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十四礼仪成为认识千古红山文化的杰玉

十四礼仪成为认识千古红山文化的杰玉

时间:2022-03-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十四_礼仪神器认识红山文化玉器难度最大的,莫过于这些属于礼仪器与神器,它们是通过物来表达红山人的精神世界的。本书收录有较小的,但也有一件长度超过20厘米,器形较大,如用手持,视之则很明显,顶端雕磨是兽面,表现出威严庄重的气势,因此它也应是一种礼仪之器,故本书收录于此项中。这件器物磨制痕迹精美,包浆明显,是一件典型的红山文化遗品。

十四_礼仪神器

认识红山文化玉器难度最大的,莫过于这些属于礼仪器与神器,它们是通过物来表达红山人的精神世界的。当然,属于这个范畴的不只是某几件器物,而有很多具有抽象性质造型的器物,都含有深刻的哲理寓意,只是我们现在还未能尽知,即或是物象明显,我们也未必就能准确无误地测知当初创制此物的真正意图,更别说那些原本就赋予深层思想的东西了,破解它们还要更深入地去研究。

为什么要将这几件归为一类?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器物都具有同样功用,为何却不入此类呢?原因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红山文化的研究,现在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问题不清楚,我的研究更为粗浅,在这里只为供读者了解方便,或以形状、或以名物、或以功用等不同方面的遗品,来进行记述,故此略作分类,其实并不精到准确。此处所记述的材料,只是其形比较特殊,也很新颖,故提出另列;若论功用,在本书其他项中所记的遗品,有很多也是这种性质的,如钺、璧等都是。

现在一般研究者都认为琮是良渚文化的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遗物之一,非常有特点,形象突出,而在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玉琮,因此认为红山文化可能没有玉琮,在很长时间里对此不能确定。

但现在于红山文化遗物中经过认真识别,有一种玉制器物,即近似于所谓琮的器物,它既非是近时仿品,又不为其他文化所有,而且出在红山文化分布的地区,其当属红山文化。因此,可以确定红山文化应有玉琮存在。不过这种玉琮和大家所熟知的如良渚文化以及其以后定型的商周时期玉琮形制不尽相同,它不是那种外部方形、内为圆孔的形式,而是内圆外亦圆形状出现,这使我们对玉琮的认识和了解拓宽了眼界,红山文化玉琮没有良渚以及其后的那种传统玉琮的形制,因而知道了玉琮在红山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本书收入的玉琮,充分表现出红山文化的特点。一件琮为圆柱体,壁面光洁,上较大而下略小,主纹中突出的是圆圈形,其状如“日”,即太阳纹,顶面与壁面纹饰,均做四象图纹,这就具有一定的神秘感,虽然现在对其含义一时还不能说清,感觉其可能与“四”有关,如四时、四季、四方等,表现出红山人的一种情感和其精神状态。另一件玉琮,更为具有特点,不仅玉质优良,温润莹泽,沁色深厚,包浆自然,悦目怡人,而且造型别致,纹饰新颖,更兼制作精细,为前此所未见,尤其此件玉琮纹饰题材,选用的是红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蚕蛾,说明红山人对此玉琮的态度,是倾注了深沉的思想的。蚕大概是红山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物,因而非常重视它,也离不开它,故时常予以表现,事实说明,在红山文化中蚕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前面在蚕的一节中,笔者已就蚕与红山文化的关系做了说明,因其是红山人生活所需,故不忘摹制崇奉。此琮上的蚕蛾,是蚕的羽化之物,表现为展翅飞舞的姿势,两翼张开,翅尖回卷,在羽翼振动的瞬间,蚕蛾的姿态被固定下来,成为千古不朽的杰作。蚕蛾的雕磨,采用减地高浮雕的表现手法,使整个蚕蛾非常突出,表现十分完美,真是栩栩如生,直欲飞起,其制作之精,此前未见,应是红山玉器中之珍品。而于其内涵,寓意何在,更要深入探索。(www.guayunfan.com)丫形器在红山文化中早有发现,都没有谈及其功能,因而不知这种器物的作用,现在只是以形状命名,由于似汉字“丫”形,即称为“丫形器”,这也是一种无奈。此器形制大小都有,但此前所见以小者为多,一般都为10余厘米。本书收录有较小的,但也有一件长度超过20厘米,器形较大,如用手持,视之则很明显,顶端雕磨是兽面,表现出威严庄重的气势,因此它也应是一种礼仪之器,故本书收录于此项中。

青玉凤首板形器,过去未见,其形制较为特殊。这件器物磨制痕迹精美,包浆明显,是一件典型的红山文化遗品。从其本身形状特点看,就不是一件普通器物,其功能和使用上,不仅是特殊,而且当是规格较高的,尤其是从其全身都遍涂红色看,就更不一般。因此,这件青玉凤首板形器,应是祭祀用物,物象庄严,因而应该是在某种较重要的场合中的使用物。

人首石手杖,这件遗品是经过反复研究后才确定下来的。由于这种器物过去未见有明确地层关系的出土者,没有成例可援,尽管沁色、包浆都比较可靠,仍不敢遽下结论。经多方了解,又见到一些相关资料,才逐渐明确起来。尤其获知可借以进行比较的材料时,才将其确定。可资比较的材料,如本书中收有一件骨雕人体半身像,此品在前边已经介绍过,这个人雕像,是红山文化时期的,其人的形象,也是头后披发,与此杖上的人像发式完全一致,两者为同时代自无可疑。除此之外,还有在喀喇沁旗出土、现藏于喀喇沁旗文物管理所的一件夏家店下层文化石磬,其石质与此杖的石质相同,而其上的沁层也一样,并且都有脱落,脱落后露出石质,这种现象也相同,虽然两者时间略有早晚,但它们表现自身的历史沧桑性状,则是完全一样的。故据以上理由可定此杖为红山文化时代,并且是代表红山文化具有深层内涵的一件重要遗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