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杜聿明_滇缅抗战将士名人

杜聿明_滇缅抗战将士名人

时间:2022-07-0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杜聿明_滇缅抗战将士名人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杜聿明在巍峨的昆仑关上,建立了一座“第5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并亲笔写了400多字的悼念碑文。杜聿明指挥新编第22师对当面之敌施行猛攻,进占南阳车站,以解第200师之围,但日军凭借附近建筑物固守,两军反复争夺,激战至30日。第200师撤退后,杜聿明鉴于同古被围的教训,制定了“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攻击”的战术。

杜聿明_滇缅抗战将士名人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杜聿明从小就喜爱舞枪弄棒,从小就承担管家的重任,虽是少年当家,但他聪颖过人,很快就掌握了一套经营家务、保全家业的本领。

1923年,杜聿明从榆林中学毕业。杜聿明原想报考北京大学,但在京停留期间,他目睹了北洋军阀贻误政事、膺窃国柄的黑暗,经过慎重考虑,毅然选择报考黄埔军校。

1924年3月,在同乡于右任的推荐下,杜聿明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的第1期学生。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何应钦第1教导团第1营第3连当见习官兼军需上士,不久后升为第2排副排长。(www.guayunfan.com)1925年春,东征军攻打淡水城,杜聿明、陈赓报名参加教导团组织的敢死队进行爬城攀攻,最先登上城头的杜、陈两人打开城门,迎来大队人马歼灭残敌,终获全胜。当时,杜聿明、陈赓等黄埔学生的冲杀过程,被设在城北边指挥所的蒋介石、何应钦等人观察得清清楚楚。战后,蒋介石向众将士当面夸奖了杜、陈等人的英勇无畏。

1937年,国民党军第1个陆军装甲兵团建成,杜聿明被委为第1任团长。8月13日淞沪抗战时,杜聿明率领装甲兵团第1营的第2、第4两连,在上海汇山码头协同步兵阻击企图登岸的日军。

1938年,装甲兵团扩编为第200师,杜聿明任师长。杜聿明主张练兵首先练官,练官首先练自己。他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掌握技术,他穿上工作服,刻苦学习驾驶和修理技术,常常钻到车底下修底盘;他还把新发现的问题,随时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由于杜聿明善于学习,不耻下问,深入探索,逐渐系统地掌握了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指挥要领,在他的带领下,全师官兵钻研技术蔚然成风,形成了练兵高潮。为了丰富官兵文娱生活,加强精神训练,杜聿明委派了一批政治干部,经常向官兵宣传爱国主义思想;连队成立小型俱乐部,创办黑板报,教唱军歌,经常组织球类、田径比赛,深受官兵的喜爱。

1938年10月,日军相继攻陷武汉、岳阳。10月11日,蒋介石下令在日军进攻长沙时焚烧市区,大火直到14日熄灭,全城基本被焚毁,激起极大民愤,日军也未停止进攻。长沙大火后,国民党长沙市警察局人员与放火队员又来到湘潭城下,欲火烧湘潭城。杜聿明得知后,当面怒斥了这种惊慌失措、草菅人命的做法,收缴了放火队的器械,将放火的人强行控制看管,并张贴布告,严禁放火焚烧湘潭县城,使湘潭城数十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得以保全。

1938年12月,第200师扩编成新编第11军,后又改为第5军,杜聿明任军长。该军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成立的唯一机械化新军,杜聿明要求新军具有“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的朝气。他非常重视士兵体格、射击、刺杀、投弹、夜战、近战等训练,每到各团、营、连看士兵训练时,都一一做示范,同士兵用步枪、轻机枪射击比赛,提出谁打得满分,当场发奖金,有发明创造的,当场讲评表扬,并传令各师派军官来观摩。重庆军事委员会派员来校阅,第5军的军事训练列为全国第一,此时,杜聿明年仅34岁。

1939年11月,杜聿明率第5军赴广西参加昆仑关会战,中国军队获重大胜利,史称昆仑关大捷。昆仑关一战,日军损失空前巨大。据日本战后公布的材料统计,这次战役,日军第12旅团长及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其中旅团长中村正雄在九塘被戴安澜的第3团击毙。杜聿明在巍峨的昆仑关上,建立了一座“第5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并亲笔写了400多字的悼念碑文。

1942年初,为保卫抗战运输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国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杜聿明为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于3月9日接替英缅军在同古的防务。他根据所获敌军文件,了解到当面敌情及作战意图后,认为当面之敌最多不超过两个师团,决定集中兵力,利用同古有利地形,击破当面之敌,进而协同英缅军收复仰光。杜聿明的方案得到了罗卓英、史迪威的同意。

3月20日,同古之战开始,一连数日,敌陆、空配合并与炮兵、战车协同进攻。至26日,正面敌人以其3个联队向同古西北角猛攻,第200师第6团阵地被突破。27日,新编第22师到达同古以北,与敌遭遇,双方彻夜对峙。28日,日军北守南攻,在同古北修筑工事,企图阻止新编第22师前进,而集中主力猛攻第200师,并施放糜烂性毒气,第200师官兵伤亡甚重。杜聿明指挥新编第22师对当面之敌施行猛攻,进占南阳车站,以解第200师之围,但日军凭借附近建筑物固守,两军反复争夺,激战至30日。

此时,远征军东路第6军与西路的英缅军,正与日军展开激战,不能按原协定如期进入前线,而日军从仰光派出的后续部队很快加入攻击,对第200师实行强行包抄。第200师已连续战斗12天,补给中断,粮弹两缺,有被敌各个击破的危险。杜聿明遂决定令第200师突围撤退,以图集结兵力,伺机再与敌决战,但遭到史迪威的反对,史迪威坚持以不足兵力向敌攻击,并派参谋窦尔登监督。杜聿明不服从史迪威的命令,开始实施有计划地主动撤退,经过缜密部署,郑庭笈指挥第200师城内部队向敌佯攻,主力迅速撤退,于30日退出同古,安全渡过色当河。

第200师撤退后,杜聿明鉴于同古被围的教训,制定了“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攻击”的战术。30日晚,杜聿明命令新编第22师在斯瓦河南北两岸构筑数个梯形阵地,两侧埋伏阻击兵,阵地正面埋设地雷,新编第22师采用这种战术,运用灵活,虚虚实实,使日军捉摸不透。远征军先攻继守,用逐次抵抗战术与日军5个联队激战达12次之多,持续半月之久,敌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人员装备极大消耗的代价,达到了以少胜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目的,成为抗战史上一罕见的战例,这就是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斯瓦逐次阻击战。

1942年4月13日,英军要求中国军队接替英缅军西路防区,企图乘机撤走,史迪威、罗卓英重新部署作战方案,准备在曼德勒举行会战,命令第5军、第66军分布在长达300公里的平(满纳)曼(德勒)公路上。杜聿明认为,这样分散兵力会被敌人各个击破,一再申述棠吉的重要性,主张要么退守棠吉,守住腊戌前方门户,要么就在平满纳打下去,反对无准备的曼德勒会战,但未受到史、罗的采纳,杜聿明只得从命,放弃了棠吉。于是,日军重新进占棠吉,并直取腊戌,从西南面截断了集结于曼德勒准备大战的中国主力军后方,在曼德勒的第5军不得不向伊洛瓦底江西岸撤退。从此,远征军走上了惨败境地。

兵退野人山

史、罗丢下部队只身逃往印度,并电令部队全部向温藻撤退进入印度,杜聿明执行了蒋介石令他北上撤回云南的命令,向国境撤退。

第5军回国的路线要翻越人迹罕至、荒僻险峻的野人山,进山之前,因无法携带重武器,杜聿明下令将全军装备的重武器全部炸掉。杜聿明带领的远征军分3路撤退,他本人率新编第22师为一路,第5军第96师为一路,负责殿后的第200师为第三路。杜聿明率领的部队在茫茫深山中跋涉时,迷失了方向,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被围困在原始森林中,加之天气炎热,大雨不断,蚊蝇成群、蚂蟥吸血,官兵相继死亡,尸骨暴野,惨绝人寰。直到1942年7月,一架美军侦察机偶然在丛林上空发现了野人山中的第5军军部,一队美军运输机赶紧空投下救生物品和一架电台,当天晚上,这支失踪已100多天的孤军,终于同外界恢复了联系。由于杜聿明选择了错误的回国路线,全军经历了可怕的死亡行军,途中饿死、累死、病死、自焚者达1.6万人。

1948年6月,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官。1949年1月10日凌晨,杜聿明集团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杜聿明在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庄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

杜聿明被俘后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优待,他健康状况不佳,患有多种痼疾,在战犯管理所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逐渐康复。

新中国成立后,杜聿明曾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被特邀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0年,杜聿明发表《纪念二·二八寄语台友》一文,呼吁在台湾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们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悼词这样评价他:“他虽然走过曲折的道路,但他有光荣的后半生,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民怀念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