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永乐皇帝朱棣的外交战略

永乐皇帝朱棣的外交战略

时间:2022-12-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永乐皇帝朱棣的外交战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生,都受到那些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否则历史就变成了“规律”或“条条框框”而索然无味。蒙古各部最容易侵扰边疆,严重威胁到帝国的安危,必须重视和提防。朱棣对顾成的上书深表赞同,还额外进行了赏赐,夸奖顾成深谋远虑。既然明成祖认可了顾成的分析,那么应该根据它来部署永乐时期的战略格局。

永乐皇帝朱棣的外交战略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生,都受到那些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否则历史就变成了“规律”或“条条框框”而索然无味。就郑和下西洋来说,它最大的推动力就是明成祖的强烈坚持。因为皇位来得不正,才使他极力突破朝贡外交的局限性。

朱棣称帝不久,便考虑如何处理与外国的关系,如何在外国人面前树立形象。处理外国与明朝之间的关系,无非有两种选择:要么和平,要么武力。

如何确保国家安全,明成祖曾经和镇远侯顾成有过一席谈话。

顾成,武将出身,靖难之役初,跟随耿炳文作战,被燕王俘虏。燕王对他恩重如山,亲自松绑,从此顾成忠心耿耿。

明成祖和顾成之间的谈话,所涉及的都是如何解决明朝的内忧外患。顾成的观点和朱元璋的近似,可以说是对朱元璋时期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顾成说:“今日惟当安养中国,慎固边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希望明成祖能休养生息,切勿穷兵黩武,但又要巩固国防,认真备战,消灭来犯之敌。

明成祖对这一观点非常赞赏,自己还拿汉武帝当作反面教员。他说:汉武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最大的缺点就是穷兵黩武,用汉朝全盛之力进攻匈奴,结果把家底打光了,导致民生凋敝。朕希望休养生息,国泰民安,时和岁丰。对于那些蛮夷之邦,必须有所防范和备战,但不必庸人自扰,增加老百姓的负担。www.guayunfan.com

没过多久,顾成又上书明成祖,谈自己对“慎固边防”的具体想法。他认为明朝在边疆问题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程度的危险:

第一是西南边境的“塞防”,这里有云贵、两广等地的蛮贼之患。由于他们离帝国的核心区域比较远,冲击力弱,危害和影响都很小,所以不必放在心上。这是皮癣之患。

第二是东南沿海的“海防”,是指活跃在粤闽浙一带的海盗倭寇。这个地区是帝国的米粮仓,掌握着经济命脉,因此非常重要。但海寇毕竟是骚扰劫掠,还涉及不到政权安危,只要让沿海卫所严加防范,也是无足忧虑。这是肘腋之患。

第三是长城以北的“边防”,主要是蒙古各部对中原的冲击。蒙古各部最容易侵扰边疆,严重威胁到帝国的安危,必须重视和提防。这是心腹大患。

据此,按照顾成的设想,长城一带的边防,应该成为重中之重,也要分三步走:

第一,先遣使对蒙古各部进行诏谕,既可以达到教化宣谕的效果,还能近距离窥测对方的意图,进行前方侦察。

第二,敕令沿边的卫所严防守备,高筑墙,深挖壕,屯田积粮,操兵养马,以防不测。

第三,万一蒙古的鞑靼或者瓦剌真的来袭,官军一定要据险设伏,纵其轻入,擒杀必多。

朱棣对顾成的上书深表赞同,还额外进行了赏赐,夸奖顾成深谋远虑。

既然明成祖认可了顾成的分析,那么应该根据它来部署永乐时期的战略格局。但他是说一套做一套,在外交策略上四面出击,绝非像顾成安排的那样,有轻重缓急之分。

在北方,他积极介入蒙古问题,五次亲率大军深入漠北,最后病殁于北征途中。

在东方,他和足利幕府建立了友好关系,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正式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由于明初的朝贡贸易对日本势家有很大的诱惑,足利幕府急于和中国开展友好往来,明成祖为了拉拢日本,不惜花费大手笔。

在南方,明成祖插手安南的内部事务,占领了大片土地,划归为中国地方政府管辖。在他统治的部分时间里,西南方向的缅甸地区也承认了中国的宗主权。

除此之外,明成祖还用文的一手,通过“台阁体”诗歌,通过《永乐大典》,再加上一系列的对外战争,建立煊赫的文治武功。他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换取“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

称帝不到三个月,明成祖就派遣使臣,诏谕各朝贡国——安南、暹罗、爪哇、琉球、日本、西洋、苏门答剌、占城等,表示要全面继承朱元璋制定的外交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