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宋应星有哪些科技成就?

宋应星有哪些科技成就?

时间:2022-05-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宋应星在田间、作坊调查到很多生产知识。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除了《天工开物》之外,宋应星还著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但多已失传。宋应星的著作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觉事物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宋应星有哪些科技成就?

宋应星,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28岁的宋应星考中举人。但随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不过这五次跋涉使得他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

宋应星在田间、作坊调查到很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宋应星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的教官)。在这段时期,他把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并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刊行。他在《序》中这样描写道:“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因而只得“炊灯具(备)草”,日夜写书。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他对劳动人民怀着深刻的同情,而对官府压榨百姓深为不满。

除了《天工开物》之外,宋应星还著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但多已失传。近年来,在江西省发现了宋应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野议》是一部议论时局的政论,对明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且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思怜诗》包括“思美”诗十首,“怜愚”诗四十二首,表达了作者愤世忧民的情感。《论气》和《谈天》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www.guayunfan.com)

《天工开物》之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四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前一成语的意思是说,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可以生产出胜过天然形成的精美物品;后一成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就可以把事情办成功。这两句话合并在一起,总的意思是说:只要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辛勤劳动,就可以生产制造出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其精美程度完全可以胜过天然。全书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锻》、《播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共18卷。包括当时很多工艺部门世代相传的各种技术,并且附有大量插图,注明了工艺的关键。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123幅插图。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又细分为十八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我国古代的物理知识大都分散体现于各种技术过程的书籍中,《天工开物》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贯穿着很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此外,在《论气》中,宋应星深刻阐述了发声原理及波,他在《谈天》中还指出太阳也在不断变化,“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刻舟求剑之义”。

宋应星的著作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而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冶炼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获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觉事物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学方面,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农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而且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会引起变异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通过人为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从而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结论,将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同时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

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代表作。宋应星通过对各种音响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并且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