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不战屈人_徐星友的故事

不战屈人_徐星友的故事

时间:2022-05-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不战屈人_徐星友的故事清代康熙中叶,继棋坛围棋大国手“飞仙剑侠”黄龙士之后,在这二三十年之间技压群雄、称霸棋坛的围棋第一高手便是被后人誉为“不战屈人”的一代棋王徐星友。这一场大战,徐星友出于师生之谊和对黄龙士棋坛第一国手名望的尊重,仍由黄龙士让三子对局。

不战屈人_徐星友的故事

清代康熙中叶,继棋坛围棋大国手“飞仙剑侠”黄龙士之后,在这二三十年之间技压群雄、称霸棋坛的围棋第一高手便是被后人誉为“不战屈人”的一代棋王徐星友。

书香门第 大器晚成

徐星友,名远,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大约出生于公元1644年,卒年不详。

徐星友大概比他同时期的棋坛围棋第一高手黄龙士还年长七岁,但他却是黄龙士的学生。做学生的年纪居然比老师大,却不耻就学,勤恳上进,这是中华民族在做学问方面的一个优良传统和从师就学的美德。而且,黄龙士与徐星友师徒二人都以大国手的身份相继称霸棋坛,辉映后世,这种情形在中国围棋史上也不多见。(www.guayunfan.com)在弈坛上,徐星友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一代绝顶围棋国手。

徐星友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禀赋过人,博学多才,工于书画,在钱塘一带极负盛名。童年时期的徐星友就精通围棋,不但天分极高,而且学习极为刻苦,勤勉治学,曾经有过三年不下楼而专心致志做学问的用功经历,被后人传为佳话。

以柔克刚 平淡制胜

他钻研围棋艺术最得力的导师便是黄龙士。

那时的黄龙士已经是天下知名的围棋大国手了,徐星友得到这样一位名师的指点,自然是非同小可,获益良多;再加上他勤勉就学,天赋惊人,棋艺迅猛精进,不久就棋艺大成,达到了较国手只差二子的水平了。

徐星友学业有成,便与黄龙士展开了一场激战。

这一场大战,徐星友出于师生之谊和对黄龙士棋坛第一国手名望的尊重,仍由黄龙士让三子对局。

黄龙士对徐星友饶子过多,布局置子极感吃力,当下苦思冥想,竭尽了平生智慧,把自己的棋艺发挥到了极致,苦战了十局。

徐星友虽然出自黄龙士的门下,但他天资过人,将黄龙士所授的棋艺融会贯通,独辟蹊径,自成一家。通局不以迅猛剽悍的杀伐为主,落子布阵趋于平淡,棋力绵绵,却是浑厚异常,擅长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宛似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推手一般,匠心独运,天马行空,粘连推放,信手挥洒,就将对手凌厉刚猛的攻杀着法一步步逐一化解,神妙无方,淋漓尽致,实是开了以柔克刚、平淡制胜棋风的一代先河。

这一番对局,徐星友虽然被饶了三子,形势占优,但黄龙士毕竟是一代棋坛大宗师、当时的围棋天下第一高手,棋力雄健,凌厉无俦,实是平生所仅见的劲敌。徐星友刻意进取,也是奋起了平生之力,竭思奋发,用尽了心智,拼力以搏,仍感到对于棋力千钧,步步艰辛,举手维艰。

奋发上进的绝顶围棋高手往往都是遇强则强,愈挫愈勇。这十局大战之后,徐星友一举成名,他的棋艺迅速攀升,日进千里,更上一层楼,一跃踏入了第一流国手的境界,直追当时的棋坛第一围棋高手黄龙士,已经是堪与老师相匹敌了。

老手周郎输二子 长安别是一家棋

徐星友成名之后,便辞别了黄龙士,离开江南,挟技北游到了京城。

此时,北京城里最负盛名的围棋国手便是江苏人周东侯。对于徐星友而言,周东侯是棋坛的一位前辈高手,其时已届年迈,但棋风仍是雄健异常,宝刀不老,神威犹在,乃是京城一带的围棋第一高手。

周东侯的棋风也是别具一格,他行棋时喜欢别出心裁,布局往往苦心孤诣,争意追新,尤其喜出偏锋,擅长迂回作战,晓畅兵法,对手经常被他的伏兵霎时冲乱阵脚,进而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后人形容他布子“如急峡回澜,奇变万状,偏师驰突是其所长”①。

想当年,“飞仙剑侠”黄龙士称霸棋坛之时,横扫群雄,天下棋手望风披靡,全无敌手。那时间就只有周东侯敢与之相抗衡,虽然屡战屡败,却也从不屈服,曾经与黄龙士在弈乐园激战了三十余局,时人称为“龙士如龙,东侯如虎”。

这时,徐星友棋艺大成,初露锋芒,势头正劲,又适当壮盛英年,锐气十足。于是京城里的一些王公大臣便极力撺掇他与周东侯两人一拼高下。

一个是黄龙士当年的头号劲敌,一个是黄龙士最得意的门生,二人对弈,势必又是一场精彩纷呈的龙争虎斗。于是,消息传扬开来,整个北京城都轰动了,好奇的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徐星友与周东侯在北京城里展开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巅峰围棋大战。

作为前辈国手的周东侯,他的棋艺虽然炉火纯青,几臻化境,这些年打遍京城无敌手,称霸一方,但他当年曾经屡次受挫于黄龙士,而且是一败涂地,以至于终生引为憾事。现如今,眼前的这个对手徐星友却是黄龙士的高徒,据称已尽得黄龙士的真传,因此这一战也是如临大敌,心中不敢有半点轻敌的念头。

徐星友也深知这个周东侯弈法精湛,骁勇善战,当年是唯一敢与黄龙士对抗的劲敌,心中也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二人对局的地点选在一位达官贵公的府邸之中,从早晨用罢早饭便开始了对弈。二人谨小持重,落子都是极慢,往往筹思良久才置下一子,就这样一直斗到了中午时分。

周东侯见徐星友的棋风竟与他的老师黄龙士迥然不同,乍一看来,他的着法极是平和,丝毫看不出半点霸气,也不以攻杀为主,但落子布阵,暗藏玄机,绵绵汩汩,势如长河奔流,连绵不绝,劲力浑厚,一步步地走将下来,自己的凌厉攻势全无着力之处,尽管自己伏兵四起,偏师突袭,却仍是不能决胜,反而步步受制,渐趋被动。那情形,就如同是一个力有千钧、武功卓绝的高手陡然间跳入了大海之中,而这个人却偏偏不会水性,空有一身本领,却丝毫没有着力之处,终于在汪洋巨浪之中一步步地沉入海底。

一局终了,周东侯输了二子,于是推局认负。

众人目睹了这一场棋坛之上的巅峰高手的对决,眼界大开,不由得一齐欢声叫起好来。

周东侯怔怔地看着棋盘上徐星友那神奇莫测的着法,惊疑不定,口中喃喃道:“我纵横天下数十年,遍会天下高手,不承想世上居然有这样神奇的着法!”他神情黯然,袖手而去。

由于这一场围棋顶尖高手的大战轰动京城,所以当时围观徐星友和周东侯对局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清代大名鼎鼎的戏剧家孔尚任。

他目睹了二人的精彩对弈之后,十分佩服徐星友的神妙棋风、匠心独运、与众不同,于是就作诗赞叹道:“疏帘清簟坐移时,局罢真教变白髭。老手周郎输二子,长安别是一家棋。”②

完胜高丽国手 公推棋界标尺

一举打败前辈围棋国手周东侯之后,徐星友声名大噪,数日之间便哄传天下,响震一时。

京城一带的围棋名家、高手纷纷向他发起了挑战,面对高手如云、名家荟萃的京城棋手,徐星友毫无惧色,沉着应战,凭着他那神妙无方的棋艺,以柔克刚,力压群雄,一时间当者披靡。他打败了棋坛上的无数高手,从而成为继黄龙士之后的又一位称霸棋坛的围棋大国手。

于是,京城里那些喜欢围棋的王公大臣争相拿出重金来礼聘徐星友到自己的府上去下棋,都以能够一睹徐国手别具一格的不俗棋艺为快事。

这时,一位高丽国的使臣来到京城朝贡,此人精通围棋,是高丽国的棋坛第一高手,心高气傲,号称棋艺天下第一,从未输过。

那高丽国使者在京城逗留期间,得知徐星友是中国棋坛上的围棋第一国手,在京城一带声名最响,心中很不服气,于是便主动登门挑战,希望能够一举打败徐星友,挫挫中国棋手的锐气。

徐星友面对高丽使者的挑战,沉稳接战,以柔克刚,棋风平淡,却是神妙莫测,幻化无方,只杀得那高丽使者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接连输了数局,铩羽而归。

一举挫败了高丽使者之后,徐星友的声名更加响亮,轰动天下,煊赫一时,在国人的心目之中,他成了一位震古烁今、弘扬国威的围棋大国手,博得了举国上下的普遍赞许。③

徐星友饱读诗书,兼工书画,识见儒雅,胸怀博学,却是谦逊自持,待人和善,亲切有加。他品行端庄,道德高尚,作为当时称霸棋坛的第一围棋国手,殊无半点霸气和傲气,因而更加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重和称道。

当时清廷官员翁嵩年也是杭州人,与徐星友是同乡,很早便以文章名噪江南一带,为时人所推重。他为官历任户部主事、刑部侍郎,与徐星友相交甚密,翁嵩年就曾经称赞徐星友“善气亲人,迥出尘表,无浮夸矜胜之心……”④。

此后,徐星友以棋坛第一围棋国手的身份开始漫游天下,往来于大江南北,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数十年间他打败了无数棋坛名家和高手,独步天下,当者披靡,威名著于一时,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棋坛领袖、围棋泰斗。

当时的棋坛可谓高手如云,名家辈出,为一时之盛,但是这些棋手和他相比,全都棋差一筹,无一例外地败在了徐星友的手下。

那时候的围棋大国手徐星友真的就好像是衡量棋手水平优劣的一把标尺,通过与他实战较量,当时的棋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档次。

位列第一个档次的棋手是围棋名家黄颖、姚斌、苏揆之等人。时人称苏揆之为弈品第二,曾经受挫于徐星友。位列第二个档次的棋手就是被徐星友受二子对局的棋坛高手,如范胜林、谭揆士、朱缵公、尤子成、唐汝玉、唐景于、程九仪、马又白、陆韶九、张兼善、张履贞等人。位列第三个档次的棋手就是被徐星友受五子的徐星周、沈子尚、谭夔子、邵次珩、赵端木等人。⑤

当时能够和徐星友勉强抗衡的棋手之中,最出名的就是崇明人黄颖。

黄颖,字稼书,自幼禀性聪明,天分极高,他还在孩童时代就进入县学,这在崇明一带是从古以来就很少有的事情,县里的人们都引以为荣,将黄颖称为“神童”。黄颖很小的时候就精通围棋弈术,与他的弟弟黄颋同擅围棋,时人誉为“二黄”。当时,黄颖弟兄的名声在棋坛上极是响亮,为天下棋手所推重。⑥至今,黄颖的遗谱流传于世的仅有他和徐星友对局的四谱,棋力强劲,大是不俗。徐星友在《兼山堂弈谱》一书中对黄颖的围棋也是极为推重,称赞他的棋艺攻守进退,法度谨严,“应法干净”“攻逼得宜”“全局闲淡整密,大方正派”,实是第一流高手的水平。

此外,还有一位高手就是上海人姚斌,字文侯,他初从徐星友受二子对局,后来棋艺日渐精进,达到了一流国手的水平,相传他还著有《弈谱》一书传世。⑦

京城十局 惜败新锐

徐星友在晚年又来到了京城,不料,这一次的北京之行却结束了他棋坛第一国手的霸主地位。

在京城,徐星友遇到了一位自己二三十年以来从未遇过的劲敌,那便是棋坛上新近崛起的青年新锐程兰如。

程兰如(约公元1692年——?),名慎诒,又名天桂,号印根,安徽歙县人。刚开始时,程兰如跟随自己家乡一带的著名棋手郑国任学习围棋。程兰如聪明绝顶,天资过人,得名师指点之后,棋艺进境神速,日新月异,渐臻化境,不久就轻而易举地打败了自己的老师郑国任。郑国任惊呼程兰如为一代棋坛“天才”,从此便退出了棋坛,不再与人对局。⑧

这时,徐星友年事已高,差不多已届垂暮之年了,但他棋力雄健,宝刀未老,仍是不减当年独步天下的威风气概。

而此时的程兰如血气方刚,崭露头角,棋锋正锐,强劲无比,也是一位名动后世的天才棋手。

一位是称霸棋坛二三十年未遇敌手的围棋第一高手、泰山北斗,一个是名震京城的天才新锐,两强相逢,势必又是一场龙争虎斗,于是,人们希望他们展开一场对决,都欲一睹为快。

于是,一位在京城棋坛颇有声望的主事者便极力撺掇,打算玉成此事。

徐星友毫无惧色,慨然允诺,便同程兰如展开了十番棋的对局决战。

主办这次比赛的那位主事嫉妒徐星友称霸棋坛二三十年之久,打遍天下无敌手,心中大是不平,于是便出面邀集了一些围棋名家和高手聚到府上,暗中相助程兰如。

徐星友虽然棋艺精妙绝伦,已臻化境,但程兰如的棋风也是极为精湛,刚柔相济,着法浑厚,神妙无方,大是劲敌。再加上主事者召集来的那帮高手合力相助,众志成城,集众人之力加于程兰如一身,颇占优势。这样一来,徐星友终是单军奋战,孤掌难鸣,正应了那句古话:双拳难敌四手,饿虎害怕群狼!一局局地斗将下来,已届年迈的徐星友终是渐感力不从心了。

这十局棋较量下来,结果是徐星友被程兰如一举打败,从此结束了他称雄棋坛的时代,程兰如成为继徐星友之后的又一位领军群伦的棋坛国手。

隐居著述 扶掖新人

经此挫败之后,徐星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钱塘铁冶岭,从此开始了隐居生活。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围棋生涯,总结经验,校勘古谱,致力于围棋实战理论的研究,专心著述,终于写出了轰动后世的棋坛巨著《兼山堂弈谱》。

同时,徐星友还着意培养围棋新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曾以耄耋之年的高龄悉心指导少年时期的范西屏、施襄夏学习围棋,使他们获益良多。范西屏与施襄夏二人后来都成了一代围棋大国手,特别是范西屏独步棋坛,力压群雄,所向披靡,被后人誉为“清代棋圣”,扬威四海。

徐星友的对局棋谱留存下来的并不多,清代道光年间郭谦刊印为《绘声园弈谱》,辑录了徐星友受二子者对弈十九局,并附有金春亭评解。还有清代嘉庆年间盛新甫增辑的一部《师竹斋谱》,扉页上题有“武林徐星友原本,师竹斋饶子谱”,所收录徐星友至九子谱凡四十局。《寄青霞馆弈选》辑有徐星友遗谱一百一十余局。此外,徐星友还精通象棋,著有《弃马十八法》象棋谱抄本。

徐星友的力作《兼山堂弈谱》在公元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自刻刊行,是我国古典围棋对局评谱中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清代中叶围棋艺术的发展进行了精当的总结,评谱独到,见解精辟,匠心独运,风格别致,是古代棋谱当中的集大成者,为后世棋手所推重,奉为棋家经典必读的范本,影响至今。《兼山堂弈谱》系清代中叶的围棋第一国手徐星友毕生心血的结晶,积累十年始成全稿,此书取材严谨,评谱精详,淋漓尽致,的确是大家风范。此外,徐星友对清初以来的棋人棋事知之甚详,因而在评解之中每每附述对局者的棋风和逸事,能让人们从一局之中得窥前辈高手当年的风范遗踪。稍后而出的一代围棋国手施襄夏在成名之前,就很下苦功夫对《兼山堂弈谱》研习了数年,棋艺得以迅猛精进,获益匪浅。

徐星友的棋风特点,可以用“平淡”两个字来给予高度概括。正如他在《兼山堂弈谱》当中对自己的棋艺所作的评价:“冲和恬淡,浑元融和”“制于有形,不若制于无形”“善战而胜,曷若不战屈人”。这就是说,徐星友在与人对局之际不以猛烈的攻杀为取胜的手段,他棋力浑厚,取势平淡,匠心独运,行棋布子并不那么剽悍凌厉,锋芒毕露,杀气腾腾,咄咄逼人,反而显得平淡、含蓄、轻闲、温和、大方正派,却在这平淡之中蕴藏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以柔克刚,不用拼杀,一步步地走下去,棋力绵绵汩汩,恍如汪洋大海。任你强悍百倍,力可拔山,豪气盖世,终于还是无可避免地陷入一片铺天盖地的滔滔巨浪之中,最后奠定了胜局,即所谓“善战而胜”“不战屈人”。

徐润周先生评价徐星友的棋风“和平中正,深细绵密。自处于不败之地。静以待动,就能不战屈人”。⑨

程晓流先生也说:“徐星友的棋风端庄平淡,大局观好,擅长以柔克刚,不战屈人。”⑩

在今天可以看到的徐星友的遗谱之中,有一局是徐星友执白战胜黄稼书的对弈,技术特色十分引人注目。徐星友的白棋从序盘战斗开始,落子着着指向中腹,并最终将雄厚的外势化成了可观的中空。这在高度重视边角实地的中国古代围棋实战对局之中,乃是十分罕见的下法。因而它被程晓流先生称为“中国式宇宙流”的早期萌芽。⑪

附注:

①邓元《弈评》:“周东侯如急峡回澜,奇变万状,偏师驰突是其所长。”

②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对徐星友和周东侯二人的对局曾这样写道:“周东侯弈局国手,武林徐星友来京,在某贵公处对局,早食方罢开始,踌躇一子,历时数刻。余窃旁观,日移午矣。周老输二子,袖手而去。”并作诗一首道:“疏帘清簟坐移时,局罢真教变白髭。老手周郎输二子,长安别是一家棋。”

③参见《杭州府志》。

④参见黄俊《弈人传》中引用翁嵩年的话说:“星友善气亲人,迥出尘表,无浮夸矜胜之习,以表异于众,不求名而逾著。”

⑤参见张如安先生《中国围棋史》第413页。

⑥参见民国年间《崇明县志》卷十二《人物·艺术》。

⑦参见清代嘉庆年间《松江府志》卷六十一《艺术传》和同治年间《上海县志》卷二十二。

⑧参见清代乾隆年间《歙县县志》。又见张如安先生《中国围棋史》第415页。

⑨参见徐润周《棋人棋事·徐星友》。

⑩参见程晓流《让子棋中的名局》,载于1990年第一期《围棋天地》。

⑪参见程晓流《“宇宙流”风格之萌芽》,载于1990年第三期《围棋天地》。

范西屏见自己的驴子强健如初,很是高兴,当即骑了驴子,扬长而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