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张皇后:悉心谋划,安邦定国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

张皇后:悉心谋划,安邦定国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

时间:2022-04-3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张皇后:悉心谋划,安邦定国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5.张皇后:悉心谋划,安邦定国在明朝史册上,曾经有一位被人誉为“女中尧舜”的人杰,她就是仁宗的诚孝张皇后。同年十月,张妃被仁宗立为皇后。王振掌握这个机构后,阳奉阴违,大售其奸。

张皇后:悉心谋划,安邦定国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

5.张皇后:悉心谋划,安邦定国

明朝史册上,曾经有一位被人誉为“女中尧舜”的人杰,她就是仁宗的诚孝张皇后。她经历了明初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由一个民间女子到世子妃、太子妃,再到母仪天下的皇后,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仁宗的治国安民悉心谋划,为宣宗的安邦宁国定计献策,为英宗的登基排忧解难。说她是“女中尧舜”是当之无愧的。诚孝张皇后是河南永城县人。她的父母都是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农民。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为诸世子选妃,她被选中进宫中册为燕王世子朱高炽妃。张氏知书识礼,恪守礼道,既对丈夫关怀备至,又对父王朱棣和母妃徐氏十分敬重,谨慎侍奉,因而颇得父王和母妃的喜爱。燕王府内部并不风平浪静。朱高炽弟兄三人,都为徐妃亲生。他是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他幼居深宫,爱学文,用心读书;又爱习武,能骑马射箭,并且练出一手好箭法。他为人仁厚,办事认真,一丝不苟。

朱棣即位称帝后,立世子为太子,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立太子这个问题上,朱棣居然朝三暮四,拿不定主意。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就朱高炽来说,他是世子,立为太子,符合传统习惯,但他中年之后,身体骤然发胖,脚也有毛病,不但骑马射箭有困难,连徒步走路也不大方便。同时他的仁柔性格,也不为朱棣所喜欢。再说,次子高煦、三子高燧,虽说人品不大好,可确有一定才能,都在太子职位上打主意。所有这一切,张妃都历历在目。她不仅时时从精神上去安慰太子,而且想方设法从中周旋。

父皇母后一起来到内苑。高炽一见父皇和母后驾到,顿时面色苍白,不知所措。成祖看到他这种狼狈样子,狠狠骂他一顿。过了一会,张妃前来参拜,向父皇母后请安。然后拜谢告辞,匆匆离去。成祖见她慌慌张张出走,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就派人去找。张妃快步来到厨下,亲自执炊煎饼做汤,不一会,将烙好的煎饼和做成的热汤敬上,请父皇和母后用餐。成祖又惊又喜,遂命她与高炽一道就餐。她向父皇母后敬酒祝福,公婆子媳痛饮尽欢。成祖看到聪明机智的张妃,想到徐后对他的鼎力支持,他为太子高炽能有这么一个得力的助手而感到欣慰。自此而后,成祖决计不再更易太子。高炽太子的职位也就这样得到了保全。

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史称仁宗。同年十月,张妃被仁宗立为皇后。仁宗才能平庸,但他即位后,却能认真总结父皇治国理民的经验教训,鉴于永乐一朝,累年战争,工役屡兴,支出浩繁,为适应广大民众的心愿,决定实行与民休息的基本政策。为了保证休养生息政策的贯彻实施,决定派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这些政策的制定和颁行是收到了积极效果的。固然,它是由仁宗皇帝决策颁布的,而仁宗之所以能够这样的决策,应当说是与他的这位女中尧舜做皇后并为他悉心谋划分不开的。(www.guayunfan.com)仁宗即位不满十个月,突然发病,去世。仁宗死后,太子朱瞻基即位称帝,改元宣德,史称宣宗。朱瞻基是仁宗长子,生母是张皇后。他即位后,尊母后张氏为皇太后。举凡国家军政大事,都要禀报母后裁决。张后处事谨慎,不独断专行。每遇大事,她都要反复与大臣们商议,并且尊重他们好的主张和建议。是时,承永乐、洪熙之后,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然而,张太后居安思危,时刻不忘百姓疾苦,告诫宣宗治国安邦必须紧紧抓住恤民这个根本。她对宣宗说:“为政之道,在于轻徭薄赋,以恤民为要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宣宗不是创业君主。他在国家处于升平时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没有朱棣那样的胆略,但却能够认真接受母后的教诲,总结研究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依靠蹇义、夏原吉及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名臣,继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因而,在位十年,政治清明、官吏廉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稳定,生产得以继续发展,国家府库存有余粮,广大城乡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象。然而,就在这时,宣宗皇帝不幸患病,医治无效,病殁于乾清宫。

宣宗临终时,遗诏要皇太子朱祁镇即皇帝位,国家重大事务必须禀报皇太后然后才可施行。太子朱祁镇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他生下来四个月,就被立为皇太子。这时,刚刚九岁,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娃娃。所以,宣宗死后,究竟由谁来继承皇位,会不会因此而导致社会动乱,就成为朝中大臣最为关心的事。张太后更为焦急。她清楚地看到落在自己肩上的重担。主少国疑,人心不安,不乏其例。她担心让朱祁镇即位,诸王不服。她曾想过找一个年龄比较大、且有理政经验的人来继承皇位,并且想到襄王朱瞻土善。

但当宫中传出要让襄王即位时,朝中上下,众目睽睽,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这种形势,不允许张太后再有其他的选择。为此,她立即传命召阁臣入见。她带着九岁的朱祁镇来到乾清宫。当阁臣们向她叩头参拜时,她含着眼泪指着朱祁镇说:“这就是新天子!”阁臣们连忙叩头高呼万岁。朱祁镇由此登基即位,从而平息了风波,避免了一场内乱。

主少国疑,也是宦官易于弄权的时候。张太后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宦官的警惕。对于服侍英宗的宦官,她更是处处留心,特别提防王振。王振为人狡黠,善于阿谀奉承,英宗即位,提升他为司礼监太监。王振掌握这个机构后,阳奉阴违,大售其奸。甚至胆大包天,逐渐网罗党羽,干预政事。有一次,张太后派他到内阁问事。杨士奇所拟意见还未最后定下来,他就在那里指手画脚,大发议论,弄得士奇无所适从。士奇一怒之下,三天不去内阁办事。太后听说,立即传命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和礼部尚书胡荧五位大臣入见。张太后当五位大臣面前对英宗说:“这五位大臣,都是先朝的元老重臣。你要十分敬重他们。今后凡军政大事,必须同他们商议,五臣如不赞同,决不可付之施行。”说罢,命王振入见。指着王振说:“你侍候皇帝,不守宫中规矩,干预政事,今赐你死。”话音刚落,侍立在旁的女宫们同时拔刀而出。王振被惊呆了。英宗见要杀服侍他的先生,慌忙跪下向祖母求情。张辅等大臣,也忙跪下为王振开脱。张太后怒气稍息,说道:“皇帝年幼,岂知此辈祸人家国。从今以后,决不允许他干预朝政。”尽管王振并没有由此而改恶从善,他以更加狡猾的手法,网罗党羽,操纵皇帝,但是,在张太后在世时,特别是张太后过问政事期间,他还不敢像他后来那样的飞扬跋扈。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这位为国操劳、心力交瘁的太皇太后,终于病倒在床上。临终前,还召内阁大臣到榻前,询问朝中还有什么难办之事。杨士奇伏在榻前奏道:“有三件事。”皇太后点头。他接着说:“第一件,建文帝虽然败亡,但他君临天下四年,应命史官编修文实录,仍用建文年号。”太后颔之以应。士奇接着又道:“第二件是方孝儒已经被诛,成祖余怒未息,又命凡是收藏方孝孺片纸只字者,一律论死。乞请太皇太后降恩,取消这一禁令。”张太后已无力回答,只是点头应允。士奇将要说第三件,话未开口,张太后就气断身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