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隋朝是怎么建立的_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篡位得来

隋朝是怎么建立的_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篡位得来

时间:2022-01-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隋朝是怎么建立的_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篡位得来隋朝的开国之君杨坚,是靠篡夺北周的帝位而登上权力的顶峰的。隋朝的兴亡,都与篡位紧密相连。北周是南北朝时代,在北中国由鲜卑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太子宇文赟继位,称周宣帝。不久,郑译乘一次发兵攻打陈朝的机会,建言天元皇帝任命杨坚为元帅,得到了批准。天元皇帝宇文赟一死,刘昉、郑译等人立即伪造遗诏,任命杨坚为总知中外兵马事,掌握了全国的兵权。

隋朝是怎么建立的_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篡位得来

隋朝的开国之君杨坚,是靠篡夺北周的帝位而登上权力的顶峰的。他的儿子杨广,是靠耍阴谋挤掉哥哥杨勇,才当上太子的;是乘父亲病重之机毒死父亲而坐上皇位的。杨广本人也没得善终,是被近臣勒死的,从而丢掉了江山。隋朝的兴亡,都与篡位紧密相连。

杨坚是北周王朝的外戚,他的女儿是北周宣帝宇文赟(yūn)的皇后。北周是南北朝时代,在北中国由鲜卑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不久,又向南朝进军,打败了陈朝,取得了长江以北地方,疆域超过了陈朝,国力鼎盛,大有统一中国之势。

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周武帝病死。太子宇文赟继位,称周宣帝。宇文赟缺德少才,在当太子时,有不少大臣向周武帝进言,要求废掉他。周武帝也深感太子是个不肖之子,可是,其他孩子年纪太小,都不是当太子的料,所以周武帝不想废掉太子,幻想通过自己的严加管教,再加上太子属官的善诱,太子可能会变好。

于是,周武帝对太子毫不假以颜色,十分严厉,每次朝见时,都要求太子进退举止完全合乎礼仪,不得有一丝一毫疏忽,要同朝臣们一样。太子好喝酒,周武帝严令太子宫中不得饮酒。太子稍有过错,周武帝就下令杖打,太子身上棒疮累累,往往旧伤未愈,新伤又生。周武帝还严令太子的属官对太子每天的言行做详细记录,每个月向自己汇报一次。周武帝还经常训戒太子:“自古以来,有多少太子被废掉!你可要当心,咱们家的孩子不少,难道他们就不能当太子么!”

太子宇文赟在严格的管教下,大有收敛,尤其听到父皇说其他皇子也可以当太子的话后,更加惴惴不安,惟恐自己被废黜,于是,着意克制自己,装出一副知书达理的模样,不敢胡作非为了。因此,周武帝对太子也就放心了。

可是,周武帝一死,宇文赟一当上皇帝,立刻原形毕露。他在哭丧时,毫无悲哀之情,只是怕碍于观瞻才不得不干嚎几声。他还用手抚摸身上因被杖打而留下的疤痕,对心腹们说他父亲:“死晚了,死得太晚了!”

以此发泄对父亲的不满。在周武帝尸骨未寒的时候,宇文赟就如蝇见血一般盯上了父皇留下的那些年轻貌美的妃嫔们。白天,他装模作样地在大殿上父亲的棺材前哭奠;夜晚,就把他父亲的妃子们挨个召来供他淫乐。在周武帝的棺材刚刚入土后,宇文赟就命令所有官吏脱去丧服,换上吉服,庆贺自己登极。

宇文赟刚登上帝位就铲除异己,大杀功臣亲贵,大力提拔重用阿谀奉承之辈。宇文赟一意孤行,肆无忌惮,甚至超出了正常人的理智范围。他父亲丧礼未满,就在殿内歌舞奏乐,夜以继日,多日不上朝;派使臣四出,挑选美女,弄得举国不宁。

后来,连当皇帝都腻了,居然宣布将帝位传给年幼的太子宇文阐,而自己则当太上皇,称天元皇帝,居住的宫殿改称天台,仪仗的数量超过前代皇帝的一倍,就连戴的皇冠上面的旒也从12个增加到24个。他认为皇帝称天子有损于自己,于是自己改称天,使用的食具一律换上青铜器,而朝臣来朝见自己之前,必须斋戒三天。

朝臣的衣饰如果有的与自己的衣饰相类似,一律命令去掉,绝对不许同自己的一样。因此,侍卫们的帽子上沿用多年的金蝉装饰也被拿掉了,王公身上系的绶带也被取消了。更有甚者,官吏们的名号中有“天”、“高”、“上”、“大”等字的,也一律改掉,比如,将姓高改为姓姜,将“高祖”改为“长祖”等等。他还盲目仿古,下令天下的车轮不准是空心的,都用圆木盘充当;禁止妇女扑粉擦胭脂。他只要兴之所至,不管白天黑夜,说出巡就立刻离开宫廷,弄得陪同出巡的官员苦不堪言。一旦他气不顺,公卿百官便大难临头。他责打大臣以120棒为基数,后来又增到240棒。

后妃、宫女也不例外,受他宠幸的妃嫔几乎没有一个后背没挨过棒子的。他周围的人,从早到晚连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天,他又突发奇想,以地上有金、木、水、火、土五种东西为理由,宣布自己要依此数立五个皇后,并建筑五座宫殿,让皇后们各居一座。他还用五种大车装载后妃、宫女,自己率领侍卫们跟在车后,车上倒挂着活鸡,车子一走动,小鸡乱叫,他便与侍卫们一起向车上扔石块,吓得车上妇女呼天喊地,以此来取乐。这个天元皇帝如同疯子一般,昏暴程度日甚一日。

发展到后来,天元皇帝宇文赟居然对五位皇后中性情最温顺的杨后也厌烦了。时常找个借口为难她,一次甚至要将杨后处死。只因杨后的母亲独孤氏闻讯赶到天台,叩头谢罪,直磕得鲜血直流,才保住了杨后的性命。

不久,天元皇帝又迁怒于杨后的父亲杨坚。他气呼呼地对杨后说:“非把你娘家满门杀绝不可!”

说罢,便召见杨坚。同时,对卫士们讲:“等杨坚上殿之后,你们盯着他,只要他脸色一变,你们就立即下手,给我宰了他!”

杨坚被召来之后,神情自若,没有半点惊慌或异常表现,因此才死里逃生,得以幸免。

杨坚是将门之子,父亲是北周开国功臣。杨坚仪表不凡,二目炯炯有神,继承父职任大将军、隋国公。他见天元皇帝屡屡欲加害自己,就同好友内史上大夫郑译商量对策,请郑译设法找个机会,帮助自己调出京城到外地任职。

不久,郑译乘一次发兵攻打陈朝的机会,建言天元皇帝任命杨坚为元帅,得到了批准。可是,在出发前,杨坚却突然患了足疾,没能如愿离京。四天以后,天元皇帝得了病,病势迅速恶化,两天后连话都不能说了。天元皇帝在病危时把后事托付给心腹近臣刘昉和颜之仪。刘昉为人狡猾,因为善于谄媚而得到天元皇帝宠幸。www.guayunfan.com

他见老皇帝生命无望,小皇帝宇文阐年龄又太小,自己无力支撑朝政,为寻求一个帮手,他自然想到了杨坚。于是,刘昉串连了郑译、柳裘、韦谟、皇甫绩,共同商议请杨坚协助辅政。最初,杨坚执意不肯。在刘昉的一再劝说下,杨坚才同意。

天元皇帝宇文赟一死,刘昉、郑译等人立即伪造遗诏,任命杨坚为总知中外兵马事,掌握了全国的兵权。对这个遗诏,颜之仪坚决反对,拒不署名。刘昉瞒着颜之仪,替他签上名字,把遗诏发了下去。

杨坚在刘昉的谋划下得到了兵权,但他深知驻守外地的宗室藩王肯定不服从他的指挥,甚至有可能联手发动兵变来反对他。为了先发制人,杨坚以千金公主要嫁到吐厥去为由,召集赵王、陈王、越王、代王、滕王等五位藩王进京,置于自己的监控之下。

杨坚为了压服朝臣,还自己给自己定了官职,任大丞相兼管天下兵马,为树立权威还给自己配备了皇帝的部分仪仗。同时还宣布,将小皇帝曾住过的正阳宫改为丞相府。杨坚为了测试自己在朝臣中的威信,专门导演了一出“戏”:在到新的大丞相府的头一天,他命令贴身卫士卢贲向朝臣们宣布,谁要想富贵,谁就立刻跟随大丞相到东宫(正阳宫)去。

众朝臣听罢,犹豫不决,三五成群交头接耳议论。这时,杨坚示意卢贲把卫队带上来。只听卢贲一声号令,大丞相的卫队呼啦一声冲了上来,将众朝臣围了起来。众朝臣个个瞠目结舌,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了。这时,杨坚扫了众人一眼,迈着方步出了崇阳门,向东宫走去。众朝臣犹如被虎狼驱赶一般,争先恐后地跟着杨坚跑。

杨坚当上大丞相后,总揽朝政。他担心大臣们不服,有时难免犹疑,往往遇事不能当机立断。他的妻子独孤氏是一位很有主见的人,她见丈夫信心不足,就鼓励道:“大事已经这样了,既然骑上虎背已下不来了,只有自己努力好自为之了!”

另外,杨坚的心腹太史大夫庾季才也劝他勇往直前,已无退路可走了。

杨坚听了这些话,才横下心来,不顾一切地同反对派决裂了。

首先,他废除了周宣帝颁布的严酷的政令,对旧的法律删繁就简,编成《刑书要制》供各级官吏遵循。另外,他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博得了官民的称誉。同时,他开始整治反对自己的人,排除了政治上的障碍

杨坚首先把矛头指向相州(今河北临漳县)总管尉迟迥。尉迟迥拥有重兵,声望显赫,还在谋划兴兵讨伐杨坚。杨坚采取先礼后兵的战略,派尉迟迥的儿子尉迟惇带着皇帝的诏书去相州召尉迟迥返京,参加老皇帝葬礼。同时,又任命韦孝宽为相州总管,叱列长义为相州刺史,并命令二人相继出发,走马上任。

当韦孝宽抵达朝歌(今河北淇县)时,尉迟迥派来的贺兰贵已在等候他了。韦孝宽在与贺兰贵交谈的过程中,感到事态严重,尉迟迥可能要采取对自己不利的行动。于是,他装作生病,放慢了行程,并派人以到相州买药为名,暗中观察动静。

后来,韦孝宽又向前来迎接自己的侄儿韦艺打听消息,韦艺时任魏郡太守,受尉迟迥的差派前来迎接韦孝宽,韦艺在叔父的逼问下,把尉迟迥准备兴兵反对杨坚的计划全说了。韦孝宽得知真实情报后,立即带着韦艺急急忙忙返回长安。当尉迟迥得知韦孝宽返长安的消息后,立即派兵马追赶,结果没有追上。

杨坚又派人去相州,暗中与总管府的长史晋昶联系,让他做内应,除掉尉迟迥。不幸,消息走漏,杨坚派来的使者与晋昶均被尉迟迥杀了。尉迟迥杀了朝廷的使者以后,立即召集属下官员及百姓,他登上城楼,向大家说:“杨坚凭他是皇后之父,挟持了年幼的皇帝,公然要篡权谋反。我是皇亲国戚,又出任总管要职,朝廷派我镇守相州,肩负重任,保卫国家,今天,我要同你们一道铲除反贼,你们意下如何?”

众官民一致表示服从指挥。于是,尉迟迥自称大总管,并设置百官,把赴京的赵王的儿子推出来作号召,起兵讨伐杨坚。

在长安,杨坚任命韦孝宽为元帅,督率各路兵马征讨尉迟迥。

这时,雍州牧毕剌王宇文贤与赴京的五位藩王一同刺杀杨坚的阴谋暴露,杨坚先发制人,杀死了宇文贤及其三个儿子,为了稳住大局,对五位藩王没予追究。

京城的局势安定下来了,可是相州前线却颇为紧急。尉迟迥起兵以后,他的弟弟青州总管尉迟勤率属下五州兵马响应,兵力已达数十万。不久,荣州刺史邵公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潼州刺史曹孝远等也都起兵响应尉迟迥;接着,徐州总管、东平郡前太守也都起兵攻城略地;而据城抗拒尉迟迥大军的地方官有许多兵败投降。一时间,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山西等地都树起了反对杨坚的旗帜。

这时,在京城长安又发生了一起暗杀杨坚未遂事件。赵王宇文招请杨坚到王府叙谈,杨坚应邀来到王府,宇文招将他请到内室。在座的还有赵王的儿子宇文员、宇文贯及王妃的弟弟鲁封等,他们都随身带着刀剑,而在室后的阁内还埋伏着武士。杨坚的随从被远远挡在了室外,只有杨弘和元胄二人被让到台阶上,坐在门外边。杨坚刚落座,便摆上了酒宴。酒过三巡,宇文招抽出佩刀切西瓜请杨坚吃。元胄见势不妙,立即闯进室内,对杨坚说:“丞相府有急事,请大丞相立即回府。”

宇文招冲着闯进来的元胄喝斥道:“我与丞相还在叙谈,你是什么人敢闯进来?”

元胄瞪大双眼,紧紧护着杨坚,用手拍打着佩刀。

宇文招装出笑脸,说:“你怎么这样紧张?难道我有什么恶意不成!”

宇文招急于脱身,便装出呕吐的样子,站起身向阁内走去。元胄怕有变故,一步冲上去,扶住宇文招,请他在座位上坐好。宇文招坐一会儿又站起来,元胄又请他坐下,一连几次,宇文招到底没能离席。后来,宇文招对元胄说道:“烦你到厨房去拿点冰来,我嗓子太干了。”

元胄一动也不动。这时,滕王宇文逌来了。他因为有点事,没能准时来,迟到了。杨坚立即起身出迎,走下了台阶。元胄紧随其后,对着他的耳朵悄声说:“大事不好,请快离开!”

杨坚小声答道:“我们手边没有兵马,出去也没有办法。”

元胄说:“兵马都是朝廷的。一旦他们先动手,一切就全完了。我不怕死,可死了也没用!”

杨坚与滕王一同进了室内,落座吃酒。这时,元胄又听到小阁子里有铠甲相碰的声音,他急不可耐地说:“丞相府有急事,大丞相不能再逗留了。”边说边扶起杨坚往室外走去。

宇文招起身来追,元胄用身体堵住门。杨坚走到大门时,元胄才从后面赶上来。宇文招眼看着杨坚离去,一场“鸿门宴”结束了。

几天后,杨坚以谋反的罪名将宇文招及儿子处死,赏给元胄许多财物。后来,藩王们又策划了几次谋杀,但都没有成功。

在前方,战事呈对峙状态。元帅韦孝宽坚守武陟,按兵不前,与尉迟迥的军队隔沁水相持。这时,杨坚又接到密报,说军中三个主要将领都接受了尉迟迥的赠金,有可能倒戈,兵士们已开始骚动不安了。杨坚闻报后很紧张,同心腹谋士研究将三个将领调离前线。杨坚的得力助手李德林不同意这个办法,他说:“大丞相与众将没有直接统辖的关系,况且那三位大将也都是朝廷重臣,依目前的情况,大丞相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退一步说,那三个将领能服从大丞相的命令,返回京城,可是,又有谁能保证新派去的将领不三心二意呢?再者说,赠金的事情只是传闻,是真是假又难以查清。如果一旦调动他们,他们出于畏罪心理逃跑了,也不好缉拿;如果立即逮捕他们,前线的将士,恐怕连元帅在内,也都要产生人人自危的感觉了。临阵换将可是兵法之大忌呀!依我愚见,不如派一位精明干练素有威信的人去前线当监军,一则可随时掌握情况,再则如有的将领有异志也可及时处理,能稳住大局。”

杨坚被李德林说服了,当下派丞相府司篆官高颖当监军,赶赴前方,很快便安定了局面。然后便督军出征,强渡沁水,烧掉桥梁,以绝退路,兵士拼命厮杀,打垮了尉迟迥的军队。韦孝宽指挥部队一举攻到邺城。城下一战,尉迟迥又吃了败仗,结果,城破自杀。

韦孝宽分兵数路,乘胜将附和尉迟迥叛乱的各路兵马都镇压了下去,函谷关以东地方恢复了秩序。

九月份,杨坚的大儿子杨勇出任洛州总管,率军队驻守洛阳,管辖原北齐王朝的大片土地。杨坚的后顾之忧彻底解除了。十月份,杨坚杀了陈王宇文纯及其儿子,又派兵平定了四川。十二月份,杨坚任相国,统辖百官,晋爵为隋王,朝拜天子不称名字,并加九锡(天子特赐的九种器物,以示权位崇高),如同当年的王莽、曹操一样。至此,杨坚牢牢地掌握了朝廷大权,他取北周皇帝而代之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十四日,杨坚从自己的外孙北周静帝宇文阐手中接过了皇帝的玉玺。那天五鼓时分,天刚麻麻亮,杨坚装扮一新,身穿黄袍衮服,头戴冠冕,缓步登上临光殿,坐稳之后,大臣们献上皇帝的玉玺及册书,又宣读了周静帝的让位诏书。杨坚从此成了皇帝。他在接受众臣的朝贺之后,宣布改国号为隋,改年号为开皇。

杨坚篡位当了皇帝,史称隋文帝。他的妻子独孤氏便成了皇后,长子杨勇便成了太子。周静帝宇文阐被封为介公,昔日北周的皇太后杨氏即杨坚的女儿,被封为乐平公主。杨氏在最初认为父亲辅政比由宇文氏家族的人辅政好,可以确保自己的幼子宇文阐太平无事。可是,当她发现自己的父亲随着权力的加大,野心也在膨胀,内心开始不满,而且公开表露出来。等到杨坚逼宇文阐让位时,她怒不可遏,痛不欲生,但是已无能为力了。杨坚称帝后,曾叫自己的女儿改嫁,杨氏誓死不从,杨坚由于惭愧,也就不再逼女儿了。

杨坚称帝后,励精图治,减轻赋税,提倡节俭,而且以身作则,平时吃饭仅是一个肉菜而已。他注重吏治,废除严刑苛法,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强调对官吏的考核。建立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广泛任用人才。尤其重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为此,他整理天下户口,清查出没有户籍的百姓多达164万人,其中壮劳力44.3万人,这不仅给国家增加了赋税收入,而且也抑制了豪强地主;另外,他还广设粮仓储粮,以官仓供养军政人员,以义仓救济灾民,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生产;此外,他还注重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增产。在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派兵消灭了陈朝,完成了中国统一。

因此,隋朝的国力迅速增强,较秦汉时的经济、文化更为发达,在隋文帝末年,社会呈空前繁盛的局面。

但是在统治阶级或集团内部,围绕财产与权力再分配的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而斗争的手段往往是凶残、狡诈、阴险融为一体,这已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已成为一条规律了。当然,隋文帝杨坚在攫取君权的过程中,也不能超越这条铁律。尽管历史上的统治者权力的获得无不伴着血腥与丑恶,但是,在评论当权的统治者的时候,却不把他如何获得权力视为重要依据,而把他如何运用权力及权力运用的结果对当时与后世的影响如何,作为评价其历史地位与社会作用的关键。

据此来分析评价隋文帝杨坚,得出的结论是肯定他对社会、历史所产生的作用。杨坚利用攫取的最高权力,推行一系列有利国计民生,有助社会发展的政策,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不失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大有作为的君主。后人对杨坚篡权并不予以苛责,其原因即在于此。可以说,隋朝的建立及兴盛与杨坚获得权力、运用权力是不可分的。

历史上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相似的历史事件却往往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隋文帝杨坚与其儿子隋炀帝杨广的活动就是明显一例。就其对国家最高权力获得的情况而言,这父子俩都是靠篡位上台的,可是,隋文帝却有明君之誉,而隋炀帝则是一个大昏君。

杨广是隋文帝的二儿子。隋朝开国后他被封为晋王,在消灭陈朝的战斗中,他统率三军,建立了丰功伟绩。他相貌堂堂,很有文采,尤其擅长诗歌写作。他很有心计,为人深沉持重。他礼贤下士,颇为朝臣所称道。

杨广的大哥杨勇被立为太子以后,逐渐失去了父母的欢心。杨勇为人直率任性,待人宽厚,生活追求奢华,贪恋女色。正因为如此,在生活上他不为父亲所齿,在性格和手腕上他斗不过弟弟杨广。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隋文帝是崇尚节俭的人,甚至到了悭吝的程度。一次,太子杨勇造了一件新铠甲,装饰华贵。隋文帝见后很不以为然,当即训诫道:“自古以来,帝王好奢侈没有一个能长治久安的。你身为太子,应首重节俭,这样才能继承大业。我从前用过的衣物,都要留下一件,常常拿出来看看,以此提醒自己。我真担心你一味以皇太子自居,忘了从前的艰辛。因此,我才把我曾用过的佩刀赏给你,还曾赐给一盒腌咸菜,那是你从前当兵时常吃的呀。如果你能牢记过去,就应体会我的良苦用心!”

杨勇事后仍一如既往。在冬至那天,朝臣们都到太子宫中行礼,杨勇命奏乐朝拜。很快这件事被隋文帝知道了。他询问文武百官,冬至去朝拜太子合乎礼法吗?太常少卿辛亶回答说:“众臣去东宫是向太子贺节,不是朝拜。”

隋文帝不悦地驳斥道:“贺节可以三五成群地去,是自发的举动,可你们则不然,有人组织,文武百官在同一时辰集体前往,而且太子身穿礼服,鸣钟击鼓,这样做对吗?!”

隋文帝说罢,立即下了一道诏令,指示:“礼分等级,君臣之礼不能混淆。皇太子仍然是臣子,朝臣及地方大吏在冬至朝拜皇帝时,又去拜见太子,贡献礼物,这不合礼法,今后应予禁止。”从此,隋文帝与太子之间产生了裂痕。

太子杨勇在生活上仍不收敛,他广置姬妾,而对父母给他立的正妃元氏却不爱恋,十分宠爱侧妃云氏。元妃由于失宠,郁郁寡欢,日久成疾,患心脏病而死。太子的母亲独孤皇后是一位很有个性,极有胆识的女人,对于儿媳之死,很生气,把太子召来狠狠地训了一顿,对云氏更加厌恶了。云氏恃宠,在太子宫中说一不二,令其他姬妾侧目,有不少人常到皇后独孤氏面前进谗言。独孤皇后越发气愤了,就命人专门监视太子与云氏,刻意寻找他们的错处。

杨广早有野心,想取太子而代之,所以他在广结朝臣的同时,更十分留意宫中动向,以便迎合父母心意,与哥哥杨勇对着干。当他得知父亲不满杨勇奢侈,母亲不满杨勇宠爱云氏时,他便十分留意自己的言行及生活琐事。他为了讨得父母的欢心,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装模作样,比如,他虽然也很好女色,但竭力克制自己,大部分时光与元配夫人萧氏在一块儿厮混,很少去找姬妾寻欢。他深知父亲为了避免宫廷内部可能发生的手足相残的恶性事件,只同皇后独孤氏生孩子,而不同其他妃嫔生孩子。杨广也仿效父母这种行为,残酷地命令自己的姬妾不准生儿育女,一旦生下来也不准养活。杨广的这个举动,深受父母的赞赏。

另外,杨广得知哥哥因奢侈受责后,他立即重新安排王府的陈设,连屏风都换上白绢的而不再用五光十彩的蜀锦了。一次,当杨广得知父母要来他的府邸,他急忙把身边年轻美貌的姬妾侍女全关到别处的房里,跟前只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侍女服侍,并让所有的人都脱下华贵的衣服,换上质朴的衣裳。他还叫人把乐器上的丝弦弄断,不准拂去乐器上的灰尘。经过种种精心准备之后,杨广迎来了父母亲。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到二儿子家中后,与在太子宫中所见所闻截然相反,这老两口误以为杨广生活节俭,不喜女乐,完全被二儿子骗了。不仅当时心中高兴,事后还逢人便讲杨广如何如何贤明,以有这样的好儿子而沾沾自喜。

杨广不仅刻意逢迎父母之所好,而且不惜花费金钱广泛结交朝臣,甚至连皇帝皇后身边的侍从,也屈尊去交好,每逢朝臣或侍从奉皇帝或皇后之命来到杨广家中传达旨意时,杨广都早早地在门外站着恭候,临走时必定以金银及珍贵之物作为馈赠。所以这些人无不在皇帝或皇后面前大讲杨广的好话。

时间一久,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在隋文帝及独孤皇后的心目中的反差,越来越大了。

杨广见时机到了,便有计划地开始陷害兄长、抢夺太子宝座的活动了。杨广在出任扬州总管以后,广结心腹,总管司马张衡,安州总管宇文述等人都是他的死党。张衡受杨广之托为篡夺太子宝座进行全面策划。宇文述建议杨广为搞掉太子首要的是结交权臣杨素,因为只有杨素才能使隋文帝改变主意。而杨素又最信任弟弟杨约,若想结交杨素首先要交好杨约。宇文述还毛遂自荐,主动提出去京城打通杨约这一关节。杨广听后异常高兴,当下给了宇文述许多金银财宝,以利他进京活动。

宇文述抵京后,立即宴请杨约,并与他赌博。宇文述故意只输不赢,很快便把带来的金银输个精光,另外还赔上许多古玩。杨约酒足饭饱又发了个大财,满心高兴,口中连连称谢。宇文述乘机说道:“杨大人,您可别谢我。这些金银珠宝是晋王殿下赏赐的,殿下命令我陪您玩玩,只求您高兴即可。”

杨约不解地问:“宇文大人,您可把我弄糊涂了。请大人详细说明可好?”

宇文述就把杨广派他来京的用意一五一十全说了,最后又是劝谕又是威胁地说:“杨大人,守常规固然是大臣的本分,可是,如果违反常规却符合天意人心,也该权变,这才是通情达理之举。常言道,识时务为俊杰。从古至今,贤人君子没有不根据形势而行动的,不避害趋利还叫什么君子?您与令兄是当今朝廷上最有地位,最有权势的大臣,劳苦功高,掌权多年,难免不得罪一些人呀。恐怕有不少朝臣对二位大人心怀不满,甚至有人还想等机会加害于二位。如果皇上一旦升天,您二位还有靠山吗?据我所知,太子对当权的大臣是很不满的,将来太子继位,不知大人与令兄可得安生?目前,皇上与皇后对太子深为不满,早有废黜之意,这点您不会不知道吧。依我愚见,只要令兄出面劝皇上立即废掉太子,另立晋王为太子,肯定能得到皇上同意。果真如此,岂不一举两得。晋王当上太子还能不感激二位大人吗?!我想,那个时候大人与令兄可谓安如泰山了。”

杨约听罢,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宇文述见目的已达到,也就不再言语了。

第二天,杨约就去见杨素,把宇文述的这番话作为自己的见解,同杨素讲了。杨素听后,也正中下怀,拍着巴掌说:“贤弟,多亏你想得深远,愚兄还没想这个问题。你谈得很好,很及时啊!”

分手时,杨约又叮咛杨素:“哥哥,皇上最听独孤皇后的话,你可早下决心,否则,将来难免大祸临头;你一旦成功,咱们家可就万世其昌,子孙永无后顾之忧了。”

几天以后,杨素趁进宫奉侍独孤皇后饮宴的机会,装作无意的样子,随口说道:“皇后陛下,为臣应恭贺陛下呀。”

独孤皇后不解地嗯了一声,并让杨素继续说下去。

杨素说:“晋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贤下士,节俭勤奋,真像皇帝陛下一样,皇后有这样好的儿子,真是大隋天下之福啊!”

没想到皇后听罢这句话却流下了眼泪,杨素吓得赶忙离席跪到地上叩头请罪。皇后摆摆手,让他重新落座,深深叹了一口气说:“你说得都对,广儿是个大孝子。皇上常跟我提及,每次派人到扬州去看他,他都早早地在府门外站着等使臣,一提到皇上和我,这孩子就流眼泪,都那么大了,还舍不得爸爸和妈妈。广儿的媳妇也贤惠,每次我派宫女去看她,她都同宫女一个桌吃饭,一张床上睡觉。这两口子可不像勇儿那两口子,阿勇和阿云一天只知道享乐,近小人远君子。尤其叫我伤心的是,勇儿还猜忌广儿,我真担心有朝一日广儿死在勇儿之手哇!”

杨素一见机会到了,说了一些安慰皇后的话,又说了许多太子杨勇的坏话。独孤皇后见杨素是这个态度,立即赏给他许多金银珠宝,并告诉他要帮助皇帝早下决心,废掉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杨素没想到这么轻易就达到了目的,一再向皇后表示一定向皇帝建言,豁出老命也在所不惜。

杨广除了派人向皇帝、皇后进言,自己还亲自出马。一次,他回京朝拜,离京时去辞别母亲,一见到母亲就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独孤皇后也流下泪来。杨广哽哽咽咽地说:“孩儿实在笨拙,只知道友爱兄弟,可不知因为什么得罪了太子,太子对孩儿恨得要命,常常对人讲要杀掉孩儿。孩儿被杀倒无所谓,只是担心母后承受不了哇。孩儿就要离京回扬州了,请母后千万珍重,不要以孩儿为念!”

说罢,杨广竟呜呜大哭起来。独孤皇后用手一抹眼泪,高声说道:“孩子,你站起来。这个地伐(杨勇的小名)越来越不像样了!我给他娶了元氏,可是他却不把人家当妻子对待,一个心眼宠着那个阿云。媳妇死了我还没追究,如今又要害你,我真不能容忍了!我活着他就敢这样,将来我死后还得了?皇上一旦千秋万岁之后,将来你们还得向阿云的儿子称臣,这可太叫人痛心了!”

杨广见母亲中了他的圈套,就更放声大哭起来,趴在地上不起来。杨广离去后,独孤皇后决心找皇上提出废掉太子杨勇。

对于废掉太子的议论,杨勇也有耳闻,虽然忧惧可又拿不出对策。后来,他竟愚蠢地去找巫师,请巫师作法帮助自己避开这场灾难。杨勇按巫师的要求,在后花园内修了一个庶人村,房屋低矮简陋,自己常住到里面,用草垫子当褥子,穿着粗布衣服,俨然是个穷百姓。幻想以此来保住自己的地位。

隋文帝对杨勇的这些举动,很快就掌握了。他虽然有意废掉太子,但总不肯轻易下决心。此番听说太子如此,就想再给太子个机会,再考验一次。于是,隋文帝下令召见太子。杨素惟恐隋文帝与太子重归于好,就想出一条毒计来。他亲自站到宫门,当见到太子来时,不让太子进宫,故意激怒他。直到杨勇上当发火了,杨素才答应进宫禀报皇上。杨素进宫后对隋文帝说:“为臣在宫门见到太子怒容满面,恳请皇上谨防有变故。”

隋文帝一听,十分生气,感到太子实在是不可救药了。杨勇白白丢掉了一次机会。

事后,杨素安排亲信日夜侦察太子言行,添油加醋地向隋文帝汇报,不时地进行诬陷。

隋文帝在皇后与权臣的夹攻之下,对太子更加疑忌疏远了。他下令把太子宫中的警卫全部换上新人,不准身强力壮的人充任;还把太子身边的一些侍臣调走,又派出许多暗探监视太子。对此,太子表露出不满,立即被人报告了皇上。隋文帝决心废掉太子了。

一天,太史令袁充对隋文帝说:“陛下,臣近日观天象,天意预示太子当废。”

隋文帝插话道:“天象早就昭示废太子了,只是朝臣们不敢说罢了。”

朝中关于太子的情报,杨广都能及时收到。他见时机成熟,更加紧了活动。他派人贿买了太子宫中的宠臣姬威,让他把太子的一言一行全部及时报告杨素。从而,杨素诽谤太子的材料源源不断。当杨广听到皇上说朝臣不敢提废黜太子的报告后,立即指令姬威,命他出面上奏章,向皇帝建言废掉太子,并答应他在事成之后给予重赏,可以大富大贵。姬威立即上疏告发太子。

隋文帝下令将太子身边的官员唐令则等数人交付法官审讯,并命令杨素把太子的所谓丑行一一向朝臣们传达。

不久,隋文帝要宣布废黜太子。当时,有些朝臣曾力图劝阻,左卫大将军元旻就对隋文帝说:“废立太子是国家的大事,一旦发布诏令,将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谗言无尽无休,请陛下明察。”

隋文帝立即把姬威叫来,命他当着大臣的面数说太子的罪过。姬威有条有理地揭发太子的罪状:生活骄奢,一年四季派工修宫殿台阁,谁劝谏就要杀谁;无视法规,太子随意索要物品,有关的官员按规定不同意支付,太子就扬言丞相以下的官员我要杀他几个,让人们知道怠慢太子的后果;诅咒皇上,太子曾经叫巫婆算卦求吉凶,并对身边的臣下说,皇上忌讳十八年,这个年头快到了……

没容姬威说完,隋文帝便流着眼泪插话道:“天下谁不是父母所生?他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朕最近读《齐书》,见书上记载北齐皇帝高欢惯儿子,我真生气,像高欢这种人可不能效法!”

说罢,下令将太子杨勇及其儿子们禁闭起来,并将太子的心腹官员全部监禁严审。

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隋文帝正式下诏废掉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将杨勇监禁在东宫,交付杨广监管。杨勇被关押后,一再请求面见父皇申诉,结果均被杨广阻止,未能如愿。杨勇被逼无奈,只好爬到院中的大树上高声喊叫,期望父皇能听到他的声音。对此,杨素立即向隋文帝报告:“杨勇疯了,已不可救药了。”因此,杨勇未能见到父皇的面。

杨广在杨素等人的帮助下,虽然坐上了太子的宝座,但心里仍不踏实。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令他担心。杨广把攻击的矛头,首先对准了蜀王杨秀。杨秀当时任益州总管,身强力壮,敢作敢为,武艺超群。隋文帝曾不止一次地同独孤皇后谈论这个儿子,说:“秀儿将来必定不得善终,我在世还没有什么,一旦他哥哥继位,十有八九他要造反。”

杨秀自从出任益州总管以后,俨然是一方的霸主,胡作非为,无人敢问,他使用的车马,穿着的服装与皇帝所用的没有差别。他对杨广立为太子,心中愤愤不平。

杨广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通过杨素向隋文帝进谗言,以达到暗害杨秀的目的。隋文帝果然听信了杨素的话,下令召杨秀进京。杨秀接到旨意后,犹豫不决,进京怕凶多吉少,不进京,又怕违抗圣旨获罪。他属下的司马劝他遵旨进京,他沉下脸不悦地说:“这是我的家事,与你无关!”并决心不奉召进京。

隋文帝见杨秀拒不应召进京,担心他搞叛乱,就下令撤了他益州总管的职务,并任命独孤楷为益州总管,星夜前去办交接。独孤楷当年是杨坚的卫队头头,对杨坚篡位立下过汗马功劳,同杨坚的儿子们交往密切,与杨秀尤其亲近。此番独孤楷上任后,就劝杨秀尽快进京,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乱来。在独孤楷的劝说下,杨秀启程返京了。临行时,独孤楷发觉杨秀有反悔之意,于是他布置好军队以防不测。杨秀离开益州才40里地,就率警卫部队返回来要袭击独孤楷,得知独孤楷已有准备,才停止行动,悻悻上路走了。

仁寿二年(602年)闰十月,杨秀抵达京城长安。隋文帝不见他,令使臣当面斥责他。杨秀低头认错。隋文帝传下旨意,将杨秀交付法官论罪。太子杨广装出痛苦的样子,流着眼泪给弟弟讲情,有的大臣也出面给杨秀讲情,说:“陛下只有五位皇子,杨勇已废为庶人,秦王杨俊已病逝,何必再惩处蜀王呢?”

隋文帝把这个大臣骂了一顿,并对杨广等群臣说道:“应将杨秀斩首以谢百姓!”于是,命令杨素负责审判杨秀。

杨广为了置杨秀于必死之地,暗地里叫人做了两个木偶,绑上双手,在心窝钉上钉子,分别写上隋文帝及汉王杨谅的名字,埋到华山脚下。然后,叫杨素派人前去挖掘。杨素获得这一大逆不道的“证据”之后,立即向隋文帝作了报告。杨广惟恐“证据”不充分,又假造了一道造反的檄文,内容是杨秀起兵的宣言,称“逆臣贼子专弄威柄,陛下唯守虚器一无所知”,“陈甲兵之盛”、“指期问罪”。然后,把这道檄文放进杨秀的文集中,命杨素作为罪证上报给隋文帝。

隋文帝看过这些“罪证”之后,勃然大怒,高声喊道:“天下竟有如此不孝之子吗?!”

十二月,经过审判,杨秀被废为庶人,禁闭在内侍省,不许与妻子相见,受他牵连被治罪的有一百多人。

杨广对另一个弟弟汉王杨谅也不放过。当时,杨谅任并州总管,手握重兵,镇守北部边境,以防吐厥,部下有不少猛将。自从太子杨勇被废之后,杨谅也有争当太子的想法,所以着意培植个人势力。当蜀王杨秀获罪以后,杨谅更加不安了,深知下一个该轮到自己了。于是,以加强战备为由,修筑城堡,扩大兵员,广招人马。因为杨谅处处设防,而又很得隋文帝欢心,所以杨广一时也无可奈何于他,只得暗中寻找机会,以求早日将他除掉。

仁寿四年(604年)正月二十八日,隋文帝下令政事交由太子处理,自己在郊县仁寿宫休养。四月,隋文帝越发感到身体不适。七月初十日,隋文帝病势沉重。他已着手准备后事了。把大臣们召到仁寿宫,在病榻旁同他们作最后的谈话。四天以后,隋文帝便死了。

隋文帝之死,与太子杨广有很大关系。

杨广自从当上太子后,巴不得立刻就继位当皇帝。可是,隋文帝却偏偏身体健康,一点病也没有。就连独孤皇后去世、儿子杨秀获罪,这在一年之内相继发生的大事他都经受住了。杨广好不容易盼到隋文帝有病了,立即做好了登极的准备。可是,隋文帝偏偏不死,从四月到七月,杨广真是度日如年哪。当隋文帝病重时,把杨广、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召到身边侍奉汤药。杨广暗中写个条子派人给杨素送去,询问他皇帝死后自己该怎么办。杨素一一写好,派人给杨广送去。不料,这个送信的人走错了路,给病中的隋文帝送去了。隋文帝见信后,十分生气,而且十分伤心,没想到杨广、杨素竟对自己如此不忠。

当时,独孤皇后已死去六年了。隋文帝身边有两个宠妃,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二位宠妃见隋文帝气得浑身发抖,也不敢细问,只好说些宽慰的话给皇帝消气。当晚,由宣华夫人陈氏陪伴皇帝。

太子杨广不时以探视为由,来到隋文帝的寝宫窥探。在天快亮时,杨广又偷偷溜到寝宫里,正巧碰上宣华夫人陈氏解手。杨广顿时淫心陡生,冲上去将陈氏抱住要强行非礼,陈氏怕惊动睡中的隋文帝,不敢高声,只能拼力挣扎。杨广心虚,没敢再坚持,听由陈氏挣脱跑走了。

陈氏气喘吁吁地跑回隋文帝床边,神色慌张,面色苍白。隋文帝这时已醒了,一见陈氏如此狼狈,急忙问她怎么了。陈氏开始不敢说,只是默默地流泪。隋文帝急了,陈氏才不得已把刚才发生的事说了。隋文帝听罢,气得险些昏死过去。他拍着床沿儿,大骂:“这个畜生,竟然如此丧尽天良!我怎么能把天下交给他!独孤皇后,你,你可真真误了我呀……”

隋文帝平静下来以后,立即把柳述和元岩召来,令他二人:“去,快去把我儿子找来!”

柳述说:“遵旨,为臣这就去请太子。”

隋文帝深深喘了一口气,嘶哑着说:“我召的是勇儿!”

柳述和元岩不解其中的缘故,转身出去写诏令。杨素听到消息后,大吃一惊,立即给杨广去送信。杨广听罢,魂飞魄散,稍稍定定神,立刻与杨素研究对策,一个血腥而恶毒的阴谋出笼了……

杨广以皇帝的名义伪造了一道诏书,将正在草写诏书的柳述、元岩逮捕,押进大理监狱。然后,杨广又假传圣旨,把太子宫的卫队紧急调进仁寿宫,把仁寿宫的警卫换走,严密警戒,不准任何人出入。杨广又急令自己的心腹张衡立即进宫,负责皇帝的医药。最后,杨广下令把隋文帝身边的妃嫔、宫女、太监全赶出隋文帝的寝宫,软禁起来。这一切部署完毕,杨广狞笑着走到大殿上,一屁股坐到了皇帝的座位上。

这一切来得那样突然,那般迅速,病床上的隋文帝居然毫无觉察。当张衡端着一碗汤药走近隋文帝的病床前时,隋文帝竟然没有产生怀疑,把递过来的汤药喝了下去。

不大工夫,隋文帝就一命呜呼了。当被软禁的宣华夫人陈氏听到皇帝死讯时,吓得瘫软在地,泣不成声。

黄昏时候,太子杨广派太监给陈氏送来一只小金盒,开口处贴着纸条,上面有杨广亲笔写的“封”字。陈氏一见吓得魂不附体,以为是给自己送毒药来了!她接过金盒迟迟不敢打开。太监在一旁一迭声地催促快打开,陈氏被逼无奈,闭着眼睛,用颤抖的双手撕下封条,打开小盒,勉强睁开眼睛往盒里一看,陈氏不由得圆睁二目,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站在那里。服侍她的宫女们屏住气走拢来一看,不由得“呀”了一声。小金盒里装的不是毒药,而是数枚同心结,映着烛光,放散着红光。宫女们立刻跪下给陈氏叩头,异口同声地说:“恭喜娘娘,这回可好了,不必担心了。”

陈夫人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满脸怒容,一声也不吭。太监与宫女们拥过来,齐声劝道:“娘娘,该谢谢太子呀!”

陈夫人在宫女的扶持下,跪在地上谢恩。一更过后,陈夫人在太监们的簇拥下,被送到太子杨广的住处。杨广在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候,就把父亲的爱妃奸污了。

杨广在仁寿宫即位,史称隋炀帝。伊州刺史杨约赶来祝贺。杨广命他去长安监管杨勇,不必回伊州了。杨约奉命到长安后,把杨勇提了出来,诈称奉隋文帝之命,叫杨勇自杀。然后,便不容分说把杨勇活活勒死了。

杀了杨勇之后,杨约才集合军民、朝臣,传达隋文帝病逝的噩耗。事后,隋炀帝当着杨素的面,夸奖杨约“是个能任大事的人才”。

杨广在派杨约去长安杀杨勇的同时,又派车骑将军屈突通拿着印有隋文帝玉玺印记的诏令,以隋文帝的名义召汉王并州总管杨谅进京。杨谅接到诏令后,一眼便看出这是一道假圣旨。原来,当年杨谅出任并州总管时,隋文帝曾暗中与他约定,今后接到诏令时,要先看看在诏令中的“敕”字旁有没有一个小点,有点是真的,如果没有点,则不是真的。此番杨谅一看诏令中的“敕”字旁什么也没有,当下心里就明白了,这不是父亲的旨意,感到问题严重,肯定是京中发生变故了。于是,杨谅把屈突通逮捕起来,进行审问。屈突通坚不吐实,一口咬定诏令是真。杨谅不得要领,便把屈突通放了,打发他回京。八月,杨谅以清除奸臣杨素为名起兵了。响应杨谅起兵的共有19个州。杨谅派大将军余公理率军出太谷(今山西省太谷县),直扑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部);大将军纂良率军出滏口(今河北省武安县南部),直捣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部);大将军刘建率军出井陉,攻打河北、辽宁;刺史乔钟葵率军出雁门关,攻占塞北;自己率主力部队直攻长安。

杨广闻讯后,立即布置兵马迎战。派右武卫将军丘和任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刺史,阻击杨谅。杨谅派数百名精锐骑兵,化装成妇女,声称是杨谅的宫女,要去长安。把守蒲州城门的官吏中了计,开门放行。杨谅的军队一个猛冲,轻易地占领了蒲州城,刺史丘和跳城墙逃回长安。

杨谅占领蒲州后,突然改变战略部署,停止向长安进攻,结果失去了战机。这时,杨素受隋炀帝杨广派遣,率领军队攻打蒲州。杨素夜袭获胜,打下蒲州就直扑太原。

这时,太原城里闹了一场内乱。杨谅妃子的哥哥豆卢毓倒戈,响应朝廷,虽被杨谅处死,但杨谅的军队也产生了混乱。攻打塞北的乔钟葵屡遭败绩,纂良攻打黎阳也多次受阻,只有余公理一路还比较顺利。可是,由于余公理轻敌,最后吃了大败仗,影响了纂良的部队不战而退。一时间,杨谅的军队处于劣势了。

杨谅与杨素三战三败,最后太原被围困。杨谅走投无路,只好开城投降。杨谅被幽禁,废为庶人,后来死于狱中。

隋炀帝杨广消除了家族内部的反对派,自以为基业稳固了。他凶残、荒淫的本来面目越发暴露无遗。他仗着老子隋文帝给他留下的数不清的财富,任意挥霍。尤其迁都洛阳以后,大兴土木,在洛水之上修建显仁宫,广征天下奇材异石、珍禽怪兽装点苑囿;还修建面积达二百里的西苑,其中人工湖周围十余里,湖中的人造山高出水面十余丈,山上楼台殿阁金碧辉煌。在月明之夜,隋炀帝在数千宫女陪伴下,骑马畅游,乐曲袅袅,舞姿翩翩,恍如仙境。隋炀帝为了去江南游玩,开凿大运河,沿河广建离宫,新造的龙舟高45尺,长200丈,共四层,中间两层有房间120个,护卫船只多达数千艘,仅纤夫就有8万多人,南下船队首尾迤逦200里,运河两岸布满骑兵,列队随船队前进。距所经路线500里以内的州县都要贡献山珍海味,吃剩下的精美食物就地掩埋,犹如丘埠。隋炀帝还在国内各名胜地区建造离宫别苑,以供游幸。

隋炀帝的衣饰华贵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仅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与皇后为置办礼服及仪仗就征用十万多名工匠,仅制作羽仪一项,就几乎将各州县合乎需要的鸟兽捕捉殆尽。隋炀帝的宫廷乐工就达三万多名,供他淫乐的宫女亦万名以上。

隋炀帝不仅生活糜烂,而且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他先后发动三次征高丽的战争。为了赶造战船,工匠们日夜泡在水里,腰以下都生了蛆,工匠死亡五分之二以上;运送粮草的民夫多达数十万,病死途中,尸体相枕藉,不可胜数。

隋炀帝种种暴行、恶政,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广大人民无法生活,终于酿成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空前激化。一些有实力的官僚纷纷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尽管如此,隋炀帝非但不思节俭、改良,反而更加疯狂地镇压起义,更加变态地挥霍。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可是,隋炀帝仍到扬州去游玩。有多位朝臣劝谏他不宜远游,他不仅不听,反而杀了数个大臣以堵言路。隋炀帝到扬州后,又下令在丹阳修缮丹阳宫,想把国都迁来。但是,他的随行人员,多数是北方人,不愿留居江南,就连他的卫士也多有逃亡的。隋炀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了。面对众叛亲离的形势,他仍不思改弦易辙,而且更加凶残暴虐,甚至对自己的前途也丧失了信心。他常常夜里一个人穿着便衣,拄着拐杖,在宫中四处游荡,走累了就摆上酒宴,让萧皇后陪他痛饮。几杯酒落肚,他便操着江苏方言对萧皇后说:“外边很多人都在图谋侬的皇位,可是侬大不了像陈后主那样封个长城公,爱卿你也不失为沈皇后,且不管它,咱们还是一同饮酒作乐吧!”还常常在酒醉之后,照着镜子,边用手摸自己的脖子,边喃喃自语:“好头颈,不知该谁来砍它!”

在农民大起义的震撼下,在财产与权力的引诱下,隋炀帝身边的几个权臣凑到了一起,开始策划政变的阴谋了。

隋炀帝的亲信,卫队军官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率领一支卫队驻扎扬州东城。一天,他的好友虎贲郎将元礼及宫廷卫队军官裴虔通来找他。三个人见面后,都表示对目前的形势很不安。司马德戡叹了一口气,说:“现在,皇上的卫士天天都有开小差的,没逃的人也都想逃走。我想去报告皇上,又怕皇上恼怒而杀我;不去报告,将来皇帝发现卫队多有逃跑的,我也得被杀。你们说说,我可该怎么办?”

元礼及裴虔通的处境与司马德戡相同,也为这个问题所苦,自然拿不出好主意来。司马德戡见二人愁眉苦脸,一言不发,又接着说:“听说关西已经被攻占了,李孝常在华阴叛乱,皇上把他的两个弟弟抓了起来,听说不久就要处死。你我的家属都在关西,这可怎么办哟!”

元礼与裴虔通吃惊地问:“司马兄,你可有什么良策?”

司马德戡把手往桌子上一拍,说:“卫士开小差,咱们干脆也跑回关西得了!”

元礼、裴虔通异口同声地说:“好主意!”

事后,三个人分头去串联,不几天就联络了赵行枢、杨士览等十多个卫队军官,其中还有一名皇帝的御医。这些人都想逃跑,他们毫不顾忌地研究出逃的方案,有时在大庭广众之中也不隐讳。结果,被一个宫女听到了,连忙报告萧皇后说:“外头人人都想造反。”

萧皇后说:“你可以报告皇上。”

这个宫女真的把听来的情况报告了隋炀帝。不料想,隋炀帝认为宫女不该介入政事,盛怒之下,不容分说就把这个报信的宫女杀了。此后,宫中人听到外边的一些坏消息,谁也不敢向隋炀帝报告了。

准备集体开小差的赵行枢是大臣宇文智及的好友,杨士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他俩不约而同地把逃跑计划同宇文智及说了。宇文智及对他们说:“皇上虽然无道,但还是有权威的。你们要逃跑,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现在,隋朝已到了灭亡的前夕,不得天意人心,英雄豪杰四处起兵,想离开皇上的岂止数万人!如能趁此时机举大事,这可是帝王之业啊。”

司马德戡等其他人听到这番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通过赵行枢等去找宇文智及联系,提出推举宇文智及的哥哥,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盟主,共同起兵。宇文化及刚一听到这个提议时,吓得满身冒冷汗,不敢应承。过了几天,经反复思忖,他又答应了。

于是,司马德戡派人到卫队中散布:皇帝听说卫士们要叛逃,已经准备下许多毒药酒,打算在宴会上把卫士们都毒死。今后的卫士全由南方人充当。卫士们听到这个谣言,人人自危,原来没想逃跑的人,也决心叛逃了。正值人心惶惶之时,司马德戡把卫士们全都集合起来,告诉他们,为今之计只有起来造反一条道了,否则都得死。卫士们听罢,一致表示听司马德戡的指挥。

当天夜里,暴风狂吼,星辰无光,司马德戡把皇上的马匹偷了出来,把佩刀磨得飞快。同时与在宫内值班的元礼、裴虔通约好,宫门一律不上锁,又与守城门的同伙约定,夜里不关城门。

三更天的时候,司马德戡在东城驻地集合了数万精兵,按约定的信号点起火把,与城内的同伙联系。于是,城内的同伙也开始行动,四处放火。隋炀帝被喊声惊醒,遥望满城烽火,不知所措,急问外边发生了什么事。值班的裴虔通立即回答:“草坊失火,外边调兵救火。”

这时,宫内外已断绝了联系,隋炀帝信以为真。

住在城外的宇文智及也按预定时间开始行动,率领一千名士兵冲进城里,把住了各条大街小巷。

拂晓时,司马德戡已经牢牢控制了整个扬州城。裴虔通带领数百名骑兵来到宫内成象殿,把值宿的兵士全赶了出去,换上自己的人。这时,右屯卫将军独孤盛感到情况不对,就上前询问:“裴将军,怎么这个时候换防?这些兵是哪里来的?”

裴虔通直截了当地说:“事已如此了,不干将军的事,请您小心,不要随便走动!”

独孤盛闻言大骂:“老贼,你这是什么话?”边说边率领手下十几名随从往上冲,结果被当场杀死。

司马德戡在裴虔通的配合下,很快便进了宫,来到玄武门前。玄武门内便是隋炀帝的寝宫。平时,守卫玄武门的禁军待遇超过其他卫士,特别优厚,而且皇帝还经常把宫女赏给这些守门的兵士。宇文智及为了避免冲突,早就与一个姓魏的宫女头头串通好了,由她作内应。当司马德戡率军队来到玄武门之前,魏氏假传圣旨,宣布守卫玄武门的士兵放假一天,因此守门军士早已外出寻欢作乐去了。司马德戡兵不血刃地进了玄武门,直扑隋炀帝的寝宫。

隋炀帝发觉情况不对,急忙换了服装藏到西阁之内。裴虔通与元礼带领士兵逐屋搜查,魏氏示意他俩去永巷搜索。裴、元二人来到永巷抓住一个宫女问皇上在何处,宫女用手指指西阁。跟随裴、元二人前来的校尉令狐行达嗖的一声拔出腰刀,径直朝西阁冲了进去。躲在阁内门后的隋炀帝朝令狐行达说:“你要杀我吗?”

令狐行达说:“臣不敢。臣只想陪皇上回西京。”边说边扶着隋炀帝走了出来。

隋炀帝一到院中,便看见了裴虔通,对他说:“你不是我的老友吗?你为什么造反呢?”

裴虔通说:“臣不敢造反,只是将士们切盼返回长安,臣不过想陪陛下返京罢了。”

隋炀帝和颜悦色地说:“我正想回长安,只是因为江上运米的船未到,才没动身。如今我和你们一起回去。”

裴虔通指挥兵士将隋炀帝围了起来,名曰保护,实则逮捕。

天亮后,司马德戡把宇文化及迎进朝堂,尊他为丞相。这时,裴虔通过来对隋炀帝说:“朝臣们都齐了,请陛下出去慰问。”说罢令人拉过一匹马给隋炀帝骑。隋炀帝一看马缰绳破旧,就不肯上马,直到换了一副新缰绳,他才上马。裴虔通亲手牵着马缰绳,缓步出了宫门。叛乱的军士们见此场面,一个个都欢呼起来。

坐在朝堂之上的宇文化及传来话语:“不用把那个老东西拉出来了,快弄回去杀掉算了!”于是,隋炀帝又被带回了寝宫。司马德戡和裴虔通手执兵器守在他的身旁。隋炀帝见此情景,叹了一口气,说:“我犯了什么罪过,到了这个地步?”

一个叫马文举的叛军首领说:“陛下四处游玩,屡次对外兴兵,使多少青壮男子死在刀箭之下;对内鱼肉百姓,百业凋零,致使盗贼蜂起,男女老幼死在沟壑之中;专门宠信奸臣,杀戮正人君子,你还说你无罪么?!”

隋炀帝说:“我实在对不起百姓。可是,你们这些人跟着我享尽了荣华富贵,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今天这事是谁主使的?”

司马德戡厉声说道:“普天之下怨恨你的何止一人!”

隋炀帝心爱的小儿子杨杲,当年只有12岁,也被押来了。杨杲吓得啼哭不止,裴虔通抡起刀就把他砍死了,鲜血溅了隋炀帝一身。这时,叛军高喊要杀掉隋炀帝。隋炀帝绝望地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动刀呢?去拿毒酒来。”

马文举等人不答应,令狐行达一把将隋炀帝按在地上。隋炀帝把腰上的白丝带解了下来,递给了令狐行达。众人一拥而上,隋炀帝被活活地勒死了。

隋文帝杨坚靠篡位上了台,但他能顺应历史潮流,完成南北统一,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使隋朝呈现了兴旺发达的局面。隋炀帝杀兄害父,篡夺了君权,这点与乃父有些相似,但是他逆历史潮流而动,破坏生产,残酷剥削、压迫人民,荒淫无耻,造成天下大乱、众叛亲离、“普天之下,莫非仇讐;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的局面。最后,权力被权臣篡夺,自己也被勒死,死无葬身之地。空前强盛的隋王朝,在隋炀帝手中变得千疮百孔,迅速崩溃。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教训。这也可算得上一种“贡献”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