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黄帝和黄帝文化

黄帝和黄帝文化

时间:2022-03-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二_黄帝和黄帝文化说到这里我们还要解释一下黄帝和黄帝文化。一方说是,一方说不是,就要打架了,最终的结果是证明不了黄帝就在红山文化区生活过。正好在没有人来论战的情况下,我做了一个改变,我不说黄帝啦,那没法证,我说黄帝文化。这就从文献上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红山文化与黄帝文化之间是有关系的。这里讲的黄帝文化是黄帝部族的文化,不是说一个黄帝。

二_黄帝和黄帝文化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解释一下黄帝和黄帝文化。有一篇文章包括本人也写过类似的文章——《黄帝生在辽河边》。《黄帝生在辽河边》是朱达先生写的。朱达先生很让人敬仰,他家在沈阳,他只身在牛河梁工作了20多年。《黄帝生在辽河边》影响很大。后来我写过《黄帝从牛河梁走向世界》。写完之后觉得有些不妥,后来我就找到了这个不妥的原因。如果你说黄帝在牛河梁生活过或者在红山文化区生活过,有人就会说黄帝没有生活过,你那是瞎说。不能证明。一方说是,一方说不是,就要打架了,最终的结果是证明不了黄帝就在红山文化区生活过。是不是这个情况啊?你怎么能看见啊?5000多年啦!那些中心大墓的人哪一个认识黄帝啊?你设法求证,你就没法说明,这就使研究者陷入一种被动的局面。好在没有人钻这个空子,来与我们论战。正好在没有人来论战的情况下,我做了一个改变,我不说黄帝啦,那没法证,我说黄帝文化。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那么它肯定有一些文化的因素,你红山文化也好,仰韶文化也好,还是其他文化,肯定要有一些文化的要素,肯定有些核心的东西存在。牛河梁遗址肯定有一些文物存在,如果这些文物与黄帝文化里边说的东西能碰上,那么就是可证的了。红山文化有这个东西,黄帝文化有这个东西,这是事实啊,你就没有办法来钻我的空子啦。红山文化玉器多,与黄帝时期用玉做兵器、用玉来做武器(那叫玉兵时代)可以对应。这样对应,谁也钻不了空子。黄帝妻嫘祖养蚕这是神话传说的东西,也是《山海经》等历史文献记载的东西,这是书上、文化上有的,黄帝文化上有的,那么我们在红山文化区发现了蚕玉器,你别的地方没有啊!我们这个地方能对应啊,这就是可证的。我们再证:《山海经》在《大荒西经》中多处提到颛顼(颛顼就是黄帝之孙),一处提到颛顼之子。同时《大荒西经》也提到了颛顼的情况,另一处也提到了颛顼之子的情况。要记住,我们定位的“荒”的西边就是红山文化区。颛顼活动区在哪里?历史文献有没有记载?有一部书叫《资治通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个《资治通鉴》在宋元时期有一个人给做了一个注,这个人叫胡三省。他在注中明确说到朝阳城东90里是棘城,棘城就是颛顼活动的地方。这部《资治通鉴》的影印本我有一套。那么棘城就在朝阳、义县、锦州这一带。我们知道胡三省是宋元时期的人,他不会按照我们今天的意图给《资治通鉴》做个注——认为朝阳东90里那个地方就是颛顼活动的地方。胡三省明确指出黄帝之孙颛顼就在朝阳东90里的地方活动过。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有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典籍记载了颛顼之墟或者是颛顼之丘。这就从文献上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红山文化与黄帝文化之间是有关系的。

接着还要证:我们讲《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应该是同一方位,它所记述的物事与吉林、辽宁地区的扶余文化是相合的。《山海经》讲扶余讲得很多。《海外北经》记“务隅的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殡葬于阴”。《大荒北经》记“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两篇所记“务隅”和“附禺”,都指“扶余”。帝颛顼葬在这里。

这里讲的黄帝文化是黄帝部族的文化,不是说一个黄帝。对这件事情我们再证一下。有一个人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黄帝者人也,亦非人也”,说黄帝是不是人。为啥要证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历史文献有很多黄帝的事迹,尤其是《史记》讲黄帝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他的活动范围很大。如果是一个活生生的黄帝,一个人的话,他一个人很难留下那么多的事迹,很难做那么多的事情。现在我们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很多黄帝的遗迹,应该认同。

不能都给否定了。一个人生不过百年,那时的人呢也就几十岁的平均寿命,黄帝多活也不过百岁,能有这么大的活动范围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提出了这个黄帝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部落的名称这样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大戴礼记》当中记述的,这个人叫宰我,也叫宰予,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学生当中有几个很著名的,一个叫子路,这个人适合于搞政治;一个是颜回,这个人很适合做道德模范;另一个就是老提问题没完没了的宰我(宰予)。这个人很适合于当博士后。他就问孔子说:“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300年。请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于300年乎?”我从荣伊那听到黄帝300年。这就是一个问题,找老师来啦,说老师啊,说黄帝300年,什么人能活300年呢?所以宰我说“黄帝者人也?亦非人也?”这个问题挺怪,当时一问,孔子就不高兴了,他怎么不高兴呢?他说宰予啊,较近的伟大人物就够你研究的啦,黄帝的事迹太远了,你不要问了!孔子这个口气:“予!”就像我们一个同学站起来问一个问题,老师直呼其名。这个老师对学生就不太礼貌了,“予!”这意思就是喝断了,好多近一些的事儿你都研究不完,你研究那么古老的事情干什么!后来人们就猜测说,孔子这个时候可能是答不上。黄帝的事情模模糊糊了,到孔子那时候,不能马上回答出来。宰予这个人很固执,说:老师说过不耻下问,对不知道的东西不过夜,那您就快告诉我吧。说您指示过我们啊,不能带着问题睡觉啊!弄不明白我睡不着啊!意思是我非问不可。没办法,过了几天孔子给出了一个答案,孔子说:“300年”是什么意思呢?“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300年。”现在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如果是高考的话,这个问题和这个答案符不符?人家问的是“黄帝者人也?亦非人也”,说黄帝是人不是人?这是问题对吧,孔子答的却是那个。孔子很伟大呀,谁说孔子答错题谁本身有毛病,所以人们不敢说。但是从这个题来讲,孔了确实是答非所问。当时孔子回答不上来,很难说明什么原因,但是有一点可以知道,当时的考古学没有把红山文化挖出来,考古学没有。现在我们可以说“黄帝300年”是有来由的。同样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人是晋人皇甫谧,是个医学家。过去,当官的、学医的、教书的、算卦的、记史的,出自一途。这个行医的人不闲着,他看古书,写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本书叫《历代帝王世纪》,说“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岁矣。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还说:黄帝都涿鹿,“或言(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或”是指有可能。现在在新郑这个地方就搞黄帝故里,搞得很来劲儿,就是借皇甫谧这个“或”字。说黄帝300岁,都涿鹿,那就是《海外西经》记载的地方。寿300岁,活了300岁,那么皇甫谧把“黄帝300年”解释成“黄帝寿300岁”了,实际上也不对。怎么来解释呢?黄帝是一个部族名,说黄帝是多少世黄帝,是哪个黄帝,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达赖、班禅多少世一样。这就说明白了。如果这个事说明白了,说“黄帝300年”就是说黄帝族在北方执掌政权3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