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变化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变化

时间:2022-04-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仅仅有决心是不够的这次改革,是对秦国现行的权力、资源和财富进行重新分配,是对以往大家伙儿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行为规范进行全面革新和调整。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的作用都是深远的。在变法过程中,政治手腕是必不可少的。他的处心积虑,也是这场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可是,秦国却不一样了。彻侯和关内侯是秦国二十等爵位里最高的二十级和十九级,远高于各大庶长。

仅仅有决心是不够的

这次改革,是对秦国现行的权力、资源和财富进行重新分配,是对以往大家伙儿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行为规范进行全面革新和调整。在这其间,当然会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阻力和障碍。这些阻力和障碍,不仅来自于既得利益者,而且也会来自于老百姓。所以,改革是否能够成功,有很多因素参与其中,不是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搞定的。

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的作用都是深远的。而它之所以能成功,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因素。从客观上来讲,秦国没有血缘宗法文化,所以没有采取分封制,而是采取了郡县制。这就意味着秦国不存在一个靠世袭俸禄生存的庞大的贵族集团。李悝在魏国变法虎头蛇尾,吴起在楚国变法流于破产,不是因为最高领导不支持,也不是李悝和吴起在政治上不成熟,实在是两国的贵族势力过于庞大,实在没有办法撼动。从主观上讲,秦孝公力挺商鞅,铁腕支持,是变法得以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商鞅变法,顾名思义,后世多把这场变革的成功归于商鞅,却往往忽略了他的支持者——秦孝公渠梁。从整个变法的过程和商鞅最后的下场来看,这整出戏的导演和编剧恰恰是秦孝公。而商鞅,在这里只不过是个很好地贯彻了导演意图的男主角。而且,更为关键的是,秦孝公在位时间长达23年(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从而能够让商鞅在秦国执政十年,使得改革的各项措施得以彻底贯彻,深入到方方面面。孝公去世以后,商鞅很快就失势了,随即被杀。但是,商鞅变法的成果却保留了下来,并没有出现人亡政息的局面。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靠个人权力说话的君主;也正是他,靠着个人权力让秦国完成了向法治的转变。试想,如果孝公在位时间短一点,商鞅的改革也可能像吴起变法一样中途流产了。

同时,这场变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政治斗争过程,绝对不是颁布几项法令那么简单。有政治斗争的地方,就有政治人物,有政治人物的地方,就有政治手腕。在变法过程中,政治手腕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一件事情,策略不同,方法不同,结果可能就大相径庭。而这场变革中的核心人物——商鞅,恰恰就是玩弄权术和政治手腕的高手。他的处心积虑,也是这场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于商鞅变法开始的日期,《史记》上有两处记载。《秦本纪》里说是孝公三年(公元前358年);《商君书》里却又说是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也就是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后才着手变法的。(www.guayunfan.com)《史记》向来以“信史”著称,而司马老公公更是以严谨闻名,商鞅变法这么关键的日期,他怎么会马虎?我们也许应该这样理解:着手准备变法和开始变法是有区别的,并不是一开始准备就马上行动的。再根据《战国策》里的相关记载,目前学术界已经认定商鞅变法的开始时间为孝公六年,而开始准备的时间则是孝公三年。前后相减,这就意味着秦孝公和商鞅为这场变革整整准备了三年。

问题是,在这三年时间里,秦孝公和商鞅准备了些什么?可惜,史书上对此没有详细记载。有人说,在这三年里,秦孝公和商鞅集中力量造势,为变法制造舆论;还有人说,三年时间是主要用来调研考察秦国现行制度,以确立可行性方案;还有人认为,他们还做了一项更为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争取支持变法的群体,为变法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就是“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

依靠的对象就不必说了,肯定是国君——确切地说,应该是国君手中的权力。而打击的对象应该是那些坚决抵制改革的人。我们后面将要讲到的太子,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还有那些冒出头来说新法“不便”的刁民,都是应该沉重打击的对象。而对那些既有政治地位,手中又握有一定权力的权势阶层,是采取坚决打击的策略呢,还是应该去怀柔和拉拢呢?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态度端正不了,就会直接影响局势的平衡,进而导致改革的失败。

可以想象,秦孝公和商鞅在这个问题上是伤透脑筋的。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这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表示政治地位,又代表了官职。大庶长,大体相当于早期的丞相,右庶长由王族大臣担任,左庶长由非王族大臣担任,驷车庶长则是专门执掌王族事务的。四种庶长之中,除了左庶长可以由非王族大臣担任外,其余全部是王族专职。从四种庶长的分工来看,四分之三是王族。这些王族庶长位高权重,势力范围更是盘根错节,按理说完全能够左右政局。而且,秦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这样的局面,在此之前被废的两个秦王怀公和出子,就是因为在王族内部的权力斗争中失败了。

说到这里,好像这股势力非要打击和清除不可了。但问题又不是这么简单。我们上面说过,秦国受东方血缘宗法文化的影响不大,在政治制度上也不是分封制,所以,并不存在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地方贵族。即使是王族,也仅仅有政治待遇,而没有权力。而东方国家就不同了。产生于分封制的地方贵族在自己的领地里不仅拥有行政权、财权,还拥有军权。所以说,分封体制下必然会出现“强宗”。这些“强宗”,一旦撕去脉脉含情的血缘宗亲外衣,就会篡位弑君。晋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孟子》里有段话这么说:“国君有了错误就进谏,进谏以后还不改正,就该把他推倒了重立新君。”(2)这显然是针对东方诸侯来说的。但这并不是什么“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实在是地方贵族的权力太大,能够左右政局。

可是,秦国却不一样了。大庶长、右庶长和驷车庶长,虽然手里握着重权,但却并不是因为他们是王族才掌握政权的。他们既要是王族,又要具有才能,才能被优先重用。而且,尽管他们的爵位可以世袭,但官位却不能世袭。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手中都没有军权,也没有可以收取赋税的“封地”。手里没枪杆子,又没有钱,自然就没有犯上作乱的资本了。怀公、出子之乱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君弱臣强,这些王族大庶长趁机攫取了军权。后来历朝历代的历史已经证明,即使在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内,这种现象也是时有发生的,但不能算常态。这些大庶长的权力再大,在秦国也比不上彻侯和关内侯。彻侯和关内侯是秦国二十等爵位里最高的二十级和十九级,远高于各大庶长。他们手中不仅有权力,而且还有封地,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自主收取赋税。在秦国历史上,有这样政治地位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穰侯算一个,吕不韦算一个,商鞅也算一个。但他们又怎么样呢?由于没有掌握军队,到最后还不是被秦王像剁小鸡一样给剁了?

对这股势力,不仅有怀柔的可能,更有怀柔的必要。说它可能,是因为他们并不是拥兵自重的地方封君,只要一边拿出鞭子吓唬,一边给点好处安慰,就有可能成功。说它必要,是因为这股势力左右着变法的势力均衡,一旦把他们逼得狗急跳墙,就会四面树敌,使改革面临阻力。拉拢一个朋友,还是树立一个敌人,我们心中都有一杆秤;秦孝公和商鞅作为政治智商极高的风云人物,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肯定是经过周密严谨的考虑以后,才决定拉拢这部分势力的。这估计也是他们在第四次会面的时候商谈的主要内容。当然,这也需要秦孝公拿出魄力来。再严谨的分析,再透彻的思量,也跟不上现实中的千变万化。关键的时候,就需要赌一把。庆幸的是,秦孝公和商鞅赌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