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李商隐桂林

李商隐桂林

时间:2022-04-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天才诗人李商隐在广西写人生李商隐是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再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还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为什么李商隐学术研讨会对广西、对桂林情有独钟呢?李商隐顺桂江下至龙平县,沿途考察风土民情。这对李商隐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天才诗人李商隐在广西写人生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再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还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一生留下诗作约600首,大部分具有构思新奇、秾艳华丽、朦胧含蓄、寄托深远的特色,不但在晚唐文坛上赢得了“唐人之冠”“可空百代”的崇高声誉,而且对后世的诗坛、词坛以及戏剧创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和重视。特别是他具有开创性的无题诗,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呈现一种凄艳秀逸和超越时空的艺术风格,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诗人,其诗作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被认为思想性不强、过于消极低沉,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直到改革开放后,对他的研究才开始逐渐得到重视,进入20世纪80~90年代,“李商隐研究热”悄然兴起,此后关于李商隐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可以说,自从李商隐死后到现在的1 000多年来,对他的研究从来没有被这样重视过。20多年来,李商隐学术研讨会年会创造了在中国诗歌研究史上的一个奇迹。

李商隐画像

1992年11月下旬,“中国首届李商隐学术讨论会”在桂林召开,到2011年,学术研讨会已经召开了八届。其中在广西举行过三届(第一、第五和第七届),有两届在桂林(第一和第五届)。在全国来说,广西已经“独占鳌头”了。

为什么李商隐学术研讨会对广西、对桂林情有独钟呢?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李商隐漫长的求仕生涯中,桂林对他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他年少聪颖,19岁以文才得到“牛党”人令狐楚的赏识,改从令狐楚学骈文章奏,被引荐为幕府巡官。25岁时举进士。次年“李党”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甚爱其才,召为书记,并且把女儿嫁给他。因此,“牛党”的人骂他“背恩”,“李党”人也排斥他,揭他以前跟随令狐楚的老底。从此,李商隐始终处于“牛李党争”的漩涡里。他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从他进入仕途的那天起,就深受这种“党争”所害,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环境中,哪有升迁机会,哪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呢?与其久困长安,事业无成,不如离开这样的环境,寻求别的出路。

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二月,给事中郑亚出任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使职务。郑亚是荥阳人,和李商隐是同乡,他很赏识李商隐的才华,两人交情深厚。此次郑亚外任地方官,请他做自己的幕僚。李商隐也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愉快地接受聘请,于大中元年三月初,辞掉秘书省的职务,告别妻子幼儿,跟随郑亚南行来到了山水如画的桂州(现桂林)。据考证,当年李商隐在桂州任职期间的居所遗址,就在现在桂林市叠彩山景区东南面的漓江边。

虽然桂林与长安相距万里,但是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李商隐到了桂林就已经获得了新生。因为这里已经没有“牛”“李”两党的互相倾轧,虎视眈眈……到桂林后,他作了一首题为《贾生》的诗,诗中饱含着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叹。毕竟这里新的环境、新的气息,美丽的山水风光,给这位天才诗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不久,他在桂林写下了《晚晴》《高松》等诗作。《晚晴》中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他在诗中借毫不起眼的小草,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人间到底有知音,人间毕竟有希望。仕途坎坷,党争无情,但山水有情,人间有真情啊!”在《高松》一诗中,他以“高松”自喻,赞颂松树高洁不凡的品格。

这时的李商隐,仿佛一下变得豁达和开朗,对未来也充满希望了。郑亚也确实对李商隐十分信任,到达桂州不久,任李商隐为掌书记,不久又擢为观察支使。观察支使这个职务是仅次于正、副观察使的高级幕僚,为从六品上阶。这个职务,在他一生的仕途上已经是最高官品了。

郑亚的信任,对刚刚从两党之争中挣脱出来的李商隐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感情上的慰藉,因此,他对郑亚不无深深感激之情。他不仅要报答郑亚,而且要把在桂林为官的机会作为自己仕途的转折点,作为自己施展才华和实现人生抱负的新起点,去好好干一番事业。所以,这个时候的李商隐开始以新的视野去审视人生,竭力做好政务工作;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讴歌桂林风光,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寄托对当地人民的情感。

不久,桂管观察使辖下的昭州(今广西平乐县)发生动乱,起因是昭州官场腐败,官员贪赃枉法,肆意欺压百姓,以致民不聊生。而且动乱刚起,昭州刺史等官员就逃之夭夭,使得昭州更加混乱不堪。郑亚迅速处置了当地一批官员,让李商隐到昭州代理郡守。由于当时州官任命的权限在朝廷,所以郑亚打算先给他一个表现平台,等他干出点政绩后再向朝廷举荐,正式任命。

当时昭州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很恶劣。李商隐顺桂江下至龙平县(今广西昭平县),沿途考察风土民情。但见龙平县城城郊野草丛生,时有虎狼出没,而且民间疟疾流行。在这种情况下来昭州上任,李商隐当然清楚郑亚对自己的好意和厚望,也更加知道重建官府威信、整顿昭州乱象之艰难。然而这是他入仕以来第一次得到这样一个能够施展自己才干与抱负的职位,他当然必须殚精竭虑,做出成绩。所以,他一到昭州,便一面反腐惩贪,整肃官场;一面安抚百姓,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成效,昭州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很快得到恢复,昭州又出现了昔日的安定景象。

这时李商隐再次乘舟沿漓江南下考察民情,百姓纷纷称赞这位新来的郡守施政有方。有感于昭州的新变化,他写下《江村题壁》等诗作,盛赞漓江沿岸江村美景和农家好客之情。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正当李商隐继续强化对昭州的治理、谋划建设安定富裕的昭州时,风云突变:郑亚遭到了朝廷的贬谪,调任循州刺史。失去郑亚的提携,他做昭州郡守的愿望就成为泡影了。刚到桂州上任一年,还没有把自己的才华施展开来就要下台了,其速度之快,多么令人惋惜和痛心啊!这对李商隐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李商隐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出众的才华,但却如此时运不济,怀才不遇,一生职务卑微。离开桂林后,他又跟从徐州卢弘止、梓州柳仲郢做幕僚。直到39岁那年,他才结束漂泊不定的生活,被补授太学博士之职,43岁被推荐为盐铁推官。858年,这位天才诗人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逝。

纵观李商隐的一生,广西的为官之路确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在广西为官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不管是在掌书记、观察支使,还是在代理郡守的任上,他都干得很出色。假如能够如愿以偿地当上郡守,他在仕途上所走出的也许是另一道轨迹,他的人生可能还会有别样辉煌。但是命运在作弄他,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他在广西写下诗歌40首、骈文数十篇,成果是丰硕的,他的诗文给桂林乃至广西的文化宝库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可以说,这一时期不仅是他诗歌创作和骈文创作的重要时期之一,同时也是他施展才华和实现人生抱负的新起点和重要阶段,值得我们怀念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