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后妃干政,前提有三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

后妃干政,前提有三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

时间:2022-04-3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后妃干政,前提有三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1.后妃干政,前提有三后妃干政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则是后妃干政的前提。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频频出现后妃擅权的主要原因,后妃干政乃是专制皇权统治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人们习惯把高宗在位期间称为武后执政时期,他这个皇帝形同木偶,没有自己的意志。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后妃干政与君主的昏愚糊涂是互为因果的。

后妃干政,前提有三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

1.后妃干政,前提有三

后妃干政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则是后妃干政的前提。当中国古代社会刚刚步入君主专制时期,后妃干政就随之而来。这是因为君主专制决定了皇帝治理天下,必然要集大权于一身,实行所谓“乾纲独断”。在此体制下,一些英主明君可以总揽大权,集中全力处理纷繁复杂的朝政国事。但能“乾纲独断”的皇帝在历史上并不太多,一些昏君庸主既无能力独自操纵国柄,又不放心将大权托付给朝廷大臣,于是只有委政于左右心腹之人。后妃和皇帝或是夫妇关系,或是母子关系,夫妇之爱非同寻常,母子之情出于天性。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频频出现后妃擅权的主要原因,后妃干政乃是专制皇权统治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女主擅政的前提外,后妃要登上政治舞台还必须具备其他条件:

(1)皇帝无子嗣君年幼

封建社会确定的皇位世袭,父死子继或嫡长继承制,才能保证皇帝大位世世相传。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常会有特殊的情况出现,如皇帝无嫡子,或无子嗣,嗣君年幼继位等。在此情况下,实权往往被后妃掌握。当皇帝年幼登位尚不能亲政时,就必须依靠和其血缘最亲的母后来辅政。而太后为了防止最高统治权被朝臣或宦官夺走,或亲自执掌,或委托自己的父兄叔侄。这些人原本就有了很大的势力,一旦得手,就垄断朝政,造成后妃外戚专权的局面。中国历代共有280多个皇帝,他们大多过着极其荒淫的生活。因而长寿者不多。皇帝早逝,嗣君年幼,母后、外戚遂乘机掌权。有些后妃有着极强的权力欲,为了达到长期擅政的目的,常常不拥长君,而故意扶立幼主,以便后妃继续专权。如东汉王朝皇统屡绝,权归女主。一些皇太后为了能在较长时间里把持政权,就一再立“孩童”为皇帝,即所谓“贪孩童以久其政”。东汉殇帝即位时,年仅八岁;殇帝死后,邓太后与兄迎立安帝,年仅十三岁;阎太后立顺帝,年仅十一岁;梁太后立冲帝,只是两岁的婴儿;冲帝死后,梁太后又迎立质帝,只有八岁;质帝死,太后又立只有十五岁的桓帝;桓帝死,窦太后与其父迎立十二岁灵帝。东汉自和帝以后,就先后出现了六位太后相继专权的局面。北魏王朝的冯太后为了想长期总揽朝政,竟不惜毒死儿子献文帝而立孙子为帝。直至清末,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是采取一再立小皇帝的办法,同治、光绪、宣统三个皇帝,一个比一个年龄小。这些孩童皇帝连生活都不能够自理,哪还谈得上掌管朝政,治理国家。他们就自然成了由母后任意摆布的傀儡皇帝。

(2)皇帝体弱多病,昏庸无能(www.guayunfan.com)后妃干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皇帝羸弱多病或荒于政事。唐代的武则天和清代的那拉氏是女主中的佼佼者。武则天为何能掌权?除了她本人“巧慧,多权数”之外,恐怕和唐高宗李治晚年体弱多病有关。史载:“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号为‘二圣’。”(《资治通鉴》卷203。),如果唐高宗不患风疾,有能力亲自处理朝政国事,武则天恐怕也很难养成气候,发展自己的势力。

清代的咸丰皇帝不仅纵情声色,而且身体羸弱多病。他开始授予懿贵妃那拉氏以批答奏章之权,使她借此扩大势力,干预朝政。以后又把象征皇权力的印章——“同道堂”赐给了那拉氏,为她后来发动“辛酉政变”,镇压“顾命”八大臣提供了便利。

后妃还经常利用皇帝昏庸无能来干预朝政。唐高宗李治不仅体衰多病,而且性格懦弱。高宗自显庆以后,拱手让权给武则天。人们习惯把高宗在位期间称为武后执政时期,他这个皇帝形同木偶,没有自己的意志。有人把高宗比作汉惠帝,其实他连汉惠帝都不如。汉惠帝明知母亲吕后痛恨赵王、齐王,他还敢出面保护他们,虽未达目的,但总是作了努力。他见戚夫人变成“人彘”,敢指责母亲的残忍,说:“此非人之所为。”(《史记·吕太后本纪》)高宗时,当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时,他连向无忌本人调查一下都不懂,就轻易相信无忌谋反,只是哭道:“我不能杀亲舅,否则天下的人怎么看待我。”他要上官仪起草废武后的诏令,当武后怒斥他时,高宗竟羞愧得不知所措,只得自欺欺人地说:“我原无此意,是上官仪教我。”害得上官仪家破人亡。正因为高宗怯懦无能,全凭武后指挥,才使武则天得以操纵国柄,变李氏社稷为武氏江山。

西晋惠帝司马衷更是个低能的白痴。他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就问左右之人这是为官鸣,还是为私鸣?左右侍者敷衍道:“在官地叫的就是为官,在私地叫的则为私。”及至天下发生饥荒,有人报告百姓没有饭吃、活活饿死时,他竟可笑地说:“何不食肉糜。”(《晋书》卷4,《惠帝纪》)惠帝如此低能,岂能主持朝政,其大权旁落于皇后贾南风手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庐陵王,韦氏随夫徙居房州。当时中宗惶恐不安,每闻武后制使到,就想自杀。韦氏劝中宗说:“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遽如是也。”由于夫妻多年共度艰危,情深义笃。故中宗许愿说:“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旧唐书》卷51,《中宗韦庶人传》)中宗复位后,不仅不防范后妃干政,反而纵容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肆意妄为。武三思与韦后、上官婉儿结党,共同控制中宗,武氏势力复振。后来韦皇后、安乐公主母女的野心不断膨胀,竟相与合谋,毒死中宗,企图步武则天后尘,重温女皇旧梦。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后妃干政与君主的昏愚糊涂是互为因果的。

(3)后妃本人有政治才能

北魏冯太后两次临朝称制,秉政数十年,将献文帝、孝文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与她玩弄权术、善于用人有很大关系。唐代武则天由一个品级低微的才人,一步步登上皇后的宝座,后来又以母后的身份,垂帘听政,直至篡唐建周,成为女皇帝,这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绝无仅有的。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功,并非偶然。说明她确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

辽景宗皇后萧燕燕是契丹贵族统治集团中一个极有才干的女主。景宗体弱多病,性格仁懦,耽于酒色,常不临朝,国事皆委萧后裁决。景宗对其十分信任,特颁谕旨:“书皇后言亦称朕暨予,著为定式。”(《辽史》卷71,《景宗皇后萧氏传》)萧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习知军政。能驾驭臣工,故君臣皆为之效死力。

清代慈禧太后之所以能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亦非偶然。有人对此曾作过解释:认为慈禧“心思灵敏,实过于人,其热心政权,亦独禀特性。其天资之卓绝,性情之坚毅,加以一生经历之多,艰难困苦,险阻备尝,此其所以成为伟人也。年十六岁时,五经成诵,通满文,廿四史亦皆浏览。尝有史臣在旁讽诵,故能通古今治乱之大势,又能诗善书画,有此聪明学问,故能久揽大权。”(《慈禧外纪》第一章)其言虽颇多溢美,但从慈禧擅政揽权的手段来看,亦并非是无稽之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