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爆炸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爆炸

时间:2022-02-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爆炸乾隆即位时,康熙、雍正此前70余年的治理已经为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乾隆本身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自幼天资聪颖,“幼读诗书,颇谙治理”。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高峰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称其为“人口爆炸”,实至名归。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爆炸

乾隆即位时,康熙、雍正此前70余年的治理已经为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乾隆本身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自幼天资聪颖,“幼读诗书,颇谙治理”。当了皇帝后,更是汲取了祖父和父亲治国的经验和教训,开始一展身手。乾隆统治期间,是中国封建帝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一段历史,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峰,不仅在中国,与同时期世界各国比较,也都可算是世界强国。

当时中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1/3,尤其是人口,从康熙时的2000万左右突破了3亿大关,增加了十几倍。这样的增长是要有经济后盾做支撑的,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话不仅在现代是真理,那个时候也是,所以乾隆的自豪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的确创造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皇皇盛世。

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急剧增长,不像现在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发展经济的障碍,那时候人口越多对促进垦荒、发展生产就越有好处,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也是统治者引以为自豪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耕地和银子怎么能养活这么多的人?(www.guayunfan.com)

中国历史上,概括起来,曾经出现过三大盛世局面——西汉“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的盛世、大唐“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而人口的出生高峰恰恰与这三次盛世交织在了一起,可见人口增长与盛世局面的密切关联。

据史料统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我国的人口为2000万~3000万,经过秦末的战乱以及天灾,西汉初的人口大约降到了1500万~1800万。楚汉相争的局面结束后,汉高祖通过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文景两帝即位后,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措施,从而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到了西汉末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了大约6000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人口高峰。

隋炀帝时,全国人口为4500万左右,唐初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休养生息,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相继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人口也持续增长,到唐玄宗时高达5300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人口高峰期。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大凡盛世,人口必有所增长和突破,西汉和唐朝时都体现了这一点,尽管在当时,人口增长幅度不可谓不大,但是跟后来的康乾盛世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清乾隆六年(1741),在籍人口总数为1.4亿左右,这是中国历史上全国总人口数第一次达到1亿以上,这个突破不小吧,可是到了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全国人口总数增长到了3亿!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高峰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称其为“人口爆炸”,实至名归。

抛开经济刺激的原因先不谈,对于人口的增长,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明末开始从美洲传入中国的美洲高产旱地农作物玉米、红薯、马铃薯等在乾隆时期的普遍种植。15世纪,郑和下西洋,据说曾派副将到美洲,哥伦布则把美洲大陆的情况传到了欧亚大陆,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的联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中一个就是美洲的几种农作物对亚洲国家的贡献,它们是玉米、甘薯、马铃薯等。

甘薯(又称红薯、番薯、白薯等)、玉米(俗称包谷)、马铃薯(民间俗称土豆)在北方地区,可以与冬小麦构成一年两季收获,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它们的单位面积产量,也比中国传统的谷子、高粱、小麦要高出许多,其秸秆、秧蔓又是极好的饲料、肥料,而众所周知,麦秸、稻秆是不能做饲料、肥料的。这几种农作物的引进,还增加了我国农作物与土地适应性的选择范围,比如在南方不适宜种水稻丘陵或少雨地区,番薯、玉米正好可以大显身手。此外,它们也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抵御天灾的能力,玉米耐储存,丰收年份的玉米储存起来,可以补充歉收年的口粮,而土豆、红薯的淀粉则可制作成粉条长期储存。

这些优点是当时的老百姓最为看重的,而新作物的引种和推广,主要就是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试种和扩大生产。比如勤劳而敏慧的农民大众,一旦看到玉米是一种适合于旱田和山地的高产作物,就很快地吸收利用。安徽《霍山县志》(1776年)说:四十年前,人们只在菜圃里偶然种一两株给儿童吃,现在已经延山蔓谷,西南二百里内都靠它做全年的粮食了。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乾隆时期,非常重视对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尤其是甘薯和玉米(马铃薯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的高寒地区生长,所以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很快普及)。甘薯被引进之初,只在闽粤沿海地区种植,乾隆年间逐渐推广至山东、河南等省。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山东按察使陆耀总结了甘薯种植经验,编印了《甘薯录》,乾隆帝仔细阅读后,非常高兴,立即命令北方各省督抚广为刊印、传抄,以便对甘薯加以推广应用。陆耀因为这个功劳,升任湖南巡抚,可见乾隆对于农作物推广的重视。至于玉米,也是在乾隆年间,随流民进入山区,遍及两湖、陕西和四川等省。在四川尤盛,史书记载:“川楚人多,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因此,中国人口在十七八世纪的成倍增长(包括同期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美洲的甘薯、玉米、土豆这三种作物帮了大忙。康熙、乾隆时期,尤其乾隆年间,正是甘薯、玉米、马铃薯引进我国并遍地开花之时,而正是这几种新的高产农作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百姓有饭吃再加上皇帝的好政策,社会自然就安定了。

不过,在刺激人口增长的因素中,经济的因素还是首当其冲,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人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社会的稳定和决策的正确,在封建社会,这两个条件能否实现就与统治者密切相关了,尤其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皇帝,历史证明,乾隆皇帝做到了这一点。

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事事效仿祖父,康熙修园林,他也修;康熙六下江南,他也六下江南;康熙举办千叟宴,他也举办;康熙当了61年皇帝,乾隆这次不敢超过祖父,硬是在当政60年后退位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但是,崇拜归崇拜,他对于祖父为政的弊端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觉得康熙治国政策过宽,尤其是晚年以后,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对违法的官员和百姓往往从宽处理,这在有些时候的确能起到赢得人心的作用,可是时间长了,官民都不怕违法了,国家还怎么治理?

至于父亲雍正,一上来就铁腕治国,对于康熙时的弊端有了矫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此后一直从严治国,这样又有了矫枉过正的嫌疑,官员和百姓未免会有所抱怨,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鉴于这些经验和教训,乾隆在上台以后,力图避免这些问题,采取刚柔相济的治国策略,首先对贪官绝不姑息,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朝300年的历史,二品以上的官员,因贪污问题而被处以斩刑、绞刑或被赐自尽者,共计41人,而在乾隆一朝就有27人之多,占了全部人数的67%。至于受到“抄家没产”“充军发配”“降职罚薪”的官员,那就不计其数了。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乾隆治贪的决心是不输给他父亲的,乾隆时期,惩办贪官之众乃历朝之罕见,很多封疆大吏、权臣名将都纷纷落马,他们的党羽下场也很凄凉。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营造出了一个吏治清明的政治环境,对稳定民心和社会秩序影响极深。至于乾隆后期宠信、姑息权臣和珅,使官场又形成了一个以和珅为首的“贪污网”,为清朝的衰亡埋下了伏笔,那就是后话了。

在经济上,乾隆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务本足国,首重农桑”。他减免农民的租税,提倡开垦荒地,注重农业耕种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设施。到乾隆中叶时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了700万顷,比顺治末年增加了30%。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乾隆一直坚持继续推行雍正时“摊丁入亩”的土地政策。乾隆时,摊丁入亩已经通行全国,对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商业和城镇的发展也十分兴旺。

乾隆治贪有决心,对百姓却是非常体恤的,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坚持轻徭薄赋的政策上,乾隆时期,曾经五次普免钱粮。所谓普免钱粮,就是对全国各省的土地免征田赋、丁银,这是一件大事,是清朝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实施的大动作。康熙时曾经有过一次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乾隆却做了整整五次!在乾隆统治的60年里,五次普免全国的钱粮,三次普免全国的漕粮。各地遇有水旱雹灾地震等害,也多加赈济和减免额赋,并一再废止各地的多项杂税,累计免征白银1.4亿两,免征粮食1200万担。这不仅表明了他对百姓的体恤,更重要的是,国库有钱他才能这么做,由此反映出当时国库储备的充足与经济的高度发展。

事实上,乾隆时期的社会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耕地11亿亩左右,人口总数在3亿以上,从耕地到人口均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耕地增长与人口增长互为因果,两者又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乾隆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国泰民安,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前不见古人”的空前辉煌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