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官场上,勇气比权谋更重要。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官场上,勇气比权谋更重要。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时间:2022-06-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李鸿章在晚清的舞台上,唱了一场独角戏,没有人欣赏,但从不缺人喝倒彩。李鸿章屹立舞台四十载,除了权谋,更需要勇气。此时的李鸿章有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那就是为岌岌可危的大清国撑起一片天空。改革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既有利益的侵犯。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李鸿章才具备一颗“勇敢的心”。提防之策就是起用满人,进入要津。被自己所忠心的人怀疑,是李鸿章最大的不幸。

官场上,勇气比权谋更重要。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李鸿章在晚清的舞台上,唱了一场独角戏,没有人欣赏,但从不缺人喝倒彩。

李鸿章屹立舞台四十载,除了权谋,更需要勇气。

李鸿章带领他的淮军进入上海之时,由于身材颀长、气质高远,很快得到一个“云中鹤”的绰号,巧合的是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李鸿章也完全称得上“鹤立鸡群”。面对积重难返的腐朽王朝,李鸿章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不囿于形式,有着独特的想法,无怪乎胡林翼第一眼看到李鸿章时,就赞叹地说:“如评骨法,必大阔,才力又宏远,择福将而使之,亦大勋之助也。”(www.guayunfan.com)1865年,李鸿章四十二岁,时任两江总督。此时的李鸿章有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那就是为岌岌可危的大清国撑起一片天空。

此时的清国已经被时代摧残得乱了方寸、尊颜尽失;国民蒙昧、迷信,缺乏理性;至于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些旧知识分子,个个自以为是,抱残守缺。作为那个时代少有的清醒者,李鸿章在单骑突进的同时,同样也承担着清醒所带来的孤独。

当时,在朝廷的保守势力中,有两个代表人物,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李鸿章所处的环境,以及其行为的艰难:

一个是蒙古族汉学家、曾担任皇帝老师的倭仁。对于当时的“洋务运动”,他几乎愤慨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建立国家的途径在于端庄和正义,而非武力和阴谋……在于人心而非技术……蛮人是我们的仇敌。”他又说:“蛮人入侵北京,焚毁圆明园,杀我人民。为什么我们要去寻找雕虫小技,尊蛮人为师呢?……假如才智之士都改变他们的正常学习,而追随于蛮人之后,那就会驱使亿万中国人民去归附蛮人……我们还要扩大他们的影响,在火焰上加上薪炭吗?”

另一个是光绪时朝廷中最有学问的“徐太师”徐桐,一个极端排斥外国的“传统的典范”。

徐桐绝不穿洋布制成的衣服,永远是一身中国绸缎或者中国土布;他收礼不收银元,只收本土的松江银;他仇恨一切外国的东西,绝不使用进口的一切物品;他最不喜欢看中国人戴西洋眼镜,看见就骂。徐桐曾经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可“美”的?中国什么事情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大清国军队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

像徐桐、倭仁这样的旧知识分子,他们最适合毕生去研究生僻学问,可他们偏偏处于政治的中心地位,把持着朝政,掌握着舆论。

改革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既有利益的侵犯。科举考试和绿营军等制度不仅有广大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而且在舆论上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李鸿章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即便洋务运动中走在前面的曾国藩,也主张适可而止,他反对建设电报、铁路和使用其他西方技术,理由是那些东西可能有害民生并且扩大外国人的影响。左宗棠与曾国藩的观点如出一辙,左宗棠对于清廷购买外国军舰也不以为然。时任湖南巡抚的王文韶,也在讨论中说:假如机器盛行的话,那么大批人将会失业,假如失业者慢慢多起来,天下就不稳定了,所以应该除了有关军事上的机器之外,其他的,都要一概禁止……

就连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任福州船政大臣多年的沈葆桢,竟然花钱将外国人修的吴淞铁路买回来后下令拆掉,因为他不能容忍和英国人合营一条铁路,也不能与他们共同管理,对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须加以控制才行。

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李鸿章才具备一颗“勇敢的心”。这样的比喻,指的是李鸿章自始至终对于时局和国家,有着真正负责的态度,这种负责,不仅仅是被动的坚守,而且,以一种勇敢的态度,去积极地应对这种改变。

李鸿章的孤独,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当权者人为制造的因素。而李鸿章所走的每一步,几乎都要受到朝中其他派别的阻挠和攻击。

李鸿章忠心拥戴清朝,对此,西太后虽然常常感激涕零,但内心却始终提防。提防之策就是起用满人,进入要津。西太后任用自己的亲信恭亲王奕主持总理衙门就是第一策。除了利用满人制衡李鸿章,慈禧还在汉人之中玩平衡:利用翁同龢等“言官”、“词臣”组成的“清流党”,不断地参奏、弹劾地方大员,在中央牵制湘、淮军将领的行动。利用“海防”、“塞防”之争,分化湘、淮军旧将,制造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矛盾,使李鸿章陷入深深的孤立。

尽管手握重权,却游走在核心权力之外;虽然外交上被朝廷倚重,但在内政上从来未被给予枢密大权,一直处于“外臣”地位。被自己所忠心的人怀疑,是李鸿章最大的不幸。

清朝“自强”无门,跌入深渊,无奈而战,战而不胜,最后只能“议和”,这场四十年的大结局,全部责任都推由李鸿章来承担。

其实,对于这样的结局,李鸿章早就明白,他早就提出以“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作为洋务自强运动的根本指导思想。

“和戎”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改良和建设的国际环境,以外部环境的平静来自强不息。李鸿章说:“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知其故耶?”

李鸿章对自己的定位等同于历史上的商鞅、王安石,就说明了他对改革所面临的随时可能身败名裂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

人越卓越,就必定越孤独,而一个忍受不了孤独的人,注定不会卓越。在朝廷的顽固派那里,李鸿章是孤独的;即便在洋务派内部,李鸿章也是孤独的,左宗棠曾经批评李鸿章: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李鸿章有一颗勇敢的心,因此,他才能孤独地承受着来自各方的打击和非议,毫不退缩,坚强地独立中流而不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