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蔡文姬和“焦尾琴”

蔡文姬和“焦尾琴”

时间:2022-04-1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蔡文姬和“焦尾琴”东汉末年,河南陈留有个博学多才的姑娘叫蔡文姬。文姬马上回答说“第四根”。由于古琴的一端被烧焦,所以取名“焦尾琴”。这架“焦尾琴”后来被列为中国四大名琴之一。蔡文姬原字昭姬,晋朝时期因避司马昭讳,改为文姬,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蔡文姬和“焦尾琴”

东汉末年,河南陈留有个博学多才的姑娘叫蔡文姬。蔡文姬不但聪明过人,而且通晓音律。六岁时,文姬的父亲蔡邕在大厅中弹琴,弹着弹着突然断一根弦,文姬立刻隔着墙壁说:“父亲,是第一根弦断了吧?”父亲听了大吃一惊,猜测可能是小女儿胡乱猜对的。过了一会,父亲故意把第四根琴弦拨断。然后问:“这是第几根断了呢?”文姬马上回答说“第四根”。父亲这才知道,原来女儿有如此过人的音乐天赋。

有一次,文姬和父亲一同外出,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听到一阵清脆悦耳的噼噼啪啪响声。文姬和父亲侧耳倾听,发现原来这是有户人家在烧火时木头发出的声音。父亲对文姬说:“这是绝好的古琴良材,可惜被当成了木材。”于是父女两人立刻赶到那户人家,向他们要下了这段粗壮的梧桐木。回家之后,父女两人用水冲洗干净梧桐木,晾干之后,去掉焦皮,制成了一架古琴。由于古琴的一端被烧焦,所以取名“焦尾琴”。这架“焦尾琴”后来被列为中国四大名琴之一。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通天文数理,和曹操是很好的朋友。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不但通晓音律,还擅长书法和文学。她本来打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可惜东汉末年,经常发生战争,人们的生活动荡不安。父亲蔡邕死后,蔡文姬跟着难民们四处逃难,匈奴兵也趁火打劫,到中原地带掳掠百姓,蔡文姬就夹在难民中被掳走了。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气质不俗,不像普通的村姑,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左贤王非常喜欢她,于是蔡文姬就成了匈奴左贤王的夫人。她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还生了两个孩子,虽然逐渐过惯了匈奴的生活,但是蔡文姬还是十分想念家乡。(www.guayunfan.com)一个偶然的机会,匈奴的单于前去拜贺曹操。这时候,曹操突然想起来他的已经死去的朋友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还留在南匈奴,触动了恻隐之心,就想把她从匈奴接回来。

于是,曹操派使者带着礼物来到匈奴。蔡文姬听到这个消息,左右为难,能够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她当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一对儿女,她又觉得心如刀绞。她左思右想,徘徊不定。后来,当蔡文姬看到父亲生前所写的续汉书的半部书稿时,就下定决心,要跟随曹操的使者回去,完成父亲的遗愿。

临别之时,匈奴的两个孩子紧紧抓着她的衣襟,哀哀而哭。作为一位母亲,蔡文姬深切体会到了那种骨肉分离的悲惨,她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匆匆登车而去,孩子的哭喊声在她身后渐渐消失。蔡文姬坐在回乡的车中,回想起十二年的匈奴生活,酸甜苦辣,点点滴滴一起涌上心头,禁不住百感交集,就借流行于西域的胡茄音律,写下了令人肝肠寸断的著名琴曲《胡茄十八拍》。曲子哀婉凄切,撕裂肝肠,催人泪下,把那种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痛苦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蔡文姬到了邺城,见到曹操,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里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经过战乱,散失得一卷都没留下来。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听她说还能背出那么多,就说:“我想派一些人到夫人家里,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你看怎样?”蔡文姬说:“用不着。只要大王赏我一些纸笔,我回家就把它写下来。”

蔡文姬回家之后,果然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下来,送给曹操,这些优秀的文章才得以保存下来。“文姬归汉”成了历史上的一段美谈。

历史小课堂

蔡文姬(约177—?),名琰,字文姬,陈留围(今河南杞县南)人。蔡文姬原字昭姬,晋朝时期因避司马昭讳,改为文姬,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传世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胡笳十八拍》了。据说在蔡文姬归汉之后,匈奴人为了怀念她,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拍》,当时非常盛行,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其文风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具一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