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大字不识一个也能当总督

大字不识一个也能当总督

时间:2022-02-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字不识一个也能当总督大字不识一个也能当总督对于重视人才的雍正来说,田文镜的任用仅仅是他知人善任的表现之一,田文镜虽然不是科举正途出身,毕竟在国子监读过书,算得上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官员,而雍正不仅用这样的官员,还重用其他非常另类的官员,可以说,有本事就用,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李卫在浙江最大的贡献,当属对“摊丁入亩”政策的大力推行。

大字不识一个也能当总督

大字不识一个也能当总督

对于重视人才的雍正来说,田文镜的任用仅仅是他知人善任的表现之一,田文镜虽然不是科举正途出身,毕竟在国子监读过书,算得上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官员,而雍正不仅用这样的官员,还重用其他非常另类的官员,可以说,有本事就用,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清代,总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总管两省或三四个省,巡抚也归他管,不仅如此,总督还兼兵部侍郎(或尚书)、右都御史等职位,执掌总理军民事务,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不仅管理着地方大小政务还掌握着本地军权,是“文武兼备”的地方权力中心,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按理说,当官当到这份儿上,能力肯定得有,学历也不能太低吧,可是在雍正朝,偏偏有这样一个学历低,或者说是根本没学历的总督,也就是说,他不但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他还是个半文盲,确切点说,这个总督不认识几个字。

什么人这么另类,这么传奇呢?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被雍正赞为“模范督抚”的李卫。李卫,字又玠,江苏铜山人。从其有钱捐官来看,李卫的家境还不错,其族兄李蟠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的状元,可见李家也算是个书香门第。但是李卫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对那个时代的经典读物从来不感冒,只是对武术非常有兴趣,不过不练武也可惜了他那个身高,据说他身高“六尺二寸”,放在今天,就是2米高的大个儿,不仅如此,他还膀大腰圆,臂力过人,有江湖豪侠的正义和仗义。由于不爱读书,他的大部分知识都来源于评书故事,每每听到忠臣遭到奸臣迫害,便会愤怒不已,甚至拔剑而起,可见,他也是个性情中人。(www.guayunfan.com)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李卫拿钱捐了个员外郎,后来又升了职,任户部郎中。雍正即位后,李卫被怡亲王允祥举荐给雍正,就任云南盐驿道,管理盐务。盐是人们必需的日常用品,自汉代起盐业就被政府垄断,成为封建社会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仅次于土地的税收,清朝时,云南全省赋税收入中,盐税占到了64%,超过了土地税收,所以盐务绝对不容小觑,而且李卫到任前云南有不少不法商贩盗卖私盐,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所以,李卫此次也是重任在身,有不少人在背后偷笑他,断言他一定会出丑,越管越乱。

那个时候,没有经过科举考试就当官的人是被其他官员瞧不起的,许多官员起初都是农家子弟,不入朝为官就要终生种地,能不能解决温饱都难说,只好把希望都寄托在科举考试上,许多人十年寒窗苦读,再用很多年的时间去参加科举考试,考上的,已经算是幸运;没考上的,只能自认倒霉。但是有人偏偏不经过考试,凭着几个钱(例如李卫)或者父辈的余荫(例如康熙朝的施世纶)就当官了。

不过,这个李卫和施世纶一样,也是有真本事的,古人说有志不在年高,用在李卫身上就是有本事不在能识字。他到云南就任之初,就从整治亏空入手,对全省盐务进行大力整治,大力打击贪污腐败,不管是谁,也不管你的后台是谁,只要被查出来有问题,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谁求情也不行。因为有真本事,手段也很强悍,八个月后,李卫就使云南的盐务实现了由亏到盈的转变。雍正得报大喜,鼓励他继续放手去做。

由于李卫表现突出,此后便一直受到雍正的欣赏,1725年,李卫升任浙江巡抚;次年,受命监理两浙盐务;1727年,特授为浙江总督兼巡抚事,这次的升迁需要特别介绍一下,为什么呢?因为“总督兼巡抚事”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官职,清代总督的辖区至少有两个省,而李卫以一省之尊却位列总督,与坐镇陪都——江宁(南京)的江南总督平起平坐,可见雍正对他的眷顾与信任;1729年,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衔。到1732年调任直隶总督时,李卫在浙江任职达六年之久,观其升官的速度,方知什么是青云直上、直冲云霄。

由此也可以看出雍正对李卫的信任程度,把他放到云南锻炼了几年,就到浙江当巡抚,浙江是什么地方?是当时全国最为富庶、繁华的地方。自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的风头日益盖过北方,到清朝时,已经是“天下财赋,半出江南”,李卫被安排在这个位置上,绝对是任重道远。

在浙江做官六年的时间里,李卫集督、抚、盐政于一身,还被特别批准参与江南督抚事务,成了不折不扣的“江南王”,什么是位极人臣、什么是朝野瞩目,看看李卫就知道了。按说李卫得到皇帝如此看重,又在全国最有钱的地方总揽大权,大捞一笔,是很好的机会。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来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为了报答天子的知遇之恩,“愈自刻励”,凡事“勇往直前,无所顾瞻”,取得了很多令人满意的成绩。

李卫在浙江最大的贡献,当属对“摊丁入亩”政策的大力推行。摊丁入亩是为了保证政府赋役收入而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这种制度使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城镇工商业者摆脱了丁役的负担,却将矛头指向了富户,自然要引起富户们的反抗,李卫的前任试图推行时,便由于富户的阻挠而未成功。李卫上任后,在一场由富户组织的大规模骚乱中,表现出了一个改革家的坚定和强硬的手段,采取果断措施整治,明确表示推行新政策的决心,那些无理取闹的人再也不敢造次,从而使摊丁入亩的政策得以顺利推行。

李卫的另一个主要功绩是垦荒与治水并重。浙江人多地少,个别地区人口密度高达200~300人/平方千米,虽然是产粮大省,但是比较尴尬的是,粮食不能自给。想摆脱这一尴尬的局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增加耕地,李卫看到了这一点,并着手实施,开发玉环岛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玉环岛位于温州府乐清县以东的海面,方圆700多里,有荒田10余万亩,且土质肥沃,不仅可以产粮,潮水淤地还可以煎盐,开发出来可谓一举两得。其实前任巡抚也已经看到了这个好处,但是,因为玉环岛临海,海盗难以禁止,怕一着不慎带来大祸,所以严厉禁止百姓开垦。而百姓为生计所迫,已经顾不了官府的禁令,一直在不断私垦,李卫知道这个情况后,综合考虑,认为海盗虽然难以防范,但也不至于防不胜防,只要保护措施做得好,不仅能增加财政收入,还能将玉环岛建成一个防止海盗的关口,是非常值得一试的。

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派遣文官管理征粮、民间诉讼等事务,并重点在岛上设营增兵,以防止和缉拿海盗。为防止垦田队伍良莠不齐,李卫命太平、乐清地方官员负责募民开垦,移民仍行保甲法。为防止垦熟后有私人贩米出洋,李卫令百姓只交纳本色(米)而不许交纳折色(钱或他物),即使卖米,也只能销往内地,颗粒不许出海。

雍正帝极力称赞李卫的开发筹议,甚至在奏折上批道:“此筹是,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此时,天下督抚与朕心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经过几年整理,到雍正末年,岛上已是一片繁荣景象,每年为国家增收田赋租谷2.5万余石,浙江百姓受益匪浅,玉环岛因此也成为“海疆屏障”。

垦荒的同时,李卫也很重视治水。浙江东北部土质肥沃,但地濒大海,川渠纵横,所以将水治好是农业丰收的前提条件。李卫很重视修筑海塘,几乎每年都要奏请整治。海塘即海堤,是江浙两省沿海居民用来抵御海潮侵袭的重要设施,海塘工程主要集中在江苏和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四府,尤以钱塘江口的海宁塘最为险要,因为海宁地形较高,且居于嘉、湖、苏、松等府上游,关系重大。李卫接办此事后,制订了合理、可靠的计划,海塘工程的费用,照例应由政府开支,但所拨款额一般都不够,而且还必须先上奏得到批准再动工,一来一去很耽误时间,李卫只好在浙江多方面自筹资金,“除应动用正项之外,皆系每岁设法盐务等类节省额外盈余陆续抵用”。李卫治理海塘,成绩卓著,一年的时间里,他在海宁自翁家埠至尖山间的近百里海塘险要塘段抢筑乱石塘、柴塘近2300丈,缓和了危急形势;并且设塘兵200名及千、把总等员弁分驻沿塘常年修护。同时在海塘“招民垦田,于本年起科;设灶煎盐,官为收卖;渔舟入海,给牌察验;鱼盐征税,充诸项公用”。

为了最大限度地人尽其才,当然,更为了达到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最终目的,雍正又命李卫兼理两浙盐务。盐务是李卫的专长,他正是因为治盐而受到皇帝赏识的,通俗点说,此人是靠治盐起家的。不过也不敢大意,云南盐务的重要性比不得浙江,浙江的盐税向来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清代划分十几个盐区,浙江盐区是其中之一,浙盐在浙、苏、皖、赣四省行销。但清代体制僵化,在浙盐区靠近两淮盐区的地方,不能买就近的比较便宜的两淮之盐,只能买价钱比较高的浙盐。在这种情况下,走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私盐畅销,官盐卖不出去,政府收不到税,所以雍正很闹心。

其实李卫也很闹心,光是奸商走私也就罢了,偏偏盐道的官员还跟盐商相勾结,他们沆瀣一气,将盐务搞得乌烟瘴气。李卫只好选派家道殷实、情愿效力的候选同知、通判、州县等官分往盐场办理盐务,又在浙江私贩出没的“适中孔道”——海宁县长安镇设官兵巡缉查私,并令常镇道及京口将军、军标副将等官员督饬将吏水陆巡查,严防两淮私盐从镇江府入侵浙盐行销区,以此保障浙盐的销路。

他一方面按照“摊丁入亩”的方法,规范了课税方式;另一方面则重点打击走私的盐枭。当时,组织最强大的是盐枭是沈氏集团,该集团有数百人,也有不少大艘船只,好几次让官兵吃了败仗,因此更加嚣张,经常不把官府放在眼里,半明半暗地走私,不料,越大的团伙越能激起李卫的好胜心,他加强缉私队伍的力量,坚持与沈氏斗法,终于将其擒拿,这件事充分体现出李卫尚武好斗的性格

清雍正六年(1728)七月,雍正帝对江南苏、松等地的治安状况不满意,认为江南总督范世绎及巡抚“非缉盗之才”,命“江苏所属七府五乡盗案,令卫管理,将吏听节制”。李卫的确长于治盗,他认识到青楼、酒坊、茶肆等鱼龙混杂的地方不光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在那里打工的也是官府眼线的好材料,于是命人乔装改扮混入贼窝卧底,或是通过眼线线报,使缉盗工作有的放矢,每次出击时都能大获全胜。经过几年的治理,“东南数千里无盗贼之警”,社会治安明显改观。在此期间,李卫还侦破了一起以江宁人张云如、甘凤池为首的反清复明集团。

李卫在浙江取得的种种成就,足以向瞧不起他是“文盲”的官员们证实他的能力,如果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可能会说:你们牛什么,我不识字,照样当大官,照样有成就,你们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们呢?

可是李卫偏偏不是这样一个人,他对知识分子没有丝毫的不满,反而非常羡慕和尊重,跟浙江的文士们相处得很好,当时的文人记载,“(李卫)不甚识字,而遇文人甚敬”。李卫曾出钱修过浙江通志,也建过书院,历史上最大的一部《西湖志》便是由李卫从清雍正九年(1731)开始支持编修的,当时浙江的文人与李卫互敬互爱,相处甚欢,也都愿意接受李卫的邀请参加《西湖志》的编纂。其中最著名的文人有1715年的探花傅王露和名士沈德潜、杭世骏等人。

雍正年间,因为两个浙江文人在文章中写了被过度敏感的清廷认为是大逆不道的内容,雍正一怒之下,迁怒于所有的浙江文人,后来在李卫的努力下,才在1729年恢复了浙江乡试会试资格。有道是“天下才子半出江南,江南才子半出浙江”,李卫能得到江南才子的肯定,可见他是很会做人的,也能说明这确实是一个明理之人。

清雍正十年(1732),李卫改任直隶总督直到去世。李卫赴任后,调整直隶省行政区、改革整顿直隶省绿营兵营制、管理河道事务,“莅政如在浙江时”,亦颇有建树。由于直隶接近京师,各种势力干扰政务的事情时有发生。李卫上任后整治了包括諴亲王护卫库克,北河河道总督朱藻及其弟广宁知县朱蘅以及大学士鄂尔泰的胞弟、户部尚书署步军统领鄂尔奇等诸多背景复杂的官员。一时间民心大快,以至当李卫巡游浙江时,老百姓以为他又治浙江,竟“额手相迎蚁屯数十里,欢声殷天”。

清乾隆三年(1738),李卫病死,年仅53岁,谥号敏达。

自古科举取仕,李卫没有学问却身居封疆大吏的高位,可见雍正唯才是举、才尽其用的策略。雍正常跟李卫说,清官如同木偶,中看不中用,遍地“清官”,却不做实事,对社稷民生毫无裨益。因此,雍正用人,首先在才干,至于出身之类的,都在其次。李卫离开浙江后,有言官弹劾他,雍正批复道:“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如膜外之颓风耳。”雍正重用这样一个人,虽然没有按常理出牌,但总算不辜负“慧眼识珠”的美名。

应当说,在康熙后期,国库极度空虚,国家经济濒临崩溃,雍正帝接过的实际上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为了尽快走出低谷,雍正采取了多项经济改革措施,才挽救了大清朝。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曾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清朝恐早衰亡。”这恰好说明,雍正皇帝对于整个康乾盛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雍正的改革措施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上上下下多方面的阻挠,一度进行不下去,是田文镜、李卫这样的官员,始终认真执行雍正的改革政策,不管是火耗归公还是摊丁入亩,这才艰难地使这项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政策逐渐走上正轨,雍正是康乾盛世130多年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而田文镜、李卫等人为此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抹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