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谁才是秦国统一路上的最大对手

谁才是秦国统一路上的最大对手

时间:2022-04-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秦文公十三年,秦国开始有了史官记载历史。通过这一系列的政治措施,秦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法律。然而,秦国却给出了相反的回答。同时,只因为秦国推行的是郡县制,而不是封建制,秦国才没有形成一个庞大的宗室贵族集团。总之一句话,如果没有这个最管用的制度,秦国不见得能统一六国。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到秦的历史中去寻找。

拿什么来管你,秦国?

国家建立了,地盘巩固了,剩下的就是一个管理和组织的问题了。这个问题也许比前者更加重要。拿枪杆子创建国家是建立一个政权,而管理国家就要求管好这个政权。管理政权有时候比建立政权更重要,因为管理政权的方式不同,政权的稳固程度就会大相径庭。前者是物质基础,后者是制度建设。前者是硬件,后者是软件。何况,要做周王朝统治下的诸侯国,还有很多形式方面的要求。满足不了这些要求,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不能被其他诸侯国所承认。

嬴秦是在秦襄公这一代才成为了诸侯,开始以平等的身份与其他诸侯国开展一系列的外交礼仪活动。关于襄公建国,司马老太公是这样记载的:襄公用赤色的幼马、黄牛、公羊各三头,在西畤当作牺牲杀掉祭祀上帝。(1)

这个祭祀仪式的目的在于给自己这一族正本清源,找一个有头有脸的祖先。周代重视祭祀,祭祀的内容有两项:一项是祭天,一项是祭帝。天是皇天,帝是上帝,当然不是耶稣基督的那个上帝,而是自己的始祖。古人祭祀上帝,与天相配,合称“皇天上帝”。《礼书》里说得明明白白,郊祀祭的是太皞(青帝)、炎帝(赤帝)、黄帝、少皞(白帝)、颛顼(黑帝)“五帝”。秦奉嬴姓始祖少皞为上帝,所以在“始国”的时候就明确了少皞白帝祖神的地位。

西周时期,只有诸侯才有资格办这样的祭祀仪式。在那个血缘宗法关系重于一切的年代里,能不能名正言顺地当上贵族,靠的不是你的能力和才华,而是看你身体里流淌的到底是谁的血液。这个仪式看起来是迷信,其实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是一个诸侯国合法不合法的标志。正如我们后面将要讲到的“封禅泰山”一样,并不是谁都能去的,只有天的儿子——天子,才有资格去封禅泰山,其他人去就是大逆不道。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首先做的几件事情之一就是去封禅泰山,可见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www.guayunfan.com)在国家的管理方面,秦国也慢慢进入了正轨。以前是管理一个部落,带领一支队伍,土地和人口都少,而且民风淳朴彪悍,行军打仗、游牧狩猎,采取的是军事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令行禁止,上传下达方便得很。而现在要治理的是一个国家,有广袤的土地,繁密的人口,况且还收拢了很多周朝遗民,再采取以前的那种管理方式肯定行不通。就像管理企业一样,几个人的个体小公司,也就不需要什么规章制度,碰到事情坐在一起商量商量就行了。而几十个人的公司,没有章法就不行了,所以就要有规章制度,有工作纪律。而有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员工的大公司,不仅要有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可能还要有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于是,秦文公十三年(公元前753年),秦国开始有了史官记载历史。历史本来就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宣传一个国家的光荣历史,本身就是进行自我标榜,就是通过对子民进行思想政治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来达到增加民族凝聚力的目的。秦文公二十年(公元前746年),秦国还开始制定法律。通过这一系列的政治措施,秦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法律。

秦在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展的过程中,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建了数不清的城郭,这些土地如何开垦?这些城郭如何管理?

西周采取的是分封制,将自己的宗室子弟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镇压异族另类,开疆扩土,推进耕稼文明。这貌似很有借鉴的前途。然而,秦国却给出了相反的回答。秦没有采取分封制,而是采取了郡县结构的军事中央集权制。以郡统县,直属于国君。郡守和县令是君主直接任命的公务员,拿国家的工资,而不分给食邑;升迁、留任还是罢免,要看政绩;不是世袭,更不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秦武公十年,武公派兵讨平了邽、冀戎,就在那里建立了郡县,而没有把这个地方赏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兄弟作封地或者采邑。

建国初期是如此,后来也是如此。纵观秦国历史,除了有少数极个别的封邑以外(比如,穰侯、商鞅、吕不韦几个人就有封邑,但属于个案),其他的都是郡县。也就是这个原因,史书中并没有关于秦王将自己的儿子、兄弟分封到各地去建立小政权的记载。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占领一个地方,消灭一个国家以后,首先做的不是分封,而是建立郡县。六国灭亡的同时,秦始皇也把全国划分成了36个郡。

当然,诸夏各国到了战国时代也有了郡县,但那是战争的需要,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郡县在诸夏各国中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挣扎的过程,先是王室衰微,后是异姓大夫篡权,直到贵族阶层和特权阶级没落以后才出现。他们设立郡县,远没有秦国这样自然,这样轻车熟路。

正因为实行了郡县制,而不是封建制,秦国才得以把六国的人才都招揽过去。因为郡县制中隐含着一种功利主义,谁要是有才就用谁,看的是才能,而不是出身;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同时,只因为秦国推行的是郡县制,而不是封建制,秦国才没有形成一个庞大的宗室贵族集团。后来商鞅在秦国变法,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流产,原因也在于此。总之一句话,如果没有这个最管用的制度,秦国不见得能统一六国。

但这里的问题是:秦国为什么一开始就实行郡县制,难道秦有先见之明、神人指点,认准了这种制度是最管用的,是战胜其他国家的法宝?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到秦的历史中去寻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