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伏尔泰痛骂教皇

伏尔泰痛骂教皇

时间:2022-04-1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伏尔泰痛骂教皇在18世纪的欧洲,有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反对黑暗的教会势力。但是伏尔泰却想成为一名诗人。伏尔泰出狱之后,被迫流亡到英国。他骂天主教教士为“恶棍”,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反抗教会这个邪恶势力。但是,伏尔泰为此遭到了教会的迫害。伏尔泰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抨击教会和专制统治。从此,伏尔泰被称为“卡拉的恩人”,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费尔奈教长”。

伏尔泰痛骂教皇

在18世纪的欧洲,有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反对黑暗的教会势力。当他临终的时候,一位修道院院长来见他。他一见院长进来,就问:“神甫,您从何处来?”

“啊,先生,我从上帝那里来!”

“真的?您能给我出示上帝的诏书吗?”(www.guayunfan.com)这位伟大的战士此时虽然病在垂危,但是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他特有的辛辣讽刺,无情地揭露这些“披着僧衣的豺狼”的丑恶嘴脸。他就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

伏尔泰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富有的公证人家庭。少年时期,他在耶稣会主办的贵族学校读书。中学毕业之后,父亲一心想让他学法律,将来当法官或律师。但是伏尔泰却想成为一名诗人。他曾经写了一首讽刺贵族的诗,结果被关进巴士底狱

伏尔泰出狱之后,被迫流亡到英国。在伦敦,伏尔泰了解到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并且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受到英国文化的熏陶,伏尔泰的思想更加进步。他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他反对天主教会,揭露教士的贪婪。他骂天主教教士为“恶棍”,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反抗教会这个邪恶势力。但是,伏尔泰为此遭到了教会的迫害。

为了避祸,伏尔泰隐居在他的女友德·爱特莱侯爵夫人的庄园中。这个古老偏僻的贵族庄园位于法国和荷兰边境。伏尔泰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五年,直到1749年侯爵夫人去世。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悲剧《恺撒之死》、《穆罕默德》,讽刺长诗《奥尔良的少女》,哲理小说《查第格或命运》,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以及科学论著《牛顿哲学原理》。

1760年,伏尔泰又在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定居下来。在费尔奈定居期间,他与欧洲一些进步人士保持通信,跟他们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宣传他反专制反教会的启蒙思想。伏尔泰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抨击教会和专制统治。他希望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当时,法国社会中天主教教会的权力极大,经常残酷迫害人民。当时,有个名叫卡拉的新教徒,他的儿子因欠债而自杀了。天主教会马上向法院诬告卡拉,说他儿子因为想改信天主教,被信新教的父亲杀死了。法院于是把卡拉全家逮捕,严刑拷打,将卡拉判处死刑。处死的这一天,刽子手们先用铁棒打断了卡拉的双臂、肋骨和双腿,然后把他挂在马车后面,在地上活活拖死,最后还点上一把火,把尸体烧成灰烬。

伏尔泰听说这件事之后,非常愤怒,他亲自调查事件真相,把这件冤案的调查报告寄给欧洲许多国家,全欧洲都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四年后,教会不得不宣布卡拉无罪。从此,伏尔泰被称为“卡拉的恩人”,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

欧洲成千上万的哲学家、艺术家慕名拜访伏尔泰,还有人给伏尔泰写信求教,伏尔泰都热情接待或回信,小小的费尔奈庄园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中心。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费尔奈教长”。伏尔泰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伏尔泰去世之后,安息在巴黎蒙马特尔高地下的法国先贤祠里。他的雕像是用洁白的大理石雕刻的。他的棺木上,用法文刻着三行文字:“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的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历史小课堂

伏尔泰(1 6 9 4-1 7 7 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世纪。”

伏尔泰还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格言。他喜欢散步、跑步、击剑、骑马、游泳、爬山、日光浴等运动。直到八十岁高龄时,他还和朋友一起登山看日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