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争霸的味道变了_秦国的历史故事

争霸的味道变了_秦国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4-0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争霸的味道变了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领导人宝座而争斗不息,齐国和诸夏同时失去了重心。晋国取代齐国称霸,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尊王攘夷”,但内在的味道已经变了。魏绛从国家大局出发,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积极主张和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晋国在新开辟的土地上修建城郭,推行耕稼,并趁机占领了邢、卫两国被戎狄侵占的故土,势力日渐东扩,与齐接壤,成为了当时的第一超级大国。

争霸的味道变了

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领导人宝座而争斗不息,齐国和诸夏同时失去了重心。抵抗外患的重任于是落在了后起的晋国肩上。至于晋国强盛的原因,是一个很复杂问题,又因为和本书的主人公秦国有着极深的渊源,我们将在后面详谈。

晋国取代齐国称霸,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尊王攘夷”,但内在的味道已经变了。齐桓公、管仲还有承担历史使命和文化使命的自觉,但到了晋文公,“尊王”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政治作秀,而所谓的“攘夷”,除了扫除自身发展的障碍和祸患之外,更多的则是仗着声势扩大自己的影响。

晋国的称霸开始于晋文公重耳,契机就在于太叔带之难。前面说到,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丰子带为太子。但齐桓公带领维和部队立挺太子,维护礼法。周惠王软了,只能将太子扶正。后来襄王即位,太叔带不服,于是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只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仗。这个时候,晋和秦站了出来,表态愿意出兵勤王。晋文公怕功劳被秦夺走,抢先一步发兵,护送襄王回到成周,并把狄人打跑了,又杀了太叔带。晋文公勤王有功,名声大振,成为中原霸主。

尊王让晋国得到了周王室的认可;可只有攘夷事业干得出色,才能在诸夏各国中间树立威信。攘夷,仍然是要北击戎狄,南克荆楚。对晋国来说,北击戎狄,是他分内的事,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弥漫在晋国四周的,都是戎狄的势力。正如晋自嘲的那样:“居深山之中,戎狄以为邻。”戎狄南下骚扰,首当其冲的就是晋国。不把他彻底消灭,国家就无法正常地发展。而且打败戎狄,还可以开疆拓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晋抵御戎狄,并与诸夏会盟,是有自己的算盘的。(www.guayunfan.com)开始的时候,晋对山戎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方式,打算凭借武力一举将山戎灭掉。可是这种做法效果不太好,因为山戎是以游牧为生的,打的就是游击战,来了就抢,抢了就跑,又有高山密林作掩护,实在难以剿灭。公元前633年,晋国把自己的军队改编成步兵,分三路向山林中的山戎发动了进攻,结果无功而返。公元前626年,白狄入侵晋国,被晋军打败。虽然晋在这次战役中抓住了白狄首领的儿子,但晋国也牺牲了大将元帅先轸,只能算是胜负参半。

后来,晋悼公听取了卿士魏绛的建议,来了个“和戎”的政策。这招看似妥协,其实却是高明得很。和戎,就是招安。首先是以货易土,就是用自己的物品去交换戎狄的土地。戎狄游牧为生,土地对他们毫无用处,巴不得跟你交换。结果是,戎狄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离灭亡就不远了。其二,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其三,戎狄对晋国服帖,能让晋国的四邻震动,在诸侯中所起到的威慑作用不可小视。其四,和戎,维持和平局面,军队得到休息,军备物资不需消耗,可以保存晋国的实力。其五,借鉴历史的经验,只有采用以德服人的办法,才能保持长久的安宁和睦局面。他详细地解释了和戎的益处,终于说服了晋悼公,悼公派魏绛去和戎。魏绛从国家大局出发,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积极主张和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和戎政策实施后大见成效,到晋悼公十二年(公元前562年),仅短短的八年时间,就争取到了晋国与戎狄和睦相处的局面。

和戎以后,晋逐渐蚕食了肥、鲜虞、鼓、中山等国,国力逐步增强,土地越来越多。晋国在新开辟的土地上修建城郭,推行耕稼,并趁机占领了邢、卫两国被戎狄侵占的故土,势力日渐东扩,与齐接壤,成为了当时的第一超级大国。

北边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要对付南方的楚了。对付山戎,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南下击楚,才是霸业所系。其实,早在晋文公时代,晋就和楚结下了梁子。公元前632年,也就是齐桓公死后十一年,晋便联合宋、齐、秦与楚、陈、蔡的联军在卫国的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展开了大战。在这一战中,楚国联军败北,楚人北指的兵锋首次被挫,也成就了晋文公凌驾齐桓公的威名,但晋国和楚国持续八十多年乍断乍续的争斗也从此展开。

到此,晋已经改变了齐桓公时代联合诸夏抗击外族的霸主形象,而是和楚国争霸。争霸的目的,不外乎扩充势力范围,争夺更多的附庸国。那些在齐桓公时代被保护的小国,现在却成了被兼并、侵吞和剥削的对象。小国在得到大国保护的同时,也要有所表示,必须定期交纳保护费。保护费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出兵,二是纳贡。出兵,就是霸主联合诸侯去打仗的时候,小国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兵车帮助霸主讨伐;纳贡,就是以纳贡或纳币的形式对霸主作经济上的供应(贡是定期的进献,币是朝会庆吊的贽礼)。公元前548年,晋国执政赵文子下令减轻诸侯进贡的币,而加重待诸侯的礼时,他预料兵祸可以从此稍稍平息。可见,小国对霸主的贡赋是相当沉重的。公元前530年,郑国派人到晋国吊丧,带去作贽礼的币用一百辆车输运,一千人押送。想当年周王室全盛时期,诸侯对于天子所尽的义务也不过如此。可见霸主其实就是有实无名的小天王。

最倒霉的是夹在当中的那些小国,比如宋和郑。投靠晋,就被楚揍;投靠楚,又被晋扁。真是苦不堪言啊!史书记载,在这期间,郑国为了自卫,为了遵循霸主的命令,以及为侵略而参加的战争在七十二次以上。宋国参战的次数在四十六次以上。其他的一些小国,所遭遇到的兵祸之惨烈,就可想而知了。在这八十余年间,楚灭了江、六、蓼、庸、萧(萧后入于宋),以及群舒;晋灭了群狄,又灭偪阳;齐灭了莱;秦灭了滑(滑后归附晋);鲁灭了邾;莒灭了曾。战火连连,民不聊生。伴随而来的则是,小国越来越少,大国越来越多。战国时代已经提前拉开了序幕。

【注释】

(1)由汤至于武丁,圣贤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2)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3)章显王者异于诸侯也。

(4)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5)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