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

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

时间:2022-03-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弊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最大限度地集中全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一些重大项目,特别在工业化时期,建成了大量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鉴于此,有必要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进行集中分析,以便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运行,主要靠由上级下达的大量指令性计划指标,采用的是强制的行政手段。

主要弊端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最大限度地集中全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一些重大项目,特别在工业化时期,建成了大量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在战前的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共建成九千个大型工业企业。第二,通过行政手段(往往是强制性的)调整经济结构,快速建起苏联的基础工业,这在工业化时期更为明显。第三,通过对落后地区加大投资等办法,较快地实现了调整生产力布局的战略意图。加速对资源丰富但经济又十分落后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开发,就说明这一点。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用于重工业新建项目的投资约有50%用于这一地区,1928—1937年,西伯利亚工业的总产值增长了8倍,几乎为全苏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两倍。这一地区的加速发展,满足了工业化所需的原料,也使东部地区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后方基地的作用。第四,这种体制对一些落后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在谈到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第一,它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如革命胜利后的初期,经济目标单一,在落后国家从事基础工业的发展和备战或战争时期(西方往往称苏联经济是备战经济);第二,在这体制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它潜藏着深刻的矛盾和严重的问题,从而给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第三,相对于斯大林经济体制在30年代与40年代所取得的成就,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很难说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的成就,是苏联历史上光辉的篇章;第四,随着历史的发展,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也越来越远,最后,它与构成斯大林模式的其他各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导致苏联发生剧变。鉴于此,有必要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进行集中分析,以便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

(一)难以克服异化问题。

苏联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下,在生产活动中的异化处处存在。例如,劳动者只按行政指令从事生产活动,实际只能充当“螺丝钉”的作用,并没有感到劳动成为“自己的”自由的劳动,他们也没有参加管理生产的权力,因此,在工矿企业,旷工、怠工十分严重;又如,在对待劳动成果方面,劳动者并不感到自己是劳动产品的主人,因此,在生产中的浪费远远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按照奥塔·希克的说法,第一个指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仍继续存在着异化的是亚当·沙夫,[5]但他并没有从这个事实出发对现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提出异议。奥塔·希克本人对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与异化关系做过深刻的分析,他指出:依靠权力建立起来的制度,其特点是既没有克服那些已成熟的资本主义矛盾和异化现象,相反,还加深了这些矛盾和异化现象。只有当劳动人民“在经济上与企业、与生产的相异化真正被克服了,他们能够参与对企业的管理,享有对企业、企业管理和生产成果的共同决定权,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并能通过其他的抉择来影响决定,国家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异己的了,那么,那里的生产条件才算是真正实现了社会化”。他还说:“如果在一个制度中,大多数的劳动者继续只对个人消费和工资感兴趣,丝毫不关心资本,如果在这个社会中,劳动者对企业的发展剩余价值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国家的经济政策、政治机构的组成,重要的政治决定,既不能参与决定,也对此漠不关心,那么,这个社会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实际上,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劳动者的严重异化已成为制度本身内在的问题,如果继续保持这种制度的基本特点,异化就不可能克服。尽管这个制度的执政者仍坚持用社会主义的称号,但这个制度并不具备社会主义特征。”[6](www.guayunfan.com)上述分析说明,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加上利用依靠政权力量排斥市场的作用,再加上集权体制下劳动者长期处于无权地位并逐步养成的依赖于和服从于“上面”指示的习惯,就难以解决资本主义存在的异化问题,无法解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正如俄罗斯一些学者指出的,斯大林的体制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劳动人民一方面同公有制的异化,另一方面同政权的异化。除了新的无可弥补的损失及危机状态,这种道路不能有别的结果”[7]。

(二)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难以结合。

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只是完成上级规定计划的机械执行者,因此也就缺乏生产积极性。企业和劳动者往往感到,对国家有利的,并不一定对企业和职工有利。这样,使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利益难以结合。从企业的角度看,斯大林经济体制,其弊病突出表现在:一是往往对上级隐瞒企业的生产成果和生产能力,以提防国家对它提高计划指标,想方设法追求“轻松的计划”;二是企业在完成生产计划时,一般都把数量置于首位,把质量放在次要地位,因为在这种体制下,各级所关心的是数量指标,企业也是根据这一指标获得奖金的;三是企业为了提防国家临时给它提高计划任务以及防止出现各类生产资料供应的中断,而采取各种办法储备过多的生产资料,从而产生积压和浪费;四是为了确保数量计划的完成,企业不愿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产品缺乏竞争能力。

(三)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运行,主要靠由上级(主要是中央)下达的大量指令性计划指标,采用的是强制的行政手段。从企业来说,它一直是政府的附属品,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从而必然导致官僚主义的管理。市场的作用必然被排除在外,竞争机制也建立不起来,经济活动以上级领导者的意志为转移,这些,最终导致经济发展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四)浪费型经济。

严重浪费,这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一大弊病。这种浪费表现在资源、人才和时间等各个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工时的耗费多少,与生产者无关,因此谁也不关心原材料和工时的浪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采用牺牲浪费者的利益来提高产值,如通过增加原材料的消耗、无根据地使用昂贵材料、生产利润高的产品等办法来提高产值。由于经济主管部门只关心在实物数量方面完成任务,产品的最终消费情况如何无人过问,结果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里。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也很大,如基本建设项目的安排缺乏经济根据,经济比例失调,产品不符合市场的要求等,都会造成严重浪费。而伴随浪费而来的则是低效率的经济。所以,在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下的经济,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浪费型经济。

(五)出现一批缺乏主动精神的“传声筒式”的经济领导干部。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使苏联各级管理机关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批“传声筒式”的干部,[8]这些人只是机械地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例行公事,而对承办的事情表现为不负责任,缺乏主动精神。这样一批“传声筒式”干部的存在,加上普遍存在的广大生产者的惰性,对苏联在政治和经济上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以上列举的高度集权体制的种种弊病,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广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和政权难以相结合,从而不可能形成经济民主,而经济民主又是政治民主的基础,在这种条件下,就不可能发挥广大劳动群众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负责精神。可以认为,斯大林创建的经济体制模式只能使广大劳动者疏远所有制与政权,因此,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改革,社会主义是没有希望的,只能走进死胡同。1991年年底苏联发生剧变的历史史实已给出证明。

【注释】

[1]参见[苏]《真理报》,1989年7月18日。

[2][苏]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编,王复士等译:《别无选择》,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24—725页。

[3]《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俄文版,第422—423页。

[4]《古比雪夫言论选集》,莫斯科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53年俄文版,第226页。

[5]亚当·沙夫系波兰哲学家。参见[捷]奥塔·希克著,张斌译:《第三条道路》,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2页。

[6][捷]奥塔·希克著,张斌译:《第三条道路》,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6,91,92页。

[7][苏]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编,王复士等译:《别无选择》,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08—909页。

[8][苏]《苏维埃国家与法》,1981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