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康熙帝六下江南

康熙帝六下江南

时间:2022-02-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康熙帝六下江南康熙微服私访是后世的小说家以及今天影视剧的热门话题,但是据专家考证,康熙当时是不可能微服私访的,首先,他具有强烈的天子意识,还没有“深入群众”的先进观念。之后,康熙帝命张鹏翮革职留任,两江总督阿山、漕运总督桑额和张鹏翮等共同详议漕运与民田两利的修治方案。康熙帝以民为本,六次南巡亲临河工,指授方略,实心求治。康熙六次南巡的目的之

康熙帝六下江南

康熙微服私访是后世的小说家以及今天影视剧的热门话题,但是据专家考证,康熙当时是不可能微服私访的,首先,他具有强烈的天子意识,还没有“深入群众”的先进观念。其次,封建社会皇帝的安全是国家的大事,出了一点差错,不知道多少人要因此丧命,就是借那些侍卫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让皇上单独出去。所以不管人们是如何地津津乐道,关于康熙微服私访的故事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不过是后世的戏说而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康熙帝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到地方了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他东巡山东、西巡陕西、北巡塞外、南巡江浙……巍峨的泰山、孔圣人的老家曲阜、雄伟的五台山以及美丽的江南水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翻开《清圣祖实录》,有关康熙出巡的记载连篇累牍。作为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康熙频繁巡视自然不是为了旅游,而是出于政务上的考虑,是治理好国家的需要。史实证明,康熙的出巡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尤其是他六下江南,对于治理河工、笼络汉人士大夫促进满汉融合以及体察民情整顿吏治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一直是危害百姓、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康熙帝亲政以后,经常为治理黄河的事苦思焦虑,他在宫殿的柱子上写了“河务、漕运、三藩”六个大字,把治理黄河、沟通漕运看成头等大事,立志要“一劳永逸、全面修治”,所以他屡次南巡的核心目的就是视察河工。(www.guayunfan.com)

当时,淮安是黄河、淮河以及运河的三水交汇之地,为黄淮襟要、漕运锁钥,高家堰又是拱卫里下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区是清代治河的关键,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淮安视察,指授治河方略。

清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帝命安徽巡抚靳辅总督河道,并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南巡,亲自视察河工。他在靳辅的陪同下,自宿迁至桃源县,对黄河北岸90千米的各处险要工程一一巡视,河边有的路段非常难走,泥泞不堪,康熙步行的时候没到了膝盖,但他仍然不辞辛苦,坚持看完。他还登上天妃闸,亲自勘察水情,见水流湍急,便下令,另设七里、太平二闸,以分水势。康熙每到一个地方,必会再三询问治理的详细情况,并对随从说:我亲眼看见河工的辛苦、百姓的艰难,这河工什么时候能得到根治,百姓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受水患之苦安心种田啊。焦急之心,溢于言表。

五年后,康熙再次南巡。至清河县,谕示河道总督王新命(靳辅已经于前一年被撤职):虽然已经修了中河,但是黄河仍要横穿运河而过,运河依然有被冲灌的危险,高邮、宝应等州县湖水泛滥,广大民田被淹,减水坝有益河工却无益百姓,你应该赶快移除减水坝,将这些地方泄出来的水引到海里。

从1690年至1697年的七年时间里,康熙主要集中精力平定西北噶尔丹的叛乱。这几年中,治河名臣靳辅病逝,河工人事变更频繁,河督一职数次易人,除靳辅外,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成绩,于是早先取得的成绩被逐渐断送,河工日趋败坏。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第三次南巡,亲自视察高家堰归仁堤等处。见工程日渐塌毁,指责时任河道总督的于成龙拦黄筑坝,致使黄河壅塞,清口堵塞而使漕运梗阻。于成龙借口有病向康熙辞职,康熙一时也想不出合适的人选,就让他在任所养病,次年,于成龙病死,两江总督张鹏翮受命为河道总督。

张鹏翮走马上任后,拆除拦黄坝,疏浚海口,筑堤束水入海,又加固高家堰,堵闭唐埂六坝,使淮水趋清口。因清口淤垫,又在张福口开引河,引淮水归故道,使黄河与淮河合流而下。当年靳辅开的中河离黄河南岸太近,水涨时有倒灌的危险,张鹏翮便另筑北堤,截旧中河水入流,称“新中河”。此外,开水渠疏导淮扬七属下河,将积水引入大海。张鹏翮治河三年,成效显著。不仅漕运无阻,而且出现了“清水畅流敌黄,海口大通,河底日深,黄水不虞倒灌”的局面,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正月,康熙帝第四次南巡,亲自视察高家堰等处堤工,乘船分别到黄河南岸各个堤坝,见河工初步告成,非常高兴,欣然提笔作《览淮黄成》诗一首:

殷勤久矣理淮黄,几度风尘授治方。

九曲素称天下险,四来实为兆民伤。

使清引浊须勤慎,分势开流在不荒。

虽奏安澜宽旰食,诫前善后奠金汤。

之后,康熙渡过黄河,过宿迁,经东平、沧州、天津,在杨村下船登岸回京,并召大学士、九卿等谕曰:“朕此番南巡,遍阅河工,大约已经成功矣。向来黄河水高六尺,淮水低六尺,不能敌黄,所以常患淤垫。今将六坝堵闭,洪泽湖水高,力能敌黄,则运河不致有倒灌之患。此河工所以告成也。”

出于对河工的无比重视,康熙在两年后再次南巡,他亲阅杨家庄等处新开中河闸口及附近堤岸,见黄河已顺轨安澜,欣喜不已。但是仍然一再叮嘱张鹏翮等人“河工已经告成,善后方略更为要紧”“黄河南岸堤工关系紧要,应加紧修防”“河工虽已告成,不可不预为修理防护,以图善后之策”。

不料几个月后,河工又出了问题,黄、淮又发生了多年未有的暴涨,造成古沟塘、韩家庄、清水沟几处堤岸冲决,损失惨重。康熙帝闻讯大怒:“朕想去高家堰视察时,张鹏翮奏称工程已经完成,又说正值炎暑,千方百计阻止朕,朕以高家堰关系重大坚持视察,见工程根本没有完成,石堤所下之埽(将秫秸、石块、树枝捆扎成圆柱形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很多都已经腐烂了,朕马上告诉他大水说来就来,难以预料,必须赶快完工,昼夜防护,现在古沟、唐埂、清水沟、韩家庄四处堤岸冲决,根本就是因为高家堰水泄太多,张鹏翮难辞其咎。”

之后,康熙帝命张鹏翮革职留任,两江总督阿山、漕运总督桑额和张鹏翮等共同详议漕运与民田两利的修治方案。次年正月,阿山等提出了创兴溜淮套方案,其主要内容是自泗州开河筑堤,引淮水至高家堰,入张裕口,再出清口。

不过,康熙帝对此工程并不放心,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起程离京,第六次南巡,发现溜河套工程不只占用民田、民居甚至还需要毁坏多处坟冢,于是马上下令停止溜河套工程,又经反复研究,命挑浚洪泽湖出水口,加宽加深,使清水畅流,便可以取得和溜河套工程同样的功效。此命令一下,百姓欢呼雀跃。

康熙帝以民为本,六次南巡亲临河工,指授方略,实心求治。经过几十年的治理,两河安宁,漕运无阻,人民安居乐业,对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康熙六次南巡的目的之二是为了促进满汉融合。当时,清朝入主中原不久,由于清朝入关时采取了民族高压政策,“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中大肆屠杀江南人民,激起了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战争持续二十年之久,此后,反清斗争虽告失败,但人心未附,特别是汉族的士大夫们,仍然拒绝与清政府合作。

事实上,作为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王朝,清朝免不了被汉族知识分子敌视和抵制的命运的。尤其是清初的时候,明朝的大儒们,以笔墨为刀枪,纷纷著书立说,用坚守汉族的传统文化来表达对清王朝的不满,他们无力反抗这个朝廷的政权,就只有守住传统文化这一块阵地,这也使以后的文化民族主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江南地区物产丰盈,人文荟萃,因而其民情的安沸、吏治的好坏、人心的向背,直接关系到清朝统治的安危。康熙知道这种抵制继续下去,对清朝的统治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于是屡次南巡以争取这些江南士大夫的支持。

第一次南巡时,康熙亲祭明太祖陵,于孝陵殿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表达对明太祖朱元璋的推崇,以此隆重的形式拜谒前朝皇帝,实在是很少见的,尤其是清代,三跪九叩是最高的礼数,只有向天地、父母以及皇帝才可以行这么大的礼,由此可看出康熙不一般的谋略和胆识。而且当时,康熙拜明孝陵的时候,旁观的百姓有万余人,不少人感动得都哭了,这就是康熙想要的结果,跪一下又如何。此后五次南巡,康熙也都亲祭明太祖陵。

祭孔也是南巡的重要活动之一。康熙首次南巡就去山东曲阜孔庙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他由甬道旁行至大成殿,行三跪九叩礼,当时随行的大臣都劝他说:历代君王来拜孔庙时,行的都是学生之礼,两跪六叩首,您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有失身份,但是康熙反驳道,孔子乃“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为了民心归附,社稷安定,多磕几个头有什么关系,难道朕就不是皇上了吗?群臣拗不过他,只好由他以臣子之礼,给孔圣人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不仅祭拜,康熙还亲书“万世师表”四字悬于殿中,又决定重修孔庙竖立孔子庙碑,并亲自撰写碑文“以昭景行尊奉至意”。

康熙祭拜孔庙,无疑是接受汉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崇孔活动及从康熙身上表现出的至诚态度,更使汉族士大夫备觉亲切。而这也使传统汉族知识分子的决心有了动摇,他们实在没有好挑剔了——统治者承认了他们的文化,这就使他们不能再把维护传统文化作为忠于前朝的理由。这就是康熙非常聪明的地方,他清楚地看到,知识分子们不会太长久地坚持他们的立场,前朝遗老和文化顺民之间,就只差那么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只要统治者肯接受汉族文明,这层窗纸很容易就可以捅破。

按照历朝旧例,祭了孔庙,就要去泰山封禅,以昭示大皇帝的文治武功,可是康熙却拒绝了群臣的建议,理由很简单,无非是一些特别谦虚的话,概括起来说就是,我做得还不够好,怎么好意思去泰山封禅夸功?这么一来,一个谦虚、谨慎、励精图治的皇帝形象,马上传遍全国。人人称赞康熙皇帝,不愧是英明圣主。可见康熙的这些做法,对收揽民心、争取江南士大夫的支持起了极大的作用。

第三次南巡到达苏州时,苏州的官员及士绅都前来接驾,打着黄绸的锦旗,旗上写着各自的籍贯、姓名及“恭迎圣驾”等字。从姑苏驿前到虎丘山麓,凡是康熙停留的地方,都搭盖了锦亭,锦亭之间用画廊连接,沿途安装彩灯,都用绸缎装饰,极其豪华壮丽。几日后恰逢康熙寿辰,许多士绅进贺寿诗,这些诗被分别装订成“天地人和”四大册。

南巡期间,康熙竭力扩大汉族地主、士大夫的入仕之途,广增学额,对致仕回籍的汉族大学士、官吏以及著名的文人学士或亲自接见,或派人慰劳,以示恩宠,对受灾的百姓也多次筹商救荒之策。有一次,到太湖边上的时候,康熙问江苏巡抚:“太湖方圆多少里?”

“800里。”

“朕记得书上明明说太湖方圆只有500里,怎么是800里了?”江苏巡抚连忙回奏:“500里是宋朝年间的记录。太湖风浪年年都要冲刷岸边土地,而农夫又喜欢挖取湖边淤泥作为肥料,所以太湖扩大到方圆800里了。”

“失去了这么多的土地,你们为什么不奏明,请求减交粮税?”

“湖东被太湖吞噬了不少土地,湖西被冲刷较少,南北则湖南失地较多,湖北失地较少,地方上怕奏明后减免有多有少,引起纠纷,就没有上报。”

“不奏明,湖东湖南的百姓不是吃亏太大了吗?”

康熙当即命令随从人员记下来,准备回京以后进一步调查,订出具体的减免办法。之后叹口气说:“朕不到江南,不知民间疾苦利弊,真是太委屈江南百姓了。”

康熙在南巡中注意体察民情,咨访吏治,许多不称职的官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罢免的。除了做一些政治意义重大的事情之外,这其中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小插曲。例如第三次南巡时,江苏巡抚宋荦迎驾,宋荦是康熙朝的名臣,他勤政爱民,救灾济困,深受百姓拥戴。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精于书画也擅长品茗。他深知康熙不喜铺张,眼下又是仲春时节,便令下属去买来一种茶叶,康熙接过茶后,只见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煞是可爱。一经冲泡,恰似白云翻滚,清香袭人。品饮下来,更觉鲜爽生津,滋味殊佳。随后问此茶何名,宋荦奏曰:“此乃当地土产,产于洞庭东山碧螺峰,百姓又称之为‘吓煞人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香得出奇、香得怕人,康熙感到此名不雅,因见其色碧绿,其形似螺,于早春采撷于碧螺峰上,遂命名为“碧螺春”,并定为贡品。从此碧螺春成为贡茶中之珍品,享盛名数百年不衰,康熙成就了一段关于茗茶的佳话。

六次南巡中,参加迎送的汉族地主、士绅和百姓一次比一次多,热情也一次比一次高。这说明自清初以来,清朝统治集团和汉族地主阶级关系的漫长调整过程,终于获得了圆满的解决。此间,除了三征准噶尔、西北边疆局势略显紧张外,基本无兵戈之事,政局稳定,吏治有所澄清,黄河治理大见成效,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全国的垦田面积大量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十分惊人,库存银的激增,尤其表明清朝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全国各地区也多呈一派繁荣景象。据康熙帝在清康熙四十年(1701)后的巡幸中所见:山东“民生丰裕,士民乐利”“畿辅秦晋,民俗丰裕”,浙江“农桑徧野,户口蕃殖,闾阎气象”,就是因遭三藩叛乱而造成“地方残坏,田亩抛荒,不堪见闻”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也是“人民渐增,开垦无遗,或沙石堆积难于耕种者,亦间有之。而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尽皆耕种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