57岁的老人了。这时候,宋应星对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并且在长期的考察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想动手写作一部这方面的著作。为了得到更有利盼工作条件,实现写作科技著作的愿望,宋应星也得设法谋求一官半职,以保证生活来源。

因为那时候出版一本书很不容易,得自己花钱,请刻字匠,买木板纸张。字是一个一个刻出来的,一刻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然后一张张地印刷装订,可费工啦。这一切费用都得自己掏腰包。李时珍就是因为没有钱,所以到死也没能看见自己写的《本草纲目》出版发表。

宋应星是举人,举人有做官的资格,但它比进士要差一等。所以宋应星起初只被录用做了分宜县的教谕(县学的校长)。虽说官职不大,却是个研究学问的好职位。县学按规定只有20名学生,即使再加上增广生员,充其量不过三四十入。3个老师,工作不算累,相反有很多闲暇时间可以利用。因此,宋应星如鱼得水,在四年的任期内,不停地写作,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从哲学、政治、天文、音律,一直到科学技术,都有著作出版。可惜有些著作已经失传了,真是一个大损失。

在宋应星的所有著作中,除《野议》反映了他在政治上要求改革的进步思想之外,最有名和最有影响的就是《天工开物》这部科技巨著。经过宋应星搜集、整理和编撰的这部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共分18卷,门类很多,有截培、养蚕、纺织、染色、颜料、粮食加工、制糖、酿酒、榨油、烧瓷、造纸、采矿、冶铸、锤炼,以及兵器和舟车制造等等,几乎涉及到了所有重要的农工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其中记述了当时我国许多比较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比如在治炼方面,出现了炼铁联合作业,灌钢、炼锌、泥型铸釜、失蜡铸造等方法,不少工艺至今仍在使用。又如在生产刀剪上的夹钢、钻钢技术,以及纺织方面的许多技术,当时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宋应星不只是一般地记述生产过程,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不少科学见解。难怪《天工开物》出版不久,便很快流传到日本,得到了日本人民的重视,并翻刻印行。

宋应星因为博学多才,教导学生有方,注意培养他们获得真才实学,从而得到了人们的敬重,也得到了上司的好评。四年任满之后,宋应星升任福建汀州府(今福建省长汀县一带)的推官(管刑律的官),由于他正直廉洁,在当地人民中很有声望。他是个研究学问的人,本来就不打算在官场厮混,因此任期未满就回了老家。

崇祯十五六年,农民起义使明王朝摇摇欲坠,朝廷又叫他去当毫(bó,今安徽县毫县一带)州知州,上任没几天他就告老还乡了。清朝入关后,他不再做官。大约在顺治末年逝世,活了80岁左右。

《天工开物》问世到现在已经300多年了,现代科学技术比那时候有了飞跃的发展,而宋应星的这部不朽著作,却永远留存在世界的知识宝库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