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私有化进程与方式方法

私有化进程与方式方法

时间:2022-03-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俄罗斯的私有化也是分为小私有化与大私有化两种基本方式。考虑到大私有化难度大,因此大多数国家对大私有化实行分阶段进行,俄罗斯先实行并非国有化,之后逐步使产权转移。俄罗斯公民得到了1.46055亿张私有化证券。另外,由于抵押拍卖过程中缺乏透明度,使这一私有化方式往往变成“内部人之间的分配”。私有化企业在俄罗斯企业总数中的比重与其生产的产值占全俄GDP的比重均约为70%。

私有化进程与方式方法

(一)私有化的基本方式。

经济转轨国家私有化的一个特点是,都采取了先易后难的做法,即都从小私有化开始,然后再逐步对大中型国家企业推行私有化。所以,俄罗斯的私有化也是分为小私有化与大私有化两种基本方式。

小私有化是指对小型工商企业、饮食业、服务业及一些小型的建筑企业实行私有化。对实行小私有化的小企业的标准,各国都有一些规定,俄罗斯规定的标准是:到1992年1月1日,固定资产净值不超过100万卢布,工作人员不超过200人。小私有化一般采取三种办法进行:公开拍卖、租赁和出售。[5]俄罗斯在1993年的小私有化中,采取赎买租赁财产办法的占42.8%,商业投标占44%,拍卖占9.2%,股份制占3.9%。匈牙利主要采取直接出售与拍卖的形式,对没有出售和未被拍卖的企业实行私有化租赁。波兰的办法是,先把国有企业撤销,即使其不再存在,之后再出售其全部或部分资产。一些国家在出售小企业时允许同时出售企业的不动产和经营场地,但采用这一做法的并不很多,在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只占12%,而75%的小私有化过程中出售的只是企业不动产的租用权。

小私有化进展较顺利,速度也较快,一般在两三年内完成。俄罗斯从1992年起实际起步到1993年底,小私有化基本完成:实现了小私有化的企业已达6万家,占商业、服务业企业的70%,占轻工、食品和建材企业的54%—56%,建筑企业的43%,运输企业的45%。到1994年,俄罗斯零售商品流转额中非国有成分已占85%。(www.guayunfan.com)大私有化是指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这比小私有化复杂得多,进展也较慢,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大私有化的具体办法分无偿分配和有偿转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股份制。考虑到大私有化难度大,因此大多数国家对大私有化实行分阶段进行,俄罗斯先实行并非国有化,之后逐步使产权转移。

俄罗斯确定的大企业标准是:截至1992年1月1日,固定资产超过5000万卢布或工作人员人数超过1000人。它采取的步骤是,先将大型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公司或集团,即首先改变其所有权。之后,使股份公司的股票进入资本市场,具体办法有无偿分发和出售转让。

(二)大私有化的发展阶段。

俄罗斯大私有化的第一阶段,从1992年7月开始到1994年6月,[6]经历了两年。这一阶段私有化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发放私有化证券无偿转让国有资产,通常称之为“证券私有化”阶段。证券发放的具体做法是:俄罗斯政府从1992年10月1日起,向每个公民无偿发放私有化证券,所以是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私有化运动,也叫做大众私有化。按照规定,每个公民不分民族、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年迈的老者,均可获得面值为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按当时黑市汇率计算,一张私有化证券相当于150美元,或4个月的平均工资。俄罗斯公民得到了1.46055亿张私有化证券。每个持有者使用私有化证券的方法有四种:(1)以自己的证券内部认购本企业的股票(在认购过程中共吸收了2600万张证券);(2)参与证券拍卖;(3)购买证券投资基金会的股票(这样的投资基金会共640个),它们共收集了6000多万张私有化证券;(4)出售证券(总共有1/4左右的证券被卖掉)。另据有关材料,分给居民的证券,25%流向证券投资基金;25%的证券被出售;余下的5%证券被劳动集体的成员作为资金投到自己的企业中去了。在私有化过程中,总共有95%—96%的证券得到了利用。

在股票上市前,俄罗斯对股份制的企业职工,规定用三种优惠的方案向本企业职工出售股票。企业职工根据全体会议作出的决定,从三种方案中选择一种。这三种方案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赋予企业职工的种种优惠不同。

第一个方案:企业职工可以一次性无偿获得企业法定资本25%的优先股(无投票权)。

第二个方案:企业职工有权按国有资产委员会规定的价格,购买占企业法定资本51%的普通股票(有投票权),即使职工的股票达到控股额,以体现企业归职工控制的要求。

第三个方案:企业职工可购买企业40%的股份(有投票权)。

从第一阶段私有化的发展情况看,大部分企业选择了第二种方案(约占70%),选择第一种方案的约占20%,而选择第三种方案的仅为2%。

俄罗斯在1996年6月底之前,为何采用无偿的证券私有化或大众私有化,其主要原因有四:一是为了加速私有化的进程;二是俄罗斯缺乏资金;三是无偿的证券私有化,在当时的条件来看,也较为公平;四是政治需要。

俄罗斯私有化的第二阶段,从1994年7月1日开始到1996年底。这一阶段称之为货币(或称现金)私有化。第二阶段的私有化与第一阶段的证券私有化其根本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无偿转让国有资产,而后者主要是按市场价格出售国有资产。此外,两者区别还在于:证券私有化通过国有资产平均分配来形成广泛的私有化阶层,而货币私有化重点是解决投资与改造两者的结合;货币私有化与证券私有化相比,私有化范围大大扩大,除了30%的企业禁止私有化外,其他企业均可私有化;货币私有化比证券私有化对企业劳动集体与领导人的优惠大大减少。货币私有化要实现的战略任务是:(1)形成控股的投资者,以期提高他们对长期投资的兴趣;(2)为推行私有化改革的企业进行结构变革提供必要现金;(3)促进增加国家预算收入。

俄罗斯在推行货币私有化阶段期间,搞了“抵押拍卖”。在抵押拍卖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被进行抵押拍卖的一般是俄罗斯带有战略性的骨干企业,又是“肥肉”,因此争夺很激烈。而这些竞拍项目往往需要上亿美元的资金,所以有力量参与拍卖的亦只能是几个大财团。抵押拍卖的结果是,使一些大型的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企业落到一些财团手里,特别是一些金融集团手里。另外,由于抵押拍卖过程中缺乏透明度,使这一私有化方式往往变成“内部人之间的分配”。这也是引起国内对抵押拍卖激烈争论与强烈不满的原因。

到1996年,俄罗斯以转让国有资产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的产权私有化已基本结束。私有化企业在俄罗斯企业总数中的比重与其生产的产值占全俄GDP的比重均约为70%。但正如前面已指出的,由于私有化是个广义的概念,因此,俄罗斯统计上使用的“私有化企业”所含内容很杂,它不只包括真正意义的私有化企业与个体经济,还包括租赁企业、承包企业、股份制企业、各种形式的合营、合伙与合作制企业。据有关材料估计,1996年真正的私有经济大约只占俄GDP的25%。私营部门、混合所有制集体所有制部门的就业人数占俄罗斯就业总人数的63%。另外,针对前两个阶段私有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俄罗斯需要总结与整顿,因此,宣布“今后不再搞大规模的拍卖”。时任俄总理的切尔诺梅尔金提出,从1997年起俄罗斯经济体制转轨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结构改革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在1996年下半年俄政府制定了《1997—2000年俄罗斯政府中期纲要构想:结构改革与经济增长》。根据该纲要构想,从1997年起,俄罗斯私有化将从大规模私有化转向有选择的对个别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即进入私有化的第三阶段——“个案私有化”。在这一阶段,对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名单,要由俄联邦政府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提议并在制定的私有化计划中批准,还需呈交国家杜马。之后,才逐个地对企业制订私有化方案。

如果1992—1998年为俄罗斯第一轮私有化,那么从2009年开始酝酿开始推行第二轮私有化。这一轮私有化期限从2010年至2015年。启动新一轮私有化的原因有:一是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下滑,使俄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同时又要为挽救实体经济投入大量资金,这样就导致2009年出现财政赤字,为此,俄力图通过私有化增加财政收入,以缓解财政困难;二是与普京任期不同阶段的不同政策有关,在第一任期内,普京明确反对重新国有化,要用法律来规范和保护私有产权,通过规范的私有化程序,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预算收入的双重目标。另外他实行坚决打击寡头政策,不让其干预政治。从2002年开始,俄罗斯国有资产部每年都提出新的私有化计划和企业目录。这一时期的私有化基本是按照“个案私有化”的方式进行的。但在普京加强对国家公司,特别是加强对战略性行业的控制,并同时确定涉及国防、石油、天然气、运输、电力、外贸、银行、渔业、钢铁制造业等领域的1063家大中型企业为国有战略企业,规定政府无权对这些战略企业实行私有化。实行上述政策后,俄罗斯在2004—2007年间,国有股在俄资本市场中的占比从24%上升到40%,2009年达到50%。1997—2009年,国有经济比重从30%反弹至67%,银行业、加工业、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国有股份占比分别达到60%、50%和45%。这期间,私有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每年的私有化计划实际都完不成任务,实际上普京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国有化政策。但问题是国有经济的效率低下,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上组建的超大型国企又是垄断程度高的企业,这又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这些因素,在梅德韦杰夫上台后,私有化问题在俄罗斯再次引起关注。2010年11月27日俄政府批准了《2011—2013年联邦资产私有化预测计划和私有化基本方针》。根据该规划,俄拟于2011—2013年对包括10家超大型国有公司、117家联邦单一制国企、854家股份公司、10家有限责任公司和73处不动产在内的国有资产实施私有化,范围涵盖金融、石油、电力、粮食、运输、农业、化工、石化等行业,预计收益达1万亿卢布,约合350亿美元。俄在公布私有化计划后又陆续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公开拍卖、IPO、股权置换、直接交易等。

私有化计划落实情况:2011年,实施私有化的企业有319家,私有化收益为1210亿卢布,其中出售外贸银行10%股份的收益就达到957亿卢布;2012年9月17日,俄罗斯储蓄银行的私有化正式启动。出售的股权占储蓄银行股权的7.58%,约为17.13亿普通股。按照每股93卢布的价格,私有化总收入为1593亿卢布;到2012年11月,私有化收益为2230亿卢布,与计划中的3000亿卢布尚有差距;10家超大国企的计划中,除了出售了外贸银行10%的股份和储蓄银行7.58%的股份,其他公司的私有化计划均未落实。

应该说,普京第二任期在国家调控经济政策方面出现了偏差,这也是“梅普”之间的一个分歧。2009年9月10日,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报纸网发表长篇文章中说,当今俄罗斯仍是“效率低下的经济、半苏联式的社会领域、脆弱的民主……”他坚决主张扩大私有化,多次批评政府职能部门私有化计划执行不力,并提出废除政府副总理及部长在其主管领域内大型国企董事会和金融董事会或监事会任职的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